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理在德國的訪問日程安排的異常繁忙。短短的三天內,他不僅與默克爾總理共同主持了規模空前的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出席了中德經濟技術論壇、籤字儀式、見記者、參觀皇家瓷器廠、逛超市、會見盧森堡首相、漢堡市長和歐洲議會主席,還參加中歐論壇漢堡峰會並發表主旨演講……真是太辛苦了!
李總理在德國的一舉一動成為德國媒體競相報導的焦點。總理,您造嗎?這兩天您佔據了德國各大主流媒體網站的焦點位置!
鋪天蓋地的消息席捲而來,把小編的思緒都搞亂了。Ok,先brainstorming一下,小編這就把外媒評價李總理此次訪德的關鍵詞做個梳理。
接下來,小編將德媒的報導歸為以下幾大看點:
1. 中德互為對方的VIP
《時代周刊》網站(Zeit Online):「德國感到很驕傲。因為德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與中國有總理級別政府間磋商的國家。從2011年6月以來,兩國保持著這種定期交流。二三十位部長和數百個各部門代表輪流在北京和柏林就各種共同項目舉行會談、籤署協定、達成『對話機制』。」
《明鏡》網站(Spiegel Online):「沒有一個西方國家政府將中國國家領導人請到他們的內閣會議桌前,但是默克爾總理和她的部長們做到了。因為,中國與德國已經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李總理稱中德兩國為「夢幻組合」。
2.曬訂單
德新社(dpa):「兩位總理在柏林會見結束後,中德企業又建立了多項合作,籤署了價值超過百億的大單,受益的企業有戴姆勒、大眾、德國電信和空客。」
3.中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德國n-TV電視臺網站:「歐洲議會主席馬丁 舒爾茨在與李總理見面時說,『中國的全球影響力已大大提高,其與歐盟建立極富成效的夥伴關係是有著巨大潛力的。金融危機已經證明,我們彼此依賴以及國際合作至關重要。歐盟與中國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需要對方。』李總理表示,中國願意與歐盟在各方面建立合作。」
4.贊貿易額
《明鏡》網站(Spiegel Online):「2013年德國企業向中國出口了價值670億歐元的商品。大眾汽車和奧迪在中國獲得了其利潤的很客觀的份額。而中國去年向德國的出口達到730億歐元。上萬家德國企業在中國賺錢,大約4000家德企在中國有生產基地或者代表處。沒有中國,德國的經濟毋庸置疑會受到影響,而德國也對中國的經濟產生影響。」
5. 盼合作,談創新
德新社(dpa): 「中國將是2015年德國漢諾瓦國際信息及通訊技術博覽會的主賓國。兩國政府籤署了在健康、農業、科技和汽車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多項協定。」
《每日鏡報》網站(Der Tagesspiegel):
「李克強總理參加第三輪中德間政府磋商,主要是要加強雙方在科研、城市發展、農業、職業教育和電信方面的合作。」
德新社(dpa):「李克強總理與漢堡市長奧拉夫 舒爾茨(SPD)進行了45分鐘的會談。李總理對於可再生能源技術很感興趣,並表示願意投資漢堡市,將其打造成『風能之都』。舒爾茨承諾,漢堡歡迎並幫助每一個中國投資者。」
《每日鏡報》網站(Der Tagesspiegel):
「中國政府現在要打造自己的經濟體系。這個『世界工廠』將逐漸把目光轉向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柏林歐綠寶回收公司總裁Axel Schweitzer說,『中國需要技術,中國人知道哪裡有技術,在歐洲,有時也在柏林。」
《每日鏡報》網站(Der Tagesspiegel):
「中國投資者收購和兼併德國公司的興趣在日益增長。根據德國中國商會的數據顯示,目前有2000餘家中國企業收購了德國公司或者與德國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漢堡Giga學院亞洲部負責人Margot Schüller介紹說,『中國人通常在西歐投資高品質的產業,並將工廠建在東歐。』他預測中國在歐洲的投資將會繼續增加。」
6. 贊總理
《每日鏡報》網站(Der Tagesspiegel):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磋商中調節氣氛,提議祝中國農業部長生日快樂。他舉起一杯簡單的袋泡茶,與在場的代表們碰杯,微笑親切且自然。」
7. 笑談總理的超市行
《柏林晨報》網站(Berliner Morgenpost):
「默克爾與李克強總理周五中午來布蘭登堡門附近的超市購物。顧客們用好奇的目光注視著默克爾總理為李總理展示不同種類的蔬菜,並在肉類貨架旁停留。隨後,默克爾總理用現金購買了明信片、食鹽、烤麵包等。該店服務員稱,『他們事先不知道總理會來。一般周五都是默克爾總理的購物日。可能今天要會見國家領導人,所以沒時間購物吧。」
李總理本次出訪會見了多位歐中重量級人物,聽聽他們都怎麼說!
1.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會見李克強總理時說:「在世界經濟處於困難的時期,德中合作發展良好是一個穩定的信號」。
2. 歐洲議會主席馬丁·舒爾茨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其四位隨行部長的見證下強調中歐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中國的全球影響力已大大提高,其與歐盟建立極富成效的夥伴關係是有著巨大潛力的。金融危機已經證明,我們彼此依賴以及國際合作至關重要。歐盟與中國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需要對方。」
3. 聯邦外長施泰因邁爾給予會議高度評價:「『漢堡峰會』是中德經濟、政治與科學界領袖重要的交流平臺。在這裡,與會人士可以碰撞思想,建立聯繫,使中德合作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漢堡是中國與德國、乃至歐洲關係獨一無二的橋梁。」這一點恰恰切合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中德間的創新合作不僅僅圍繞研究,科技和經濟領域,「它同樣涉及到一個現代化的教育和社會體系以及一個健全的法制國家。」
4. 峰會東道主、漢堡商會主席梅爾斯海默在為期兩天的會議後得出了積極的結論:「經過此次峰會上的多次對話和討論,我敢肯定,中國有能力落實2013年確定的劇烈而艱難的經濟改革,並迎難而上繼續前進。」梅爾斯海默感謝中國總理來訪,並將其視為此次「漢堡峰會」的一項殊榮。
5. 歐盟貿易專員卡洛·德古赫特肯定了中國政府對國內改革所做出的努力:「我們很高興中國能進一步為海外直接投資開放市場,特別是在服務業領域!」他還讚揚了中國重新認識了市場對其經濟的重要性。深刻的變革並不容易,歐洲在改革道路上是中國和中國人民堅定的支持者。
6. 漢堡市第一市長奧拉夫·舒爾茨親切接待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行,並強調了漢堡市作為中國對歐貿易樞紐的重要意義:「漢堡市憑藉其多年與中國交流合作的經驗當仁不讓地成為了有關中歐經濟關係各種聲音對話的平臺。我們很欣慰,漢堡峰會在演講嘉賓以及中國、德國乃至歐洲參會者中獲得越來越高的認同度。」
7. 盧森堡首相澤維爾·貝特在「漢堡峰會」談到了中國對歐洲的直接投資。他特別強調合作、互補和積極參與是建立中歐互利關係的支柱:「我們各自的發展戰略相互支持,任何一方的成功都將帶來共同利益。這應該被看作是一種雙贏關係。我們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有著部分影響,同時中國也影響著歐洲的未來。」
作別德國,祝李總理接下來的訪問一切順利!
(CRI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