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前日本是名副其實的亞洲第一大國,其通過明治維新率先走出了革新的步伐,日本不僅大量吸收西方先進的工業經驗,而且還在不斷擴張自己的軍事實力。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頻發的自然災害讓日本天生就缺乏腳踏實地的安全感,日本為了防止敵人從海上入侵日本,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海軍的發展。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美海軍都曾經在日本聯合艦隊手裡吃過虧。
日本在二戰中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戰敗國條約明文規定禁止日本再發展中自己的海陸空三軍力量。然而日本卻和條約玩起了文字遊戲,他們確實沒有組建海陸空三軍,而是從零開始打造了一支日本自衛隊,現在日本自衛隊的規模實力已經超過了一般國家的正規軍隊。
日本消停了這麼多年之後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本性了,日本甚至開始自稱自己擁有亞洲第一海軍。面對日本這種過於膨脹的心理中國也是哭笑不得,在中國表態之前,俄羅斯專家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嘲笑到:如果真的開戰,能堅持一個小時嗎?堅持一個小時就很厲害了。
日本海軍的規模確實不小,其不僅超越了很多一般國家,而且在某些方面還領先於中國。不過日本可能忘記了,他們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日本海軍部隊中沒有核潛艇。在海上戰爭中,核潛艇可以說是僅次於航母的最強海軍武器。
核潛艇和常規動力潛艇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核潛艇不僅擁有更加強大的續航能力,而且還能夠成為核彈頭的海基發射基地。由於核潛艇能夠在海平面下面悄無聲息地移動,因此核潛艇在攜帶了核彈頭之後能夠對敵人本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還有一點就是,日本的海軍裝備看上去雖然風光無限,但實際卻不怎麼拿得上檯面。作為戰敗國,日本不僅被限制發展了核潛艇,而且也不能擁有航母,日本海軍自衛隊中最大型的艦艇就是幾艘直升機「宙斯盾」驅逐艦。
而我國的東風21D可是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存在,換句話說就連對上美國的核動力航母我們都有一戰之力,何況是日本的這些「缺胳膊少腿」的驅逐艦呢?
儘管日本如今在不斷地打擦邊球,企圖生產和航母作用相類似的輕型航母軍艦,但這些軍艦總歸不是航母,其在性能和殺傷力方面都和真正的航母有所區別。在對上真正的航母之時,這些軍艦勢必會露出短板。
從日本的種種舉動中我們不難看出,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消失過,中國在發展自己實力的同時也要隨時警惕日本捲土重來。不過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當年的中國,如果日本膽敢挑起正面戰爭的話,它能抗住一個小時就算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