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距離韓戰已經走過了38個年頭,美國人卻突然披露了一個關於朝戰的重大機密:「蘇聯空軍參加了韓戰」
消息一出,國際媒體一片譁然,面對媒體的驚訝,美國前總統艾森豪的高級智囊人物赫伯特對媒體透露:
「我們必須保守住這個秘密。當時一旦把它揭露出來,我們就會受到巨大的壓力-要我們與俄國發動一場戰爭。」
後來,蘇聯解體,俄羅斯也開始談論這一敏感話題.1992年6月,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在給美國參院戰和失蹤人員調查委員會的信件中公開承認:
「我們認為,有1309架美國飛機在北朝鮮上空被擊落,有262名美國飛行員得救。"
隨後,這一沉寂多年的歷史真相才逐漸浮出水面一一蘇聯曾派遣空軍秘密入朝,與美軍作戰。
韓戰爆發之初,美軍攜海陸空三軍迅速入朝,人在仁川登陸。
然後,大舉進犯北朝鮮,並越過「三八線」逼近平壤。這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處於危機之中。為此,金日成緊急向蘇聯和中國求援。
毛澤東思量過後決定抗美援朝,可是當前還存在一個難題,即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沒有建立起空軍部隊,沒有制空權,無法為志願軍地面部隊提供支持,而美國則有空軍支持,志願軍入朝作戰將遭受美軍空軍轟炸,會遭受很大損失。
而且作為抗美援朝的大後方一一東北如果沒有空軍的保護,美軍轟炸機便如同出入無人之地,肆意轟炸破壞東北基建、道路橋梁,如此一來入朝志願軍就如同斷流之水,沒有補給,損失巨大。
為此,周恩來火速赴蘇,要求史達林為志願軍提供裝備和空軍支持。
然而,精明的史達林考慮到如果蘇聯直接派兵入朝作戰,將與美國發生正面軍事衝突,很可能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而當時蘇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損失很大,還沒有完全恢復,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僅沒有傷筋動骨,而且撈到了好處。
此時如果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明顯對蘇聯不利。因此對於出兵朝鮮心存顧慮,思慮再三,史達林決定先就把一個擁有120架噴氣式殲擊機的空軍師派駐到中國東北,保護後方,但是對於出兵朝鮮問題一直閉口不談。
雖然蘇聯有時間觀望戰況決定出兵事宜,但是朝鮮人民共和國已經等不及了,並且美國極有可能借韓戰的勢頭把戰火燒到中國東北地區和南部中國地區。
面對如此情況毛澤東當機立斷:不管蘇聯方面派不派空軍支援志願軍,中國人民志願軍依然出兵朝鮮,與朝鮮下 人民軍一起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
10月19日,早已於中朝邊境地區的志願軍秘密進入朝鮮。10月25日,志願軍首戰告捷,殲滅包括美國軍隊在內的大量侵略軍,迫使美國軍隊不得不停止北進。
在沒有空軍支持的情況下,志願軍依然頂著敵人的陸空火力打出卓越的戰績,25日的首戰大捷不僅鼓舞了志願軍的士氣,還改變了遠在蘇聯的史達林的心意,雖然蘇聯現在不想和美國打仗,但是他更不想看到美國破壞遠東地區的社會主義陣營。
他下定決心,派蘇聯空軍秘密入朝,進入朝鮮領空對抗美空軍。
11月的第一個星期天,蘇聯第六十四防空集團軍軍長羅波夫率一個只有32架飛機的缺編團隊悄悄飛抵丹東浪頭機場。
當11月初,美軍轟炸機再次出現在鴨綠江上空時,他們驚訝地發現,遠空飛來了一些印著「八一」標識的噴氣式飛機,而且這些飛機勇猛的作戰方式他們似曾相識,並對美國空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出於戰略安全考量,史達林決定蘇聯空軍不使用志願軍的名義,而是採取將蘇聯空軍扮成中國軍隊的方式。這樣,能夠防止暴露身份,避免與美國發生正面軍事衝突。
在史達林親自過問下,蘇軍空軍制定了多項保密措施,如將蘇軍飛機上塗上中國軍隊的「八一」標記;
飛行員穿中國空軍服裝;禁止飛行員到美軍控制區和海上作戰,因為一旦迫降,極有可能被美軍俘獲;
飛行員不能在電臺中講俄語;蘇聯空軍不在蘇聯機場起飛,只在中國東北機場起飛等。
為了保密,蘇聯飛行員也是吃了不少苦頭,不僅把所有的操作術語都轉換成中文貼在機艙內使用,還要在作戰時操著蹩腳的中文和隊友交流,好不困難。
最難糊弄的是空戰,當蘇美戰機相互攻擊時,美國飛行員都會被對面機艙中的人驚住一一那些敵機飛行員和他們一樣也是高鼻子、藍眼睛的白種人!
而蘇聯人即使想保守秘密也不可能,在瞬間決生死的空戰中,蘇聯飛行員怎麼顧得上史達林必須用中文通話的命令而低頭去看綁在膝蓋上的中文卡片呢?
美蘇空戰僅開始兩個星期,蘇聯飛行員們便決定集體違命,在電臺中用俄語通話。師長闊日杜布多次為此痛罵率隊升空作戰的團長佩利亞耶夫上校。
上校終於火了,當面臭罵了師長一頓:
「他媽的,你自己去幹一仗看看!」
這樣,美軍的監聽機裡面很快出現了許多俄語聲音,中國人為掩人耳目,稱他們是「中國俄羅斯族」!
可笑的是,史達林怕,杜魯門也怕。所有曾與俄軍飛行員交過手的美軍人員一下飛機就受到最嚴重的警告——如果把空中遇到的事情說出去就軍法制裁!
這大概就是中國人所說的「麻稈打狼兩頭怕了」。由於美蘇兩國都不願意由此引發大規模的正面衝突而導致戰爭升級,因而雙方都秘而不宣。
這雖然是一場不能公開的戰爭,但是在戰場上的都是蘇聯戰功赫赫的戰鬥英雄。
蘇聯支援韓戰並不是隨便派遣飛行員,被挑中的蘇聯飛行員大都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許多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王牌」飛行員。
首批入朝作戰的指揮官闊日杜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擊落德機63架,是蘇、美、英等反法西斯盟軍打下德機最多的飛行員,並連獲3枚蘇聯英雄金質獎章。
由於蘇聯赴朝空軍飛行員是千挑萬選才派來的,因此,一開始飛行員很少,每個飛行員都要連續作戰,經常是執行任務回來降落不久,立刻又接到起飛作戰的命令,經常一連幾天得不到休息。
並且送往朝鮮戰場的戰機是當時世界先進的米格-15,由於米格-15飛機性能佔據明顯優勢,因而在戰爭前期戰績顯赫。
從1950年11月至1952年1月,蘇軍擊落美機與自己損失飛機的比例為7.9:1,有效地打擊了美空軍的霸空野心。
然而,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蘇聯空軍在韓戰中的這些輝煌戰績並沒有載入中國、蘇聯、朝鮮和美國等交戰國的戰史。
在這場隱秘的戰爭中,蘇聯空軍損失了三百四十五架飛機,二百多人陣亡。
1992年,葉爾欽在給美國參議院中的信中稱擊落美機約一千三百零九架(其實只有九百八十架,另三百三十架是中國空軍擊落的)。
此外,蘇聯空軍還打出了一個噴氣式空戰時代至今無人能超越其戰績的王牌——蘇聯英雄佩利亞耶夫上校擊落了二十三架美機,他還擊傷迫降了美軍一架最新型的F-86戰機。這是蘇聯在朝鮮戰場上最珍貴的戰利品。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蘇聯空軍和高炮部隊官兵的遺體,全部安葬在中國旅順蘇軍烈士陵園,一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