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110報警服務電話是怎麼來的?35年前起源於廣州

2021-01-11 澎湃新聞
110報警服務電話是怎麼來的?35年前起源於廣州

今天(1月10日)是我國的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警察節的設立,是對人民警察工作的高度肯定。而1月10日這個日子對應的110這三個數字,對普通百姓來說可是再熟悉不過得了。但是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是,110作為報警服務電話,35年前起源於廣東省廣州市。

上世紀80年代初,地處祖國南大門的廣州,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滾滾春潮,人、財、物加速流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治安情況日益複雜,犯罪的流動性、突發性、暴力性明顯增強,對廣州社會治安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對警務改革的呼喚尤其迫切。

廣州市公安局1986年發布的一號紅頭文件,宣告了廣州110報警服務臺誕生。當年的1月10日,110作為報警服務電話正式啟用,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內地建立的第一個報警服務臺。

1986年110臺接到的第一個電話是1月10日凌晨3:15左右,海珠廣場的一個酒店發生了一宗盜竊案,嫌疑人正在盜竊物品,報警受害者通過酒店工作人員打電話給廣州110。

廣州公安局的第一批接警員只有6名,楊蘊華就是其中之一。她回憶說,由於電腦在20世紀80年代還沒有普及,她們在接警的時候,只能一手接電話,一手用紙筆進行記錄。廣州市公安局至今還保留著一個35年前記錄警情的筆記本。

除了警情需要紙筆記錄,接警員要面對的困難還有很多。為了快速處理警情,接警員需要對警情涉及的相關單位的電話非常熟悉,沒有電腦就只能全靠人腦記住。沒有導航系統,如何快速抵達出警位置,也是很大的挑戰。在熟悉的過程中,接警員就是騎著自行車,或者是在坐公交的時候去注意觀察走過的道路,加深道路在腦海的印象。

正是有了第一批110報警服務人員的不斷努力和探索,110報警臺慢慢成為了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平臺。1987年3月,公安部派工作組赴廣州調研後,向全國發出建立110報警服務臺的要求,各地的110報警服務臺陸續設立。第一個警察節的設立,也是讓人民警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受到了國家和人民的認可。

從1986年1月10日開通110報警服務以來,廣州110服務臺已經走過了35個年頭。據統計,從1986年到2020年,廣州「110」共受理報警求助10469.58萬宗。從1986年開通第一天接聽24起報警電話,到2020年日均1.5萬個報警電話。而隨著時代的發展,110接警的警情也在不斷變化。

2020年,廣州「110」接警摘機量共505.17萬宗,平均每小時有575個電話進入「110」臺,平均每分鐘有將近10個電話打進110臺。這個數字在1986年110剛開通的時候是不敢想像的。

建臺之初接警員每人每年接警量不到2000宗,2000年上升至1.7萬宗,如今是3.1萬宗。1998年,廣州率先建立以110為龍頭的社會服務聯動機制,繼續陸續整合各行政區域的110報警服務臺,到2012年,已經實現對全市各行政區域110報警求助電話的統一受理。接警數量在不斷增加的同時,處警的時間卻是在不斷下降。平均每宗警情110臺的接處警時間從原來的6分鐘下降至目前的2分鐘左右。

不僅警情數量在不斷增加,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警情內容的變化也十分明顯。由於廣東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經濟發展迅速,各類犯罪的花樣繁多。因此警情從最初比較多的盜竊、尋人尋物,發展到21世紀,電信詐騙等新型犯罪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從數據來看,2010年開始出現電信詐騙並逐年增多。

為了防範打擊新型犯罪,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2015年4月1日,廣州警方設立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廣州110開通反電信詐騙專線,突破性地將追截群眾被騙資金放在接處警首要環節。僅一年後,廣州反詐中心就全面升級,銀行、電信等部門進駐合署辦公、聯合行動,進一步提升了合成作戰、快速反應能力。

(原題為《110報警服務電話是怎麼來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110,報警電話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廣州110一心為民,砥礪奮進三十五年
    1996年,廣州110報警服務臺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正式確認,載入「中華之最」榮譽大典。35年來,「廣州110」一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銳意創新、服務人民,依託科技力量,不斷優化接處警和應急指揮平臺,始終堅守守護平安的第一線。1996年,「廣州110」率先進入了計算機時代。1997年,開啟了110報警服務計算機網絡時代。
  • 報警電話為什麼是「110」?這個細節,讓無數人感動!
    今天(1月10日)是全國110宣傳日。20世紀80年代,隨著電話普及、城市治安的新變化,「110」報警電話應運而生。第一個報警電話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是「110」?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我國改革開放進程逐漸加快,特別是沿海城市經濟發展迅速,大量人口湧入東南沿海城市,城市治安發生了新變化。
  • 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每位警員每12小時接聽260個電話
    文/圖江門日報見習記者凌雪敏通訊員黃宇軍在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上,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當中有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有或驚險或激烈或悲傷的真實故事。接警員通過一臺電話、三臺電腦,無數次短暫參與到江門大小的警情中,讓市民的報警求助需求迅速準確地傳達到相關部門。
  • 廣東110創下多項全國第一
    這一天,也是全國第一個110報警服務臺——廣州公安110設立35周年的紀念日。今天,全省各地公安機關將開展系列慶祝活動。廣東省公安廳不久前公布的接警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全年共接報群眾報警3235.56萬宗,近年來年接警量均在3000萬宗以上。經過30多年不斷探索與實踐,群眾如今可以選擇電話、語音、視頻等多種報警方式。同時,110的服務內容也在不斷拓展,既可尋人,還可移車。
  • 「報警電話」為何是110,這3個數字有何講究,這要感謝一位民警
    導言近現代咱們碰到急救的情況總會撥通報警等緊急電話,但是你了解報警電話為什麼是110,它有什麼來歷呢?下面咱們就來說一說。110是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域報警電話號碼,大陸地域的110電話除承擔審理刑事、刑事案件外,還接收人民群眾突發的、本人無力解決的急救危急尋求幫助等。該號碼歸屬於獨特號碼,不扣除一點服務費。你了解報警電話為什麼要選擇「110」三個數值嗎?「110」是如何最後被全國各地營銷推廣為報警服務熱線的?
  • 網民面對面共同啟動 「平安雁城」網上110報警服務平臺
    1月10日,在全國第34個110宣傳日,衡陽市公安局邀請網民進警營,共同見證「平安雁城」網上110報警服務平臺運行啟動。衡陽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胡志文出席活動。讓網民朋友們走進警營,近距離接觸、了解警察,了解公安工作,與此同時,也為公安與網民安排了一次面對面的溝通機會。網友們將自己所看、所感一一表達,對近年來衡陽公安的發展、變化和成就頻頻點讚。
  • 為什麼匪警電話是110,急救是120?丨壹讀百科
    我們知道,火車訂票網的網址主要是基於全國鐵路統一客服熱線12306這個號碼。當壹讀君滿懷期待地一遍遍輸入它的時候,忍不住想問問這幾個數字是怎麼被挑中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常見的號碼,比如110、120、119、1024……它們被設定成這樣有什麼道理,或者苦衷嗎?今天,壹讀君就來跟您聊聊這些短小精悍的特殊號碼的來歷。
  • 平安南太湖丨「邁克兒」打來110,中英文切換「報警」
    >我的名字叫邁克兒只有國際警察可以管這個事情」……12月3日晚20時44分許湖州南太湖新區公安分局仁皇山派出所接到這樣一通報警電話電話目前該男子因謊報警情擾亂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10日「110」報警電話是人民群眾求助的
  • 紹興一男子半夜撥打電話 「調戲」110:聽到你的聲音我就有愛了
    (視頻來自嵊州警方抖音短視頻) 最終,該名男子以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200元的罰款。 警 方 提 醒 110報警服務電話是維護治安、服務社會、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工具。
  • 日本警察廳通報2019年報警數據,非緊急報警電話一個比一個奇葩
    1月10日是日本「110之日」,日本警察廳在此前夕,匯總整理了去年1至11月受理的110報警數據,其中根本不需要報警進行緊急處理的案件高達近兩成,而這些民眾報警的理由也一個比一個奇葩,包括「想測試下新手機的撥號功能」、「自己喝醉了,希望警察能開警車載送自己回家」、「家裡有蟑螂,希望警察幫忙打蟑螂
  • 日本近兩成110報警電話「不緊急」:家裡有蟑螂、今天幾號呀
    來源:海外網日本警察廳所在大樓(朝日新聞社)海外網1月10日電日本警察廳10日發布數據稱,2019年1月至11月,日本警方收到的110報警電話中,有18.4%不需要緊急應對。據日本朝日新聞社10日報導,1月10日是日本的「110報警電話日」,日本警察廳當天公布了2019年1月至11月的110報警電話數據,稱各地警方共收到829.9775萬通,但其中18.4%不需要緊急對應。報警內容包括「換了手機想試試好不好用」「喝多了回不了家,想坐警車回去」「家裡有蟑螂」「今天幾號呀」等。
  • 無效報警逐年下降 公安部:請勿騷擾110
    記者今天(9日)從公安部指揮中心獲悉,近年來,隨著民眾法律意識的提高和110知識的不斷普及,全國無效報警佔110報警比重逐年下降,但總量依然較多,除民眾誤撥等情況外,不乏惡意撥打騷擾110的事例。  2010年11月29日,四川省綿陽市一男子酒後利用電話「變聲軟體」多次惡意撥打110,謊報警情,最終被行政拘留;北京一市民王某在3個月內惡意撥打110多達1.7萬餘次,最多的一天撥打了642次,2010年11月22日,北京市東城區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半年;去年1月至11月,內蒙古烏海市公安局海區分局110指揮中心共接到報警電話94500次,其中騷擾電話竟高達40000餘次
  • 債務糾紛打110沒用?110受理範圍有哪些?報警的正確方式是這樣的
    雖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20年1月10日已經是全國第34個「110宣傳日」,但是有困難找警察的口號和110這個號碼卻是我們從小就爛熟於心的。可這也導致許多人患上「110依賴症」,使得無效警情佔用了大量有限的報警求助資源,不僅降低了公安機關接處警工作效率,甚至會導致正常報警求助被延誤。例如因為臘肉炒竹筍裡沒有臘肉報警,把公安局當工商局的;沒錢買單自己報警求助,讓民警接濟一下的;朋友欠錢不還報警,把公安局當法院的等等不勝枚舉。
  • 【你好,110】致敬!110背後的「隱形守護者」
    建立了指揮調度、視頻巡查、綜合預判、接處警工作回訪四大工作機制,實現了扁平化指揮調度,年均處置平臺接報警12萬餘起,日均接報警400起以上。南崗分局指揮中心也被哈爾濱市公安局列為建設新型指揮模式的標杆單位。「110」就是面對百姓遇到困難、危險時的第一扇窗口。這扇窗口亮不亮、暖不暖,百姓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 4283部公交與110聯動,「一鍵報警」演練制服危險乘客
    駕駛員啟用「一鍵報警」系統,民警和公交安全人員聞訊趕到迅速將危險乘客制服。9月17日,青島公交車成功演練,實現了與110指揮中心聯動。9月17日14時,在天泰體育場車站,一位男性乘客攜帶了一桶不明液體試圖強行乘車被拒絕後拉扯推搡、漫罵駕駛員,駕駛員立即啟用「一鍵報警」系統。接到警報,110指揮中心接警後不到1分鐘,立即安排出警。
  • 日本東京警視廳向外國人普及報警電話 加強防恐措施
    原標題:日本東京警視廳向外國人普及報警電話 加強防恐措施中新網2月4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距2020東京奧運開幕只有不到半年時間,東京警視廳開始了一項新的宣傳活動,向到訪日本的外國人發出提供合作的呼籲,以加強防恐措施。
  • 「餵,您好,這裡是110……」接報警電話22年,「小謝」成了「老謝」
    不忘初心,無怨無悔,他還要在這條「平」凡之路上繼續前行,他就是鳳崗公安分局110接警員謝安信。1998年4月,18歲的他初到鳳崗公安分局工作,就擔任110接警員,一幹就是22年。在同事眼中,他是對工作充滿激情的業務能手;在群眾眼中,他更是為民排憂解難的「好能手」。
  • 湖州:「邁克兒」酒後打110,中英文切換「報警」,結果被拘留!
    12月3日晚20時44分許湖州南太湖新區公安分局仁皇山派出所接到這樣一通報警電話接警後仁皇山派出所迅速組織警力趕往現場可是令民警意想不到的是>在現場並未發現報警人所訴情況只看到一個渾身酒氣的男子站在路邊為了弄清情況民警吳陳侃進一步對該男子進行詢問「剛才是你報的警嗎?」
  • 微信微博在線報警 大連公安局推出多元化服務
    url:https://m.gmw.cn/2020-12/01/content_1301856734.htm,id:1301856734  11月30日獲悉,為了滿足特定群體、特殊環境、特別情況的報警需求,大連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近日推出微信、微博報警服務新舉措。
  • 女子出事故打114查報警電話 交警哭笑不得
    (原標題:女子出事故打114查報警電話 交警聽完報警過程哭笑不得) 12月9日,四川綿陽安州區警方公布一則案例。一名女子發生交通事故後,由於不知道報警電話,打114查詢後撥通了110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