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是邵雍畫出來的。邵雍就是邵康節,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主要著作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
其實不管是伏羲八卦還是六十四卦的排序規律,孔子早就在《說卦傳》中解說過了,具體的原文是:「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後人都是根據這條規律來畫先天卦的。
這段文字透露了兩個最主要的排列規律:一、八卦相錯。二、易是逆數。
第一個規律是相錯。八卦相錯指的是兩個卦是相互錯開的,所謂錯就是陰陽互變,如乾卦是三個陽爻,與它對應的錯卦是坤卦,是三個陰爻,所以說天地定位。艮卦只有最上面是陽爻,它的錯卦就是兌,所以說山澤通氣。其他幾對卦都是一樣的。


第二個規律是逆數。這個很好理解,比如1、2、3、4、5、6、7、8是順著數,叫順數。8、7、6、5、4、3、2、1是逆著數,叫逆數。這裡要藉助二進位進行解釋,用0代表陰爻,1代表陽爻。因為0是偶數是陰,1是奇數是陽。先說三畫卦,也就是伏羲先天八卦圖,用二進位表示就變成如下符號:
000坤卦
001艮卦
010 坎卦 (注意二進位是逢二進一)
011 巽卦
100 震卦 (逢二進一)
101 離卦
110 兌卦 (逢二進一)
111 乾卦
根據孔子的說法,「易者逆數」,所以從後往前排,乾卦排第一,兌卦排第二,整體的順序就是最終的八卦排序順序: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知道了先天八卦的排序規律,伏羲先天六十四卦的排序順序就很好推理出來了。先根據二進位的順數排列出先天六十四卦的順序,見下圖:

再根據「易者逆數」的規律,顛倒順序就變成如下圖,其實卦的位置都不變,就是順序相反。

我們可以看出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圓圈按逆數畫出來都是一個太極圖現象,它不是一條直線到底的。八卦是到震卦就轉變方向,轉到巽卦,然後再沿曲線到坤卦。而六十四卦是在復卦,跳轉到姤卦,再轉到坤卦。所以震卦、復卦被認為是一陽初動,為變化的初始位置,這兩個卦在道家的修道中非常關鍵。這個時候就開始變了,邵康節也說「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最後講一個小插曲,根據前人研究結果,據說萊布尼茲是根據八卦圖中的數學「二進法」,發明了二進位記數,並由此製作出當時最先進的計算機,詳見《萊布尼茨二進位與伏羲八卦圖考》,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文由傫傫若遺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