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徐州一學生家長,高調地給老師送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
此事引發了網友熱議,有人說贊同家長的做法,說有的老師就是事兒多,動不動就叫家長;還有的網友讓這位家長反思自己孩子的行為;
還有人擔憂家長的孩子以後怎麼在學校「混」,畢竟這麼光明正大的「得罪」老師,不是啥好事。
「請家長」可以說是每個家長的「噩夢"了,不管家長是行政人員、全職媽媽、生意達人還是職場白領,聽見這個詞,都會「有點慫」。
就像《小歡喜》上面海青飾演的媽媽一樣,無論在家多麼豪橫,見了班主任都得輕聲細語的。
為什麼呢?你的心頭肉是人家給你教育的呀!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軟肋。
那為什麼這位家長會如此明目張胆的「冒犯」孩子的老師呢?
跟以往的教育不同,現代教育強調了父母參與孩子學習過程的重要性。
老師希望家長可以共同指導孩子的學習,一方面減輕了學校老師的負擔,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孩子的學習進步。
可是隨著社會改變的,不僅僅是教育觀念,成年人的壓力也是隨之倍增的。
對於一個既需要努力工作賺錢又要照顧家庭的父親來說,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給孩子指導作業是不現實的。
那個退了班級群的家長,和這個送錦旗諷刺老師的父親,明顯就是被逼急了呀!
一邊要掙錢保證孩子的生活質量,另一邊還要想著孩子哪門課不及格,到底是哪出了問題?
這對高學歷的家長都無疑是雪上加霜了,更別提那些沒怎麼念過書的父母了,就是想教,也無能為力啊!
那應該怎麼辦呢?
送錦旗這件事,老師和學生家長,都有責任。
家長怕的是「請家長」嗎?家長怕的是老師的訓斥。
既然是現代教育,老師和家長一起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老師和家長就應該處於平等的地位去探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家長其實是很樂意跟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的,有哪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呢?
沒有一個孩子是差生,只是調皮多一點,或者安靜多一點而已。
老師應該擺正自己的態度,不要過多地把任務丟給家長,溫和地和家長共同討論孩子的學習情況。而不是像告狀一樣,一頓猛呲。
家長也應該多一點耐心,尊重老師,給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積極地參與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和家長,一個也不應該缺席。
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溫柔,讓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