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照川鎮招商引資送豬仔,送去致富新希望!

2020-12-15 騰訊網

「聽劉支書通知說,今天免費為農戶發放豬仔,大家都快點,趕緊去領豬仔去。」大屋場組低保貧困戶阮仕偉沿路樂呵呵地大聲吆喝著,迫不及待地趕往村委會院子。往日寧靜的小鄉村一大早便開始「沸騰」了,一起前來領「致富豬仔」的村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3月31日早上十點,生豬代養發放儀式準時啟動。西照川鎮黨委書記蘇群山、鎮長張永鋒、鎮人大主席盧軍及山陽縣畜牧獸醫中心主任李忠博、商洛永和康旺養殖有限公司法人林永仕作動員講話。該項目是西照川鎮今年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為全鎮養殖業發展率先開創「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養殖方式。由商洛永和康旺養殖有限公司免費為農戶提供豬仔、飼料及養殖技術,公司與農戶籤訂代養協議,以每頭豬的食量計算飼養時間為十個月,生豬達到260斤左右出欄,公司按照市場價收購,若市場價低於每市斤8元,則按照最低價8元收購。這樣農戶既不用愁豬肉銷路,還獲得了穩定的收益。

發放現場,村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條不紊地籤訂代養協議,逐一到大卡車旁領取豬仔及飼料。每發放一戶,技術人員都認真地叮囑道:「一袋飼料混合粗糧及豬草可分次餵養10天,不要餵隔夜餐廚剩餘物等等......如果有小豬出現拉稀的情況請及時聯繫我們!」一遍遍重複告知村民飼養小豬注意事項,確保農戶把豬仔領回去後能夠養得活,解除農戶不會養殖的後顧之憂。

「謝謝你們給我送來的豬仔,我一定會好好養,爭取早日脫貧。」家住上坪組的低保貧困戶劉志權領到5頭豬仔後欣喜不已,言語之間流露出感激之情。

「真的非常感政府對我家的幫扶,不僅通過村公益崗位保潔員解決了我家兒媳婦的就業問題,現在還送來5頭豬仔,幫助我家發展了養豬產業,日子肯定會越過越紅火。」家住陰坡組的已脫貧戶張拔宏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本項目是在西照川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結合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行動,幫扶幹部多次入戶走訪,根據農戶養殖能力和意願,由本村成功人士陳吉旺協助聯繫的投資企業,按照目前市場豬肉價,預計每頭豬可使農戶增收4000元。」龍泉寺村支部書記劉合全欣慰的說道。

據悉,此次生豬代養項目惠及西照川鎮龍泉寺村6個村民小組,共發放豬仔100頭,豬飼料1000斤,總價值20多萬元。同時後續還幫助農戶做好養殖、防疫工作,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為農戶培訓科學養豬技術,持續發放飼料跟蹤服務。西照川鎮將以龍泉寺為生豬代養試點村,逐步擴大產業規模,輻射全鎮12個村(社區),努力實現從『輸血』向『造血』的轉變,在扶貧中多給「種子」少給「果實」,引導群眾自力更生,帶動更多的村民實現增收致富。

愛上山陽APP、山陽電視臺微信公眾號所發布內容,著作權歸山陽縣廣播電視臺(山陽縣融媒體中心)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山陽縣廣播電視臺(山陽縣融媒體中心)及作者姓名,並保持標題內容的完整性。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山陽新聞》。

以上圖文轉自山陽電視臺微信平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小木耳,大產業」 西照川鎮栽好致富「金耳朵」
    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西照川鎮是大山深處一處小山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段木木耳的生長打下基礎。近日正值木耳採收的季節,幾天小雨過後,朵朵木耳像雨後春筍般鑽出來,放眼望去,頗為壯觀。「您看這一根根段木上長出的木耳,和我們平時在市場上吃到的菌袋生長的木耳有所不同。」在西照川鎮喬家坪村食用菌栽培基地,村支部書記王乾剛說道。
  • 山陽縣人民檢察院陶煒檢察長到西照川鎮黃泥河村督戰脫貧攻堅工作
    6月12日,山陽縣人民檢察院陶煒檢察長深入西照川鎮黃泥河村督戰脫貧攻堅工作。在西照川鎮黃泥河村,陶煒檢察長組織召開了四支隊伍參加的分析研判會,聽取了「三排查三清零」回頭看問題排查整改情況和檢察院駐村工作隊員個人工作開展情況匯報。
  • 陝西山陽:西照川鎮堅持「五個一」 為返鄉務工人員當好服務員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商洛市山陽縣西照川鎮黨委政府,堅持黨建引領,全鎮各級黨組織全體黨員幹部衝在一線,廣大人民群眾自發組織,迅速築起全民戰疫的鋼鐵長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給偏遠山溝送去致富新希望
    結合實際情況,大家一致認為要找準癥結、精準施策,充分發揮統一戰線資源豐富的優勢,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解決制約發展的「行路難」的瓶頸問題,同時著力發展特色中藥材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村民們還編起了順口溜,「水泥路通村達社,家家戶戶住上鄉村『小洋房』,環境優美村莊靚,偏遠山溝帶來小康致富新希望」。特色產業拓寬增收門路交通瓶頸解決了,產業發展成了迫切的課題。莫魚溝村地廣人稀,林地資源豐富,海拔適度,產業特徵十分突出,發展生態種養殖產業基礎良好。
  • 陝西山陽西照川鎮殘疾志願者王維明——戰疫中的「鐵拐李」
    「倒春寒」帶來的一場大雪悄然而至,不一會兒就給西照川的大地披上了銀裝。遠遠地遙望珍珠村三岔口處,便能看到一個身影站在站點檢查處,拄著一條拐杖,臂膀上的紅袖章格外耀眼。他叫王維明,今年49歲,是西照川鎮珍珠村的建檔立卡分散供養特困戶,因兒時的一次意外,他的左腿被高位截肢,自此喪失了勞動力。
  • 甘孜縣的脫貧之路:青稞「出川入海」百姓增收致富
    青稞「出川入海」百姓增收致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的脫貧之路【偉大壯舉·扶貧印記】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不僅收的價比市場上高,還解決了我們銷路難的問題2017年,甘孜縣委縣政府決定招商引資,提升傳統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我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要提升青稞產值,讓它走出大山。」雷建平目光如炬,語氣堅定。然而,偏遠、高寒、高海拔地區的招商引資談何容易?2017年開始,甘孜縣派出多個工作組到拉薩、廣州、上海等地考察青稞食品加工,前後三次赴上海與企業洽談。
  • 官店鎮:信貸「及時雨」澆開「致富花」
    2016年,蹇友成走上了綠茶產業致富路。經過幾年的發展,蹇友成的茶園初具規模,但同時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茶是好茶,不過規模還是很小。想要擴建,一是缺少資金,二是技術設備太落後。」一系列問題成為了蹇友成這一兩年的一塊「心病」,好在信貸「及時雨」悄然降臨。官店鎮黨委政府依據政策,第一時間給蹇友成爭取了產業扶貧信貸資金,這無疑給蹇友成的茶園帶來了新的生機。
  • 青稞「出川入海」 百姓增收致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的...
    2017年,甘孜縣委縣政府決定招商引資,提升傳統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我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要提升青稞產值,讓它走出大山。」雷建平目光如炬,語氣堅定。然而,偏遠、高寒、高海拔地區的招商引資談何容易?2017年開始,甘孜縣派出多個工作組到拉薩、廣州、上海等地考察青稞食品加工,前後三次赴上海與企業洽談。
  • 紅河縣用這把鑰匙開啟百姓致富門
    近年來,紅河縣創新思路、敢為人先,大力培植沃柑扶貧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逐步走上了產業規模化發展、群眾多途徑增收的產業扶貧之路,用產業扶貧的這把「鑰匙」開啟了百姓致富的新門路。
  • 生態致富,三明走出小康新路
    如今,作為一種生態產業,茶既為三明百姓奔小康打開了新路徑,更成為三明建設生態功能區的重要抓手。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三明調研時叮囑:「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20多年來,落實習近平同志提出的要求,在三明大地上,一條生態富農之路越走越寬廣。
  • 「日本股神」川銀藏,為何告誡世人不要靠股票致富?
    股神告誡世人別靠股票致富,真是莫大的諷刺,但是能從一位久經沙場的股神口中說出這句話,也說明他在股市經歷了非常多的辛酸和考驗,認為股市是不適合大多數人的,才有如此的感慨。我們都知道巴菲特、索羅斯這類投機和投機家,也知道巴菲特靠股票成為世人公認的股神,但是這位日本股神,川銀藏是誰?
  • 果香傳四方,「試驗田」裡摸索致富路
    7月19日上午,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村支書王安全在柚子園裡熟練快速地摘掉多餘小果和畸果。記者 童迪 攝門前屋後瓜果環繞、綠意濃濃……盛夏時節,走進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機。三十年前,這裡是另一番景象,木樓、土房、泥巴路,還有拋荒的山地。如今,公路從村裡穿過,新樓房林立,寬帶網絡連進了村,甚至通過網際網路把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當地還被評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這些變化得益於以現任村支書王安全為首的種植大戶的帶頭摸索。
  • 東安縣白牙市鎮山水村:竹子「編」出致富路
    在東安縣白牙市鎮山水村,竹編製作技藝傳承人龍祥庚坐在家門前,聚精會神地編織傳統竹籮。一根根竹絲條在他指尖靈活穿梭,一個多小時後,一隻精美的籮筐初步定型。「製作竹籮筐用的是普通的刀、鋸、斧等工具,靠的全是手藝。我編織的竹籮筐不生蟲不生黴,經久耐用。」
  • 種藥材成了致富的新路子介休市綿山鎮啟動中藥材市場培育新型生態...
    「種植中藥材成了我們致富的新路子。」5月24日,綿山鎮2020年中藥材種植推廣暨中藥材市場在介休市綿山鎮西靳屯村啟動,參加啟動儀式的介休市綿山鎮侯堡村村民封貴生高興地說。但過去人們沒有意識到野生草藥能成為致富的寶貝,致使這裡雖然道地藥材品種多樣,但形不成產業。
  • 聚焦|基層動態之新池篇
    為適應新時期婦女工作的變化和要求,堅持服務於黨政工作大局,按時完成婦聯區域化建設要求,每月組織14個村(社區)婦聯主席召開階段工作部署會議,對重點工作進行詳細講解。使鎮婦聯的基層組織網絡和結構建設得到了充實和完善。二、深入推進「巾幗建功」活動。
  • ...黃果樹鎮黨委書記羅仁良: 腳踏實地,攻堅克難,不破樓蘭誓不還!
    黃果樹鎮有4個壩區,佔全區壩區總數的66%以上,黃果樹鎮各村根據自身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市場優勢,依託壩區建設帶動發展特色產業,並結合黃果樹鎮「十四五」規劃編制,進一步修訂完善《黃果樹鎮產業扶貧方案》,著力發展鄉村旅遊、精品水果、無公害蔬菜、特色種養殖及旅遊特色小鎮建設五大扶貧板塊,打好產業扶貧硬仗。大力推進王安、石頭寨、盔林甲和烈山4個壩區建設。今年以來,大幅調減低效作物總面積2900畝。
  • 金平:殘疾夫婦身殘志堅 勤勞致富奔小康
    雲南紅河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大寨鄉周應超夫妻倆都是殘疾人,但他們身殘志堅,通過勤勞的雙手,改變了貧窮的命運,走上了致富的路子。同時,依靠養殖業輻射帶動150戶殘疾人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用實際行動帶領貧困戶譜寫了脫貧致富的「小康夢」。
  • 「我的脫貧故事」從一貧如洗到養豬致富丨開陽縣高寨鄉牌坊村村民...
    那時我和90多歲的老母親居住在一個37平米的舊房子裡,房子年久失修,經常是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家裡又只靠疾病纏身的我種地維持生活,沒有多餘的錢新修房子。每次看到寨上有人修房子,心裡都特別羨慕,也很無奈。  被列為貧困戶以後,鄉裡的領導和村裡的幹部對我們家很照顧。
  • 巴哈馬著名豬島,如今這裡成為了豬仔們的墳場 ​​​​
    有一種說法是:有水手將豬放養到島上,希望返航時能吃掉它們,但水手們永遠沒回來。另一種說法是:這些豬所在的船可能發生過海難,由於它們會遊泳,因此來到島上,並繁衍了下來...不管怎樣,這群幸運的豬仔就這麼定居在了島上。它們生活得很歡樂和諧,沒有喧囂。
  • 嵐山區高興鎮召開黨政聯席擴大會發起招商引資總動員
    1月6日下午,高興鎮黨委書記張輝主持召開黨政聯席擴大會議,專題研究落實全區招商引資暨發展大會會議精神,全體科級幹部、社區黨總支書記及部分站所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秦偉傳達學習了《日照市嵐山區關於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及區委書記劉峰梅在全區招商引資暨發展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張輝強調,招商引資工作沒有旁觀者,更沒有局外人。做好全鎮招商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