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高新區柔性引才的「第一次」

2020-12-18 湘西網

越來越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為湘西高新區招攬人才提供了支持。

院士工作站籤約。

院士工作站落戶高新區。

工作中的專業技術人員。

科技特派員進企業交流指導。

環境優美的生活區。

正在填報信息的待考人才。

公開招考人才的考場。

文 朱良杜 圖 張術傑 吳 剛

2020年,湘西高新區立足自身「改革、創新、試驗」職能定位,在人才工作中不斷轉變思路,探索新方法舉措,柔性引才呈現了「六個第一次」,人才制約得到有效緩解。

一是第一次實現院士工作站掛牌。為推進高新技術運用,高新區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創建院士工作平臺,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主任官春雲的關心。11月10日,湘西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官春雲院士專家工作站油菜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掛牌儀式順利舉行,官春雲院士親自出席並在相關企業進行現場調研。圍繞院士的科研人才將通過此平臺展開科研活動,極大提升了園區科技創新實力。

二是第一次引進博士服務團成員。為學習發達地區先進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通過州委人才辦的努力,成功引進中組部博士服務團成員1名,掛任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副主任,管理工業、招商等工作,帶來了諸多項目、入駐企業。

三是第一次引進全省科技創新人才。年初,為傲頓電子、銳陽電子兩家高新技術企業各柔性引進1名湖南省科技創新人才,為企業開展技術諮詢和服務,幫助傲頓公司設計並生產了全州「第一把」醫用紅外體溫計,為銳陽公司解決了大尺寸電容式觸控屏電磁幹擾難題。

四是第一次選派科技特派員。2020年,湘西高新區首次啟動科技特派員選派工作,共為區內各企業爭取科技特派員8名,其中省級科技特派員1名、州級科技特派員7名,均為碩士研究生以上專業人才,主要從事電子商務、機械電子工程、自動控制、模具、計算機應用、優化算法等專業,共派往9家企業主要涉及電子、半導體、生物製藥、新材料、模具、裝飾、大數據等產業,受到民營企業歡迎。

五是第一次嘗試政府僱員引才模式。園區引進人才受到編制數限制,特別是專業性緊缺人才引進難的問題嚴重製約事業發展。為此,黨工委、管委會專門研究專業人才引進工作,首次推出招引政府僱員舉措,共招引首批政府僱員3名,在區內享受在編幹部職工同等待遇,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六是第一次通過人力資源產業園引進人才。高新區充分借用人力資源公司的資源、技術優勢,委託人力資源公司招引人才,招商引進了湖南人才市場有限公司湘西分公司、湘西自治州紅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等人力資源公司,為高新區提供人力資源和人才政策諮詢和引才服務,建成湘西高新區青年就業購買基地,為國有公司制定員工薪酬體系並成功引進2名專業人才,吸收應屆高校畢業生見習人員7名,招聘勞務派遣人員37名。

(湘西網-團結報)

(朱良杜 張術傑 吳 剛)

(孫瑩)

相關焦點

  • ​柔性引才助力基層地區高質量發展
    在人才爭奪和資源共享的大背景下,柔性引才日益成為吸引優秀人才服務基層發展的重要引才方式。柔性引才的核心在於「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來」,它不改變原有戶籍、身份和人事關係,突破地域、部門、行業等限制,以顧問指導、掛職、兼職、項目合作、退休特聘等多種靈活、變通的方式引進人才。
  • 醴陵柔性引才何以能「破陣出圈」?
    「湘雅鄉情·專家醴陵行」,是醴陵柔性引才工作的一個縮影。自柔性引才省級試點工作實施以來,醴陵「柔性引才」的成效有目共睹。縱深推進,今年,該市「組團市柔性引才」引進專家近500名,服務工業、農業、醫衛、教育、文化等領域的165家企事業單位,激活一池創新春水和一城創業氛圍,促進醴陵經濟社會發展。
  • 關注丨遼寧出臺「柔性引才13條」!
    答:柔性引進人才,是指在不改變人事、檔案、戶籍、社會保障等關係的前提下,通過顧問指導、掛職兼職、項目合作、退休返聘等方式,集聚人才、智力資源的一種引才方式。相對全職引進人才而言,這種方式更加靈活,更重實效,既破除了傳統思維對引才工作的束縛,也突破了地域、身份、行業界限對人才流動的限制。黨中央高度重視柔性引進人才。
  • 種好「柔性引才」試驗田,「醴陵樣本」可成林
    在各地以形式多樣優待條件開啟「搶人大戰」的賽道上,湖南醴陵市推出的「柔性引才」舉措耐人尋味,不僅跑出了硬實力,更展示出新風採,助推湖南在引才賽跑中跑出了精彩一棒。打破條條框框,不拘一格降人才。醴陵市「柔性引才」最大的亮點,在於「不拘一格」,以新手段、新招數推動人才之水「流」起來、「活」起來。
  • 仁懷:「柔性引才」蓄活水 「引鳳還巢」結碩果
    「柔性引才」蓄活水 「引鳳還巢」結碩果 ——仁懷市「四舉措」打造人才強磁場    近年來,仁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牢固樹立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地位,堅持黨管人才工作原則不動搖,深入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力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斷優化人才政策體系,重點採取以引進高校畢業生、「鳳還巢計劃」「柔性引才」等引才模式,為該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鞏固脫貧成果,助力該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 寧德市衛健委創新柔性引才模式
    創建名醫「師帶徒」工作室是市衛健委創新柔性引才、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的重要舉措。2018年以來,市衛健委先後引進一批北京、上海、浙江等高水平醫院專家團隊,在寧德市5家三級醫院掛牌成立了21個名醫「師帶徒」工作室和1個院士工作站。2020年,將這一柔性引才政策惠及覆蓋到縣級二甲醫院,擬新引進13個名醫團隊建立工作室。
  •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柔性引才提升醫療水平
    除了名醫遠程視頻門診以外,作為國家首批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單位,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與上海總部實行同質化管理,通過「雙主任制」「執行主任制」和名醫工作室及定期輪崗制度等柔性引才模式,在廈打造國內頂級醫療團隊平臺,帶動本地醫療人才培養。2019年,該院共吸收柔性人才300餘名,其中長期派駐廈門醫院的人才骨幹120餘名。
  • 武城:柔性引才組建科技 「智囊團」
    「立足實踐,探索出一條契合武城實際的柔性引才路徑,既培育了一批『田秀才』『土專家』,也引進了一批新技術、新理念,為縣域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武城縣委書記張磊說。
  • 湘西高新區豐達合金王國寧半月內連獲殊榮
    湘西網12月21日訊(記者 施雨潤苗 通訊員 朱良杜)12月8日,從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傳來消息,湘西高新區企業豐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國寧通過了全省工程經濟系列正高級工程師評審,成為湘西高新區首位機械類正高級工程師;12月15日,從州人才辦再度傳來好消息,王國寧通過全州首屆「武陵人才
  • 湘西高新區稅務局提前完成2021年專業報刊徵訂工作
    湘西網12月14日訊(吳苓璐)截至12月8日,湘西高新區稅務局徵訂稅務報刊、雜誌共計357份,已圓滿完成2021年徵訂任務。( 稿源:湘西網-團結報) ( 作者:吳苓璐) ( 編輯:楊世芳)【來源:湘西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4個獲獎項目籤約落地,成都高新區柔性電子產業創新中心(孵化器)揭牌
    四川在線記者 肖瑩佩近日,第二屆成都柔性電子產業創新創業大賽決賽暨柔性電子產業發展論壇上,入選的20個項目經過激烈角逐,誕生出一二三等獎各兩名。其中,4個獲獎公司分別與成都高新區籤署「意向投資合作協議」。
  • 盤錦高新區4名高層次人才獲得專項資金
    盤錦高新區首創實施專業技術人才培育工程,通過企業推薦、專家評審、實地覆審,評出陳勇、李偉等4名專業技術人才,並給予每人8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盤錦高新區為了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強園區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出臺招才、育才、用才、留才的系列政策,形成了「真金白銀」激勵人、「真情實意」 留住人的新局面。此次實施的專業技術人才培育工程在全市尚屬首例,就是通過對創新實績突出的人才給予資金支持,激勵人才開展創新活動。
  • 泉州半導體高新區:超500名臺灣人才入駐發展 打造泉臺交流新高地
    中國臺灣網12月17日訊 近年來,泉州半導體高新區管委會高度重視引才聚才工作,發揮園區對臺地域、血緣及產業優勢,不斷加強泉臺合作交流,充分對接臺灣集成電路產業轉移的現實需要,優化臺灣人才就業創業環境,引進了大批臺灣創新創業團隊和產業高層次人才入駐發展
  • 湖州市德清縣莫幹山高新區:全力衝刺高分報表
    近日,2019年度浙江省高新區評價結果出爐,湖州市德清縣莫幹山高新區在全省43個高新區中躋身「三甲」。這也是莫幹山第二年保持「三甲」位置。  今年以來,莫幹山高新區盡顯非常之年的非常擔當,在攻堅克難、爭先創優中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特別是在開放創新中提升能力和「國際範」。
  • 科技助教 智能扶智--順勢智能英語教育湘西古丈縣公益項目啟動
    為全面落實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持續推進濟南高新區與湘西古丈縣扶貧協作,9月10日至11日,由濟南高新區投資促進中心組織區內部分優秀企業趕赴湘西古丈縣進行項目考察及捐助。
  • 寧波柔性引才初現「蝴蝶效應」
    多年來,寧波按照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柔性引才思路,尋求強有力的人才與智力支撐。在市科協牽線搭橋下,寧波率先在全省開展院士工作站建設工作,引進院士創新團隊175個、高層次專家1181名,為寧波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據了解,寧波是全國聞名的「院士之鄉」,擁有甬籍院士118位。
  • 經緯數控:柔性裁切的「以柔克剛」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寧波日報」,原標題《經緯數控:書寫智能柔性裁切新傳奇》,作者 馮瑄,36氪經授權轉載。 從夏天人們手持的廣告小扇子,到PVC玻璃桌布、各類包裝袋和化妝盒,再到不同款式的各類服裝,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你很難想像,我們生活中這些不可或缺的物品,均來自智能化和數位化的裁切系統,即柔性材料數位化裁切系統。
  • 深耕「人城產」營城邏輯|成都高新區:產業高地釋放更暖「民生溫度」
    ▲菁蓉匯引才 讓「蓉漂」在此「落地生根」 對於成都高新區來說,築巢引才工作起步很早。2018年,全國「雙創」活動周主會場首次走進西部,亮相成都高新區菁蓉匯,至此,「北有中關村、南有深圳灣、東有長陽穀、西有菁蓉匯」的全國雙創區域引領版圖形成。同年,高新區菁蓉匯入選2018年度成都十大「天府新坐標」。引才的同時,注重讓人才「留得住」。
  • 748家單位「組團」引才!才聚泉城名校行線上引才職位表
    為切實做好濟南市招才引智工作,確保疫情防控不放鬆、引才服務不間斷,濟南市人才服務中心全面優化升級引才服務平臺,著力開展「才聚泉城」名校行線上引才活動。線上引才活動自2月21日起,面向全市徵集各企事業單位引才崗位需求信息,對接全國100所左右重點知名高校,通過各高校就業網站和中國濟南人才網線上對接平臺,發布需求信息、在線投遞簡歷、在線素質測評、在線視頻面試,幫助企業和人才實現精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