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大「金剛」戰列艦:被打出了三個第一

2021-01-08 騰訊網

【話說軍世】在舊日本海軍挑起太平洋戰爭以前,舊日本海軍的主力戰列艦數量是當時世界海軍前列,偷襲珍珠港以後,又服役了戰列艦歷史上的超級戰艦:大和號,可謂一時風光無兩,而在此之前,舊日本海軍還擁有四艘金剛級戰列艦,不過這些戰艦都在二戰時被美軍「刷戰績」了。

對外戰爭馬前卒:被打出了三個第一

金剛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分別是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和霧島號,其中金剛號是1911年由英國製造的,後三艘是日本自己製造的,而金剛號也成為了日本最後一次從國外訂購主力戰艦,也是在太平洋與美國海軍對戰中,唯一使用的國外製造的戰列艦。

金剛級戰列艦在不斷改進後,即便是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後,作為已經擁有30年艦齡的「大齡老兵」,依舊十分活躍,不斷參與海戰;它們的結局方式有些不同,但殊途同歸:都沉沒了。

損失的第一艘

1942年的瓜島海戰中,比睿號和霧島號同時出動準備炮擊美軍機場,倒黴的比睿號被美軍傳奇驅逐艦拉菲號,近距離以下克上,然後又被「一頓火炮伺候」,被美軍飛機又是一頓攻擊,最後無法自救只能自沉,因此,比睿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損失的第一艘戰列艦。

艦炮對決損失的第一艘

同樣是在瓜島海戰中,比睿號沉沒後,霧島號又在夜間偷偷溜去準備炮擊機場,結果霧島號一時興奮:「作死」般打開探照燈,雖然擊傷了倒黴的南達科它號戰列艦(因電力中斷誤入戰場中央,變成了炮靶),結果另一艘美軍戰列艦華盛頓號,突然從黑暗中跳出來收「人頭」,406毫米艦炮讓霧島號無力招架,隨後沉沒;霧島號也因此成為了太平洋戰場上,在炮戰中被擊沉的第一艘日本戰列艦。

第一也是唯一一艘被潛艇擊沉的

在1944年,舊日本海軍已經無力回天,金剛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後準備返回日本,在臺灣海峽被美軍潛艇發現,結果美軍海獅號兩發魚雷就完成了「戰績」收割,而且戰果頗豐:金剛號戰列艦沉沒,外加一名艦隊司令官,艦長以及1200多名艦員。而金剛號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中,第一也是唯一一艘被潛艇擊沉的日本戰列艦。

而金剛級戰列艦僅剩的最後一艘:榛名號,則沉沒更加「憋屈」,1945年7月28日,被美軍飛機用13顆炸彈擊沉於吳港,距離日本宣布投降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小小的總結:

金剛級戰列艦,其實原本設計時是戰列巡洋艦,日本採購和製造完畢後,經過改裝加強了防禦等多項性能,在1931年起正式改為戰列艦,不過金剛級戰列艦本身就存在著防護力不如美國戰列艦的缺點,同時356毫米主炮口徑也相對小一些。

相關焦點

  • 專門給對方「刷戰績」:日本戰列艦的四大「金剛」
    對外戰爭馬前卒:被打出了三個第一金剛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分別是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和霧島號,其中金剛號是1911年由英國製造的,後三艘是日本自己製造的,而金剛號也成為了日本最後一次從國外訂購主力戰艦,也是在太平洋與美國海軍對戰中,唯一使用的國外製造的戰列艦。
  • 日本金剛級戰列艦覆滅記
    二戰時日本海軍的金剛級戰列艦總共有4艘,除了霧島號外,還有3艘,分別是金剛號、比睿號和榛名號。當時日本人對這4艘金剛艦很驕傲,宣稱每條金剛艦都是所謂帝國強大實力的象徵。就在比睿號、霧島號殞命2周年之際,1944年11月,臺灣海峽又傳來消息,日本人視為鎮國重器的金剛號戰列艦沉沒了。而擊沉它的,居然是美軍一條潛艇上發射的區區2枚魚雷。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1)英倫血統
    來源:溫哥華的魚 戰列艦三國志,終於說到了日本。寫這一系列的初衷就是介紹二戰三支最強海軍中戰績最大的那艘戰列艦。只有四艘金剛型戰列艦為聯合艦隊徵伐四方,疲於奔命。矮子裡頭挑長子,想來想去還是寫「金剛號」 - 這艘二戰中日本最老舊的戰列艦吧。
  • 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巨炮「舔」機場,「砸傷」戰列艦
    【話說軍世】說到日本戰列艦,大和號總是最先被提起得到,畢竟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其代表著火炮戰艦的巔峰,不過大和號的戰績乏善可陳,實在拿不出手,沒有和其他戰列艦對戰過,雖然說被認為擊沉過一艘護航航母,不過後來美軍資料顯示,這艘航母是被日軍其他戰列艦擊沉的,因此如果說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排名,大和號確實提不起勁兒來。
  • 二戰時日本海軍的「四大金剛」:多次改裝老掉牙,卻憑速度快逞兇
    戰列艦,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為攻擊手段,以厚重的裝甲為防護的大噸位作戰艦艇,二戰時日本海軍的共有12艘戰列艦。在這些戰列艦中,比較著名的是「大和」號和「武藏」號,它們同屬大和級,是人類歷史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
  • 日本聯合艦隊最後一艘從國外訂購的主力艦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
    到了1905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興建戰列巡洋艦,而師承英國皇家海軍的日本海軍也追隨其步伐,將六六艦隊中的裝甲巡洋艦改為戰列巡洋艦,並在1907年正式加入4艘戰列巡洋艦預算。由於日本方面缺乏建造主力艦的經驗,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首艦便向英國維克斯公司訂購,後續三艦由英方提供圖紙,日方自行修建。由此「金剛」號戰列巡洋艦成為日本海軍最後一艘從外國定製的主力艦。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3)徵戰兩洋
    4月5日13:55,「多塞特郡」號、「康沃爾」號重巡被日本艦載機發現並在18分鐘內被擊沉,此時此時「厭戰」號僅僅在84英裡之外。18:45,A編隊曾報告空中偵察發現敵方2艘戰列艦和3艘重巡,雙方戰列艦最近時大約相距200公裡。
  • 老當益壯:二戰中「爺爺」級戰艦火力硬拼,金剛級戰列艦
    【話說軍世】二戰中,英法美日等國都擁有艦齡非常老的戰列艦,其中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以及日本金剛級戰列艦都是一戰前就開始建造的,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堪稱「爺爺」級戰艦。二戰中火力硬拼吃大虧的金剛級戰列艦雖然金剛級戰列艦最終結局都很悲催,但是,在太平洋戰場早期,金剛級戰列艦利用當時戰爭局勢的優勢,還是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金剛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分別是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霧島號。
  • 日本二戰歷史唯一,一艘擊沉美軍航母的戰列艦,金剛號,戰列艦 雷伊泰灣大海戰
    「金剛號」戰列艦是 日本帝國海軍最初的「巡洋戰艦」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的1號艦。
  • 二戰日本「金剛號戰列艦」日本少數一艘擊沉航母的戰列艦
    今天我要說的這艘日本戰艦,是日本1907年設計建造的老艦「金剛號」戰列艦,剛開始屬於重巡洋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是當時世界少數戰艦航速達到30節快速重裝巡洋艦,在日俄戰爭期間跟沙俄海軍有過較量。1944年10月20日,雷伊泰灣海戰,是日本拼光家底跟美國海軍最後一次大規模海戰,出動4艘航空母艦,9艘戰列艦,19艘巡洋艦,34艘驅逐艦。
  • 用戰列艦炮擊美軍機場,日本這一行動險些得逞,只因一個失誤太大
    日本戰列艦"扶桑"號日本帝國海軍(英文簡稱IJN)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還沒有從上一輩人在日俄對馬海戰的輝煌勝利中清醒過來,依然幻想著美國人會想當年沙俄艦隊一樣,按照自己的預想進入小笠源群島以東的"截擊"戰場上進行一場戰列艦之間對決。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但關鍵是當時在馬來亞戰役時,榛名號戰列艦還沒有來得及發射一枚炮彈,就親眼看到了日本陸軍第22航空戰隊,展開的快餐式空襲行動,半個小時內就把英國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組成的遠東艦隊主力,全部擊沉殆盡。這讓日本的榛名號戰列艦錯過一次與英軍主力戰艦決一死戰的機會,當時日本海軍對金剛級戰列艦是給予厚望的,但卻被海軍航空隊搶了人頭,當時日本金剛艦上官兵都無一表示遺憾,但日本海軍當時前線的最高指揮官近藤信竹日本海軍大將,卻很清楚以金剛級戰列艦的實力,挑戰英國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無異於去送死,英國英國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排水量35490噸(滿載40580噸),於1941年
  • 日本大和級戰列艦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當日,大和號戰列艦試航結束。1941年12月16日,大和號竣工並正式編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建造歷時4年10個月,總造價為1780億日元。 信濃號 1940年5月4日大和級戰列艦三號艦信濃號由橫須賀海軍船廠開工建造,1941年12月暫停。1942年6月日本海軍由於中途島海戰的慘敗,損失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艦,為了及時補充航空母艦的戰力,日本除了加速建造航空母艦以外,信濃號也被日本海軍列入改裝航空母艦工程。
  • 日本海軍為什麼造大和戰列艦?
    關於日本海軍為什麼造大和戰列艦,首先一個原因就是補充當時IJN(日本帝國海軍)的實力。海軍艦艇的服役時間十分有限,至大和級正式立案時,日本海軍的主力戰列艦除長門級之外,金剛級已經處於超期服役的狀態,扶桑級和伊勢級也已經服役了近20年,整體的技術也已經落後於當時的時代,且改造的空間也已經不大,急需新的主力艦進行補充。
  • 名字很霸氣、戰果很一般的戰列艦,太平洋戰場上的日本四大金剛
    艘戰列艦、6艘驅逐艦組成「大白艦隊」,來了個全球航行,到日本「訪問」幾天。英國海軍的「無畏」號戰列艦正式服役是在1906年,它是世界上第一艘採用同一型號主炮的戰列艦,裝有10門305毫米主炮,未裝二級主炮,也是第一艘採用高功率蒸汽輪機驅動的主力戰艦,排水量達18000噸,航速達21節,在戰列艦發展史上有裡程碑意義。其實這本來是英國和德國在飆車搞軍備競賽。
  • 「金剛」之怒:日戰列艦炮擊美機場
    當夜幕降臨後,兩艘日本戰列艦「金剛」、「榛名」號(都屬「金剛」級)摸黑開進鐵底灣,用16門356毫米重炮向亨德森機場大發淫威。    儘管島上美軍對於日軍的夜間炮擊早有準備,紛紛躲到防空壕中,但戰列艦主炮的威力還是讓他們感到心驚膽寒,仿佛置身於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口中,滿目儘是耀眼的火光,耳中充斥著雷鳴般的爆炸聲,許多人以為世界末日來臨。
  • 日本戰列艦喜歡高聳的塔式建築?從軍艦的上層建築回顧海軍遠程炮擊...
    導語:說起日系戰列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大和號戰列艦上的460大管?還是那高聳入雲的寶塔式艦橋呢? 其實翻開世界海軍戰列艦的發展史發現,戰列艦的艦橋不斷長高並不是從日本最先開始的,而是引領世界海軍發展潮流的英國皇家海軍,在一戰前夕的「鐵公爵級」戰列艦以及其改進型「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上就已經初現端倪了,而日本海軍一直師從英國皇家海軍,所以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日系戰列艦高聳的艦橋就是學英國的,英國才是「違章建築」的起源國。
  • 戰艦世界日系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Nagato介紹
    導 讀 戰艦世界日系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怎麼樣?長門級戰列艦又有怎樣的歷史背景呢?回顧歷史,當初在海上稱霸的這些鋼鐵巨艦。
  • 珍珠港事件之前,戰列艦真的沒有表現機會嗎?
    事實上,在連續對珍珠港實施了兩輪空中突擊後,日軍艦載機部隊雖然仍然有能力繼續作戰,但連續飛行了七八個小時之後,艦載機飛行員隊伍也是人困馬乏。不過除了航空母艦之外,當時日本海軍還擁有龐大的戰列艦部隊,這些戰列艦包括:2艘扶桑級戰列艦,扶桑號和山城號;2艘伊勢級戰列艦,伊勢號和日向號;4艘金剛級戰列艦,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和霧島號;2艘長門級戰列艦,長門號和陸奧號。
  • 二戰結束後日本長門號戰列艦挨了兩次原子彈
    二戰時期的日本長門號(ながと)戰列艦,既開啟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輝煌時代,也最終見證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徹底覆滅。 想像中決戰太平洋的「一號艦」 長門號是日本第一艘擺脫英國影響,自行設計的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