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鉛筆的那些誤會:名叫鉛筆,其實不含鉛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張慧

  又是一年開學季。對於很多第一次走入校門的小朋友來說,鉛筆是他們學習寫字時拿起的第一支筆。

  每年有上百億支鉛筆被源源不斷地從工廠裡製造出來,既稀鬆平常,又價格低廉。簡單的木質筆桿包圍著筆芯,最多在筆端加上一道金屬壓條,連接著一小塊橡皮——鉛筆的製作工藝看起來似乎並不複雜,以至於我們常常忘了它其實是一種非常年輕的書寫工具,製作一支鉛筆又曾經集合了多少人的智慧。

  我們對鉛筆的誤解不少,甚至連鉛筆的名字也充滿誤會。

  名叫鉛筆,其實不含鉛

  寫寫畫畫、順手塗鴉,遠古時代的人類也和今天一樣,有把語言和思想書寫下來的衝動,各種各樣的書寫工具也就隨之誕生。從石板刻字、甲骨佔卜,到中國古代的毛筆以及歐洲的蘆葦筆或是鵝毛筆,這些書寫工具譜下了燦爛的文明篇章,但共同的缺陷是不方便攜帶、難以隨時書寫記錄。毛筆的潑墨需要工整的臺面與隨時研磨;鵝毛筆也得不時蘸墨,還要隨身帶著一把小刀以便削尖被磨損的筆頭。直到最易於攜帶也最穩定的筆——鉛筆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局面。

  鉛筆其實不含鉛。據說古羅馬時代的人習慣用金屬夾著鉛來書寫,但那種筆和今天的鉛筆大不一樣。事實上,鉛的毒性很強,也不適合作為日常書寫工具。那鉛筆為什麼又由此得名呢?

  鉛筆的故事要從16世紀初英國坎伯蘭一個名叫凱西克的村子說起。按照當地流傳最廣的說法:在一個暴風雨肆虐的夜晚,狂風連根拔起了凱西克村博羅代爾地帶的幾棵大樹。村裡人在做清整時,發現樹底下露出了一塊含有黑色礦物質的礦床。這種黑色礦物質就是後來鉛筆筆芯的核心成分——石墨。

  石墨是一種軟性礦物質,不溶於水、耐高溫(熔點在3600℃),導電性、潤滑性和化學穩定性都十分良好,今天被廣泛用於民用和國防工業,當然也包括鉛筆製造。回到16世紀的英格蘭小鎮,這種礦物質在當時還是神秘事物。它最開始的名稱五花八門,有人叫它「wadd」,有人叫它「willow」,詞義都跟黑色有關,最常用的稱呼還是「black lead」,意思是「黑色的鉛」。因為新發現的礦物質與鉛的外表相似,被人們隨口叫做「黑鉛」,于是之後用這種礦物質做成的筆,即使不含鉛,也被叫成了「鉛筆」。

  最開始的「鉛筆」出現得很隨意,隨意到不能用發明這個詞來形容。村裡的農民隨手拾起一小塊石墨,發現手指被染色,於是就用它來給自家的羊做區分標記。蓋房子需要打樁的標記位置、木匠手工的測算標記、木頭貨箱上的標註……隨時書寫的便利讓其很快流行開來,使用形式上也向一支筆靠近:把石墨削成細條,在外面纏上布,書寫時就不會弄髒手指;或者用細線密密纏上一個線圈,前端露出的石墨被磨平以後,就再解開一段纏線。16世紀末,凱西克村的工匠開始把石墨塊切割成細條,放置於挖出凹槽的方木桿中,削平冒出木桿的石墨條部分,再在木桿兩端粘上薄木片——鉛筆的雛形就這麼誕生了。也有觀點認為最早開始這麼做的是義大利人,但不管怎麼說,提到鉛筆的誕生總是繞不過英格蘭的凱西克村。凱西克村也確實是早期世界鉛筆的製造中心,直到今天,該村還有一座用鉛筆工廠改建成的凱西克鉛筆博物館。

  再回到當年石墨的故事上。用石墨標註的醒目痕跡很快引起了其他地區人們的注意。石墨製成的鉛筆墨跡清晰又容易修改擦拭,非常適合繪製諸如炮彈模具之類精確的軍事繪圖。於是英國國王喬治二世立即宣布,把凱西克村博羅代爾的礦區收歸皇室所有。英國人把石墨礦視作天賜的禮物,禁止出口。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一處已知的純石墨產地,凱西克名聲大噪,派出武裝部隊對礦床進行嚴密看守;開採出的石墨運去倫敦進行巨額拍賣時,往來也都有武裝護送。除了軍事用途,鉛筆還十分適合藝術和設計家的草圖繪製,整個歐洲對鉛筆的需求量都十分巨大,石墨的走私活動也開始出現。藉由這種方式,鉛筆悄悄流傳,到了16世紀60年代末,已經傳遍整個歐洲。

  英國坎伯蘭鉛筆博物館內景。

  看似古老,其實很年輕

  從16世紀到18世紀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裡,英國王室一直壟斷著石墨的供給,今天平淡無奇的小小鉛筆,在當時的歐洲各國都算是奢侈品。為了突破困境,找到自己國產鉛筆的製造方法,歐洲國家成百上千的人孜孜以求地實驗。

  埋藏石墨的變質礦床,由富含有機物和碳物質的沉積巖經過區域變質作用而成。全球石墨資源分布相對集中,今天全球石墨總儲量有上億噸,其中90%以上的石墨儲量集中在巴西、中國、印度和墨西哥四國(我國石墨儲藏量約佔世界的30%以上)。換句話說,歐洲從來就不是石墨資源豐富的地區,英格蘭凱西克村的優質石墨礦床在當時更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雖然商人在歐洲各處尋覓石墨的礦藏,但並不十分成功。即使在以採礦業著稱的紐倫堡,雖然當地開採出石墨礦的消息曾轟動一時,但最終人們略帶失望地發現:紐倫堡的石墨純度遠遠低於英國的優質石墨,雜質較多,所以只能把石墨磨成粉末,加入硫磺、銻製成鉛筆筆芯。這樣的德國筆芯著色淡,製造工藝和書寫效果遠遠比不上凱西克純石墨製成的鉛筆。不過作為中世紀以來的世界貿易中心之一,紐倫堡的鉛筆也不愁銷量,重要的是,德國成為了世界上繼英國之後又一能生產鉛筆的國家。

  英法一對冤家向來爭端不斷,面對英國的鉛筆壟斷,法國自然轉頭去買德國的鉛筆。直到拿破崙戰爭之前,法國鉛筆還是依賴德國進口。然而隨著在拿破崙戰爭中的節節敗退,法國海岸線被英國海軍牢牢封鎖,德國的進口鉛筆之路也被堵死。沒有鉛筆,會影響到法國建築、產業設計圖製作,特別是當時最迫在眉睫的軍事繪圖,時任法國軍政部長的拉扎爾·卡諾委託一位名叫尼古拉斯-傑克瓊斯·孔德的科學家,要求他務必研發出能夠滿足本國需求的鉛筆。

  由軍政部長委託科學家把鉛筆研發作為國家項目,聽起來誇張,但在當時缺少英國石墨的情況下,製造鉛筆實屬不易。用美國人亨利·波卓斯基所著《鉛筆:設計與環境》一書裡關於鉛筆製造的說法就是:

  「首先,製作者得博學多聞,對全球的幾百種染料、蟲漆、各類樹脂、各式各樣的黏土、石墨、酒精、溶劑、數百種天然與人造顏料,以及五花八門的木材,全都了如指掌。此外,他對橡膠業、黏膠業、印刷油墨、各種蠟、漆,或可溶棉業、各式各樣的乾燥設備、填充過程、高溫熔爐、研磨劑,還有許多擠壓與混合的過程,全要廣泛了解。」

  孔德就是一個對各方面知識有廣泛了解的科學家。最早他是一名肖像畫家,對鉛筆和顏料的標準再熟悉不過。法國大革命以後,孔德的興趣又轉向了科學,主攻熱氣球研究,還曾被拿破崙任命為法國埃及遠徵軍的氣球軍團參謀長。臨危受命,孔德要解決的問題是在不依賴石墨進口的情況下,生產出法國自己的鉛筆。基於對石墨性質的了解,很快他就找到了解決之道。

  不同於英國直接將石墨切成條當作筆芯,孔德在德國製造筆芯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把石墨粉與黏土混合,再在高溫下燒製成筆芯。新的製造工藝不僅大大節約了石墨的使用,打破了英國對石墨的壟斷地位,還順便解決了純石墨過軟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石墨和黏土的比例可以靈活調整,黏土比例越高,筆芯越堅硬不容易折斷,而石墨比例越高,筆芯黑度越高——由此可以組合出適合不同場景需求的鉛筆類型。1795年,孔德為這一制芯方法申請了專利。直到今天,鉛筆筆芯的製造仍然在沿用孔德的基本方法。

  也就是說,現代意義上的鉛筆出現的時間是在18世紀末,距今也不過二百多年。比起毛筆、羽毛筆等書寫工具,看似原始的鉛筆其實很年輕。

  看似簡單,其實發展不易

  歐洲雖然創造出當今鉛筆的雛形,卻沒有實現量產。曾經作為世界鉛筆標杆的英國博羅代爾的鉛筆,直到1869年仍沿用著以石墨直接切片,或以黏土與石墨混合燒制的筆芯製作方式;筆桿則以手工或者簡單的手控機器在杉木條中間鑿出凹槽,填入筆芯後再手封木條,一次只能處理一支鉛筆。德國則在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研發出一些製造鉛筆的機器。他們在孔德的技術上進行改良,直接將石墨粉與黏土的混合物填入方形凹槽中,以高溫烘焙後再將其切割成片。德國邁出了機器化生產鉛筆的第一步,但要論大規模量產,美國卻是後來者居上。

  從1774年一位英國父親寫給在美洲殖民地的女兒的歷史信件來看,一打高級的梅得爾敦鉛筆是來自歐洲的特別禮物。獨立戰爭以後美國有了獨立的地位,但工業尚未獨立,就連鉛筆這樣簡單的物件也要依賴歐洲進口。類似梅得爾敦這樣的英國鉛筆公司的廣告常常出現在美國各大城市。美國內戰以後,戰場士兵需要鉛筆書寫家信,美國工匠需要鉛筆繪製圖紙,最重要的軍事繪圖也需要大量的鉛筆供應,於是正如拿破崙戰爭刺激了法國的鉛筆製造,美國的鉛筆工業也在南北戰爭中蓬勃發展起來。

  1861年,埃德哈博·輝柏在曼哈頓建立了第一家鉛筆工廠,這就是後來鉛筆巨頭公司之一——輝柏鉛筆廠。1827年在塞姆勒建立了石墨加工廠的約瑟夫·迪克森,也趁著南北戰爭對鉛筆大量需求的機會,改石墨廠為鉛筆製造廠。1872年,迪克森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墨消費商,鉛筆日產量高達8.6萬支。到了19世紀末,全球鉛筆生產業的格局集中在美國與德國的競爭上,後者專注於生產高品質的昂貴鉛筆,擁有一簇忠實的藝術家和設計師人群,前者則把目光投向量產策略上,以量制價。美國有豐富的杉木資源,能以低價購得原料,更重要的是美國啟動了全自動的鉛筆機,在歐洲廠商生產一支鉛筆的時間裡,能一次製造出50支左右的鉛筆。按照1904年美國輝柏鉛筆公司在聖路易的世界博覽會上對外宣布的,僅他們一家鉛筆工廠就有「1000名工人」,以及「高達300匹馬力的蒸汽力與水力」。

  一戰的到來加大了雙方的市場競爭差距。受原料成本採購限制,德國鉛筆製造商要付出較戰前數十倍以上的原料價格,德國鉛筆的價格隨之也比戰前高出15到20倍,更不用說一戰時,英國對德國製造的抵制以及美國抬高的關稅。而一戰卻為美國鉛筆商提供了無限商機:參戰國需要鉛筆配給盟軍軍隊,繪製規劃戰略圖。當時僅英國向一家美國廠商購買的鉛筆,每星期就多達1000籮以上。雪片般飛來的國外訂單讓鉛筆自動化生產從此成為主流。

  到了一戰停戰時,簡便又價格低廉的鉛筆已經成為一個跨階級的書寫工具。直到今天,鉛筆仍然被思想家、企劃者、繪圖員、建築師、工程師等青睞,代表著思想與創造力。小小一支鉛筆曾經無比珍貴,來自歷史必然與偶然的交織,鑄成了鉛筆的大簡至美。

  經典傳承

  中國製造書寫太空

  綠杆竹葉印花、刻有銀白華表和燙金字體的中華牌鉛筆,是無數人童年初學寫字時握起的第一支筆,承載著幾代中國人共同的書寫回憶。今天中國的鉛筆製造量已經以百億為計算單位。看似簡單的鉛筆,曾在過去默默寫下了一段民族製造的傳奇。

  20世紀30年代以前,中國的民族工業尚不足以支撐鉛筆自主製造,鉛筆消費完全依賴進口。之後陸續建立的鉛筆製造廠雖然也開始銷售自己品牌的鉛筆,但還沒有開始完全的自主生產,大多採用進口筆芯和筆桿,在國內進行拼裝。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吳羮梅,求學期間曾在一家日本鉛筆工廠實習,1935年他結束日本留學回到上海,籌資建立了一家鉛筆製造廠——中國鉛筆一廠。這也是中國第一家能自制鉛芯、筆桿及外觀加工的鉛筆製造工廠,生產出的鉛筆就是後來的「中華鉛筆」。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華鉛筆承載了國產繪圖鉛筆的研發任務,歷經多年研發實驗,終於在1954年研製出14種規格的高級繪圖鉛筆。為向國慶獻禮,這批產品被命名為「中華牌101繪圖鉛筆」。1956年,國家輕工業部門制定了《鉛筆生產工藝操作要點》,將一支鉛筆從制芯、制杆到成品,歷經的配料、輥軋、軋芯、燒芯、刨槽、膠芯、刨杆等15道大工序,80多個步驟予以細化和規範。

  除了「人生第一筆」,中華牌鉛筆還在2008年研製出「中華神七太空書寫筆」。在克服了失重、震動、溫差等一系列難題,經過長達三年的研發和環境指標的測試以後,一支在發射過程或者宇宙大環境下不會斷裂,筆芯濃度穩定,筆桿方便太空人戴著手套書寫的太空筆誕生了。它隨神舟七號載人飛船一起「上九天攬月」,幫助三位航天員記錄下浩瀚太空。

  你知道嗎

  高考塗答題卡為何選中2B鉛筆?

  2020年參考高考的人數達到了1000萬,這也就意味著在那幾天,有至少一千萬支2B鉛筆爭分奪秒地在答題卡上塗抹,書寫出的答案不僅決定了千萬人的命運,也部分地影響了未來。

  2B鉛筆是一種怎樣的鉛筆?為什麼是它在高考中獨佔鰲頭?

  既然鉛筆的筆芯由黏土和石墨粉混合而成,那麼只要調整黏土和石墨粉的比例,就可以生產出不同硬度的筆芯——通常來說,黏土佔比越高,筆芯越硬,石墨粉佔比越多,筆芯書寫效果越濃黑。為了區分不同特性的鉛筆,英國的布魯克曼鉛筆公司發明了一套標記法:用字母H代表鉛筆筆芯的硬度,B代表筆芯的著色黑度,再在字母前加上數字,鉛筆的特性就一目了然。比如說,4H的鉛筆比2H的鉛筆筆芯更硬,最常用的鉛筆——HB鉛筆,處在堅韌和書寫著色的平衡地帶。

  那2B鉛筆呢?為了提高高考閱卷效率,從20世紀80年代起,塗卡閱讀機代替了人工的客觀題閱卷,考生需要用鉛筆塗寫答題卡。為了找出最適合塗寫答題卡的鉛筆,經過一系列謹慎測試,2B鉛筆的表現脫穎而出——它的濃度不太高,萬一塗錯答案,橡皮擦拭後不會留下頑固的汙跡,不容易造成機器誤判;同時2B鉛筆的濃度和穩定性也給機讀卡反饋的光線提供了最穩定的效果。由此,2B鉛筆與考試塗卡機結下不解之緣,成為唯一的考試專用筆。

相關焦點

  • 科學原理一點通——鉛筆不含鉛,為啥叫鉛筆?
    鉛筆,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文具之一。很多人學寫字,都是從使用鉛筆開始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鉛筆雖然含有「鉛」字,卻與鉛沒有任何關係。1564年,英國一個牧羊人偶然間發現了黑色的礦物質——石墨,也就是鉛筆芯的主要原材料。
  • 關於鉛筆的誤解不少,甚至連名字也充滿誤會
    簡單的木質筆桿包圍著筆芯,最多在筆端加上一道金屬壓條,連接著一小塊橡皮——鉛筆的製作工藝看起來似乎並不複雜,以至於我們常常忘了它其實是一種非常年輕的書寫工具,製作一支鉛筆又曾經集合了多少人的智慧。我們對鉛筆的誤解不少,甚至連鉛筆的名字也充滿誤會。
  • 中國最早的鉛筆
    不過在文化人的眼裡,那支「筆」不是鉛筆卻是毛筆。但是從另一角度探究,中國歷史文獻裡起碼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使用鉛筆的記載。 東漢明帝創修的《東觀漢記》裡曹褒「寢則懷鉛筆,行則誦讀書」。南朝梁文學家任昉在《為範始興作求立太子宰碑表》中有「人蓄油素,家懷鉛筆」的描述。
  • 並沒有「鉛」的鉛筆,如何走進了千家萬戶?
    相信每每考試前,老師總會提醒同學們備好2B鉛筆。鉛筆這一龐大的家族是如何發展起來的?2B鉛筆又是如何脫穎而出成為考試答題的「香餑餑」?今天螺螄君為大家探尋鉛筆這一神秘家族的發展史……眾所周知,鉛筆芯裡實際上並不含鉛,它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 沒有「鉛」的鉛筆,是怎麼進入我們的生活的?
    相信每每考試前,老師總會提醒同學們備好2B鉛筆。鉛筆這一龐大的家族是如何發展起來的?2B鉛筆又是如何脫穎而出成為考試答題的「香餑餑」?今天螺螄君為大家探尋鉛筆這一神秘家族的發展史……鉛筆無鉛?眾所周知,鉛筆芯裡實際上並不含鉛,它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 「鉛筆+橡皮=橡皮鉛筆」式的創新
    這時候,很多客戶都會強調:我這是「鉛筆+橡皮=橡皮鉛筆」式的創新,雖然橡皮和鉛筆都是現有的,但是鉛筆橡皮的出現是有創造性的。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分析分析,橡皮鉛筆的創造性是怎麼來的。橡皮鉛筆,解決了橡皮和鉛筆分開的狀態下使用攜帶不方便的問題。毫無疑問,橡皮鉛筆是符合上面說到的第1點和第3點的。接下來我們就第2點,說說橡皮鉛筆的技術方案跟現在有的橡皮和鉛筆有哪些區別技術特徵。
  • 為什麼我們考試填答題卡用必須用「2B」鉛筆?
    我們在考試前都會提前「2B」鉛筆進行答題,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的答題卡一定要「2B」鉛筆用來塗寫呢,其他鉛筆不可以嗎?這裡面有什麼秘密嗎?其實是硬和軟,就是代表了這個筆芯的硬和軟。我們知道這個鉛筆其實它這個筆芯是不含鉛,但是我知道它塗出來的顏色就是像舞弊,它肯定是很深的,HB是淺淺的。對對對,鉛筆鉛筆嘛,但是我們寫的這個字並不是用鉛來寫的,而是用它裡邊的這個石墨。
  • 用了十幾年的鉛筆,一直以為筆芯是塞進去的
    而現代鉛筆的發明則是德國的法貝爾對卡斯貝爾礦山的石墨進行了研究並改良製成鉛筆芯。他把石墨礦石研成粉末,加水進行沉澱,篩選出純石墨,在提取出的純石墨粉裡摻進各種物質,用來製作鉛筆芯。鉛筆芯其實從沒有金屬鉛的成分,一直以來有人以為,鉛筆芯是用鉛製作的,其實是不對的,鉛筆從一開始就是用石墨做的,製作HB鉛筆也需要用到黏土。
  • 答題卡為啥一定要用「2B鉛筆」塗?監考老師說出原因,考生:多買幾根
    首先,濃度適中 其實鉛筆的筆芯是用石墨粉和黏土做成的,石墨添加的越多寫出來的字顏色就越深,每根鉛筆的濃度都各不相同,這也就導致寫出來的字有深有淺,「2B鉛筆」的濃度就非常適中,既能讓機器識別,還不容易被擦掉,是所有鉛筆中最適合塗答題卡的。
  • 素描繪畫中,關於炭筆和鉛筆的使用方法!
    這次和大家分享的是在基本的素描繪畫中,炭筆和鉛筆的各種不同的區別和使用方法,有需要的小夥伴就一起看下去吧。炭筆和鉛筆的區別材料不同,炭筆內芯的材料是木炭,木炭主要來源燃燒處理過後的木材。炭筆顏色比鉛筆黑濃,而且炭筆顆粒易掉落,筆觸較為粗獷。木炭鉛筆主要材料是石墨,筆觸較為細膩,顏色豐富。
  • 鉛筆不是高科技產品,為什麼古人造不出來?
    說起鉛筆,應該可以算作是比較偉大的發明了,它是曾經常在戶外進行工作的人們必備的書寫工具,不需要研磨墨水就能寫下字跡。雖然現在的鉛筆在我們看來,沒什麼太高的技術含量,但是,鉛筆確實成為了我們書寫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 「咬鉛筆致鉛中毒」?官員妄言也是病
    對此,網友@作業本調侃道:鉛筆在作業本上寫了這麼多年,我並未因此鉛超標。鉛筆裡無鉛,麵包車裡沒有麵包,老婆餅裡沒有老婆,魚香肉絲裡沒有魚,雷峰塔裡沒有雷鋒……該官員腦子裡沒有智商。「咬鉛筆中毒」的黑色幽默到底鉛筆裡面有沒有鉛,不如先給這位鎮長做一下科普。據浙江一家鉛筆廠工作人員介紹,鉛筆裡不含鉛,主要是石墨。
  • 學習素描該如何選擇鉛筆,什麼樣的鉛筆才好用
    鉛筆其實沒有鉛,鉛筆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和黏土,所以鉛筆芯無毒。鉛筆有很多型號,芯的硬度(深淺)表示,一般用"H"表示硬質鉛筆,"B"表示軟質鉛筆,"HB"表示軟硬適中的鉛筆,"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間的鉛筆。
  • 畫畫的鉛筆和日常生活用的鉛筆一樣嗎?
    我們都知道畫畫用的鉛筆有好多支,外人看來覺得有點不明其意,更有甚者覺得是浪費,有些初學者經常會把一句話掛在嘴邊「2B鉛筆握在手打敗天下無敵手」。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鉛筆是一種用於書寫及畫素描的筆,因為它可以被橡皮擦掉,便於修改。
  • 日系木質鉛筆的頂點~三菱旗艦HI-UNI鉛筆
    最近喜歡上用鉛筆寫字的感覺~所以購買了思慕已久的三菱HI-UNI鉛筆~(也是長路漫漫 )       說到日系木質鉛筆
  • 選三角鉛筆沒錯,但別給孩子用太黑的鉛筆,原因在這裡
    小學低年級要使用鉛筆來寫字,但是很多家長在選擇鉛筆方面沒有經驗,甚至感覺鉛筆寫出字來越黑越好。這篇文章告訴你該如何為孩子選擇鉛筆。三角鉛筆比較適合初學握筆的孩子,三角鉛筆的三個面正好對應三個手指的握姿。針對初時學習握筆姿勢不對的學生,可以用三角鉛筆就行訓練糾正。六角鉛筆適合練字的時候使用!使用十分方便,一邊筆芯寫粗了,可以轉一轉角度繼續寫。另外,三角的比其它型鉛筆具有更好的擺放穩定性,不容易滾落。
  • 這個饞哭隔壁小孩的巨型甜甜圈,是用鉛筆做的
    但你說看不出它是用鉛筆做的?視角拉近,就可以看到它身上的彩色「糖塊」,其實都是鉛筆的截面: 相信你也已經腦補到了,這個甜甜圈的製作過程堪稱鉛筆的末日。要做這麼一大塊「甜品」,需要的鉛筆數量少不了:
  • 為什麼工程製圖不允許用自動鉛筆?
    題主土木工程專業,學習工程製圖,老師不允許用自動鉛筆,明明也有合適的鉛的類型首先自動鉛筆的細鉛化(1.0mm以下稱為細)始於大半個世紀之前 六十年代末0.3mm就開始賣了 自動鉛筆的細鉛化就是為了製圖用的 老師要求用木桿鉛筆的原因製圖有很多地方要求線幅是不一樣的 我國自動鉛筆發展較晚 老一輩製圖員基本都能夠用木桿熟練畫出不同的線幅 但因為自動鉛筆早就齊備了各種口徑
  • 海綿寶寶之魔法鉛筆,畫出了海綿寶寶的邪惡面!鉛筆人取代了他!
    其實在海綿寶寶中讓人細思極恐的集數還真的不少,前有鏟子殺人魔,現在又有一個魔法鉛筆。想在就跟豪哥一起看看發生了什麼吧!一個海上藝術家在船上畫畫,結果他的鉛筆不小心掉到了海裡。鏡頭轉到了海綿寶寶和派大星那裡,他們兩個正好在用吹泡泡的方式來玩剪刀石頭布,鉛筆就正好掉在了他們兩個中間。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其實很小,比那一支鉛筆還要小一些,看來比奇堡的居民們都不太高。
  • 「橡膠鉛筆惡魔」的超現實藝術
    本次的「橡膠鉛筆惡魔」個展,將展出亞歷克斯·達·科爾特在2018年創作的同名影像作品,而今年在Prada榮宅展出的該作,則不同於去年於威尼斯雙年展和第57屆匹茲堡卡內基國際展上的模式,以一種全新的空間形式進行放映,呈現出57個章節中51幕的情感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