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了現場聽音樂會?上海交響樂團請你線上聽

2020-12-12 澎湃新聞

為了全力配合上海市的疫情防治工作,避免人流聚集帶來的健康風險,上海交響樂團取消了2月份所有的樂季演出。

現場演出停了,音樂並沒有停。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親自把關,精選了一部部上交演出的精彩作品錄音,於每周六、每周日,和觀眾相約「周末線上音樂會」。

2月8日17:30,上海交響樂團將推出周末線上音樂會第一期。

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有什麼能比貝多芬的音樂更鼓舞人心,帶來光明和希望?也因此,第一期主推貝多芬作品《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願大家同攜手渡難關。

2月9日,上海交響樂團還將推出拉赫瑪尼諾夫作品《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想聽音樂會的觀眾,可移步上海交響樂團微信公眾號。

餘隆和上海交響樂團

【曲目安排】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

I. 不太快的快板

II. 小廣板

III. 迴旋曲:快板

指揮:餘隆

小提琴:弗蘭克·彼得·齊默爾曼

演出:上海交響樂團

錄音時間:2017年10月5日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

1770年12月16日生於德國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逝世。

毫無疑問,貝多芬現在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這個名字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成為一種符號象徵。在音樂界以外,貝多芬的名字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教科書中,人們期望他「扼住命運的咽喉」的精神和他對理想、對自我生命和藝術完善的不懈追求能夠成為每一代人成長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在音樂界,自他以後,創作鋼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和交響曲就成為一件令人生畏的事。勃拉姆斯花整整20年才寫完的第一交響曲,有時還被附會為「貝多芬第十」;第一個錄製全套貝多芬交響曲的指揮家菲利克斯·魏因加特納(Felix Weingartner)曾寫過名為《貝多芬之後的交響曲》(The Symphony after Beethoven)的小冊子;貝多芬之後,再也沒有人寫過數量和豐富程度與之相當的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而且,貝多芬的許多作品並未形成一個封閉的、無法拓展的體系;相反,後世的作曲家幾乎無一不受他的影響、無一不從他的作品中汲取音樂和哲學上的靈感。19世紀晚期德奧主流樂界的「大分裂」,成熟後從不寫交響曲的華格納和終其一生從不寫歌劇的勃拉姆斯都聲稱自己才是貝多芬真正的傳人。甚至到20世紀,種種音樂思潮中最「無賴」、最解構的約翰·凱奇(John Cage),也在一定程度上以從根本上推翻貝多芬為己任。凱奇似乎將貝多芬看作一位雕塑家,從最初的打模到最後的打磨都精工細作、一絲不苟,直到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由內而外的美感,既可遠觀以感受其整體的力與美,又可深入內部探究其構建、結構之繁複與精巧。然而,正是貝多芬的音樂的這種完美的兩面性,才為後世的音樂打開了這許多的「門」。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806年,同年12月23日在維也納劇院首演。

作品編制:獨奏小提琴;長笛、2支雙簧管、2支單簧管、2支大管、2支圓號、2支小號、定音鼓和弦樂。

上海交響樂團演出此曲的最早記錄為1981年11月15日,由曹鵬指揮;最近一次樂季中演出此曲的時間為2018年11月18日,由張潔敏指揮,小提琴演奏者列奧尼達斯·卡瓦克斯。

貝多芬的這首協奏曲誕生於1806年11月至12月。那幾年裡,他以非凡的熱情連續創作出一系列傑作。從1803至1809年、編號53至74的22部作品中,包括了第3「英雄」至第6「田園」交響曲、第21「華爾斯坦」至第23「熱情」鋼琴奏鳴曲、第4和第5「皇帝」鋼琴協奏曲、第7至第10弦樂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一組三首和「豎琴」)、兩首鋼琴三重奏、歌劇《菲岱裡奧》、序曲《科利奧蘭》、三重協奏曲和小提琴協奏曲。

放在這一大堆「重量級」作品中,《小提琴協奏曲》好像只是跑了個龍套。作品本身首演並不成功,作曲家應克萊門蒂要求改編成鋼琴協奏曲並親自演出仍然失敗。在更注重貝多芬的「英雄性」的年代裡,即便是傅雷這樣的「樂評人」也瞧不上它。即便是今天,仍有研究者認為第三樂章過於保守、小提琴部分寫法太單一。這部作品更反映出貝多芬性格中抒情的一面,其大度從容、平靜細膩,更接近《第四鋼琴協奏曲》和《第六交響曲》,具有把時間放慢的舒適性。但也有不少小驚喜,如開頭的五聲定音鼓及其出現在D大調調性外的變形。

小提琴:弗蘭克·彼得·齊默爾曼

弗蘭克·彼得·齊默爾曼被公認為當代演奏家中最出類拔萃的小提琴家之一。他忘我的音樂才華、卓越的才智和敏銳的頭腦廣受讚譽,在過去三十年間曾與全世界所有一流樂團合作演出,並同最著名的指揮家聯袂獻藝。他的演出足跡遍及所有知名音樂場館和歐洲、美國、日本、南美和澳大利亞的國際音樂節。

齊默爾曼是四部作品的世界首演者,最近一部作品是2015年與梵志登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協奏的馬格納斯·林德伯格《第二小提琴協奏曲》。他還和丹尼爾·哈丁執棒的柏林愛樂樂團和瑞典廣播交響樂團、艾倫·吉爾伯特指揮的紐約愛樂樂團和法國廣播愛樂樂團合作詮釋這部作品。2003年,齊默爾曼與彼得·艾特沃斯許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首演了馬蒂斯·平徹的小提琴協奏曲《靜音》;2007年與阿姆斯特丹皇家會堂管弦樂團首演了布瑞特·迪恩的小提琴協奏曲《逝去的信件寫作藝術》,演出由作曲家本人指揮,該作獲得2009年格文美爾大獎;此外,2009年他與安德烈·包列伊科執棒的法國廣播愛樂樂團合作,首演了奧古斯塔·瑞德·託馬斯的第三小提琴協奏曲《魔術師在天堂》。

他曾榮獲許多特別的獎項與榮譽,其中包括1990年的義大利錫耶納奇吉亞納音樂學院獎、1994年的萊茵文化獎、2002年的德國杜伊斯堡城音樂獎、2008年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一等優異聯邦十字獎以及2010年的哈瑙市保羅·欣德米特獎。

多年來,弗蘭克·彼得·齊默爾曼與EMI古典、索尼古典、BIS、Ondine、Teldec古典和ECM等唱片廠牌合作,收錄了眾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錄音,其中幾乎涵蓋各時期作曲家們重要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獨奏曲目,包括從巴赫到利蓋蒂的作品。齊默爾曼最新錄製的唱片是與艾倫·吉爾伯特和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合作的蕭士塔高維奇雙小提琴協奏曲,2016年由BIS發行。2015和2016年,Hänssler古典唱片公司發行了2張CD,曲目涵蓋了他與安東尼·塔彌斯蒂特和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合作的5部協奏曲和莫扎特交響協奏曲。2014年,迪卡發行了他的第二張德沃夏克小提琴協奏曲,該唱片是他和貝洛拉維克合作的德沃夏克交響曲和協奏曲全集中的一部分。2013年,由BIS發行了獲高度評價的欣德米特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939年),這張唱片是他與帕沃·雅爾維執棒的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合作完成的。BIS還發行了他演奏的四部欣德米特奏鳴曲(其中三部與鋼琴家恩裡科·佩斯合作),以及他與喬納森·諾特指揮雪梨交響樂團合作的布瑞特·迪恩的小提琴協奏曲《逝去的信件寫作藝術》。

1965年齊默爾曼出生於德國杜伊斯堡,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0歲時舉辦了第一場音樂會。他曾師從瓦列裡·格拉多夫、薩奇哥·嘉瑞洛夫和赫曼·克瑞伯斯。

齊默爾曼的演奏用琴是一把1711年製造的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Lady Inchiquin,這把提琴由杜塞道夫的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立藝術收藏基金會慷慨提供。

【下期預告】

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

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18

指揮:餘隆

鋼琴:張昊辰

演出:上海交響樂團

錄音時間:2013年9月13日

推送時間:2020年2月9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開票,期待與你重逢
    特別呈現貝多芬&理查·施特勞斯等著名作曲家的音樂巨作,暖心六月@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期待與你們重逢,一起聆聽上海交響的聲音。兩場音樂會將於6月2日(周二)下午正式開票,本次開票僅限線上售票,詳情請查看以下購票規則。
  • 上海交響樂團公布「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全陣容
    /上海交響樂團 供圖  無MISA 不夏天  記者注意到,今年的MISA一如既往,曲目多元、不設音樂界限,節目安排與音樂季有區別有補充,各成體系又遙相呼應。  MISA的老朋友、連續多年駐節的紐約愛樂樂團在宣布取消2020全年演出後,遺憾表示無法來滬,但他們選擇在線上聯通上海,共赴MISA之約。紐約愛樂的50餘名演奏家將與上海樂隊學院的全體學生一起組成一支「線上交響樂團」,以視頻的形式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b小調第六交響曲「悲愴」》。
  • 高雅藝術藉助網際網路傳播,上海交響樂團這次在MISA有點不一樣
    她此行還有一個任務——當一天上海交響樂團「代理團長」。她從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手裡接過重任,面對排得滿滿的日程表,聲稱「心裡沒底,擔子很重」。而「下崗」後的周平,自告奮勇當起了MISA的志願者。她要在戶外「餛飩皮夜市」擺攤,還要引導觀眾入場,派發節目單。看似兩個毫無交集的人,通過身份的轉換,有了不一樣的收穫,也讓高雅藝術藉助網際網路傳播方式,抵達更廣闊的人群。
  • 《縱橫經典》:在「雲端」感受上海交響樂團的音樂魅力
    《縱橫經典》旨在讓觀眾體驗親臨現場般的視聽感受,真正領略到藝術與文化的無盡魅力,引領觀眾走進經典藝術的殿堂。2020年,《縱橫經典》預計將有20場左右的上海本地的經典音樂會錄製項目,包括相關海外版權資源。
  • 學鋼琴的孩子很多,為什麼去聽音樂會的很少,這是什麼原因呢?
    簡單說一下,這兩個問題之間不矛盾,也沒有什麼本質關聯。學樂器的孩子從小多受點音樂的薰陶固然是好事,不過也並非一定要去聽音樂會不可,對吧。一,首先看孩子有沒有意願去聽,能不能靜下心去感受音樂會的東西,只有靜心聆聽,願意去感受的孩子,聽了才會有所感悟,有所收穫;二,其次結合經濟情況,一張普通音樂會的門票基本都在三五百,我覺得普通家庭去兩個人就上千了。所以從經濟付出來看,不是那麼隨意的事情。
  • 聽過就愛上的歐洲頂尖交響樂團!
    音樂表達的是無法用語言描述,卻又不可能對其保持沉默的東西。  ——維克多·雨果  隨著現代音響視頻技術的普及,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媒介聽到更多、更好、更久遠的音樂,仿佛聽音樂沒有必要再去到現場,隨手點開手機的播放鍵,你想聽到的就在耳邊,但小編依然想說,不是所有的音樂都不需要現場。
  • 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才是王道
    年對於音樂界來說是尤為特殊的一年,疫情曾一度為現場演出按下休止符,在此困局下,各個樂團都在嘗試做大量的線上活動。 作為一個2012年成立的年輕樂團,早在疫情之前,西安交響樂團就開始嘗試通過線上推廣樂團,據樂團品牌總監曹繼文介紹,之前就有很多嘗試,其中,一條「不法分子聽了會發抖的交響樂」迅速上了熱搜,大家紛紛開始轉發,也讓西安交響樂團成了「網紅」。2019年年底,樂團在B站和抖音都開設了帳號,目前的粉絲髮展速度比較喜人。「我們做這些是為了什麼?
  • 送票啦~久石讓的粉絲看過來~小嘉免費請你聽音樂會
    送票啦~久石讓的粉絲看過來~小嘉免費請你聽音樂會 2020-12-22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夏季音樂節來了:風鈴吹夏音,音樂在流動,動物在狂歡
    這在上海夏季音樂節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看到這麼多音樂愛好者來聽音樂會,餘隆感慨,「今年的夏季音樂節別有一番情趣,大家仍然可以看到很多藝術裝置,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應該說,夏季音樂節是疫情下全國第一個舉辦的音樂節。即便在全世界,在比較重要的音樂節裡,能夠率先開始,作為上海觀眾、中國觀眾,都是幸福的。」
  • 上海多家劇院取消或延期二月三月演出,可線上退票
    為了減少觀眾不必要的出行,多家劇院的退票均可通過線上進行,無需來現場辦理,具體情況參見各劇院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多家劇院表示,後續演出項目將視疫情發展情況進行調整,並在第一時間發布消息。上海交響樂團取消演出如下:2.21 張潔敏、西多羅娃與上海交響樂團2.22 上海四重奏與王健演繹舒伯特2.23 交響樂《紅樓夢》世界首演(上海站)2.26 伊沃·波格萊裡奇獨奏音樂會2.28
  • MISA來了|疫情之下,上海夏季音樂節玩法變了:一晚兩場,線上線下
    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說。10天17臺演出 無MISA不夏天曲目多元,不設音樂界限,是MISA一以貫之的傳統,今年同樣如此。10天內,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及黃浦城市草坪音樂廣場將上演17臺演出。龔琳娜、李泉、霍尊、張雄關、彩虹室內合唱團等跨界IP,將和MISA藝術總監餘隆、作曲家譚盾、歌唱家沈洋、黃英等古典大咖一起亮相。
  • 上海交響樂團美籍圓號首席:「家在上海,我回來很放心」
    △白玉蘭紀念獎獲得者、上海交響樂團圓號首席彼得·所羅門2012年加入上海交響樂團的彼得坦言,起初,自己並不確定未來是否會留在中國:「剛來的時候,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待了幾個月後,我意識到這裡環境真的很棒,我非常喜歡這個樂團,同時也非常喜歡上海這座城市。所以,我和妻子決定留在這裡生活。」
  • 第一波,先請你聽弦樂四重奏音樂會...
    今天,江幹區文化消費體驗季正式啟動,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江幹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將聯合都市快報,為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送上一系列文化消費大餐。首場文化消費活動,我們牽手杭州劇院,將邀請500位江幹區堅守在防疫一線的的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欣賞由浙江交響樂團帶來的弦樂四重奏音樂會《牧歌》。
  • 上海銀行攜手上海交響樂團點亮音樂夢想 「尚樂舞臺大師班」正式啟動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僅上海就有千餘家文化藝術培訓機構,以及規模龐大的音樂及樂器學習者。「尚樂舞臺大師班」項目踐行上海「人民城市」理念,歷經上海銀行和上海交響樂團數月的醞釀和規劃,已正式啟動招募。活動先期面向上海銀行客戶子女,入選的學員將接受大師班專業指導,並有機會在擁有頂級品質的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演出,其中部分選手更有機會直通下一屆上海夏季音樂節「學生節日樂隊」,成為求學道路上的寶貴經歷。
  • 上海睿年交響樂團團長獨家報料 新編《梁祝》海寧首演
    2017-12-20 20:13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許濤2017年只剩下最後的10天,你打算以怎樣的方式跨年?今年,海寧市將有一場精彩的新年音樂會。12月28日,觀塘裡之夜·海寧市新年音樂會將隆重啟幕!
  • 跨年之際,聽場新年音樂會?這9場任你選→
    跨年之際,去聽一場新年音樂會,來迎接2021的到來吧!上海大劇院與上海歌劇院第七度攜手打造新年音樂會;上海音樂廳90周年,彩虹合唱團10周年,專屬限定新年音樂會;紫禁城建成600年,上海民族樂團原創民族音樂史詩《紫禁城》將在上海大劇院奏響……9場音樂會,哪一場是你心儀的?
  • 迪圖瓦執棒上海交響樂團,施特勞斯歌劇《莎樂美》來中國首演
    6月23日,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將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帶來「音樂會版」歌劇《莎樂美》,這是迪圖瓦去年因病延期後的履約之行,也是上海交響樂團2017-2018音樂季的閉幕演出。音樂會將沿用去年的原班人馬,女主角莎樂美由戲劇女高音貢-布裡特·巴克明擔綱,施洗者約翰、希律王分別由歌唱家埃吉爾斯·西林什、安德烈·佐林飾演,加上上海交響樂團110餘人的超大編制,所有演職人員長達三年的醞釀和準備,將在音樂廳裡呈現出來。「音樂會版」歌劇《莎樂美》彩排現場。
  • 四位作曲家接力、三大交響樂團聯袂,上海能誕生新時代的《紅旗頌...
    為什麼要請四位作曲家來寫同一個主題?創意的發起者、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說,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史,凝結了數代人的不輟耕耘。而不同時代的創作者有著不同的經歷,他們的參與,將為這一主題帶來歷史的縱深和豐富的視角。
  • 2021新年音樂會,我們與交響樂團一起跨年!
    參加工作以來,成功主演過多部中外歌劇:《茶花女》《萊茵的黃金》《鄉村騎士》《女人心》 《唐帕斯誇勒》 《圖蘭朵》 《藝術家的生涯》《採珠人》《魔笛》《西區故事》《杜十娘》 《霸王別姬》《熱瓦普戀歌》 《關公》 《金沙江畔》《沒頭腦和不高興》 《七闕西湖》《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貝多芬「幻想」合唱》《少年魔法號角》耿哲與國內外眾多優秀的指揮家及交響樂團均有過成功的合作,並出訪歐美亞十幾個國家。
  • 2020西安交響樂團大雁塔戶外公演,9月19日如約而至
    現場觀眾數以萬計,有的觀眾盛裝而來,有的觀眾專場從其他城市趕來,更有座位席外的數萬名觀眾,即使是站著,也用最好的狀態聽完整場演出。最讓這座城市感動的是每年活動結束後,現場沒有一片垃圾,不僅展現了西安市民的精神文明風貌,也展示了古典樂聽眾的高素質。我們堅信,音符中傳遞了大愛與溫情,飽含著世間所有美好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