腳沾泥土筆寫真情,致敬乘風破浪的「好人記者」

2020-12-04 湖南頻道

湖南文明網 實習生 吳瑩 記者 張移珍 綜合報導

在眾多「湖南好人」裡,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把鏡頭對向別人,把汗水留給自己;把話筒伸給別人,把筆尖留給自己。腳下沾滿多少泥土,筆下就沉澱了多少真情。這樣一群心懷理想又勇敢無畏的人,一路乘風破浪、披荊斬棘,記錄真實的瀟湘之聲。他們,就是記者!

在全國第21個記者節到來之際,讓我們致敬這些「好人記者」,一同感受他們肩負著的道義與擔當。

「抗疫記者」王德楠,生命最後一刻仍堅守新聞前線

王德楠進行現場採訪工作(右一)。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王德楠,2020年4月敬業奉獻類「湖南好人」,雙峰縣廣播電視臺電臺臺長。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工作開展以來,王德楠在崗位上連續工作了55天,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帶領電臺工作人員奮戰在抗「疫」宣傳一線。

面對十分繁重的任務,他沒有絲毫怨言,一心撲在工作上,78歲的父親生病、正在上高三的女兒每天的學習生活,他都沒有時間打理,上要照顧老人,下要照顧女兒的重任他全拜託了姐姐。3月中旬,身體出現不適的他「被迫」在家休養,一邊通過在家輸液和吃藥的方式治療,一邊通過縣防控工作宣傳微信群接收工作指令,通過電話、微信的方式安排廣播宣傳工作。3月21日,王德楠同志在家中被發現不幸去世,他的記者生涯遺憾地畫上了句號。

「扶貧記者」張金東,摩託車上載滿扶貧好故事

張金東紮根田地採訪(右一)。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張金東,2019年9月敬業奉獻類「湖南好人」,紅網記者。在邵陽縣蜿蜒交錯的鄉村公路上,無論酷暑、雨天,人們總能看見一個騎著白色摩託車,頭戴紅色安全帽的熟悉身影,他正走村串戶,耐心傾聽著百姓的聲音與訴求,用筆記下眼前的一幕幕動人場景,他就是扶貧記者張金東。

從起初聽不懂方言的一知半解,到現在熟諳當地方言中扶貧的所有詞彙,88天裡,張金東的扶貧腳步遍布了全縣14個鄉鎮,1600多公裡。「扶貧蹲點日記」「一線直擊」等一篇篇帶著泥土芳香的文章,還原著一個個鮮活的扶貧故事,傳遞著民心溫度。「能在湖南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以記者的身份在一線見證,並參與其中,用筆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這是我的幸運,也是我作為新聞人的榮光」,張金東坦然地說。

「拼命記者」郭立亮,用鏡頭記錄歷史精彩瞬間

郭立亮在懸崖絕壁上拍攝。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郭立亮,2019年7月敬業奉獻類「湖南好人」,湖南日報社攝影記者。13年來,郭立亮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奮戰在新聞一線,積極主動完成了各類急難險重報導拍攝任務。他親歷2008年湖南冰災、2009年郴州火車站相撞事故、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等省內外眾多突發事件和重大新聞事件的報導採訪。

他堅持不懈錘鍊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高頻率」地走基層,一年有200多天在一線拍攝採訪,足跡踏遍三湘四水,被大家稱為報社的「拼命三郎」。 他把鏡頭對準基層、對準群眾,記錄歷史的瞬間、見證時代的發展,拍攝了大量有溫度、見真情的新聞圖片和鮮活的故事專題,用影像講好湖南故事。

「逆行記者」羅志勇,不顧個人安危勇救4名學生

羅志勇在居民家進行採訪(右一)。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羅志勇,2019年4月見義勇為類「湖南好人」,郴州日報社民生新聞部記者。去年5月,郴州市中心城區,4名小孩過馬路時一輛小車突然疾駛過來,外出採訪路過此處的羅志勇挺身而出,不顧自身安危衝上去保護他們。見1名小孩不慎摔倒,頭部有明顯皮外傷,羅志勇便呵斥住欲駕車逃離現場的司機,跑到車前將其攔下,還從旁邊一家藥店買來了消炎藥碘酒、藥棉,給小孩頭部的傷口用消炎藥進行了處理。在等待小孩的家長趕來的過程中,羅志勇耐心安慰小孩,給小孩捏耳朵、手拉手逗其開心,關懷至極。

記者,不光是一個職務、一種稱呼,也體現出一種精神與擔當。輿論在哪裡,他們報導的觸角就伸向哪裡;受眾在哪裡,他們紮根的腳步就邁到哪裡。致敬乘風破浪的「好人記者」,致敬與時間賽跑的時代記錄者!

來源:湖南文明網

作者:吳瑩 張移珍

編輯:馬麗紅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1/06/8569206.html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伊能靜腳翹凳子,牙沾菜葉,女神變中年婦女!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裡,52歲的伊能靜算是30位小姐姐中年齡最大的一個,能不懼年齡,不懼外界眼光自信地站在舞臺上,她的勇氣確實能感動不少人,尤其公演的時候,伊能靜對外展現出來的屬於成熟女性的魅力讓無數網友根本想不起來以她現在的歲數在平常生活中完全是可以當奶奶了。
  • 繪畫不用筆,手掌沾墨進行藝術創作,是胡鬧還是真藝術創意?
    進行繪畫藝術創作就一定離不開筆嗎?不管是哪一種繪畫方式,其實可以肯定的就是筆不是進行繪畫創作的唯一原材料。也不是任何一種能把藝術得以體現的原材料,都可以用到繪畫創作之中來。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一種獨特的繪畫藝術,是把中國書法藝術與水墨畫相結合,然後用手掌沾上墨水進行創作的作品。但因為其獨特的藝術形式,也是受到鄧大家的質疑,甚至被形容成是一種胡鬧的江湖藝術,而且不能稱為書法繪畫藝術的創新。
  • 【主播夜讀】記者的榮光永遠在前方(主播:焦玉龍)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記者。 今天是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向每一位有理想、有擔當的新聞工作者 致敬!在路上,是記者的日常也是這個職業最美的姿態從晨光微熹的街道走到碩果纍纍的田壟他們用雙腳丈量世界腳下沾有多少泥土
  • 致敬,乘風破浪的大國醫師!
    與此同時,第十二屆「中國醫師獎」名單公布,全國共有80名醫師獲此殊榮,其中包括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背後,都有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讓我們記住這些名字,記住他們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奉獻守護的故事,在中國醫師節這個特殊日子,向乘風破浪的大國醫師致敬!
  • 無極籍作家田運章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出版
    近日,無極籍著名作家、編劇,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古田軍號》《那時風華》的劇本原作者田運章先生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並作為重點圖書推向首都北京圖書展銷會,將於春節後在網上以及各大書店銷售。
  • 用歌曲《白衣天使》致敬白衣天使,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用歌曲《白衣天使》致敬白衣天使,祝願好人一生平安!白衣天使英雄凱旋,他(她)們為湖北拼過命,為武漢拼過命,為抗擊疫情拼過命,他(她)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新時代的中國好人,祖國不會忘記他(她)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她)們。
  •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致敬 第四屆「玉樹好人」桑丁
    12月4日晚,以「好人初心紅 芬芳滿玉樹」為主題的第四屆「玉樹好人」表彰晚會在玉樹州康巴藝術中心隆重舉行,州委書記吳德軍出席表彰大會並致辭,代表玉樹州四大班子和全州人民向本屆「玉樹好人」表示崇高敬意和熱烈祝賀。
  • 致敬| 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江西巾幗
    致敬 | 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江西巾幗 2020-07-13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得力按動中性筆測評,出水順暢,快幹不沾墨
    假如你在工作的時候遇到筆堵住不出水,或者在做會議筆記的時候筆寫得很不順暢,這樣都會影響工作效率的,所以首先得選擇一款好用的筆。然而現在市面上的筆類品種繁多,質量參差不齊,怕換了又是一樣,所以今天我就來大家介紹一款得力按動中性筆,我自己一直在用,書寫特別順暢舒適,有了它工作效率真的要提高不少。
  • 爸媽,我們一起致敬乘風破浪的2020
    爸媽,我們一起致敬乘風破浪的「乘風破浪」原本是今年一檔大熱的綜藝節目,但在這個特殊的時段,這個詞更反映了人們繼續前行的勇氣。當今世界並不安寧,而生活在這個國家,我們有引以為豪的安全感與自豪感。爸媽,要不了多久,冬至的溫暖、新年煙火這些美好與溫柔都會如約而至。站在2020年的尾巴上,也許夢想還未達成,也許生活還不盡如人意,但是,爸媽,我們一起繼續努力吧。
  • 必勝客記著記者,以愛心早餐致敬「無冕之王」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7日訊 有一群人,用一支筆寫酸甜苦辣,用鏡頭記錄是非真假,被稱作「無冕之王」。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新聞工作者。2019年深圳必勝客新聞工作者主題餐廳在深圳市福田區新聞路揭幕。一年多的時間,這裡已成為附近新聞工作者用餐、聚會、撰稿時的品質之選。
  • 「雲」贊好人,抗疫商丘好人暨2019年下半年商丘好人名單揭曉
    3月23日, 「雲」贊好人,德潤商丘——抗疫商丘好人暨2019年下半年商丘好人發布會採取「雲直播」的方式,在商丘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如期舉辦。陳培莉本人是2020年抗疫「商丘好人」的獲得者。同時,她所在的科室——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也是2020年抗疫「商丘好人」團隊的獲得者。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這場戰役中,還有許許多多平凡而普通的商丘人在非常時期挺身而出,同心協力、守望相助,用不平凡的付出傳遞希望。此次發布會共發布2020年抗疫「商丘好人」3個團隊、41名個人。
  • 吃火鍋菜上還沾一坨土顧客要求賠償,商家:過高了
    朋友相約吃火鍋 蔬菜中竟沾泥土昨晚,在金馬碧雞坊附近的仟和骨頭王火鍋店裡,一名男子和朋友吃火鍋時,從一盤茴香裡發現了一點泥土,隨後男子向商家提出要求五倍賠償。記者對話當事人何先生:「今天晚上我們過來吃飯,吃到一半的時候,到那個素菜就是茴香,它那個葉子裡面,有一大坨泥巴在裡面,他們這邊也承認有工作失誤,他這邊說我們吃多少退多少,問題我們出什麼事,我負還是他們店裡面負,對不對?」「那您現在訴求是?」
  • 謳歌身邊好人、傳遞道德力量,新華區評選出十大「我身邊的好人」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冰珂謳歌身邊好人,傳遞道德力量。12月21日,平頂山市新華區舉行十大「我身邊的好人」頒獎典禮,目的在於弘揚高尚道德、彰顯社會正能量,用楷模的精神和榜樣的力量,引領和帶動全區形成文明和諧、積極向上、崇尚好人的良好氛圍,進而推動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和順利開展。
  • 沾泥土、冒熱氣!江蘇省第二屆「戲劇小戲小品」展演精彩落幕
    該院負責人燕凌告訴記者,這三臺小戲擷取自漢代知名典故,是為展現徐州漢文化而專門創作的,此次為首演,也是給年輕演員一個鍛鍊機會。「我們劇院一直非常重視小戲創作。要在短短時間內講述一個完整故事,並且要有精彩的舞臺呈現,小戲並不比大戲簡單到哪裡。」燕凌說,這兩天劇院還在南京高校巡演梆子戲《母親》,為了趕上小戲小品展演,全團馬不停蹄切換場地,這次三臺小戲全團包括演員樂隊舞美共出動了52個人員。
  • 「好人有好報」愛心公益活動再次起航
    為了向好人致敬,向抗疫先進人物學習,《威海晚報》創刊25周年之際,晚報傳媒再次發起「好人有好報」愛心公益活動,呼籲全社會行動起來,為我市在抗擊疫情中湧現出的典型人物,如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志願者、各行各業的典型代表,以及我市各級道德模範、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等好人們,贈閱2021年度《威海晚報》。
  • 藍琳:腳上沾滿泥土,真情融入大地
    「作為基層幹部,就應該頭上頂著青天,肩上扛著責任,心中裝著群眾,腳下沾著泥土。」高坪區擦耳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藍琳如是說。直面矛盾,勇立潮頭迎風浪。7月13日,擦耳鎮花椒採收現場,記者見到了藍琳。2017年,藍琳從四面山村到天井溝村再到新拱橋村實地走訪,雙腳沾滿泥土,心中沉澱真情。這次走訪調查,成就3個月間當地3個村、18公裡的油桃產業公路規劃修成,從而改變了從前彎道大、坡度陡、安全隱患叢生的村路舊貌,促進了油桃產業發展,也為2018年全市林業現場會在擦耳鎮召開創造了條件。
  • 脫貧攻堅倒計時 人物|沾有泥土 沉澱真情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我國脫貧攻堅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據了解,我國目前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萬名縣級以上黨政幹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幹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村幹部。其中,活躍在扶貧一線上的成千上萬名法院幹警,用自己實實在在的奉獻付出,切實踐行著黨的初心使命,展現了人民法院為人民的新時代風採。
  • 秦海璐祝黃曉明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平安,18歲兒子教伊能靜跳舞
    有粉絲問秦海璐:是否要去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秦海璐笑而不答。不過,秦海璐卻主動提及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發起人黃曉明。秦海璐和黃曉明一起主演過電視劇《你遲到的許多年》,一起參加真人秀《中餐廳》,兩人私交很好,秦海璐祝黃曉明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平安、順利。
  • 新技術讓新聞「總有新發現」必勝客記者節致敬新聞工作者
    11月8日是第20個中國記者節,也是南昌必勝客「致敬新聞工作者」主題餐廳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南昌必勝客舉辦「新技術讓新聞更動人」主題沙龍活動,邀請資深媒體人與在校新聞學院大學生分享航拍攝影知識、空中看江西的有趣故事,探索新技術給新聞報導帶來了的全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