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好「柔性引才」試驗田,「醴陵樣本」可成林

2020-12-18 紅網

醴陵「人才特色小區」——建宸·貳號公館。

經濟高地、產業高地、發展高地,離不開人才高地。在人才成為地方綜合實力比拼核心競爭力的新形態下,招才引智之火可謂越燃越旺。

在各地以形式多樣優待條件開啟「搶人大戰」的賽道上,湖南醴陵市推出的「柔性引才」舉措耐人尋味,不僅跑出了硬實力,更展示出新風採,助推湖南在引才賽跑中跑出了精彩一棒。

打破條條框框,不拘一格降人才。醴陵市「柔性引才」最大的亮點,在於「不拘一格」,以新手段、新招數推動人才之水「流」起來、「活」起來。鳥瞰醴陵這片創新的熱土,處處充滿著「闖」和「試」的朝氣。聚焦到招才引智,當地就使出了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柔功夫」,不唯地域論、不計歸屬權,大膽打破傳統意義上人才流動受地域、戶籍、身份、檔案、人事關係限制等的「硬約束」,在充分尊重人才意願的前提下,搭建好人才流動渠道,更加自由、靈活地將人才「活水」引入到本土,實現高端人才資源在醴陵的更優配置。

「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培育發展高度重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湖南始終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要素來布局,「芙蓉人才行動計劃」「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計劃等地方頂層設計不斷加持於人才土壤,將湖南打造成機遇疊加的人才高地,讓各路高賢大展其長、各盡所能、出彩出位。而醴陵市「柔性引才」新模式,無疑是湖南打破傳統、走向新高的一次人才培育創新和破題。

種好「苗圃」,試點先行,湖南運籌帷幄育好人才「試驗田」。從醴陵市「柔性引才」的實踐可以看出,當地不僅拼實力,更拼戰術,實現招才引智「兩條腿」走路。看實力,當地選擇全國百強縣醴陵作為試點,發揮好獨特資源、「名片」優勢,不斷築牢發展根基,通過強產業、強經濟、強基礎、強願景,放大人才「磁吸力」。觀戰術,醴陵市以服務的溫情感化人才,以優厚的待遇、發展空間吸引人才,以「人才綠卡」營造出地方尊重人才、崇尚人才的濃厚氛圍。

正所謂,創新一字落,發展滿盤活。以地方醫療領域為例,醫資力量無疑是決定實力「水位線」的關鍵因素。坊間早有「北協和,南湘雅」的說法,而坐落在湖南長沙的湘雅醫院其實力不言而喻。然而,更加令人豔羨的是,現如今,在「柔性引才」舉措的推動下,今日的醴陵市不僅引進了湘雅醫院醴陵籍專家交流坐診,更帶動相關專家的親屬、朋友、同事等名醫流入本土。醴陵外來專家、名醫的「朋友圈」越做越大,醫療實力不斷「水漲船高」,老百姓在家門口便能享受到等同於省城的醫療條件,人才紅利直接惠及基層民生。可以說,人才引進帶來的好處,直接作用於老百姓的日常,激發地方經濟社會良性循環、活力湧動。

立起「四梁八柱」,在固化經驗成效中形成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從「人才窪地」到「人才集聚高地」,醴陵打出了「柔性引才」一手好牌。而決定醴陵這一人才引進、培養、發展計劃「牌面」的,離不開當地頂層的高瞻遠矚。如果說在醴陵打造「柔性引才」示範點,是湖南人才發展計劃的重要落子,那麼在頂層指導下開拓創新,以制度力量推動「試驗田」人才長青,則是醴陵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生動實踐。

不論是《醴陵市鼓勵柔性引才實施辦法(試行)》對人才引進的宏觀布局,還是《醴陵市科技專家服務團管理辦法》《醴陵市「人才綠卡」實施辦法(試行)》《醴陵市科技專家服務團工作細則》等政策配套出臺……醴陵市不負眾望,在先行先試中邁出了關鍵步伐,立起了湖南「柔性引才」的示範間、樣板間。

以情化人,以誠留人,招才引智的「醴陵實踐」值得複製。無疑,醴陵市「柔性引才」最大的意義便在於試點先行,以「試驗田」力量引領帶動三湘大地人才長成「林」。與此同時,「醴陵樣本」也告訴我們,人才引進並非是粗放式的拼金錢、拼待遇競爭,情感要素、服務環境、尊重人才、重視人才等細流澆灌同樣十分關鍵。

築巢引鳳,花開蝶來。在醴陵,人們深深感受到了英才匯聚、高賢薈萃的強大「人才磁場」。進一步觀察,當地已形成以政府有形之手搭好人才互動舞臺,把競爭全盤交給市場,讓企業、人才實施自主雙向選擇的良性循環格局。更加自由的用人環境掘開了地方人才流動的「源頭活水」。由此看來,「柔性引才」不僅蘊含著地方人才培育和發展的實踐密碼,更淬鍊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來」的用人精髓,這樣的用人「柔功夫」「大肚量」,值得各地借鑑和推崇。

越是不拘一格、大膽創新,越能增強人才市場引力。打開招才引智的「醴陵譜」,至少三點值得細品。其一,依託鄉情,但不止於鄉情。利用鄉情引進人才,並打破人才流動的「任督二脈」,讓人才不再受地域、歸屬等硬約束限制,這是醴陵市引進高端人才的關鍵之舉。其二,創新建立人才服務體系,為人才提供周到的服務。推出湖南省首個縣域城市電子「人才綠卡」和「1+4+5」人才服務體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解決人才生活中的「小事」,持續提升人才幸福感、獲得感,真正留住人才的「心」,這是當地築起人才高地的關鍵一招。其三,當地不斷做強做大自己。歸根到底,人才最看重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土壤。醴陵日益壯大的經濟產業鏈,醫衛、農業、產業、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硬實力,以及廣闊的遠景,都是能夠持續涵養人才的土壤,讓有理想、有抱負的高端人才慕名而來。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醴陵市人才「試驗田」展現出大美「豐收圖」,立起三湘大地人才集聚和創新發展的新高地。持續培育好人才「苗圃」,輻射放大示範效應,讓「柔性引才」的醴陵樣板走向全省乃至全國,時機成熟,前景可期。

相關焦點

  • 醴陵柔性引才何以能「破陣出圈」?
    ▲2019年12月20日,醴陵康復醫院與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舉行授牌籤約儀式,雙方正式建立醫聯體合作關係。老百姓的民生需求在哪兒,組織部門的作為就在哪兒,工作的創新就在哪兒。「湘雅鄉情·專家醴陵行」,是醴陵柔性引才省級試點工作中的重要活動之一。
  • ​柔性引才助力基層地區高質量發展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人才爭奪和資源共享的大背景下,柔性引才日益成為吸引優秀人才服務基層發展的重要引才方式。柔性引才的核心在於「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來」,它不改變原有戶籍、身份和人事關係,突破地域、部門、行業等限制,以顧問指導、掛職、兼職、項目合作、退休特聘等多種靈活、變通的方式引進人才。
  • 關注丨遼寧出臺「柔性引才13條」!
    答:柔性引進人才,是指在不改變人事、檔案、戶籍、社會保障等關係的前提下,通過顧問指導、掛職兼職、項目合作、退休返聘等方式,集聚人才、智力資源的一種引才方式。相對全職引進人才而言,這種方式更加靈活,更重實效,既破除了傳統思維對引才工作的束縛,也突破了地域、身份、行業界限對人才流動的限制。黨中央高度重視柔性引進人才。
  • 仁懷:「柔性引才」蓄活水 「引鳳還巢」結碩果
    「柔性引才」蓄活水 「引鳳還巢」結碩果 ——仁懷市「四舉措」打造人才強磁場    近年來,仁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牢固樹立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地位,堅持黨管人才工作原則不動搖,深入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力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斷優化人才政策體系,重點採取以引進高校畢業生、「鳳還巢計劃」「柔性引才」等引才模式,為該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鞏固脫貧成果,助力該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 寧德市衛健委創新柔性引才模式
    創建名醫「師帶徒」工作室是市衛健委創新柔性引才、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的重要舉措。2018年以來,市衛健委先後引進一批北京、上海、浙江等高水平醫院專家團隊,在寧德市5家三級醫院掛牌成立了21個名醫「師帶徒」工作室和1個院士工作站。2020年,將這一柔性引才政策惠及覆蓋到縣級二甲醫院,擬新引進13個名醫團隊建立工作室。
  • 湘西高新區柔性引才的「第一次」
    文 朱良杜 圖 張術傑 吳 剛2020年,湘西高新區立足自身「改革、創新、試驗」職能定位,在人才工作中不斷轉變思路,探索新方法舉措,柔性引才呈現了「六個第一次」,人才制約得到有效緩解。一是第一次實現院士工作站掛牌。
  • 武城:柔性引才組建科技 「智囊團」
    記者 張雙雙通訊員 吳 華 侯新興 報導本報武城訊 「看這綠蘆筍長得多好,初步估計每畝收益能達1萬元,這多虧了縣裡派來的老李。」11月28日,武城縣武城鎮李塘坊村果蔬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李明慧說。例如,對幫助派駐村莊完成當年度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任務目標的,可按村幹部標準享受獎勵。此外,免費享受人才公寓,按規定發放生活補貼和配套工作經費等。如今「211智庫」已成為武城高質量發展的「智囊團」。像齊魯工業大學區域經濟與綠色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管理學院教授晁玉方掛職武城鎮科技副鎮長,當起「科技紅娘」,邀請齊魯工業大學的王永國和杜同愛等專家來調研洽談合作。
  •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柔性引才提升醫療水平
    昨日,按照事先約定好的時間,家住廈門的王先生(化名)來到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的遠程視頻門診。「今天幫我看病的可是國際知名肝外科專家樊嘉院士。」王先生告訴記者。除了名醫遠程視頻門診以外,作為國家首批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單位,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與上海總部實行同質化管理,通過「雙主任制」「執行主任制」和名醫工作室及定期輪崗制度等柔性引才模式,在廈打造國內頂級醫療團隊平臺,帶動本地醫療人才培養。2019年,該院共吸收柔性人才300餘名,其中長期派駐廈門醫院的人才骨幹120餘名。
  • 種好「試驗田」 結出「生態果」
    種好「試驗田」,結出「生態果」。4年前,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探索不同發展階段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模式;4年後,三省基於各自生態優勢,在機制創新、制度供給、模式探索上大膽改、深入試,基本完成重點改革任務,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福建各類自然資源「一張圖」管理、江西跨部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協調機制、貴州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機制……
  • 千言萬語醴陵瓷《醴陵瓷》作者田申登臺淥江講壇
    「人文蔚起書香醴陵」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第十一講活動現場。《醴陵瓷》作者田申。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記者 劉芳)「天下名瓷出醴陵。」在湘東之城醴陵,窯火已傳承了千年。12月10日,「人文蔚起書香醴陵」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第十一講,迎來了《醴陵瓷》一書的作者田申,由他帶領淥江講壇的粉絲,「千言萬語醴陵瓷」,講述了醴陵瓷的前世今生。田申與醴陵有著很深的淵源,曾多次到訪醴陵。
  • 千言萬語醴陵瓷 《醴陵瓷》作者田申登臺淥江講壇
    在湘東之城醴陵,窯火已傳承了千年。12月10日,「人文蔚起書香醴陵」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第十一講,迎來了《醴陵瓷》一書的作者田申,由他帶領淥江講壇的粉絲,「千言萬語醴陵瓷」,講述了醴陵瓷的前世今生。 田申與醴陵有著很深的淵源,曾多次到訪醴陵。
  • 預見2021|柔性屏的一萬種可能
    近日,柔宇科技全球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劉奚源做客紫金山科技「預見2021」專欄,解答了外界對於柔宇的諸多疑惑,講述了柔宇從2012年創立以來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歷程,並重點介紹了柔性屏在未來各種場景、各種需求下的「一萬種可能」。
  • 從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看 重慶如何種好「試驗田」
    作為中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以來,一直肩負「試驗田」的重任,為中國改革開放探索出創新制度。比如,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最基礎、最重要的改革,它邁出了與國際通行投資規則接軌的重要一步。如今,負面清單從190條縮減至30餘條,成為吸引外商在上海投資的重要舉措。
  • 河北自貿試驗區揭牌一周年:深耕「試驗田」建設「新高地」
    原標題:深耕「試驗田」 建設「新高地」深耕「試驗田」 建設「新高地」——寫在河北自貿試驗區揭牌一周年去年8月30日,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走進「自貿時間」,河北省緊緊圍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打造改革開放「試驗田」,面向全球集聚優質資源要素,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努力把河北建設成新時代的改革開放新高地。
  • 嶽麓史話 || 廖元度:森森樹木已成林
    嶽麓史話 || 廖元度:森森樹木已成林 2020-12-04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錨點「四新經濟」 醴陵搶佔發展新高地
    「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站在歷史交匯點,醴陵作為縣域經濟全國綜合實力第45位、競爭力全國第64位,以「三高四新」戰略為發展總牽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立足發展基礎,搶抓發展機遇,凝聚發展動力,加快邁入縣域經濟發展的「千億時代」,奮力譜寫好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醴陵篇章。紅網時刻記者 曹緹 通訊員 彭麗娜 張致軼 株洲報導醴陵全景。
  • 寧波柔性引才初現「蝴蝶效應」
    多年來,寧波按照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柔性引才思路,尋求強有力的人才與智力支撐。在市科協牽線搭橋下,寧波率先在全省開展院士工作站建設工作,引進院士創新團隊175個、高層次專家1181名,為寧波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據了解,寧波是全國聞名的「院士之鄉」,擁有甬籍院士118位。
  • 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先行先試4年多成效顯著——種好「試驗田...
    三省探索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包含14方面90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向全國分享試驗區「先行者」們的改革樣本。種好「試驗田」,結出「生態果」。
  • 黃永玉與醴陵釉下五彩瓷
    落座後我們開始聊畫瓷,他說,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瓷,色彩豐富琳琅多姿,在國際上獲獎,毛瓷中外聞名,他久有心願想畫釉下五彩瓷。他指著博古架上「芙蓉國裡盡朝暉」的芙蓉花大花瓶說,這是你們做的吧,瓷質很白,有韻味。「來,我們先試個掛盤。」
  • 望他山|重慶如何種好「試驗田」
    作為中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以來,一直肩負「試驗田」的重任,為中國改革開放探索出創新制度。 比如,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最基礎、最重要的改革,它邁出了與國際通行投資規則接軌的重要一步。如今,負面清單從190條縮減至30餘條,成為吸引外商在上海投資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