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陶瓷藝術培育傳承人——淄博理工學校陶藝分校辦學側記

2020-12-19 山東教育新聞網

陶瓷作為淄博的傳統藝術,已經在這片大地上傳承超過千年,如今已經成為淄博市一張重要的名片。文化的傳承最終還是應該落腳在教育。作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淄博理工學校於2017年正式建立陶藝分校,開設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為陶瓷藝術創作和陶藝的發展培養輸送專業人才。

雖然一切從「零」開始,但對於該校的專業課教師來說,這個「零」又不是真正的一無所有。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是陶藝專業畢業的,有深厚的美術功底,藝術各門類之間的共通性給予他們極大的信心。加之學校周邊有崑崙瓷器、泰山瓷業等知名陶瓷企業,劉永強、王一君等大師工作室,閻先公藝術博物館、崑崙陶瓷博物館等也同在園區內,有濃厚的陶瓷設計、研發、生產氛圍。在落成的3年時間內,學校積極同周邊企業、大師工作室合作。陶藝分校就這樣在承載著無數的希冀與期待中啟程了,迎接他們的是一段又一段坎坷卻充滿陽光的旅程。

陶藝教學不同於其他專業,需要與傳統接軌,同時也要與時俱進。陶藝分校創新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摸索前行。

把課堂搬入企業。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企業技師與專業教師共同授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學校先後組織師生到泰山瓷業、劉永強大師工作室、李秋峰大師工作室進行企業見習與社會實踐,在提高學生技藝技能的同時,增長了他們的見識,增強他們對陶藝專業的認同感。2017級陶藝班的學生梁淮予說:「只有將自己置身於現代化的流水線中,才能感受到自己在學校中的所學有用武之地,發現自己的不足。見習的經歷使我獲益良多。」

將大師請進課堂。學校先後聘請中國工藝美術行業藝術大師劉永強、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方益鳴教授、山東陶瓷藝術大師曲冰、淄博工藝美術行業大師徐明等行業專家到校授課。在授課的同時,專家、教授們還積極結對專任專業教師,本著「傳、幫、帶」的理念,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教學效果獲得顯著提升。朱光貞是陶藝分校彩繪專業的授課教師。作為一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名師,她依然虛心向客座教授請教技藝。「每次跟業內大師們的接觸,我都十分珍惜。每次交流和學習之後,我在課堂上總會有源源不斷的靈感,傳遞給我的學生們。」朱光貞興致勃勃地說。

學校還建立了大師工作室,邀請行業內大師到校授課、收徒,旨在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際傳承。拜師、收徒作為陶瓷行業的老傳統一直流傳至今。這既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又是行業內尊師重道的體現。從2017年至今,劉永強分別將該專業的11名優秀學子收為徒弟,行業大師和學校的合作實現了雙贏。

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換來了教學成果的顯著提升,師生的進步也在各級技能競賽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在被問及師生進步的另一個秘訣時,陶藝分校負責人張博群說道:「我們要求師生們能『以賽代練』,在比賽中找不足,在競技中求進步。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更有針對性,師生們的進步才會更加明顯。」

學校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和比賽,促進了教師的成長和專業發展。在3年的時間內,該校教師先後獲得國家級獎項7人次,省級陶藝大賽金獎12人次;在省級教學能力大賽及創業大賽中,該校教師先後獲得一等獎6人次。在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中,該校教師田祿勳和馬小涵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財貿輕紡菸草工會授予「全國陶瓷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教師楊鵬飛被評為「全國輕工技術能手」,車金祥等4名學生分別獲得全國職業院校組二等獎、三等獎。

在各級競賽的舞臺上,陶藝分校的學子們都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在山東省第四屆陶瓷行業技能大賽中,該校有3名學生獲得一等獎;在第四十四屆山東省陶瓷藝術設計創新大賽中,1名學生獲得銀獎;在山東省「黃炎培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中,有4名學生獲得一等獎;在2019年淄博市第十屆職業(技工)院校技能大賽中,有3名學生獲得一等獎,3名學生獲得二等獎。

相關焦點

  • 今天,一起點亮這些作品,聽它們講述淄博的陶瓷故事
    長期以來,淄博高度重視陶瓷產業發展和陶瓷藝術復興,淄博陶瓷尤其是美術陶瓷不斷推陳出新,湧現出一大批專業人才。他們以工匠精神和創新思維致力於藝術陶瓷事業發展,用富有特色的作品助推淄博陶瓷以更新、更高的姿態與世界對話,不斷向人們講述淄博的陶瓷故事。
  • 廣美陶藝教學成果展示新時期陶瓷發展圖景,或為區域文化產業發展作...
    中國當代的生活,實際上是在呼喚有新時代特色和內地的陶瓷藝術家和陶瓷藝術品。世界水平中國特色的陶瓷藝術教育體系,我想它必將以培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人才為目標,以復興中國陶瓷藝術為使命,以豐富和創造新時代陶瓷文化為任務,實現這方面的轉化和發展。
  • 刻瓷藝術誕生在山東淄博!在蒲松齡故鄉,有「中國刻瓷」五大名人
    同時,在山東淄博的淄川區,也有一批製作陶瓷作品的大師和一種以刻瓷為職業的刻瓷大師,其中,最著名的有這5個人。張明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41年生於山東淄博。淄博刻瓷藝術創始奠基者。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現任中國陶協刻瓷文化研究會會長,山東陶協刻瓷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委,淄博市刻瓷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山東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
  • 20個陶瓷琉璃大師代表作,展示淄博陶琉製作的最高水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趙原雪樊舒瑜作為今年的展區新元素——淄博守藝人區展位,集中對淄博市陶琉輕紡產業發展中心評選出的20個陶瓷琉璃大師工作室的代表作品進行展出,這些大師個個技藝精湛,代表了淄博陶琉製作的最高水平。
  • 陶情瓷意、歡樂課堂——記界牌陶瓷工業園國慶完小陶藝教學交流
    本網湖南衡陽訊(編輯:張海、通訊員:秦 燕)11月20日,邵陽群星美術教育教研組李老師一行人來到了界牌陶瓷工業園國慶完小進行陶藝教學交流,界牌陶瓷工業園學區主任蔣亞平等領導,對李老師一行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並向群星美術教研組介紹了國慶完小的陶瓷文化建設情況。
  • 80後陶藝雕塑家,精美的陶瓷工藝品從此有了故事,陶藝雕塑工藝
    ▼陶藝家 Dai Li是著名的陶藝雕塑家,他1987年出生於中國四川,目前在澳大利亞生活和工作。他的陶瓷藝術以人物為主表情詼諧幽默,是十分有代表性的陶藝工藝品。是現代陶瓷所表現的主題作品,有創新精神的作品由此推向前進的腳步。
  • 「美陶杯」第一屆中國好陶藝設計大賽在佛山啟動
    大賽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指導,廣東陶瓷協會、佛山市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共同主辦,旨在更好地傳承與發展石灣陶塑技藝,深入發現石灣陶塑文化的價值精髓和文化內涵,為石灣陶可持續健康發展培育非遺傳承的人才梯隊,實現石灣陶的薪火相傳。
  • 第二十屆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閉幕 陶琉為媒 詩意淄博品質再造
    從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珠寶設計系的龔世俊教授與華光陶瓷的陶瓷大師合作,歷時兩年推出的系列陶瓷元素首飾,再到淄博琉璃雞油黃也與義大利知名設計師合作設計出的琉璃首飾,站在20歲的新起點上,褶褶生輝的眾多創意日用陶瓷產品,帶給大家一種「脫胎換骨」的清新之感。
  • 13個國家70名陶藝家作品集中亮相 木火勾勒中外陶藝融合新圖景
    9月6日—9日,第十九屆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在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開幕當日,記者在主會場國際木火節中外陶藝交流與融合專區看到,部分陶藝家已經開始在現場進行創作,或捏、或搓……不同膚色的陶藝家們各施技藝,用陶土製作成各種作品。同時,來自13個國家的70名陶藝家的作品也在主會場精彩亮相。
  • 中國彩繪文化藝術,陶瓷雕塑,景德鎮陶瓷
    此書是《陶瓷美術》雜誌從1958 ~ 1968年間所出雜誌的合訂本,其中涉及景德鎮眾多陶瓷雕塑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及論文,儘管彩圖很少,仍然是我們研究這一時期陶瓷藝術的重要文獻資料。書中有這一時期重要的陶瓷雕塑家,如曾龍升、曾山東、周國楨、劉遠長等,以及這一時期出現的制瓷機構,如陶研所、雕塑瓷廠等,是我們研究20世紀60年代前後陶瓷彩繪雕塑發展的重要依據。
  • 2020耀州窯國際陶藝邀請展在銅川開幕
    和諧陝西網訊 為塑造銅川耀州窯文化旅遊新形象,掀起文化旅遊新熱潮,8月25日,由銅川市耀州窯文化基地管委會、銅川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陶溪川美術館承辦的TXC@Sunday Morning耀州窯國際陶藝邀請展啟幕暨耀州窯陶溪川文創園項目籤約儀式在銅川市耀州窯陶溪川文創園舉行。
  • 新疆南疆民間土陶藝人 傳承藝術帶動鄉親致富
    新疆南疆民間土陶藝人 傳承藝術帶動鄉親致富     12月26日,阿吉·艾買提在製作土陶手工藝品中新社發 那斯甫江·馬木提 攝   新疆阿克陶縣巴仁鄉沙依瓦克村土陶藝人阿吉·艾買提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級土陶技藝傳承人,他製作的土陶品種達一百多種,年銷售額40餘萬元。去年阿吉成立土陶手工藝人專業合作社,招收了40多名當地農民,一起學習土陶製作技藝共同致富。
  • 中國當代瓷壇最具收藏價值的風向標——陶瓷藝術大師徐國琴!
    景德鎮的瓷器,曾經讓整個封建皇朝為之魂牽夢繞,讓西方王公貴族為之心馳神往。如今,頻頻出現在世界各大拍賣場,屢屢創造天價記錄,世界瓷器拍賣價格最高的前十名,無一例外,都出自景德鎮。徐國琴《春色滿園》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位在景德鎮當代瓷壇比較有影響力的世家傳承人——徐國琴老師!收藏瓷器,就應該收藏這樣的潛力股,才可以讓投資有最大限度上升空間!
  • 國內首次:德化舉辦以「傳統陶瓷藝術展覽」為概念的藝術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親自為雙年展主題題字,並發來賀信本屆雙年展學術主持人、清華大學教授鄭寧致辭本屆雙年展以「弘揚匠心,致敬傳統」為主題,是立足於傳統繼承、對標國際藝術高端賽事、搭建的傳統陶瓷藝術競賽交流平臺,也是國內首次以「傳統陶瓷藝術展覽」為概念的活動,旨在弘揚中國傳統陶瓷文化
  • ﹃CHINA高度——中國陶瓷名窯大師作品展﹄孟玉松參加
    這是由來自全國知名窯口和代表性陶瓷技藝的18位國家級工藝大師共同為上海中心打造的匠心巨作。《魚樂圖》匯聚了國內陶瓷工藝的頂尖技藝,展現了陶瓷技藝的中國高度,與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相呼應,成為上海中心樓宇文化重要的基因,更與上海的城市精神相應合。
  • 「淄博珍珠」即將閃耀國際舞臺!第二十屆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
    烘託出了第二十屆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以下簡稱陶博會)的「國際範」、「現代感」和「時尚感」,在「淄博珍珠」的折射中,陶博會勢不可擋。三座半球體的白色建築格外引人注目,人們根據外形,親切地稱它們為「淄博珍珠」。「淄博珍珠」作為淄博新地標,即將承載一場意義非凡的製造與文化盛會。
  • 「藝展中國」周思中陶瓷藝術作品欣賞
    《陶瓷強國論: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特區的建設與作用研究》(2014年江西省景德鎮陶瓷文化協同創新項目成果)一書,是我國「國家陶瓷文化區」概念的最早倡議者及推動者,為當前「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在景德鎮的落實作出了積極貢獻。研究專長為藝術史、設計藝術史、陶瓷藝術考古研究。在藝術設計史、陶瓷學研究、教學、創作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 「美陶杯」第一屆中國好陶藝設計大賽啟動,鼓勵多元化設計跨界融合
    本次大賽徵集面廣泛,面向全國範圍內各高校藝術和設計專業師生、設計師工作室、非遺傳承工作室、陶藝大師工作室、陶藝行業從業者、陶藝製作企業等發出邀請。 本次大賽鼓勵參賽作品與當代多元化設計理念跨界融合,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圍繞藝術性、工藝性、陶藝特色、創新性、實用性、市場性、時代性等方向設計創作的優秀陶藝作品。同時,組委會還聘任石灣陶塑技藝國家級傳承人、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澤棉出任本次大賽的總導師和評審委員會主任,集合專業領域的專家與學者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審,發掘陶藝新星和好陶藝。
  • 史江偉:醉心「黃道窯」陶瓷燒制 只為藝術的傳承
    「每次開窯我都緊張,怕燒的不理想,怕藝術傳承不下去。」史江偉小心翼翼打開爐窯, 帶上手套,挨個拿起仔細察看,搖頭連連,「一爐幾十件,只有4件茶盅還可以,茶壺一個也沒有。沒燒好的,又都得砸了!」史江偉郟縣「黃道窯」陶瓷燒制技藝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這一爐燒的,是「黃道窯」瓷器中的「油滴」釉瓷器。
  • 陶瓷藝術大師打造出的「中國鄉村藝術公園」,藏在山溝,土得掉渣
    美麗的山谷邊,6666隻大缸組成了一個大型陶藝裝置《容》,蘊含著有容乃大的胸懷;2016隻星空盞組成了一幅命名為《宙》的壁畫,宛若星空,有奔向宇宙之感;缸做花盆、缸是指路牌、缸之路……這個處處可見缸的地方,就是洛陽三彩國際陶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