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魚細說《白眉大俠》第40期)
今天我們繼續來聊單田芳的經典評書《白眉大俠》,這部書在某些故事情節上雖然沒能如金庸古龍武俠小說那樣多次修訂打磨至圓潤無缺,但三魚一直覺得在人物出彩度和故事的精彩度上來看的話,《白眉大俠》無疑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書。
出彩的人物是一部好書必不可少的條件,而出彩的人物有時候不僅僅局限在故事裡的正面角色之中,譬如《風雲3》中的大反派帝釋天,叱吒武林的聶風和步驚雲他玩弄於股掌之中,本已獲得長生的帝釋天為了實現不老的夢想開啟了近乎瘋狂的屠龍大計。
帝釋天成為《風雲3》中頗具看點的反派高手,而在《白眉大俠》這部書中,也出現了一個很有看點的反派高手,他便是武聖人於和的頂門大弟子夏遂良。
01不可一世的金燈大劍
在武俠評書中,要從江湖義士混成俠客是比較難的,譬如《三俠五義》中的大五義(也稱為五鼠),他們終其一生也沒能成為俠客,錦毛鼠白玉堂原本有成為俠客的資質,可惜他壯志未酬卻身陷衝霄樓,其他四鼠又混了大半輩子,終究還是一個義士的身份而沒能成為俠客。
其實,在俠客中也有著不同的等級,比如崑崙俠、大俠、名俠、豪俠、義俠都比一般俠客的身份要高,而在俠客更高一個段位的劍客中也分三六九等,武聖、劍聖、劍神是劍客中的魁首,劍魔、大劍、名劍屬於一流劍客,普通的劍客和劍俠只屬於這個段位中的末等角色。
論身份金燈大劍夏遂良放在劍客堆裡屬於人傑,論武功造詣夏遂良已經接近於劍客中的魁首,放眼整個武林可以穩勝夏遂良的人屈指可數。
在夏遂良這一輩的武林高手中,可以說夏遂良是獨佔鰲頭。諸葛元英的師父是武林三聖之一長發道人雪竹蓮的徒弟,論身為他也屬於上等的劍客,可諸葛元英與夏遂良交手十幾個回合就被夏遂良一掌震出十幾步遠昏死過去,由此可見夏遂良這位金燈大劍的武功之高。
上三門的總門掌白雲劍客夏侯仁在三教堂也與夏遂良比鬥過,這兩人一動上手不到十個回合,旁邊的白雲瑞就發現自己的師父夏侯仁不是夏遂良的對手而節節敗退,夏侯仁眼見在掌法上討不到便宜便與夏遂良拼起內功來,可論內功根基夏侯仁仍舊不是夏遂良的對手。
也正是有了這幾次傲人的戰績,夏遂良開始變得狂傲起來,目中無人的夏遂良居然隻身鬥八位老劍客,雖然這八位武林中的老劍客聯手也未能戰敗夏遂良,可精疲力盡的夏遂良卻吃了大虧,因為不可一世的夏遂良在力竭時還賣狂地要與小劍魔白一子比鬥,最終他這位堂堂的金燈大劍敗在白一子的佛光劍下。
02把武聖人坑慘的接班人
夏遂良屬於典型的高戰力低智商的人物,他的低智商又非是純粹的智力不足所導致的,夏遂良的盲目自信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他的野心和私慾也時常讓其喪失了對事物進行客觀判斷的能力,這種人往往會陷入自己很聰明的自我陶醉之中,譬如歷史上三國時期的楊修,他只樂此不疲地去猜別人的心思,卻始終不去思考自己的處境。
當臥佛崑崙僧把夏遂良請到三教堂去助陣時,夏遂良只覺得可以借著自己的師父是武聖人的威名以及自己那蓋世武功去風光一把,可他卻不知道當他決定替崑崙僧等人出頭時自己已經實打實地坐上了賊船。
在三教比武大會上,夏遂良折了一名弟子開始氣急攻心,此後他從一個武聖人接班人的角色,迅速轉變了與上三門作對的領頭羊,可他這位領頭羊後來的所做作為卻被臥佛崑崙僧、陰光大法師古月等人牽著鼻子走,最終夏遂良把這群在江湖上興風作浪的歹人全部帶上了小蓬萊碧霞宮。
武聖人於和原本並不待見這群心懷叵測之人,可架不住夏遂良這位大弟子不斷地顛倒黑白來搬弄是非,最終武聖人也被夏遂良坑上了賊船,失去公心的武聖人成了包庇壞人的罪魁禍首,最終落得一個悽慘的下場。
03普渡婉拒夏遂良
論歲數夏遂良要比白雲劍客夏侯仁、寒江孤雁尚雲鳳、一字娥眉女馬鳳姑、白衣神通小劍魔白一子這四位要大,夏遂良其實入門比較晚,可夏侯仁卻稱呼夏遂良為師兄便是這個原因。期初,夏遂良被老劍客石寶山帶上峨眉山要拜八十一總門掌普渡為師的,可普渡看了看夏遂良後卻託詞已收了四位徒弟精力不足給婉言拒絕了。
普渡與老劍客石寶山的交情莫逆,按說普渡不會拒絕石寶山的這個請求,畢竟普渡執掌峨眉派這個大門戶正需要幫手,況且此時普渡剛收了白一子為徒不久,教一個徒弟也是教,同時教倆也不用費兩遍功夫。
再說這時夏侯仁、尚雲鳳、,馬鳳姑已經學藝有小成,即便普渡沒有更多的精力教夏遂良,他足可以讓大徒弟夏侯仁代師傳藝,可普渡卻仍然是撥了好友石寶山的面子,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04夏遂良有狼顧之相
普渡雖然沒有收夏遂良為徒,可他仍然要給自己的好朋友石寶山一個臺階下,以免傷了彼此多年相交的情誼。普渡寫了一封介紹信把夏遂良推薦到小師弟於和的小蓬萊碧霞宮,石寶山想到於和號稱是武聖人,夏遂良若能拜於和為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石寶山也就答應了。
普渡不願收夏遂良為徒,其主要原因是普渡看出夏遂良這個人非是純良之輩,按照以前評書的說法夏遂良雖然跪著老老實實,隱約之中卻有狼顧之相,這類人一般來說城府極深並且翻臉無情。普渡的傳人要麼會成為武林名劍,要麼可能成為上三門乃至八十一門的接班人,他自然不會收夏遂良這類人為徒。
其實,普渡寫這封介紹信只是給石寶山一個交代而已,他認為自己能看出夏遂良身上的端倪,那麼他的師弟於和也應該可以看得出來,所以夏遂良去小蓬萊後自然也會被於和委婉地拒絕,可是讓普渡沒想到的是於和見夏遂良的武學天賦過人便收了這個徒弟。
05傳藝要注重品德
武聖人於和這個人物有點像是《封神演義》裡的通天教主,他是一個本著有教無類為原則的宗師,所以他的門戶中的弟子星羅棋布勢力龐大,他能迅速掌控武林中「五宗十三派」裡的崑崙和蓮花兩大宗派便是這個原因。
武聖人於和的傳人中魚龍混雜,稟性純正的俠義之士有之,心術不正的奸詐之徒亦有之,於和身邊的護法飛天靈狐潘炳辰便是一個主張正義的老劍客,而九頭神鵰紀成達、一氣仙孔亮、金燈大劍夏遂良等人就是品質惡劣之人。
夏遂良為了顧全自己金燈大劍的名號,他居然坐視昔日曾救過他的命又帶他四處拜師的大恩人石寶山被害,夏遂良又默許手下人對昔日的至交好友茅山二聖下狠手,可以說夏遂良就是一匹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也無怪乎普渡早就看出他有狼顧之相來。
武聖人於和被夏遂良這位頂門大弟子連累到身敗名裂,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咎由自取,他只傳給了夏遂良一身蓋世的武藝,卻沒有傳給夏遂良一個優良的武德。
三魚覺得老師們在傳藝時無論是傳武還是傳文,考量學生的悟性和資質固然很重要,可更重要是要考察學生的品德,一個品質不好的人你教給他的本事越大危害也就越大,武聖人於和被夏遂良連累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有青梅你有酒,溫一溫舊故事也能品出新滋味,讀書不在於你讀了多少,也不在於你讀的是名著經典還是野史傳說,關鍵是你能否從書中品出世間百態之道和人情冷暖之理來,如果你有更好的觀點,歡迎留言與三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