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中的土匪為何令人頭痛,看看他們的匪巢就知道

2020-12-16 讀萬卷書破萬仞浪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國共兩黨不約而同的將目光鎖定在了重工業和鐵路交通發達的東北地區,八路軍緊急調動靠近東北的冀熱遼等根據地及隔海相望的山東解放區部隊進入東北,接收裝備、擴編部隊;蔣介石則將滇緬戰場上精銳的純美械遠徵軍和駐印軍部隊全部調往山海關、葫蘆島等地,並由東北保安總司令杜聿明統一指揮,向關外推進,即使國共重慶談判期間全國停戰,東北地區依然炮聲隆隆。

當時,面臨國民黨軍的猛烈炮火,尤其是新1軍、新6軍這樣位列「五大主力」的精銳部隊進攻,手持日式步槍的我軍部隊暫時難以抵擋,只能放棄錦州、瀋陽、長春等大中城市,將目光鎖定在更加廣闊的鄉村地區,積極在廣大群眾中開展土地改革。國民黨方面也很快意識到土地改革的重要性,但自身又鞭長莫及,只好收編地方上的土匪進行破壞。

1938年就參加八路軍的曲波此刻正好在東北,還親自率領一支精悍的小分隊深入東北牡丹江一帶深山密林,與多股土匪展開了艱苦的鬥爭。新中國成立後,他將這段經歷進行了認真整理,創作出了著名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在這部書中,提及的幾股土匪實力並不強,其中兵力最多的馬希山匪幫也就200餘人,還不到1個營的兵力,但由於他們佔據了有利地形,所以大部隊難以對其剿滅,只能通過小分隊奇襲將其一一剿滅。

徐大馬棒的奶頭山1條道能上山頂

《林海雪原》一書中最先覆滅的許大馬棒,其佔據的奶頭山就仿佛西嶽華山一般,必須經過一道狹窄的階梯才能登上山頂,那些階梯不但狹窄,還非常曲折,共有十八節,每節又有幾十級,人稱十八臺;臺階兩邊則全是萬丈陡壁,人站在上邊根本無處躲、無處藏。以至於匪首許福拿著一支步槍就敢叫囂:「我自己守住,你們都睡覺,吃了飯你們下去撿槍好啦。」後來,也正是由於奶頭山的狹窄地形,當剿匪小分隊靠著對面山崖的樹木從天而降後,土匪們同樣沒有逃生之路,只能束手就縛。

座山雕威虎山,守有交叉火力網,退有地下通道

《林海雪原》一書中名聲最大的土匪莫過於佔據威虎山的座山雕,無論電影還是戲曲,收到篇幅所限時往往選擇楊子榮智取威虎山這一段來演繹。這座山雕與工頭出身的許大馬棒不同,他祖上世代為匪,早已將匪巢打造的無懈可擊。匪巢所在的山包周圍修著四個地堡窩棚,內置4挺輕機槍。

周邊四個山包早已修整的高低外貌相同,每個山包與山包之間不過五百米,每個山包修有3組9個地堡窩棚,可以與中央那個山包形成交叉火力。同時,這些地堡修得特別結實,圓木蓋頂,射界開闊;地堡與地堡之間,山包與山包之間,暗中有交通溝相連,像都市裡巨大的下水道一樣四通八達。

為了端掉座山雕這座苦心經營的匪巢,剿匪小分隊不得不冒著極大的風險,派出偵查英雄楊子榮打入土匪內部,利用座山雕60大壽擺下「百雞宴」,趁著土匪酩酊大醉的機會百裡奇襲,一舉成功。

相關焦點

  • 《林海雪原》史上最美土匪婁宇健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土匪就是面色猙獰、十惡不赦,或者是霸氣十足、飛揚跋扈。可他卻是真真切切2017版電視連續劇《林海雪原》中婁宇健飾演的威虎山八大金剛中的二金剛託天梁醉花,他的美瞬間打破了以往銀幕中土匪形象的設定,柔美中卻不失俊俏。劇中,婁宇健飾演的託天梁(糧臺)一身貂皮大衣,以花旦戲妝示人,迷離的眼神,盡顯風情萬種。眉目清冷、眼瞼微垂,渾身散發著陰柔、哀怨的氣質,猶如皚皚白雪中一隻奔跑的狐狸,堪稱「史上最美的土匪」。
  • 《林海雪原》口碑爆棚 金釗普及土匪黑話
    網易娛樂8月11日報導 近日,強勢登陸山東衛視和安徽衛視的紅色經典剿匪傳奇電視劇——新版《林海雪原》越播越火,尤其在智取威虎山環節,塵封已久的土匪黑話重現江湖,更是激起了觀眾的強烈興趣。演員金釗強調,自己本人一直也是原著《林海雪原》的忠實讀者,小時候看到楊子榮與土匪接頭的黑話甚是有趣但是未能深解其中之義,沒想到現在自己又親自飾演了八大金剛匪首劉長貴劉大麻子一角,這一次是徹底了解了童年記憶中的那些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黑話。為了能夠更好得理解東北土匪的黑話,金釗私底下也是做足了功課。誠如其所強調的,為什麼劇中管東北土匪叫「鬍子」?
  • 秦伯坤《林海雪原》詮釋不一樣的土匪「八爺」
    秦伯坤照片  搜狐娛樂訊 由北京吉安永禾影視有限公司榮譽出品,金牌製片人金姝麗和實力導演金姝慧聯合打造,倪大紅、李光潔、張睿等老中青三代演員鼎力加盟的紅色剿匪大劇《林海雪原》正在北京、牡丹江兩地熱拍,新生代硬漢秦伯坤有幸參演
  • 《林海雪原》人物原型憶:解放軍也有土匪習氣
    本文摘自《老年生活報》2012年7月4日06版 作者:畢星星 原題為:樣板戲的改名行動  《林海雪原》人物孫達德簡介:小說裡的解放軍小分隊副排長,綽號「長腿」。在關鍵時刻把楊子榮傳出的情報送到了少劍波手中。
  • 《林海雪原》開播 孫大川演繹'土匪界的逗逼'
    小爐匠「土匪界的逗逼」 搞笑形象深入人心電視劇《林海雪原》是以著名作家曲波原著全本小說進行改編,劇中每一個土匪的人物性格都各有不同。孫大川在劇中飾演欒平,外號小爐匠,是奶頭山許大馬棒的聯絡副官,土匪給人的印象一貫是彪悍之風,可欒平卻是個特例。
  • 《林海雪原》中的黑話對白
    在舊中國土匪也算得上一個行業了,當然這不是什麼好的行業。近些年來有關於土匪的影視劇也是層出不窮,像什麼《烏龍山剿匪記》《大西南剿匪記》還有《林海雪原》等等。不論是東北的綹子、山東的響馬,還是西北的馬賊、西南的山賊,都有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也就是黑話。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東北土匪的黑話。(為什麼聊東北土匪的黑話呢?
  • 新民晚報數字報-《林海雪原》中「蝴蝶迷」長什麼樣
    ◆ 趙勇  小說中「蝴蝶迷」令人發嘔的長相,再配上她淫蕩且充滿欲望的身體,便能激發讀者對土匪惡霸的「階級仇恨」
  • 中國頭號女土匪,《林海雪原》中都有她,一槍打死了自己3歲兒子
    很多人都看過《林海雪原》的電視劇,在電視劇中有一個女匪叫蝴蝶迷,她為人心狠手辣,飛揚跋扈。雖然是影視劇,但事實上,蝴蝶迷在現實中是有原型的,原型就是東北地區外號一枝花的土匪王桂珍。雖然眾多心狠手辣的土匪都是外形粗獷的大男人,而一枝花是女人,但她的心狠程度毫不遜色於男人。王桂珍很小的時候就成了孤兒,社會動蕩不安的年代,。因為無人管教,一個小女孩又無力謀生,所以王桂珍只好靠偷東西來生存下去,而且年紀輕輕的還學會了吸菸喝酒。後來,王桂珍被人販子賣到了妓院。
  • 電影《林海雪原》的傳奇剿匪故事,是作者曲波的親身經歷!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這句話經常出現在大家生活中,而這句話的出處,很多人都知道,是經典紅色影片《林海雪原》。說到《林海雪原》,有人讀過小說,有人聽過京劇,當然,更多的人還是看的電影。
  • 《智取威虎山》:東北土匪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影片改編自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影片的歷史背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均劍指東北地區。國民黨更多的是通過招募黑龍江地區殘留的大量土匪與我進行武裝對抗。故事發生的1947年是東北民主聯軍準備由戰略防禦轉向戰略進攻的關鍵時期,為了鞏固和穩定黑龍江這塊至關重要的後方根據地,中國共產黨一面緊鑼密鼓地進行土地改革,一面加緊派部隊徹底清除黑龍江地區的匪患。小說《林海雪原》的故事主要發生在今天的黑龍江牡丹江地區,當時是匪患比較嚴重的區域。
  • 中國最大森林公園,《林海雪原》發生地,被稱為「北國小九寨」
    《林海雪原》這部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所講述的故事曾深深影響了幾代人,也讓更多人感受到我國人民軍隊的英雄故事。 當然還有一個震撼人們的地方,那便是的大東北「 林海雪原」的壯闊,浩渺無垠的雪地白茫茫一片, 令人驚詫。
  • 一張照片帶你看《林海雪原》裡土匪頭子座山雕的真實面貌是啥樣
    座山雕是小說《林海雪原》中的主要人物。老奸巨猾的他經過樣板戲、電影《智取威虎山》的渲染,成為了眾多藝術作品中脫穎而出的土匪形象代表。歷史上真有座山雕這號土匪嗎?答案是肯定的。座山雕是民國時期東北地區有名的土匪。他的名字叫張樂山,座山雕是他的外號。
  • 《林海雪原》裡面也有「色情」元素?其中蝴蝶迷堪稱色女郎
    《林海雪原》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的一本奇書,它剛一問世,便受到世人追捧,它既有革命情懷,又有傳奇故事,既符合當時的政治氛圍,又有著吸引人眾人眼球,小說出版不久就風靡全國,並被改編成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等,可以說豐富了一代人的精神生活。
  • 航拍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林海雪原,美不勝收
    今天,我們通過一組航拍鏡頭,帶你看看冬日裡中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大興安嶺,看看真正的林海雪原!熟悉大興安嶺的朋友,或許都知道,大興安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黑龍江省西北部,這片原始叢林,幅員遼闊,北起黑龍江畔,南至西拉木倫河上遊谷地,全長1400多公裡,總面積32.72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江蘇、安徽、浙江三省的面積總和,這個體量,已經相當大了。
  • 【八一專題|青年說經典】《林海雪原》:英雄故事的代際影響
    本期「青年說經典」,我們特邀《中國青年作家報》的讀者代表,從長篇小說《林海雪原》中回望那段光輝的歷程,感受經典中蘊含的思想信仰上的忠誠和藝術追求上的執著。——編者在通讀這部小說之前,通過一些影視劇就了解到了小說中的一些經典對話,比如楊子榮初入座山雕虎穴臥底時,與座山雕及其手下八大金剛報山門時,提到的「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等頗具個性色彩的土匪黑話,就成了我們孩童的口頭禪一般,雖說我們不知道他們講的是什麼意思,但和小夥伴們經常說著玩。《林海雪原》成書多年,但數十年來,在影視等諸多傳播媒介的助推下,其影響方興未艾,綿延至今。
  • 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中的三爺座山雕的原型在現實中是怎樣的?
    想必不少看過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的人,都對影視劇裡面的三爺座山雕非常感興趣,座山雕的原型人物生活在清末民國時期。「座山雕」是作家曲波為了寫作需要創造出來的人物形象。以當時東北一個綹子頭張樂山為原型。說起張樂山,還得從清朝同治年間說起,當時湘軍中遺漏了一大批的兵勇,這幫人沒有什麼謀生手藝,於是加入了當時「漕幫」開始以漕運為生,後來因海運開通,他們失業以後又改販私鹽,後來又形成了青幫,又被稱為家禮教。然而當時的官府對「販私鹽」打擊嚴厲,後來「闖關東」的風氣盛行,許多「家禮教」的人都逃到關外謀生,可以說當時「家禮教」的人遍布東三省。
  • 「八一專題|青年說經典」《林海雪原》:英雄故事的代際影響
    本期「青年說經典」,我們特邀《中國青年作家報》的讀者代表,從長篇小說《林海雪原》中回望那段光輝的歷程,感受經典中蘊含的思想信仰上的忠誠和藝術追求上的執著。——編者電視劇《林海雪原》發布會(資料圖)。在通讀這部小說之前,通過一些影視劇就了解到了小說中的一些經典對話,比如楊子榮初入座山雕虎穴臥底時,與座山雕及其手下八大金剛報山門時,提到的「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等頗具個性色彩的土匪黑話,就成了我們孩童的口頭禪一般,雖說我們不知道他們講的是什麼意思,但和小夥伴們經常說著玩。《林海雪原》成書多年,但數十年來,在影視等諸多傳播媒介的助推下,其影響方興未艾,綿延至今。
  • 《林海雪原》:最成功語言的偽裝者,楊子榮
    人物語言的特點也是整部影片中非常大的一個亮點。因為在這部影片中有很多人物代表了不同的階級,不同的身份,他們都有各自本身的語言特點。當然,在這裡面最明顯的就是土匪與土匪之間的黑話。在這部影片中共產黨小分隊對於剿匪的對策就是派遣小分隊成員打入的土匪內部,裡應外合爭取以最少的傷亡共同剿滅土匪。而如何讓土匪相信小分隊長垣是土匪,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
  • 帶你了解真實版林海雪原
    他的本名叫做張樂山,在當時東北的土匪中不算大的股匪,但是他家是三代慣匪,自己為匪數十年,經驗豐富,要抓住他是很不容易的。  日軍佔領東北期間,曾經多次試圖捕捉他,都沒有 成。功張樂山的山林功夫相當厲害。後來日軍認為沒必要和他糾纏,決定「招安」他。  張本來就是一個沒有立場的土匪,當即允諾,並且按照日軍邀請到牡丹江喝酒盟誓。
  • 真實的《林海雪原》剿匪,原來匪首謝文東是這樣被捉的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東北地區歷來匪患猖獗,尤其是民國以來,形形色色的土匪佔據一方,危害百姓,擾亂社會治安,是當時社會的一顆毒瘤。抗日戰爭勝利後,我黨向東北源源不斷地派去大批兵力。但是,東北地區的土匪在蔣介石的拉攏下,紛紛與我軍作對,妄圖趁火打劫,掠奪勝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