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那一座城(thecity2015)。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說起福建你也許會想到,
廈門的海上花園,
攝影師聚集的霞浦,
像電影《大魚海棠》裡的客家土樓……
可是,
福建的好地方可不止這些。
霞浦沙江村的灘涂。
在福建省最東邊,
有一座「不知名」的小島。
它的名字很文藝——「嵐」。
「嵐」平時很低調,
像在海邊出生長大的孩子一樣簡單、質樸,
不信你聽聽它的真名——
平潭島。
福建是個靠海的大省,
擁有漫長又曲折的海岸線,
一半是山,一半是海。
八山一水一分田,這是福建;
漲海聲中萬國商,這也是福建。
廈門鼓浪嶼。
那些分布在福建各處的島嶼,
隨便說個名字出來就大有來頭。
有媽祖祖廟所在地的湄洲島,
也有很多電影去取過景的東山島……
所以啊,
「嵐」的名氣就一直給壓了一頭。
福建東山島。圖/小紅書id:181963065
一般除了福建本省人外,
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平潭島這麼個地方。
城城我第一次見到它,其實是在電影院裡——
前陣子看電影《風平浪靜》,
當時只覺得這座小島真的好美啊,
後來才知道叫平潭島。
電影《風平浪靜》劇照。圖/網絡
「嵐」的名字,
是因為島上時常「東來嵐氣瀰漫」,
所以大家才給它起這麼個文藝的名字。
雖然知道它的人不多,
城城我查過資料之後才知道……
平潭島,
是福建第一、全國第五大島,
擁有全福建最蔚藍的海水和細軟的白沙灘。
圖/She is someone
而且,
是「藍眼淚」出現最頻繁的地方之一。
「藍眼淚」。圖一/網絡
和臺灣之間只隔著一道臺灣海峽,
離臺灣新竹港僅68海裡,
是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海島。
這裡海風靜靜吹拂,
有著原生態的海洋文化,
保留著閩東海島的獨特風情,
民俗信仰、文化……都和臺灣特別像。
圖/網絡
前段時間,
有一條「海上鐵路」進入了實驗階段。
福平鐵路跨海大橋。圖/網絡
這條鐵路僅有88.43公裡長,
但你幾乎全程都能感受到溫柔海風、陽光……
被譽為「最美海上鐵路」,
它就是「福平鐵路」。
福平鐵路跨海大橋。圖/網絡
從福州出發,
一路經過各座海邊小島最後就能抵達平潭島。
福平鐵路線路示意圖。圖/網絡
秋冬的平潭島,
明顯少了遊客們的喧囂與嘈雜,
騎上腳踏車騎在這裡的環島公路,
一邊是蔚藍的大海,
一邊是低矮的小山,
看到美景拍個照簡直美哉!
環島公路。圖/萌大統領皮皮
以前作家三毛就說過:
「我迎著朝野站在大海的面前,
對自己說,
如果時光不能倒流,
就讓這一切,
隨風而去吧。
如果你想擺脫寒冬的束縛,
那就找一個溫暖的海島看日落日出,
雲捲雲舒吧。」
而這種溫暖的靜謐,
真的只能去到海邊才能感受到的。
龍鳳頭海濱浴場,
是平潭島最大、最知名的海灘,
而且離車站也不遠。
轉乘到平潭島後,
一下車就能直奔到海邊。
這裡的沙子細軟,
天空和大海湛藍得不像話,
海岸線綿延9.5公裡,
一眼望不見盡頭,
完全不用擔心發生人擠人的情況。
圖/網絡
就只是在海灘邊上走走,
你都會有一種「很直接」的感覺:
眼前的這片海啊,只屬於我。
圖/國家地理中文網
如果你想有更多奇遇,
那就去壇南灣。
那是個還未被開發的沙灘,
海岸線長達22公裡,
雖然沒有被開發,
但來這裡的人一點也不少。
圖/網絡
因為,
這裡是「藍眼淚」出現最頻繁的地方之一。
「藍眼淚」是一種生活在海裡的微生物,
體內能發光,
在被海浪拍打時,
身體裡的發光腺就會產生淺藍色的光。
圖/網絡
每年4-6月份,
是「藍眼淚」出現數量最多的時候,
這時海灘上的藍光不斷的閃爍,
像一條長長的超級「熒河」,
走在上面仿佛在「阿凡達」的奇異世界裡。
這可是大海的「高光」時刻啊。
「藍眼淚」。圖/網絡
如果你是走可愛萌的路線,
那麼你朋友圈的照片裡,
一定要有網紅「象鼻灣」和「長江澳風車田」。
象鼻灣。圖/網絡
說它叫象鼻灣,
那是因為它的形狀真的很像大象的鼻子——
它由一片沙灘從海岸線直接延伸到了海的中央,
極簡風格,
無論怎麼拍都非常萌。
象鼻灣。圖/網絡
要是拍完了象鼻灣,
就可以去出發去長江澳風車田了。
長江澳風車田。圖一/牛仔紅蕃;圖二/國家地理中文網
這裡有風車也有大海,
它們慢慢轉動著扇葉,
隨風起舞,
地下的海水被風吹得晃蕩蕩,
像是漫畫裡才有的場景。
長江澳風車田。圖/紀錄片《航拍中國2》
夕陽西下,
風車變成了剪影。
生活氣息會在金黃的落日中發酵,
遠處海上歸來的小船靠岸並關閉發動機。
人們還會趁著天黑之前,
去趕海撿一些大海「遺落的朋友」。
在金光之下,
有些人剛結束了忙碌的生活,
而有些人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圖/國家地理中文網
平潭的那條環島公路,
被譽為「國內最美的環島公路」。
它特別像日本動漫裡的海濱場景,
會令你「大開眼界」,
而且因為這種環島公路在國內很少見,
加上這裡的海是真的很藍,
很多人都會專程來「走」。
平潭環島公路。圖/抖音@ptnet
對於經常去海邊的朋友來說,
可能說不上超級驚豔,
但是呢在這個地方出現了一條這樣的公路,
還是令人非常意外的呀。
環島公路總長200公裡,
還特地分建了人行道和車行道,
要是心情好的話,
還可以在這條公路上慢悠悠地走上一段時間,拍拍照。
沿著這條路,
你就能將平潭的沙灘、碧海、漁船、石厝一覽無餘。
平潭縣最南端的東甲島。圖/平潭融媒體
在平潭島周圍,
共有大小126個島嶼。
除了主島平潭島外,
還有9個常年有人居住的島嶼。
因為開發得晚,
它們大多沒有什麼知名度,
但並不妨礙它們「有趣」。
如果,
你打算在這裡體驗海邊的「慢生活」,
這些小島和去處是非常理想的去處之一。
圖/網絡
東北部的東庠島,
素有「千礁島縣」之稱。
島上有個「北港村」,
自從綜藝《爸爸去哪兒5》來過這裡錄製後,就再也無法低調了。
北港村。圖一二/綜藝《爸爸去哪兒5》;圖三/流浪美少女
雖然開發得挺好,
但好在清淨又傳統,當地的居民都住在山腳下很舊的石厝裡。
這裡的石厝,
都是用石頭堆砌而成的,
成片成片地聚集在島上十分壯觀。
身姿古樸典雅,景致熱烈奔放,
對在城市生活慣了的人來說會有很大的視覺衝擊力。
圖/平潭融媒體
這些臨海而建的房屋,
外圍都經過了「風的傑作」,
如今看來大多變得斑駁而有歷史感,
也有了一片片綠色的苔蘚和牆角下不知名的小花小草。
多虧大海帶來了風啊,
不然誰會去讓這些植物生長在這裡呢?
雖說房子老歸老但也是有好處的呀,
你只需要在窗前,
就能看到無敵海景、日出、碧綠的田地以及蔚藍的大海。
在夕陽下映襯下,
整條村子都被染成了金黃色,
像在發光。
若那個時候站在村子裡看,
就能發現原來有一個地方,
這裡像海子期待的那樣: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而不會像一些「網紅」的海岸一樣,
會營造出某種來自海邊的「儀式感」……
平潭島,
真的是個非常神奇又有趣的地方。
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
這裡的夏天不會太熱,冬天也不會太冷,
全年溫度都在20~25℃左右,
就很適合說走就走呀。
平潭還是一個擁有上千年獨特文化的海島,
到處都留存著歷史的氣息。
走在縣裡的老街、漁村裡,
你能感受來自這裡的獨特的「古早味」。
平潭老街。圖/網絡
據說,
在平潭40多萬的人口中,
從事隧道業工作的人就有10多萬,
全國80%的隧道都有平潭人參與修建。
島上的居民。圖/伴鹿與藍
那些年輕的人出去了,
留下了年邁、不能遠行的老人們。
那些天天發呆的日子可真長啊,
但好在,
現在又有一些人回來了。
島上的老人們。圖/網絡
現在北港村已經不是小漁村了,
幾年前來了一批文創團隊,
把舊舊的小村子改造成文創、休閒、娛樂藝術為一體的漁村,
也還好他們沒有破壞這裡的氣息啊……
圖/平潭融媒體
風景介紹完了,
那就給大家說說吃的了……
對於漁民來說,
吃真的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
而平潭人又把「靠海吃海」的本領發揮到了極致……
每道食物的豐富程度足以讓你驚訝……
時來運轉,
當地人叫它「鹹蒔」,是最能代表平潭的一道美食,
與江浙一帶的「青團」以及潮汕的「粿」有異曲同工之妙,
用米皮包裹住餡兒蒸蒸蒸,
說到這裡,
也不知道那些外出的人會不會也在想這道家常美食呢。
圖/敏華愛美麗
天長地久,
又被人叫做「油羹」,
也是用米皮裹住住餡兒做成的,
只不過天長地久裡包的是芝麻花生餡兒,
吃起來香香甜甜,
據說有對象的人吃了它能幸福得天長地久。
圖/敏華愛美麗
一團和氣,
它還有個名字叫八珍炒糕,
有蝦仁、鹹肉丁、蟹肉、蟹黃、花生米、魚丁等食材,
堪稱頂配版「海蠣煎」!
但又和福建美食扛把子「海蠣煎」有些不同,
它味道更香、更爽滑、更有層次感,
圖/敏華愛美麗
金鱘糯米飯,
福建一帶喜歡把青蟹叫「鱘」,
平潭特產的青蟹則叫「金鱘」,
酒醃後的金鱘加入香菇、冬菜、糯米一起蒸蒸蒸,
煮熟後的米飯又有口感又有鮮味,
一舉兩得。
啊,還真的寫餓了。
圖/敏華愛美麗
你平時工作一定很辛苦吧,
既然看到這裡,
那你會不會也想來這個「嵐」字拆開,
有山,
有風,
還有海的小島啊?
生活在大海邊上的人。
參考資料:
1. 平潭島,夢幻島嶼,傳說中的天空之城!公眾號「海壇風」
2. 中國最美海上高鐵來了!駛向海島秘境,媲美馬代,美到讓人窒息!公眾號「背包旅行」
版權聲明: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城
· END ·
商務合作
微信/電話: 13392316112 城城
電商合作
微信/電話: 13688913816 Mia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