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十一假期消費火爆,中國經濟釋放強烈復甦信號,外媒承認...

2020-12-24 中國網推薦

譚浩俊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10月1—4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2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120.2億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則顯示,全國鐵路客流持續高位運行,連續六天發送旅客超千萬人次。

要知道,這是在各大景區都落實了限量、預約、錯峰、有序開放等措施的前提下出現的現象。如果沒有這些限制,景區的情況想必會更加火爆。即便如此,景區旅遊市場仍然恢復強勁,很多熱門景區的遊客接待量已經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而鐵路運輸持續高位運行,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這個假期確實熱鬧。疫情後的第一個十一長假,釋放出了巨大的旅遊熱情。旅遊消費市場的火爆,也必然帶動其他消費的提振,傳遞出消費市場正在全力恢復的信號。可以這樣說,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在國慶長假又得到了進一步驗證,國內大循環的作用,則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

除了旅遊和交通出現了非常熱鬧而喜人的景象外,全國購物中心總客流數達3.05億人次。長假首日客流與回暖率最高,日均客流達22966人次/日、回暖率達86.8%。而微信支付公布的數據則顯示,10月1日—3日,國內旅遊消費爆漲,景區門票和酒店行業微信支付交易金額較「五一」假期前三天(5月1日-3日)分別增長83.3%和70.75%。

種種數據都直指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那就是假期消費火爆了,消費市場滿血復活了。這是中國經濟復甦的體現,是中國經濟正在逐步走出疫情陰影、走出貿易保護和單邊主義衝擊的明證。而且,中國經濟的復甦,不僅對本國企業和居民產生了積極影響,讓廣大企業和居民的信心得到有效提振,也對周邊國家產生了有力推動,對周邊國家、尤其是亞洲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對此,國外媒體和機構也紛紛表示,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績,正在對周邊國家經濟產生提振作用。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5日報導,景順亞太區全球市場策略師David Chao表示,隨著中國從新冠病毒大流行中顯示出強勁反彈,亞洲經濟體將受益。他表示,焦點是「中國消費者是否能迅速恢復正常活動,我認為中國人的影響力會大得多,會提振其他亞洲經濟體」。他的公司發現,在黃金周期間,餐館預訂和中國家庭旅遊的人數都創下了紀錄。

福布斯5日報導,沒有一家大型跨國公司,也沒有一家在上海和北京的外國企業想要退出中國。中國比大多數西歐國家從疫情中恢復得都好。

這也意味著,面對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出口會受到很大制約,中央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目標是十分正確的,也是完全符合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展趨勢的,符合中國國情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格局全面形成,經濟全面恢復的格局也將正式確立,包括旅遊、交通、餐飲、電影業在內的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都在快速恢復之中,相當一部分已經恢復到往年正常水平,甚至超過了往年水平。而十一長假成功實現了疫情防控和消費提振的有效對接,也讓企業和居民的消費信心更強、消費熱情更旺、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更足。

按照中央提出的「六穩」「六保」要求,保就業、穩就業無疑是最重要的方面。只要就業穩定,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基礎就能十分牢固,國際環境的變化就不會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明顯影響。而穩就業的前提就是穩經濟、穩企業、穩各行各業。十一長假能夠釋放出消費熱情高漲的信號,那麼,經濟復甦的基礎也就會更加牢固,消費對經濟的作用,將不僅僅體現在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更體現在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方面,可以有效促進生產的恢復,使生產能夠在消費的反作用下,表現出積極的姿態,從而對經濟增長產生更大的促進作用,形成良性循環。

總之,十一長假消費市場的火爆,又一次證明中國經濟的韌性,證明中國經濟已經走出疫情陰影、逐步走向復甦通道。只要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中國經濟一定會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走得更好。(責任編輯:唐華)

相關焦點

  • 外媒:消費回升 中國經濟復甦勢頭增強
    多家外媒對此進行報導稱,中國消費穩步回升,工業生產和投資增速超過預期,經濟復甦勢頭增強。報導分析,這主要受益於中國「十一」黃金周假期和政府實施的刺激性政策。 文章寫道,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復甦步入正軌,並援引日本野村銀行的預測稱,「到2020年底,預計中國經濟會出現更明顯的復甦,服務業和零售業將穩步增長。」
  • 外媒熱議中國「十一」黃金周:數億人流動的背後是「中國自信」!
    在全球疫情仍舊嚴峻的形勢下,今年中國的「十一」黃金周格外受到外媒關注。美國《紐約時報》認為,「十一」黃金周曆來都是備受關注的中國經濟健康狀況晴雨表。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現在「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中國的黃金周上」。英國多家媒體也紛紛以中國黃金周大批遊客出行為主題,圖文並茂地進行連續報導。
  • 外媒眼中的十一黃金周:近5億人同遊讓別國羨慕 中國經濟率先復甦
    在彭博社看來,隨著新冠疫情在中國已基本得到控制,黃金周假期展示了中國對經濟復甦及其公共衛生措施的信心。據文化和旅遊部綜合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測算,10月1-4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2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120.2億元。
  •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寒露不寒——超6億人次出遊,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  特殊之年,不尋常的假期。  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 「雙節」假期助力餐飲業復甦:消費信心逐漸恢復 「一座難求」再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0日訊 失去了「春節旺季」的餐飲業,在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中迎來了復甦。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從市場變化來看,黃金周期間,餐飲、休閒等服務消費快速升溫,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釋放。
  • 中國「十一」黃金周有多火?16省份旅遊收入超百億
    那這個「十一」黃金周到底有多火?大眾網·海報新聞用一系列數據告訴你。   【旅遊】   26省份發布國慶假期旅遊收入 16省份超百億   國慶八天假期,遊客出遊意願高漲,旅遊業復甦喜人。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6個省份公布國慶假期旅遊收入,16省份旅遊收入超百億。
  • 「全家團圓、外出旅遊、消費旺盛」成為長假關鍵詞 大數據背後透出...
    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徹底釋放了人們的購物出遊熱情,阿里巴巴、攜程集團的大數據顯示,全家團圓、外出旅遊、消費旺盛,成為長假關鍵詞。(圖片由阿里巴巴提供)在這個超長假期裡,線下音樂節強勢回歸,迎來「最強國慶檔」;多部熱門大片假期扎堆上映,熱鬧的電影院又回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成了不少市民的國慶首選……生活恢復如常,變化也在悄然發生。大數據顯示,人們比以往更願意全家出行,小鎮居民成為消費主力人群,遊人在外地更加「隨性」……透過消費數據,盤點黃金周,假期消費有哪些新變化?
  • 街電十一消費熱力地圖:成都、上海商場消費火爆,杭州、深圳白領...
    相較於去年十一,各大消費場景均得到較大恢復,其中生活消費類場景日均租借訂單相比去年增長了32%。從城市表現來看,杭州、重慶、長沙、成都、北京、三亞、上海、廈門、西安、蘇州位列全國最熱門旅遊城市TOP10,出遊消費熱度攀升。而各城市本地消費場景中,影院場景全面復甦,深圳、成都、廣州、重慶、上海、北京、杭州、南京、西安等城市觀影數據引領全國。
  • 外媒:中國經濟復甦為全球經濟帶來曙光
    10月以來,中國經濟復甦繼續展現良好態勢,為全年經濟增長奠定良好基礎,充分證明了中國的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工作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0月份消費和投資企穩回暖。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四季度我國經濟增長將比三季度進一步加快。預計後期中國進出口貿易仍然會好於全球整體狀況。這也和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的預測不謀而合。中國何以實現如此驚人的經濟發展呢?美國《外交學者》雜誌稱,除了疫情防控得力之外,還在於中國長期對科技創新和數位化的重視。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坐穩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外媒關注年末中國多項...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均高於10月增速。1-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快於前10個月增速;民間投資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 一周要聞回顧:雙節假日,西南各地旅遊消費數據亮眼
    四川要聞壹拿下兩項第一,國慶長假成都又"火"出圈了據《阿里巴巴2020「十一」假期消費出行趨勢報告》發布:據高德數據顯示,10月1日到5日,全國十大夜遊城市中成都熱度位居第一。根據馬蜂窩旅遊大數據,成都高居假期年輕遊客最關注的旅遊目的地城市第一位。
  • 製造業增長,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
    ,中國經濟整體呈上升趨勢。中國製造業衝衝衝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據中國統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十月份的時候,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的百分之達到50%多,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的百分比也達到50%多,綜合PMI也達到50%以上,這三個數據分別都高於上個月,到目前為止已經達到了最高點,中國這三個指數已經連續9個月超出了臨界點
  • 共享經濟率先復甦:美團單車日訂單量漲410% 陳歐的街電增812%
    共享經濟率先復甦:美團單車日訂單量漲410% 陳歐的街電增812% 時間進入五月,全國各地消費回升。
  • 19個關鍵指標看中國線上線下雙高峰如何煉成?
    看著遲遲沒有全面復甦的數據,不少人發出疑問:零售消費已經恢復,餐飲消費何時復甦?但人們相信,只要疫情防控到位,低迷是暫時的,我們必將迎來增長。果然,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我國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這是該指標今年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
  • 2020「十一」黃金周終迎「報復性」消費——這組數據告訴您
    2020年「十一」黃金周終於迎來期待中的「報復性」消費,過出了春節的味道。而去年國慶假期日均客運量為6858萬人次。三是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統計,黃金周前7天,全國接待國內遊客達6.6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494億元,同比去年恢復超過八成,國內旅遊市場復甦態勢強勁。
  • 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 「雙十一購物節」助力經濟復甦
    人民網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畢磊)近日,人民網新電商研究院發布題為《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雙11購物節」助力經濟復甦》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通過對「雙11」電商消費節研究指出,電商節期間,商家不斷推出各種優惠玩法,引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的發展,有效地刺激國內消費市場,推動了中國經濟復甦提振的進程。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發展網絡經濟成為必然,各類型的網購節是提振消費、促進經濟復甦的重要契機。據統計,「雙11」期間主流電商平臺的銷售總額超7600億,再次刷新歷史記錄,有效地刺激國內消費市場。
  • 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
    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參考消息網  作者:  2020-10-03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 外媒關注:中國製造業連續八個月擴張 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原標題:外媒關注:中國製造業連續八個月擴張 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參考消息網11月1日報導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0月31日發布數據,10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4%,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自3月份以來連續8
  • 報告:私人定製等形式將成明年假期旅遊消費增長點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放假安排公布後,大交通、旅行資訊等的搜索量在兩小時內較平日均值暴增了300%以上。根據安排,2021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分別可以休3天、7天、3天、5天、3天、3天、7天。
  • 韓國經濟釋放復甦信號,2021年上半年有望重回正軌
    韓國經濟釋放復甦信號,2021年上半年有望重回正軌 近兩個月來,憑藉企穩回升的出口貿易,韓國經濟逐漸恢復向好態勢,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