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 二維平面量子阱超晶格的位錯驅動生長

2021-01-15 材料人



近年來,二維(2D)材料由於其獨特的性能和良好的應用前景而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其出現引發了對新型異質結的研究。最近科研人員已經獲得高質量的二維多重異質結及超晶格等功能化結構,然而受限於目前的微納加工和生長技術,所製備的圖案化人工超結構尺度仍然較大,構築寬度小於5納米的具有顯著量子特性的功能化二維超晶格結構仍然是一個挑戰。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及中國科學院拓撲量子計算卓越創新中心的周武研究員、張餘洋副教授等與多個課題組合作,利用了2D平面側向異質結中兩種半導體材料之間的界面失配位錯驅動二維量子阱的生長,構築了半導體單層內高質量的寬度小於2納米的量子阱以及量子阱超晶格。同時結合原子分辨的電鏡結構表徵和理論計算,揭示了此類新型二維量子阱超晶格的生長機制。該研究為製備高質量二維超晶格結構提供了新的思路。該研究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題為「Dislocation-driven growth of two-dimensional lateral quantum-well superlattices




相關焦點

  • 大連化物所揭示二維鈣鈦礦量子阱材料中載流子輸運新機制
    二維(2D)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半導體量子阱材料是在三維(3D)鈣鈦礦晶格中插入長鏈有機滷化胺配體形成的2D鈣鈦礦具有柔性結構、大的激子結合能、易調諧帶隙,以及顯著提高的耐溼性等獨特性質,在光電和量子器件應用領域得到廣泛關注。以往研究普遍認為,2D鈣鈦礦中載流子以激子形式存在,受到激子壽命和遷移率的限制,其激子遷移距離只有數百納米,比3D鈣鈦礦材料小一個量級以上。基於文獻中報導的載流子輸運特性,在依賴於載流子長距離輸運器件應用方面,2D鈣鈦礦可能無法與3D鈣鈦礦和其他傳統半導體量子阱材料相媲美。
  • 量子阱實現雙結太陽能電池效率記錄
    在《先進能源材料》的一篇題為「帶有應變平衡GaInAs / GaAsP量子阱的高效倒置GaAs和GaInP / GaAs太陽能電池」 文章中,這些電池的頂部結具有砷化鎵銦(GaInP)層,而砷化鎵(GaAs)的底部結由80個量子阱堆疊層條紋而成。當半導體材料薄層夾在具有較寬帶隙的兩層材料之間時,就會形成量子阱,從而將電荷載流子限制在中心層。
  • 科學家設計出新型離子阱量子計算機:達到32量子位,4K低溫下突破局限
    來自杜克大學的Junki Kim將在9月14-17日舉行的首屆OSA量子2.0大會上展示這一新型離子阱量子計算機的硬體設計。與傳統的只能是0或1的計算機位元不同,量子計算機使用的是可以處於計算狀態疊加的量子位元。這使得量子計算機能夠解決傳統計算機無法解決的複雜問題。
  • Y5T49 批改學習筆記「 雷射器中的量子阱」
    今天寫寫雷射器中基本結構的作用,一般雷射器包括幾個結構,電極、包層、和有源層現如今的雷射器一般都是「多量子阱結構」,也就是有源層是量子阱咱把有源層量子阱放大,一般這麼標註,勢壘勢阱分別疊層「阱」有源層最早是在0.5um厚度,叫「勢阱」,也就是自由電子的能量降低,(價電子結合力增強),是一個阱,但不叫量子阱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郭煒:AlGaN深紫外量子阱及LED的前沿技術研究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郭煒期間,由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固態紫外器件技術分會」上,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郭煒分享了鋁鎵氮深紫外量子阱及
  • 超高真空退火,輔助量子阱尺寸剪裁,提高鈣鈦礦發光二極體效率!
    導讀:作者通過超高壓退火實現了用準二維(Q-2D)鈣鈦礦抑制低維量子阱的形成。測試證實了尺寸剪裁,其次是結構相關的光電特性。觀察到了超高壓退火誘導的量子阱加速電荷載流子的輻射複合。解釋了量子阱形成的機理。
  • 量子計算機競賽愈演愈烈 離子阱技術備受關注
    離子阱技術,獲得更多關注2020年以來,離子阱技術在製造商用量子計算機方面,越來越受關注。IonQ今年10月份推出了擁有32個「完美的」量子比特、量子體積預計超400萬的量子計算機,該計算機可與IBM和谷歌的量子計算機相媲美,IonQ執行長彼得·查普曼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中每八個月將其系統中的量子比特數量增加一倍;Universal Quantum今年完成了360萬英鎊的種子輪融資,該公司對標IBM和谷歌,希望能建造出包括
  • 華科王鳴魁Sci.Adv.黑磷量子點調節晶體形核和生長
    研究簡介 黑磷量子點(BPQDs)作為有效的類晶種位點,以調節CsPbI2Br鈣鈦礦晶體薄層的成核和生長,從而增強了結晶並顯著改善了形貌。
  • 什麼是量子點?
    由於尺寸效應和量子限域效應,量子點往往具有新奇的光子學和電學特性。與其二維形式相比,零維的量子點不但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更好的溶解性,更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而且具有獨特的光學和電學性質。與傳統材料相比,類石墨烯量子點具有成本低廉、易分散或溶解、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優勢,而且更易與其他材料複合,摻雜或者進行表面功能化修飾。
  • 我國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霸權」,解讀量子計算機的研究現狀
    谷歌使用超低溫超導金屬構建量子電路,而位於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研究小組通過操縱光子(光的粒子)取得了實驗結果。谷歌和中國的研究小組之所以能夠完成他們的「量子霸權」,是因為他們成功地聚集了相對大量的量子位元。 谷歌的實驗使用了一種名為「懸鈴木」的超導體晶片,該晶片有54個量子位元,被冷卻到絕對1度。其中一個量子位無法工作,但剩下的53個量子位足以證明在一個精心挑選的統計問題上它的性能優於傳統計算機。
  • 成功測量:量子點中一個電子的自旋!離量子計算機的實現不遠了
    使用這樣的系統,可以用兩個值疊加的量子比特進行計算,然後從統計上確定正確的結果。在矽量子點中使用單電子自旋的量子計算機被認為是很有潛力的,因為它們具有潛在的可擴展性,而且矽已經在電子技術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開發量子計算機的關鍵困難是它們對外部噪音非常敏感,這使得糾錯至關重要。
  • 量子材料,或許就在你身邊
    (c) 平帶的三位空間特徵。以 Fe 為例,通常價態的 Fe 離子其 3d 軌道總是有多個電子佔據,由此立刻就可認定 Fe 和 Fe 的化合物 (包括氧化物) 便是量子材料。依此類推,所有磁性材料自然都歸屬量子材料,這一下子讓量子材料健壯了許多。理論出發,鐵電態正是晶格橫聲學模波長趨於無窮大的情況。如果從晶格動力學角度看,這一模式正對應很大的有效晶格質量,這正是一種聲子模關聯效應。
  • Micro-LED與量子點顯示技術
    文章系統全面的討論了Micro-LED技術的發展中出現的重要突破性進展與重要科學技術問題,從外延生長與器件製備、巨量轉移、單片式集成、量子點色轉換、大面積顯示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同時該文還展望了Micro-LED與量子點技術在新型微顯示器件、AR/VR、可見光通訊等領域的應用前景以及面臨的挑戰。
  • 量子中心劉雄軍組提出動力學表徵弗洛凱拓撲相的統一理論
    北京大學量子材料中心劉雄軍組提出利用量子淬火來對任意維度周期驅動體系的弗洛凱拓撲相進行表徵的動力學拓撲理論近年來平衡態體系的拓撲相被拓展到了周期性驅動的非平衡體系中,並成為重要研究方向。對體系的周期性調控引入了時間域上的額外自由度,由此帶來了豐富的弗洛凱拓撲相。類似於空間周期晶格的布洛赫準動量態,周期性驅動體系也可根據時間周期定義準能量態,而這些準能量構成了所謂的弗洛凱能帶。
  • 二維超導材料上觀察到磁激發態或為製造量子計算機開闢新途徑
    法國和俄羅斯科學家日前在二維超導材料上發現一種特殊的磁場擾動,就像一個個微小的振蕩星。這些激發態由摻入超導材料的磁性原子產生,這意味著「於淥—芝巴—魯西諾夫」狀態(YSR態)鏈不只是理論,在實驗中也可以觀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