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年盤點20:遼寧
作者:相忘於江湖
遼寧,被譽為「共和國長子」,對抗美援朝貢獻巨大。
抗美援朝期間,遼寧246.2萬人參加戰勤任務,佔17歲至50歲男勞動力的52.13%,1952年還捐款3408億元,能買235架戰鬥機,展現了「長子」情懷和擔當。
遼寧籍烈士超1.3萬人,著名戰鬥英雄很多,有第一個擊毀美軍坦克的秦永發,第一個用步槍擊打下轟炸機的趙寶印,擊落7架擊傷2架美機的「空戰之王」趙寶桐,16歲就奔赴戰場的女護士朱勇。還有漢江防禦戰的英雄連長,趙連山。
遼寧的民兵支前擔架隊
一、遼東省的英雄連長
趙連山,1926年出生於清原縣,抗美援朝期間屬於遼東省。
趙連山參加過四平、遼瀋、渡江、衡寶、廣西等戰役,從松花江到紅河。先後榮立小功12次大功7次,抗美援朝期間,是38軍114師342團1營3連連長。
1951年1月25日,前三次戰役灰頭土臉的聯軍,在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策劃下,動用美韓軍16個師3個旅1個空降團23萬人,發起了全線進攻。
中朝聯軍轉入防禦戰,志願軍6個軍21萬人和人民軍3個軍團7萬人一分為三:韓先楚38、50軍和人民軍1軍團(韓集團)在西線打阻擊,鄧華39、40、42、66軍(鄧集團),在金雄2、3、5軍團(金集團)配合下,在東線發起橫城反擊。
趙連山3連負責防禦的,是京安裡350.3高地。這裡背靠漢江,主峰下有利川、水原、龍仁的三條公路通往漢城,地理位置重要。對手是美「王牌」騎1師。
二、炸毀京安裡大橋
京安裡,350.3高地山下一個小鎮,附近有一座連接安慶川兩岸的混凝土大橋,是美騎1師北上必經之路。3連要完成阻擊任務,必須炸毀大橋。
指導員孫永昌作了動員,深夜10點趙連山帶領12名戰士出發。冬季零下30多度,安慶川激流夾雜著冰塊,小分隊扛著炸藥涉水渡過齊腰深的江水。突擊組塗金帶人幹掉哨兵,爆破組劉佔清搭人梯把炸藥包放到橋墩上,總共100多公斤。
這時一隊炮車向大橋開來,隨著趙連山一聲令下,小分隊一齊開火。趙連山帶人和王啟春前後夾擊橋上的敵人,爆破組長劉佔清點燃導火索,一聲巨響橋被炸塌。
趙連山趁熱打鐵,帶領小分隊又炸毀了京安裡鎮的一座大木橋。
第二天,美軍又架起一座坦克牽引的鐵索橋。夜裡,趙連山和小分隊又化裝成韓軍,攔截了兩輛送彈藥的汽車,大搖大擺沿公路到了大橋旁。塗金帶人幹掉哨兵,還用手雷炸毀一輛坦克。劉佔清爆破組迅速衝上大橋,把炸藥綁在鐵索上點燃導火索。
1951年2月10日、11日夜,劉佔清等人再次出動,炸毀美軍機動帆布橋。
大橋是雙方破壞的重點目標
三、漢江南岸最長的一天
趙連山3連防守的高地,像一個馬蹄向南深入。
3連必須堅持到2月12日下午3點。僅僅1天,可對趙連山和3連來說將是漫長的一天。他們只有40多人1門60迫擊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坑。
趙連山組織挖散兵坑,修築工事,召集班排長開會鼓舞戰士們的鬥志。
上午9時,隨著美軍炮彈落地、敵機呼嘯而來,巖石被炸得四分五裂到處橫飛。30分鐘的火力準備後,制高點的唐福文報告美軍進攻開始了。
第一次衝鋒的13個美國兵到了半山腰,趙連山才把捲菸一扔,一槍打倒最前面一個敵人。8班副班長傅國良連發5發炮彈,敵人被打了下去。大約10分鐘後,美軍40多門無坐力炮和榴彈炮,從京安裡、屯裡和雙嶺裡三個方向向350.3高地射擊。
排炮過後,30多個美兵衝了上來,被傅國良小炮收拾一大半。剩下幾個美國兵,趙連山只用8個人就收了穀子。第三次進攻,美軍一個連三路並進依然無功而返。
第四次戰役態勢
四、京安裡350.3高地
美軍第四次火力準備以後,350.3高地已經變成一片焦土。
惱羞成怒的美軍也玩起了督戰,在機槍壓陣下一個營的美軍三面圍攻。趙連山帶1、2排從正面反擊,孫永昌帶預備隊2排左側迂迴。美軍上來一排被打倒一排,損失慘重。可是3連人員也在急劇減少,只剩10幾個戰士。
三次負傷的曹紹文被土埋了半截,還在壓子彈、擰手榴彈蓋。一班長塗金鮮血直流,仍然用右臂把衝鋒鎗頂在胸前射擊。衛生員孫殿金拖著斷腿,給傷員纏繃帶。
小戰士王啟春一支自動步槍打死20多個敵人,迫擊炮手傅國良重傷,依然連續把炮彈發射向敵群。危急時刻,孫永昌率幾個戰士增援,打退了美軍第四次衝鋒。
美軍第五次轟炸後,高地上有生命的幾乎被清除一遍,3連剩下不到10人。3挺機槍全天沒有一次休息8分鐘以上。3班機槍手犧牲了,1班長塗金接過來打。傅國良一門60炮也是美軍的夢魘,還有志願軍的手榴彈,把美軍炸倒一片又一片。
志願軍防禦陣地
五、我就代表2排
2月12日下午兩點,3連完成了堅守任務。
趙連山決定繼續堅守,為東線多爭取一點時間。在美軍第6次衝鋒時,衛生員孫殿金犧牲,身負重傷的傅國良也犧牲了,60炮一停,美軍衝得更起勁了。
趙連山調來增援的2排遲遲不見蹤影,忽然2排5班長馬喜才從山後跑了上來。高地上剩下的幾個人期盼地望著他,趙連山問:「你們2排都來了嗎?」
馬喜才說:「連長,我有4顆手榴彈,我就代表2排。」
趙連山明白了,和馬喜才、1排副排長陳希煥,用手榴彈打退了美軍第六次衝鋒。趙連山招呼全連集合,只剩下4個戰士,指導員孫殿金和馬喜才等人都已犧牲。
美軍的火炮陣地
5個人只有20多發子彈、3顆手榴彈。美軍第七次衝鋒,4個戰士也犧牲了。
趙連山彈藥耗盡,被一名美軍用槍託打倒在地。危急時刻,死人堆裡走過來一個人,是1班副班長劉佔清。趙連山用盒子槍託狠狠砸向美國兵,對方慘叫著滾下山。
增援部隊到來後,350.3高地只剩下了趙連山和劉佔清兩個人。
1975年3月6日,英雄連長趙連山由於多次負傷不治去世,年僅4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