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
賈許 Jash
動畫 2021
系列未定
《衝浪》
賈許 Jash
動畫 2021
系列未定
–––
「吃瓜」是一個在2016年就流行於網絡的用詞,起初被用作形容「事不關己、只圍觀不發表意見」的狀態。常用的完整句式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在這兩年「吃瓜」變成了窺探和揭露娛樂圈的普遍文化現象,小則在豆瓣各組時有瓜主「放瓜」,大則因為一件孤立事件在微博掀起了全民的引申討論和站隊(常見元素:1.熱搜 2.營銷號),嚴重則牽連更多相關事件和人物,甚至出現過以pdf形式進行傳閱的內容。
最近讀到奧塞都認為「文本」是可被侵入的。我對此的理解之一是,某個詞彙和語句在經歷了一個事件後,便包涵了多一層的內容映射,而在擁有相同文化語言背景的群體中便會形成一種「解密」式的默契。這是一個相互作用。全民吃瓜所帶來的造梗和玩梗就加劇了這個過程。比如「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句話已經讓你可以成功聯想到某個藝人和某個情節,及某種人物特徵。
我認為流行語被扶正為主流用詞的標誌就是「表情包」和「春晚」,雖然「吃瓜」並不是新詞,但有預感今年春晚會出現。
–––
這兩個動畫想要表達的並不是一個贊成或批判的態度,畢竟人本來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從別人的事情中可以獲得共情、啟示或者提醒,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判斷,不過我覺得這並不代表每個人都有去批判或欺凌他人的權力,尤其是在不了解完整事件的情況下。我藏了一些「細節」於其中。
在《吃瓜》中,你可以發現「瓜」是源源不斷的流水線(一樣的事件熱點模式),永遠不會缺「瓜」,但它也終將會過去,許多人都不會記得自己上個月在關注什麼。當然也有人源源不斷地在吐瓜,可以理解為:1.事件主角(這時候嘴角的紅色可以表示人血,一定的傷害性)2.媒體、營銷號(他們是將咀嚼過的事件再次產出給更多的大眾,他們的輿論導向也是傳播的重點)。另外,其中的西瓜是不完整的西瓜,這在暗指事件的完整性,我認為所有的事件都是以部分存在於當事人的記憶中,然而即使是同一段記憶也是會產生偏差的,證據或許也只能還原部分事實,所以吃瓜群眾是不會知道事件的完整經過的,更何況許多事件只有一面之詞。
《衝浪》相對是簡單直接粗暴的,在紅色(西瓜汁?番茄汁?還是什麼?)的海洋中衝浪,而主人公是戴著瓜皮眼鏡的(你覺得它看得見嗎?),但它挺愉悅的。
–––
近期會發幾則既有的、已經計畫好的小動畫作品(這對我來說是相對比較簡單和快速的產出方式,可能會一直進行了),以及申請作品集最後的一個作品。
–––
Weibo: 賈許-
instagram: awesomejash
WeChat/ Bilibili: 賈許
那就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