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日本媽媽一人養好幾個孩子都不嫌累?人家有的條件,你沒有

2021-01-08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在帶孩子這方面,很多媽媽都覺得是一個大問題,比如自己在家還是去工作的糾結,是自己帶還是老人的猶豫,這都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所以,很多家庭中的媽媽都為此感到疲憊,相比較來說,同為亞洲地區,家庭文化也都差不多,日本反而很少聽說類似的事情。主要針對帶孩子的分工上,很多的日本媽媽都全數包攬,甚至生了好幾個孩子,還沒有老人幫忙。

之前閨蜜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日本媽媽生活一天的視頻,從早上5點鐘就起床,不僅要做孩子的嬰兒輔食,還要為丈夫準備便當和早餐,以及要穿的衣物。但就算是這樣,也很少看到日本媽媽罷工發火。所以閨蜜就有個疑問,為啥日本媽媽一人養好幾個孩子都不嫌累?人家有的條件,你沒有。

日本的傳統文化導致,家庭主婦很常見

許多的日本媽媽在婚後會選擇做一個家庭主婦,這都是很常見的生活,所以在家裡面照顧丈夫和孩子,也屬於是媽媽的工作。其實我們的傳統也是這樣,男主外女主內,只是現在很多女性同樣出去工作賺錢,這種觀念就顯得落後了。更尷尬的是,雖然家庭主婦也是傳統思想,但是很多女性如果待業在家,時間長了就會被詬病,家人不滿自己焦慮。

日本的這種矛盾相對較少,是因為家庭裡家人覺得妻子在家照顧孩子,打理生活很正常,媽媽也認同自己的生活狀態,把家務當成工作。這種看起來好像女性失去了自身價值的觀念,反而在他們的家庭中,產生了一種平衡。

日本有專屬的育兒補貼,減輕了媽媽停工期間壓力

很多家庭只生一個孩子,媽媽都會覺得很累,不僅是身體上的,還有心理上,精神上。這種壓力來源很大程度上都是生活壓力,所以在媽媽沒有收入的階段,不僅媽媽會感到焦慮,家庭矛盾還可能會因此增多。

至於日本女性生孩子,政府會有專門的育兒補貼,包括一次性生育補貼,和生育補助金,這是專門考慮到了生孩子的各項費用,以及媽媽停工期間的生活壓力增多,設有的撫恤金。除了這些,還有持續發放的育兒補貼,來作為學費和生活費的基礎保障。

所以說,還是經濟的問題,日本媽媽也是人,養孩子怎麼可能不累,但是各方面的補貼和觀念認同,減少了這方面的焦慮和矛盾。

帶孩子,身體上的累是小事,心裡的累更嚴重

其實多數家庭中媽媽覺得生娃帶孩子是很累的事,一大部分是基於家人的不理解,一方面要求把孩子照顧好,一方面又不理解帶娃有多難,還會因媽媽不賺錢就覺得是在過清閒日子。只要家人之間溝通好,意見達成一致,理解了媽媽的累,並且主動分擔,這種矛盾就會大大減少。而不是要求女性,好媽媽和好妻子,以及事業女強人一起抓,這並不公平。

不知道各位網友覺得怎麼樣呢?

相關焦點

  • 「我高燒,讓女兒倒水她卻嫌麻煩」,為啥現在孩子都不心疼父母?
    「我高燒,讓女兒倒杯水她都嫌麻煩」小靜是一個全職媽媽,她原本也是一個事業心很強女人,原本想的是生完孩子差不多了就上班,找個保姆照顧孩子。但是孩子出生以後他心態就變了,不是還這離不開她,而是她離不開孩子了,找了很多個保姆她都無法完全放心放手。
  • 養好杜鵑花有2個「條件」,沒有條件給它製造條件,誰都能養好它
    其實想養好杜鵑花我們要給它做足它喜歡的條件,所謂的條件就是影響他生長和容易出問題的關鍵因素。你首先要了解這個條件是什麼,再去按照它需要的條件去給它製造好了。一切都適合它,才能保證不出問題,到時候你也是養杜鵑花的高手。家中只需要養上一兩盆,年年都能夠看到它們開花,而且不會出問題。那麼養好杜鵑花有哪兩個條件呢?
  • 兒子嫌工作太累,媽媽隨口的一句話,讓他理所當然地啃老了
    參與工作後,肖俊對待工作態度很不認真,所有事情都是馬馬虎虎應付,一有工作壓力就開始退縮。每次說累,他的媽媽就說:「幹不了咱就回家,媽媽給你找工作。」肖俊聽了媽媽的話,辭去了工作,開始在家遊手好閒。媽媽給他找的工作不是嫌累就是嫌離家太遠,都給拒絕了。
  • 一個家庭中若有以下三種跡象,再累都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都期望未來養成一個懂事優秀的孩子,但如果家庭是這幾種跡象,那麼就算再累都很有可能養不出懂事的孩子。01、對長輩不孝老人們常說:因果循環,風水輪流轉。你如何對待你的父母,孩子就會如何對待你。
  • 你那麼累,為啥還要生二胎?你認為我傻,可我樂在其中
    這幾天老吐槽當高中生的家長有多累,尤其是家有二胎的媽媽,日子過得更是酸爽。於是,有人很不理解地發問:「既然那麼累,為什麼還要生二胎?」言外之意就是:自討苦吃怨不得別人!明明知道帶孩子累還要生二胎。生了二胎累嗎?累。不管生第幾胎,前三年肯定是要受身體上的累:帶娃衍生出無數的家務,每夜的覺都是稀碎,出個門要攜帶大包小包。。。。。。
  •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是否要坐在邊上陪著?為什麼?你怎麼看?
    我們小區有的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陪出了高血壓、心臟病,近日網上還看到一個媽媽陪孩子寫作業,媽媽竟然陪得在床上大哭,孩子在邊上也哭,做家長的真苦呀!很多家庭為孩子寫作業搞得是「雞飛狗跳」的,讓人心裡堵得慌,也難怪很多家長為孩子的學習、作業提起來神經都是痛的。
  • 男孩嫌媽媽做事磨磨蹭蹭,吐槽媽媽愛嘮叨,甩了親媽5個巴掌
    01男孩嫌媽媽做事慢,吐槽媽媽愛嘮叨,甩了親媽5個巴掌家長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似乎很常見,但孩子暴打家長的事件並不多。孩子的媽媽在一旁組裝柜子,孩子每次氣衝衝經過媽媽身旁時都會用力伸手打媽媽的頭。媽媽有時也會看幾眼孩子,但沒有過多的理會。但沒過多久,男孩似乎氣不過,走過去打了媽媽一巴掌,生氣地又來回踱了幾步,又像一頭髮怒的豹子,快速回來連續給媽媽「補」了幾巴掌,一共打了媽媽5個巴掌才放手,並怒氣衝衝地說:「我說了多少遍了!」
  • 「年輕媽媽」的你,辛苦了!
    在這種亂節奏裡離婚率居高不下,有些人都不太當回事了,別人一說,你看那誰誰誰不也離婚了嗎?有人會說離婚對孩子不好,但也會被反駁,有那麼多的離婚家庭的孩子,人家怎麼就能好好的呢,聽到這種話恨不得扇她幾個大耳光。「蠢女人,你也說了,那是別人家的孩子呢,這可是你自己的孩子,自己孩子當媽的都不疼還指望別人疼你的孩子,天真」!
  • 初中生基本有的6個毛病,一個都沒有的是學霸,你家孩子有幾個?
    可有的孩子明明很聰明,就是學習成績上不了,家長可能忽視了孩子在課堂上的一些小毛病。初中生基本有的6個毛病,一個都沒有的是學霸,你家孩子有幾個?偷著玩手機:現在連小學生都有手機,初中生很難抵制手機的誘惑。上課時也忍不住拿出來玩一會。課堂上睡覺:有的孩子聽不下去,也沒其他玩的,無聊下就會睡著,被同學冠以「覺主」的稱號。
  • 有益成長,別嫌累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種感覺?自從有了孩子,感覺生活變得特別的「緊湊」,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還得抱著寶寶,抱著他們坐著還不行,就得邊走邊抱著,本來上班就已經很累了,回家還不讓坐著,甚至都有些後悔要孩子了。就算孩子還小,家裡幾個大人輪流抱,那也是極大的體力消耗,而且公公婆婆等長輩年事已高,經常累的直不起腰。相信只要提到孩子,各位寶媽和寶爸都會有吐不完的槽,可是心裡依舊喜歡無比。不過,為什麼出生不久的嬰幼兒總是喜歡被抱著走,不喜歡停下來呢?
  • 90後媽媽求助:因為孩子鬧騰,樓下使用了震樓神器
    但是孩子小,不可能完全控制的沒有一點聲音,而樓下還是不滿意。在第二次溝通時,兩家人產生了不愉快,後來就有了震樓神器這回事。震樓神器產生的震動已經嚴重影響他們家生活了,尤其是影響她婆婆。因為震樓神器的震動就是在她婆婆的房間,而婆婆白天帶孩子很累,晚上又不能得到很好休息,以至於現在都有些頭暈了。
  • 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這麼累?逃不開這7個原因,看你中了幾個
    在我們父輩爺輩那時候,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至少也得有兩個,但是也能一個人拉扯長大。到了我們現在,孩子少了,一家一個,最多一家兩個。生活條件也改善了,大多數一個家庭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團團轉,卻抱怨「孩子太難帶」。這是為什麼呢?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國外的家庭也是一個媽媽帶著好幾個孩子,為什麼就中國爸媽養娃那麼累?其實逃不開這7個原因,看你中了幾個。
  • 媽媽總罵我是250,成績差就不給買新衣服,愛孩子請不要附加條件
    我媽對付我很有一套,考試考得不好的時候,她不會打我,也不會罵我,她會好幾天都「無視」我。在我媽媽的眼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歸根結底她應該不是關心我,而是關心我有沒有掙回她所謂的「面子」!其實,很多時候這些父母都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很完美,或者說「還不都是為了你!」「都是為你好!」之類的。
  • 為啥青春期的孩子恨不得媽媽去死?媽媽有這幾種行為,怪不了孩子
    前兩天,朋友打電話跟我抱怨兒子不好管教,大人說他兩句就破口大罵或摔門而出,那張兇神惡煞的臉看起來完全不像個孩子。據朋友所說,兒子晨晨上小學前非常乖巧,和現在的模樣千差萬別。結果晨晨大發雷霆,指責媽媽:「你是不是有病,我打遊戲打得好好的,你幹什麼這是!」聽到兒子傷人的話,丈夫趕緊過來教訓兒子,還沒開口晨晨就摔了茶几,留下一屋子狼藉後摔門走掉。朋友一直想不通,為什麼兒子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活像一個小混混。
  • 七歲女孩偷玩具親媽叫警察,網友說:媽媽應先檢討自己為啥這麼窮
    有人說媽媽推卸責任,把家庭教育的責任推給警察,浪費警力:也有人說父母的教育方式太過粗暴,會傷害孩子的自尊,破壞親子關係:最過分的是有人說:你孩子為啥偷東西?還不是因為你窮?請當媽的先檢討自己!再者孩子跟孩子也不一樣,有的小孩確實性格外向,要什麼都會說出來。有的小孩從小就是悶葫蘆,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基本不會主動開口要東西,不過就算會主動開口要的孩子,會動輒躺地上鬧的,也不多見,至少我見過的孩子裡,沒有會隨時隨地躺地上撒潑耍賴要東西的。對孩子的印象還停留在躺地上要東西上的網友,看來是真沒養過孩子。
  • 母親節|「媽媽,你累嗎?」媽媽搖頭!有兩類特殊媽媽更值得尊重
    這位媽媽說,27年來兒子睡覺都是枕著她的胳膊的,因為她怕孩子晚上蹬被子不知道而受涼。她沒有在孩子面前先吃過飯,都是讓兒子先吃。27年來一直帶著孩子看病,只要聽到哪裡好就去哪裡看。腦癱兒不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小時候特別鬧,白天黑夜的鬧騰,孩子的爸爸受不了就離開了。倆人離婚,單親媽媽獨自撫養腦癱兒27年。
  • 有個不會做飯的媽媽是什麼體驗?過來人吐槽:人家還在長身體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有的人精於算計擅長經商,有的人富有藝術細胞喜歡歌舞樂器,更有的人對數字敏感,未來就是理科生的材料。然而事實證明,沒有下廚天賦的媽媽,就算是煮麵條都會翻車!看看這位媽媽的「傑作」,麵條一半放在鍋裡、一半放在鍋外,這是一根麵條用兩種烹飪方式嗎?幸運的是,麵條外麵糊掉的部分可以切掉,孩子不需要擔心沒有飯了。
  • 建好新籠舍,僅僅是養好動物的開始
    > 原創 花落成蝕 花蝕的人間觀察自上次更新起,差不多一個月過去了,呵呵都長大了很多。為啥這麼久沒有更新?主要原因是我懶這次呵呵的籠舍花了很久才建成我比較滿意的樣子。建完這座臨時的籠舍,我終於可以說呵呵至少是華中地區特別幸福的圈養貉了!新的籠舍長啥樣,視頻裡可以看。這裡我再嘮叨幾句別的。我做這一系列視頻,最怕的就是有人看著呵呵萌,然後就想養。我這兒是動物園,和大家家裡的環境不一樣。
  • 如果可以,你想生幾個孩子?
    朋友忽然問我:「如果可以選擇,你想生幾個孩子?」我說:「我希望生三個。」朋友笑:「那該多累啊!現在生活的壓力那麼大,養孩子的成本那麼高。」當然,既然是假設性的提問,前提就應該是理想狀態,當然要身體條件和經濟條件允許才行。說實話,我想多生孩子,並不是多子多福的傳統思維在作怪。我覺得,多生孩子的最大受益者,還是孩子。
  • 25歲媽媽生了4個娃,孩子餓了喝水充飢,網友:哪兒來的勇氣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後,身邊還有不少家庭不願意生二胎,認為把一個孩子養好就可以了,沒必要生那麼多。不過也有一部分家庭,越窮越要生,讓很多人無法理解。25歲媽媽生了4個娃,孩子餓了喝水充飢,網友:哪兒來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