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志願軍空軍飛行員那啟明:首開全師入朝參戰空戰紀錄
劉一諾
1953年10月1日,作為抗美援朝的空軍飛行員,他駕駛的殲擊機划過天安門上空,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2019年10月1日,作為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看新時代的中國空軍戰鬥機飛越天安門上空。
兩次閱兵,跨越近70年,見證了一個91歲老人的一生榮光,見證了他記憶深處那場英勇的和平保衛戰。
他叫那啟明,錫伯族空軍飛行員,抗美援朝戰場上他駕駛殲擊機,擊落敵機3架,兩次榮立二等功,被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勳章。
韓戰爆發後,只在航校學了大半年飛行的那啟明於1952年3月入朝參戰。那時,23歲的他飛行時長不到100小時、噴氣式飛機飛行時間不足50小時。
「為了人民而英勇作戰,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困難中鍛鍊成長,就是我和戰友們的成長經歷。」那啟明說。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裡的那句歌詞——「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那啟明感同身受。「我的家鄉鳳城市藍旗鎮距離鴨綠江50多公裡,美帝國主義一旦吞併朝鮮,就直接威脅我的父老鄉親。」手中比劃著地理位置,那啟明回憶說。
那啟明所在的空十二師三十四團駐地大孤山機場,距離他的家鄉僅30公裡。為了時刻保持戰鬥狀態、不讓家人擔心,駐軍期間,他沒有回過家,也一直沒給家裡寫信。「正因為距離家近,才不願意讓家裡人知道,不想讓他們擔心。」
那啟明拿出一張泛黃的老照片,照片上目光堅毅的年輕飛行員站在他的戰機旁。戰機上的3顆五角星,講述著飛行員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兩次「漂亮仗」。
1952年6月,朝鮮西北部,大同江上空,飛行編隊中的那啟明聽到無線電中地面指揮員傳來的情報:「聽到了敵機的聲音,注意搜索。」
那啟明立即轉向尋找敵機,兩架美國F-84戰鬥機進入視線。在僚機的掩護下,那啟明成功咬尾1架。抵近、開火,第一次打偏,重新瞄準、開火……僚機在無線電裡連聲喊:「打中了!」
那啟明首開全師入朝參戰空戰紀錄,師首長為他的戰機描上一枚五角星,以資獎勵。
40天後,在一次任務返航途中,那啟明又成功擊中兩架敵戰鬥機。
返航後,地面人員根據衝洗出來的膠片判讀,那啟明兩次開火的距離,分別只有260米和100米。100米,是抗美援朝志願軍最近的射擊距離之一。
兩次戰鬥,那啟明的戰機上噴上了3顆紅色的五角星。
在朝鮮戰場上,那啟明所在的空十二師三十四團擊落敵機38架,成為抗美援朝戰爭中空軍唯一榮獲二等功的團體。
「去年國慶,在老兵方陣裡,望著天空,我想起了與戰友們一起並肩作戰的日子,想起了戰場上犧牲的戰友。」那啟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