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丑》尾聲,混亂沸騰的街道裡,人們帶著小丑面具,高舉著雙手,他們歡呼著,瘋狂著,簇擁著站在車蓋上舞動著的小丑。
小丑成功了,志得意滿!
但,人們擁護的是小丑這個人嗎?
不是的,他們擁護的,只是蘊含在小丑身體裡的反抗精神。
也許,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裡的小丑,所以,我們敬佩小丑,把自己典型化,靠自己走上頂峰,隱藏悲哀,鼓舞狂歡。平凡人,徹底變成了小丑,諷刺生活之餘,諷刺自己,卻也徹底釋放自己。是因為社會冷漠?
不!社會冷漠是因為我們堅強,我們在不斷釋放心中的小丑。
於是,這個世界上,我們都從未靜下心來,聽自己的聲音,我們登高而呼,歡喜鼓舞,使勁一切力量,讓別人聽見我們的聲音,卻忽視小丑的悲哀。
然而,誰也無法改變。
我以為,這是這部電影的核心。
電影的開端,電視機裡沙啞地播報著這樣的信息:
垃圾過度,超級老鼠入侵,人們暴動。高譚市的政治社會陷入了危機。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的所有貧苦人民,飽受著金錢,生活的壓力,他們抱對富有的上層紳士抱有期待,期待紳士們可以拯救他們。
但是他們遭受了什麼?
他們被紳士們殘忍地打入了地獄,他們成為了紳士們口中低賤粗魯的「小丑」。
亞瑟是他們中間的一員,也是這個社會下層悲慘群體的典型。
亞瑟從小夢想著當一名單口相聲演員,他在演中這樣說:「我從小想當一名諧星,大家都笑話我,我長大了,大家不笑了。」
亞瑟的諧星生涯十分坎坷,被痞子打,被人嘲笑,想要逗孩子開心,卻被母親斥責道:「你能別打擾我的孩子了嗎?」
他天生有精神上的疾病,被送到醫院觀察,一天吃七種藥,他貧窮,骨瘦如柴。
生活雖然很悲催,但是母親稱呼他「Happy」,希望他可以給別人帶來歡樂,於是,他一直笑著。
長久以來,被打,他笑;被欺辱,他笑;被同行排擠,他笑;工作被誣陷丟掉了,他笑不出來了。
他代表了當時時代的典型形象,他身上聚集了所以底層人民的遭遇,他的心靈上包含了底層人民的痛苦,他的悲哀,不是個人的悲哀,而是社會的悲哀。
但是他和底層人們最大的不一樣,大概在於,他精神的病,使他無法承受藏在身體裡的疲憊和陰暗,他看不到這個社會的希望,於是他爆發了。
毀掉一個人只需要糟糕的一天。
那天,亞瑟被辭退了,走之前,他將工作室的標語「Don't remember smile」改成了「Don't smile」。
這一行動也預示了接下來的劇情,地鐵上,一位年輕的女子被流氓騷擾,亞瑟大笑著為她解圍,卻慘遭毒打。
沒有任何的反抗是毫無理由的,最後一根細小的稻草,是會壓死一匹已經承載了太多的駱駝。
他開槍了,那一刻,他已經不再是完全的亞瑟了。
他躲到了一間充滿綠光的房屋,和著音樂,舞動起了身軀,這是新生之舞,是他的人生一個新的開啟。
當一個人在泥潭中爬不出來的時候,當全社會都在往他身上吐著痰的時候,當理當著嬉笑著將菸灰彈到他身上的時候。
那個人會絕望,如果他看不到希望,他只能靠自己。
心理醫生的離去,身世的不堪,清晨醒來發現女友只是幻想出來的,自己的喜劇被偶像在電視節目上大加諷刺。
社會上的暴動行為越發高漲,亞瑟心理的火焰也越發兇猛。
他終是爆發了,他捂死了從小對於他被虐待卻漠不關心的母親,他用剪刀殺害了誣陷他的同事,在直播上槍斃了道貌岸然的諷刺他的主持人。
他徹底從亞瑟變成了小丑。
毫無疑問,這是不可取的暴力,但是他沒有辦法了,沒有人可以救他,除了他自己。
我原以為我的人生是一部悲劇,現在想想,他原來是一部喜劇,小丑笑道。
直播上,小丑大肆諷刺道:「我大笑,那是一種病,但貧窮,那才是真的病。」
這句話說的不僅僅是他,還是所以高譚市被貧窮壓榨的人民,他吶喊的,是所有下層悲苦人民的心聲。
於是,小丑的行為,正是直直地戳中了人民心中最痛的地方。
他徹底地撕開了社會這層道貌岸然的遮羞布,在無望中,他不再寄希望於他人,而是舉起來自己的拳頭。
於是,人們歡呼,尖叫,他們歌頌地不是小丑這個人,而是他身上那種,敢於和階級作鬥爭,敢於爭取權利的反抗精神。
那麼為什麼小丑逐漸看不到這個社會的希望了呢?
亞瑟在影片中一共看了三次心理醫生。
第一次,他拿給醫生他的笑話筆記,筆記上寫著:我希望我的死讓這世界更值得。他希望自己的死亡可以引起他人的注意,他還抱有期望。
第二次是在地鐵槍擊案之後,那時的他憤怒地對著醫生吶喊:「所有人都將我當空氣!」,「你從來不聽我的話。」
這個時候的他已經瀕臨扭曲,醫生告訴他治療被政府取消了的事情,更是把他直接推向了深淵,他決心不顧一切了。
直到影片末尾,他又一次見到了心理醫生。
這個時候,他已經經歷了新生之舞,爆發過了心中的憤怒。
過盡千帆之後,他淡然地笑笑,說:「你不會懂的。」
亞瑟為什麼會成為小丑?
有個不可否認的因素是,社會冷漠。
被毆打虐待的童年,不被人重視的成年,使得他的精神早就被種種災難,磨得只剩下一層薄膜,但沒人去保護他最後一絲的堅強。
於是伴隨著清脆地「砰」的一聲,亞瑟的精神世界崩塌了。
看到過這樣一個實驗,研究者拿著抑鬱症自殺患者,生前在人世的最後一封求救信,給正常人去看。
那些信有些寫的很「幼稚」。大體上是「夜晚好冷,救救我。」類似的。
結果是,人們都笑了。
這是一種悲哀,我在求救,你卻笑了。
如果有些改變呢?
如果我沒有笑,而是向你伸出來了手,是靜下心來,傾聽到了你的悲傷呢?
結局會不一樣吧。
也許小丑就不會變成小丑,他會是一個好人,說不定在未來,真的可以帶給大家歡樂。
你可以聽聽我的聲音,做我的英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