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0月14日發布的推文內容引發熱烈討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不斷渲染炒作中國借智庫影響美國,但事實上,美國才是這一領域的開創者,將「民主」與國內政治權力鬥爭相脫鉤,並作為正式的迂迴手段,使超級大國的幹涉主義不斷擴大且合法化。
下文節選自《西方如何「營銷」民主》,作者闡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建立邏輯,揭示其如何將民主公司化的過程。
【文/傑拉爾德·瑟斯曼 譯/忠華】
設立國家民主基金會
裡根擔任電影演員工會主席後就公開宣稱自己是一個反共分子。作為美國總統,他試圖用秘密的和比較透明的兩種手段幫助推翻共產主義和革命的社會主義,無論它們出現在哪裡。一個被命名為「民主計劃」(Project Democracy)的白宮項目【最初被命名為「真理計劃」(Project Truth)】是白宮利用私有資金組織的,用以支持秘密的外交政策行動,並與中情局局長威廉·凱西(William Casey)密切協調(Parry,1999),「民主計劃」秘密地利用媒體進行宣傳(並且對抗蘇聯的宣傳),旨在「獲得一個具體的情報目標,但不鼓勵全面和公開的民主辯論」。瓦爾特·雷蒙德(Walter Raymond,見第一章)接管了國務院、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新聞署、國防部、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中情局中美洲公共外交行動特派組的宣傳工作(Parry,2004,219~221),裡根政府「乾脆拋棄了新聞報導必須平衡的政策,而美國新聞署則成了一個宣傳機構」(Austin,2005,145)。
美國第38任總統羅納德·威爾遜·裡根(圖源:維基百科)
雷蒙德把以前由中情局組織的一系列活動納入這個「民主計劃」,包括「大力擴展利用書籍出版和傳播的能力,並將其作為公共外交的工具」。他還致力於「開發積極的心理戰戰略」,並且定期「與選定的中情局實際行動人員們會晤(非正式的),以協調和澄清在關鍵地區開展的公開的與秘密的政治活動之間的界線。比如,阿富汗、中美洲、蘇聯—東歐、格瑞那達」(Raymond,引自Parry,1999),對於後繼的裡根而言,卡特政府縮減和整頓中情局只是一個短期的遏制,裡根希望用狡詐的辦法恢復這個在杜魯門、艾森豪、詹森和尼克森執政時具有侵略性的皇家特權。
在20世紀80年代,裡根通過軍事援助幫助被稱為康特拉(Contras,反革命)的流亡組織推翻了尼加拉瓜的桑蒂諾政府,這個非法行動由奧利弗·諾斯(Oliver North)中校領導並得到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正式批准。這個行動極力依靠宣傳工作。裡根把這項具體行動命名為「民主行動」(Calvo Ospina,2007),「民主」就這樣與有機的國內政治權力鬥爭相脫鉤,並作為正式的迂迴手段使超級大國的幹涉主義不斷擴大並且合法化。
「民主計劃」還被裡根政府用作對美國人民進行宣傳的一種方法。美國國際開發署的一位外事官凱特西梅拉特(Kate Semerad)要求設立一個外交政策宣傳機構,它「在美國內部的目標是國會,特別是國會的幾個外事委員會及其工作人員以及廣大的公眾和媒體」(Binion,2001,1)。裡根的官員們在向美國的媒體定期通報尼加拉瓜形勢時故意發布假情報。記者羅伯特·帕裡(Robert Parry)通過搜索政府文件發現,裡根通過向一個「富豪聯合會」(它包括一些國防合同承包商和私人基金會)籌款來資助國會範圍之外的活動(Parry,1999)。
在一份1985年3月13日由公共外交辦公室的喬納森·米勒(Johnathan Miller)發給白宮通信主管帕特·布凱南(Pat Buchanan)的「白色宣傳行動」備忘錄中發現,該辦公室炮製的反桑蒂諾政權的故事被植入《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和全國廣播公司的新聞中(Cohen,2001),由宣傳專家奧託·裡克(Otto Reich)領導的公共外交辦公室①(OPD)和國家民主基金會(NED)最初是根據同一個行政指令設立的。OPD是使用「現代公共關係的科學方法和經過戰爭檢驗的心理戰技術」的美國「第一個和平時期的宣傳部」,國家安全局②(NSA)和國務院利用它「限制信息接觸美國公眾」(Robert Perry and Peter Kornbluh,引自Stauber&Rampton)。然而在1988年,OPD被迫解散,因為當時的美國總審計長發現它「介入了被禁止的秘密宣傳活動,旨在影響媒體和公眾去支持政府的拉丁美洲政策」(引自Stauber and Rampton,1995,167)。
「白色宣傳行動」是從1982年開始的。裡根在向由柴契爾領導的英國議會談到他的對蘇政策時說:「我現在描述的是一個長期的計劃和希望———自由和民主的進軍將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拋棄在歷史的垃圾堆上,就像它拋棄其他的窒息民主和給人民自我表達帶上封口套的暴君政權那樣。」這是他為「民主運動」所做的開場白,這一運動使美國設立了半自主的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Review Online,2004)。
裡根在民主黨人中找到了一些盟友,如丹特·法塞爾(Dante Fascel,佛羅裡達州民主黨人)。基於法塞爾在20世紀60年代關於設立一個援助民主組織的建議以及在1979年以德國的政黨基金(stiftungen)為模式設立的美國政治基金,裡根政府在1983年設立了國家民主基金會(NED)。NED與中情局有著同樣的目的,但是NED作為美國政府在海外「促進民主」的半自主和半私有的工具以避免玷汙中情局的名聲。然而,據NED副主席戴維·勞沃(David Lowe)說,它能靈活和比較自主地滲透外國,這是政府機構如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國務院和美國新聞署(USIA)做不到的(Lowe,2008)。它的目的是把金錢、設備、政治顧問及其他專長輸入其他國家,以「加強民主選舉過程……通過及時的措施與當地的民主力量合作」(Damrosch,198,19),NED的創始人之一兼第一任代理主席阿倫韋恩斯坦(Allen Weistein)告訴《華盛頓郵報》:「我們今天做的許多事都是25年前中情局秘密做的事情。」相對的公開性看來是追求美國國家利益的較佳模式(Ignatius,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