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連長:2排來了嗎?倖存戰士:我有4顆手榴彈,我代表2排

2021-01-11 騰訊網

抗美援朝70年盤點20:遼寧

作者:相忘於江湖

遼寧,被譽為「共和國長子」,對抗美援朝貢獻巨大。

抗美援朝期間,遼寧246.2萬人參加戰勤任務,佔17歲至50歲男勞動力的52.13%1952年還捐款3408億元,能買235架戰鬥機,展現了長子情懷和擔當。

遼寧籍烈士超1.3萬人,著名戰鬥英雄很多,有第一個擊毀美軍坦克的秦永發,第一個用步槍擊打下轟炸機的趙寶印,擊落7架擊傷2架美機的「空戰之王」趙寶桐,16歲就奔赴戰場的女護士朱勇。還有漢江防禦戰的英雄連長,趙連山。

遼寧的民兵支前擔架隊

一、遼東省的英雄連長

趙連山,1926年出生於清原縣,抗美援朝期間屬於遼東省。

趙連山參加過四平、遼瀋、渡江、衡寶、廣西等戰役,從松花江到紅河。先後榮立小功12次大功7次,抗美援朝期間,是38軍114師342團1營3連連長。

1951年1月25日,前三次戰役灰頭土臉的聯軍,在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策劃下,動用美韓軍16個師3個旅1個空降團23萬人,發起了全線進攻。

中朝聯軍轉入防禦戰,志願軍6個軍21萬人和人民軍3個軍團7萬人一分為三:韓先楚38、50軍和人民軍1軍團(韓集團)在西線打阻擊,鄧華39、40、42、66軍(鄧集團),在金雄2、3、5軍團(金集團)配合下,在東線發起橫城反擊。

趙連山3連負責防禦的,是京安裡350.3高地。這裡背靠漢江,主峰下有利川、水原、龍仁的三條公路通往漢城,地理位置重要。對手是美王牌1師。

二、炸毀京安裡大橋

京安裡,350.3高地山下一個小鎮,附近有一座連接安慶川兩岸的混凝土大橋,是美騎1師北上必經之路。3連要完成阻擊任務,必須炸毀大橋。

指導員孫永昌作了動員,深夜10點趙連山帶領12名戰士出發。冬季零下30多度,安慶川激流夾雜著冰塊,小分隊扛著炸藥涉水渡過齊腰深的江水。突擊組塗金帶人幹掉哨兵,爆破組劉佔清搭人梯把炸藥包放到橋墩上,總共100多公斤。

這時一隊炮車向大橋開來,隨著趙連山一聲令下,小分隊一齊開火。趙連山帶人和王啟春前後夾擊橋上的敵人,爆破組長劉佔清點燃導火索,一聲巨響橋被炸塌。

趙連山趁熱打鐵,帶領小分隊又炸毀了京安裡鎮的一座大木橋。

第二天,美軍又架起一座坦克牽引的鐵索橋。夜裡,趙連山和小分隊又化裝成韓軍,攔截了兩輛送彈藥的汽車,大搖大擺沿公路到了大橋旁。塗金帶人幹掉哨兵,還用手雷炸毀一輛坦克。劉佔清爆破組迅速衝上大橋,把炸藥綁在鐵索上點燃導火索。

1951年2月10日、11日夜,劉佔清等人再次出動,炸毀美軍機動帆布橋。

大橋是雙方破壞的重點目標

三、漢江南岸最長的一天

趙連山3連防守的高地,像一個馬蹄向南深入。

3連必須堅持到2月12日下午3點。僅僅1天,可對趙連山和3連來說將是漫長的一天。他們只有40多人1門60迫擊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坑。

趙連山組織挖散兵坑,修築工事,召集班排長開會鼓舞戰士們的鬥志。

上午9時,隨著美軍炮彈落地、敵機呼嘯而來,巖石被炸得四分五裂到處橫飛。30分鐘的火力準備後,制高點的唐福文報告美軍進攻開始了。

第一次衝鋒的13個美國兵到了半山腰,趙連山才把捲菸一扔,一槍打倒最前面一個敵人。8班副班長傅國良連發5發炮彈,敵人被打了下去。大約10分鐘後,美軍40多門無坐力炮和榴彈炮,從京安裡、屯裡和雙嶺裡三個方向向350.3高地射擊。

排炮過後,30多個美兵衝了上來,被傅國良小炮收拾一大半。剩下幾個美國兵,趙連山只用8個人就收了穀子。第三次進攻,美軍一個連三路並進依然無功而返。

第四次戰役態勢

四、京安裡350.3高地

美軍第四次火力準備以後,350.3高地已經變成一片焦土。

惱羞成怒的美軍也玩起了督戰,在機槍壓陣下一個營的美軍三面圍攻。趙連山帶1、2排從正面反擊,孫永昌帶預備隊2排左側迂迴。美軍上來一排被打倒一排,損失慘重。可是3連人員也在急劇減少,只剩10幾個戰士。

三次負傷的曹紹文被土埋了半截,還在壓子彈、擰手榴彈蓋。一班長塗金鮮血直流,仍然用右臂把衝鋒鎗頂在胸前射擊。衛生員孫殿金拖著斷腿,給傷員纏繃帶。

小戰士王啟春一支自動步槍打死20多個敵人,迫擊炮手傅國良重傷,依然連續把炮彈發射向敵群。危急時刻,孫永昌率幾個戰士增援,打退了美軍第四次衝鋒。

美軍第五次轟炸後,高地上有生命的幾乎被清除一遍,3連剩下不到10人。3挺機槍全天沒有一次休息8分鐘以上。3班機槍手犧牲了,1班長塗金接過來打。傅國良一門60炮也是美軍的夢魘,還有志願軍的手榴彈,把美軍炸倒一片又一片。

志願軍防禦陣地

五、我就代表2排

2月12日下午兩點,3連完成了堅守任務。

趙連山決定繼續堅守,為東線多爭取一點時間。在美軍第6次衝鋒時,衛生員孫殿金犧牲,身負重傷的傅國良也犧牲了,60炮一停,美軍衝得更起勁了。

趙連山調來增援的2排遲遲不見蹤影,忽然2排5班長馬喜才從山後跑了上來。高地上剩下的幾個人期盼地望著他,趙連山問:「你們2排都來了嗎?」

馬喜才說:連長,我有4顆手榴彈,我就代表2排。

趙連山明白了,和馬喜才、1排副排長陳希煥,用手榴彈打退了美軍第六次衝鋒。趙連山招呼全連集合,只剩下4個戰士,指導員孫殿金和馬喜才等人都已犧牲。

美軍的火炮陣地

5個人只有20多發子彈、3顆手榴彈。美軍第七次衝鋒,4個戰士也犧牲了。

趙連山彈藥耗盡,被一名美軍用槍託打倒在地。危急時刻,死人堆裡走過來一個人,是1班副班長劉佔清。趙連山用盒子槍託狠狠砸向美國兵,對方慘叫著滾下山。

增援部隊到來後,350.3高地只剩下了趙連山和劉佔清兩個人。

1975年3月6日,英雄連長趙連山由於多次負傷不治去世,年僅49歲。

相關焦點

  • 打仗前連長給士兵發槍,戰士卻不高興:能不能多給幾個手榴彈
    但什麼武器拿手,實際上還是戰士們心裡比較清楚,當時朝鮮戰場上作戰,天寒地凍的環境下,武器多有不靈便的情況,比如馬克沁重機槍,由於是水冷式重機槍,戰鬥激烈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充足的水源給機槍降溫,即便能以積雪來降溫,但使用起來還是過於麻煩,由於輕武器存在種種問題,實際上在戰士心目中,最佳的武器還是手榴彈、手雷、爆破筒。
  • 志願軍戰鬥英雄手榴彈快過機槍,2個連沒拿下的陣地,1個排攻下
    由於在第一階段未能大量殲滅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志願軍在第二階段將主要打擊對象對準了南朝鮮部隊。我12軍35師103團在第二階段的任務就是突擊南朝鮮軍的堅固防守據點加裡山。加裡山山腳下的洪揚公路,是一條橫穿朝鮮半島的主要交通線,敵軍在加裡山不但有重兵把守,而且還構築了堅固的工事,並且得到後方炮兵、裝甲兵的支援,整個防禦體系堪稱堅不可摧。
  • 16歲志願軍小戰士,扔217顆手榴彈守住陣地,打紅的槍管粘在手上
    1951年10月,臨津江畔的345.6高地,志願軍戰士陳啟瑤正在擺放手榴彈,經過幾個小時的血戰,陣地上只剩下了他一個人。此時的他才剛剛16歲,原是湘西土匪出身,改過自新後加入志願軍赴朝參戰,沒想到剛一出國,就參加了一場硬仗。
  • 志願軍老兵回憶,目睹冰雕連,血戰上甘嶺,見識了戰鬥力最強美軍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來分享4位曾在抗美援朝一線浴血奮戰的志願軍的故事。其中包括成建制地殲滅美步兵「北極熊團」,這是抗美援朝中志願軍兩次殲滅成建制團的第一次。15萬人的第九兵團,傷亡達5萬人;我所在的26軍88師徹底喪失了戰鬥力,88師被裁編,我與倖存人員編為一個營;77師230團在戰役中打剩下的一個營,編為77師230團2營,我仍是教導員。中央決定調第九兵團回國休整。
  • 彈盡援絕 志願軍衝鋒號退敵
    一天晚上,348團2營4連一排衝到三灘川岸邊沙灘時,一班副班長李連華借著炮火的光亮看到前面100米處有四處房子大小的黑色物體,他心裡犯了嘀咕,戰前偵察時這裡是一塊開闊地,現在怎麼變樣了呢?李連華帶領戰士們摸了上去。到近前一看,居然是四架飛機。
  • 志願軍的武器:木柄手榴彈標配,蘇制反坦克手榴彈威力大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在朝鮮戰場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長達2年零9個月的艱苦戰鬥,付出了重大犧牲,最終贏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紀念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抗美援朝戰爭,我們不定期推出系列文章,介紹有關於志願軍和抗美援朝的方方面面。
  • 英雄志願軍連長殲滅美軍800人後,全連官兵跳崖逃生
    今天,我要向大家講述鐵原戰役中志願軍一場非常經典的阻擊戰。在這場阻擊戰中,志願軍一個連在連長帶領下以巧妙地戰術殲滅美軍800人,全連官兵最後跳崖逃生。這個交叉口附近有三個高地,分別為255.1高地,200高地和無名高地。這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美軍一旦佔領這裡,就等於切斷了志願軍的後方補給線。在戰前,連長郭恩志帶領部下反覆查看作戰地形。為了在美軍的飛機大炮面前做到「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郭恩志必須想一個與眾不同的戰法與美軍周旋。
  • 全國54名志願軍「一級英雄」「一級模範」山東籍就有14人,一文了解...
    他看準高地附近的一條小山溝,自己打頭陣,把手榴彈分給跟在身後的戰士,順著這條小山溝直接突圍!防禦這條小山溝的敵軍有一個班,他們面對迅猛衝出的我軍猝不及防,被於泮宮射倒2人,其餘人被我軍的手榴彈炸倒,於泮宮率領15名戰士沿山溝突圍成功,安全返回部隊。
  • 連長帶全連守陣地5天4夜,斃傷敵1800餘,犧牲時僅29歲
    第二天天剛亮,敵人又以18輛坦克開到我軍陣地前沿不遠處,盲目地向我陣地上發射了數千發炮彈,然後有7輛坦克越過文登小橋,企圖把昨天被我打毀的坦克拖回去,不料志願軍戰士們早在毀壞的坦克周圍埋設了地雷,一下又將敵人坦克炸毀4輛。在粉碎敵"秋季攻勢"中,志願軍第67軍與68軍共擊毀敵坦克67輛,擊傷8輛。
  • 連長白思才:團長,我連已無法突圍,先走一步,請為弟兄們收屍
    經過慎重考慮,這個任務交給4連來執行。」4連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雲鵬滕地站了起來,說:「請團長放心,4連保證完成任務!」團長走到白思才面前說道:「這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你們將與40倍已的敵人展開激烈的拼殺,其結果是可以想像的,你們有把握嗎?
  • 志願軍傳奇戰士:絕境中的戰士,二戰後有一件事令人難以置信
    歷史對事業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果來評定的。——喬萬尼奧裡(意)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1651,閱讀約4分鐘1953年7月15日,志願軍第68軍180師538團奉命攻克烏雲土嶺和白巖山兩個陣地。正南方向的818.9高地由志願軍第538團第2營第2營第6連第2排駐守。他們受到的打擊最大。從七月十五日開始,敵人派出了比第二排多十倍的兵力。他們憑藉人數和武器上的巨大優勢,發動了數十次猛攻,但都沒能成功。第三天,戰鬥越來越殘酷。第2排不得不派人支援鄰近部隊。
  • 志願軍1個排被2個營敵軍包圍,靠45發子彈和10枚手雷,成功突圍
    1951年5月底,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已近尾聲,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趁著我志願軍在前2個階段的作戰中糧彈基本耗盡,部隊傷亡很大的情況下,以13個師組成了所謂的「特遣隊」,分2路分別對我東西線部隊實施大規模的反擊。為了擺脫被動局面,志願軍總部於5月20日下令部隊全線撤退。
  • 志願軍三連打的有多艱難,史達林看完戰況後淚流滿面!
    ,400多名敵人分兩路,在汽油彈和燃燒彈的掩護下,對二三排的陣地實施輪番攻擊,陣地火光沖天戰鬥相當慘烈。 此時,連長戴如義中彈犧牲,副連長楊文海負傷,與此同時,我軍大部正從四面八方合圍,敵人得知處境後,再次糾集18輛坦克和32架飛機10多門大炮,把三連的陣地狂轟亂炸50多分鐘,在一片火海中實施步兵反擊
  • 松骨峰阻擊戰:志願軍一個連兵力與敵王牌部隊血戰6小時後僅餘7人
    志願軍戰士堅守陣地數小時後,敵人又開始對松骨峰陣地進行狂轟濫炸,,炮彈、汽油彈和燃燒彈把整個陣地燒得火光沖天。隨後,400多名敵人分兩路向二、三排陣地同時實施輪番進攻。戰鬥異常慘烈,此時全連戰士已經有了很大的傷亡,連長戴如義不幸中彈犧牲,副連長楊文海3次負傷,仍堅持指揮戰鬥。美軍深知,我志願軍正從四面八方開始步步合圍,如果不能快速攻佔松骨峰,那麼將會難逃被殲滅的噩運,於是美軍再次糾集了18輛坦克、幾十門大炮和32架飛機對三連陣地進行了長達40多分鐘的狂轟濫炸,把三連陣地轟成一片火海,然後組織步兵實施反覆衝擊。
  • 燃燒瓶幹掉直升機,戰鬥英雄2人擊退1個排,把美軍堵在山洞全殲
    抗美援朝戰爭中,面對著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優勢裝備,我志願軍只能發揮一切主觀能動性,通過自己動手製造簡易的武器來對付敵人。由於敵人擁有壓倒優勢的裝甲部隊,其坦克、自行火炮和裝甲車是只有輕武器的我軍步兵的大敵。
  • 兼論志願軍的「六個最」
    此時,美2師大部隊正準備通過松骨峰下的公路向南逃竄,但領頭的汽車、坦克卻被3連派出的戰鬥組打癱在公路上,堵塞了道路。急於逃命的美2師在炮火掩護下,向松骨峰發起了集團衝鋒。前三輪攻勢均被挫敗後,美2師用凝固汽油彈將松骨峰炸成了一片火海,隨後趁著倖存的志願軍指戰員忙著撲滅棉衣上燃起的火苗之時,衝上了3連2排4班的陣地。
  • 炸掉2個地堡,犧牲3名戰士,志願軍副排長一眼看穿美軍防線漏洞
    ▲美軍地堡內部情況,一般是1挺機槍和2-3個射手 11月28日晚9點鐘,我軍對社倉裡發起總攻擊,2營4連迅速佔領了社倉裡東北的高地。
  •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志願軍列出八大經典戰例,這一仗排名第六
    部隊就開始攻擊,打的非常激烈,1營、3營還沒有攻上去,這時偵察排已從後邊打了過來,敵人有點慌,等1營1連攻克陣地,2連、3連也攻了上來。敵人就退到坑道裡,部隊用點燃柴火扔到敵人的洞口裡,戰士脫下衣服扇火,最後把敵人都燻出來了;3營在攻擊中,8連連長、指導員犧牲,1、2排排長也負傷,部隊有些亂,這時連部文書站出來,大聲喊道:連長、指導員讓3排長指揮完成任務。
  • 勇敢的戰士—記志願軍戰鬥英雄劉佔清同志二三事
    晚飯後,劉佔清同志來到隊部,又看到報紙上刊登的美帝國主義在我國領土犯下的新的罪行,怒火在胸,他猛地轉身對首長說:「鬼子伸過爪來了,咱能眼看著不管,還是讓我籤個名吧!」 首長看著小劉那激動漲紅的面孔,耐心的解釋。但劉佔清是個認準了方向不回頭的硬漢子,說什麼也只有一句話:「我要參加志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