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人到中年,能不能越活越有福氣,往往取決於兩個字

2020-12-07 騰訊網

一直認為,寫作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

雖然那些作家提筆就是江湖,可文字之外,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一個人在伏案寫作,一個人在戰鬥。

也因此,每次看到許多文人墨客的作品時,總是忍不住欽佩他們的毅力,要知道,他們是用無數個孤獨的日夜,才換來這樣成就的。

然而,直到我讀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時,才突然發現,原來那些作家所經歷的不是孤獨,而是強大的獨處哲學。

在這本書中,村上春樹以跑步為核心,抒發了自己對於寫作的理解和對人生的思考。

他提到,一開始自己想要跑步,只是單純地想要強身健體,讓自己更有精力去寫作。然而當他開始跑起來,開始沉浸在跑步的世界時,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從第一次跑到現在,村上春樹已經把這項習慣堅持了幾十年,甚至還憑藉著頑強的毅力,成為了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能把業餘運動做到這樣的極致,靠的肯定就不只是那些對健康的追求,更多的是興趣。

村上春樹愛跑步,他無數次提到跑步對於他的意義:讓自己懂得堅持,讓身心更自由,一步步超越自己等等。

但最能引起共鳴的,莫過於他在跑步中悟到的獨處哲學。

獨處,讓人消化壓力

村上春樹說,跑起步來,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沉默,這時的自己就好像是進入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這裡沒有令人頭疼的壓力,也沒有令人煩惱的瑣碎,有的只是你的呼吸和腳步聲。

而每當這時,他總是會完全投入其中,任自己天馬行空地去想像,聆聽自己內心處的聲音。

在經歷過如此一段獨處的時光之後,再回歸現實世界的他變得更加坦然,因為他找到了一個只屬於自己的角落,可以任意消化情緒,像個孩子一樣活著,所以也就不會覺得外面的世界有那麼難過了。

跑步的世界對於村上春樹來說,更像是一種支撐,讓他體會到了生命的快樂,從而能更堅定地面對複雜的人生。

更恰當地說,是獨處治癒了他。

獨處,讓我們找到真實的自己

也許在外人看來,這種獨自跑步的樣子和獨自伏案寫作一樣孤獨,但他也漸漸明白,寫作和跑步都是一樣的,都是在創造一個只為自己開放的世界,任自己盡情遨遊。

不管是以何種形式,獨處都是那樣令人著迷。

比起外界的喧鬧,這樣回歸自己,與靈魂深入對話的時光,才是最讓人享受的。

這不是孤獨,而是內心最充盈的表現。

人生匆匆,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為了其他人忙碌,為了那些虛無縹緲的事情而奔走,但往往越是匆忙,我們越會迷茫,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做,到底在想要什麼。

這個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光。

在這段時間裡,你可以什麼都不做,任由自己放鬆。但慢慢你就會發現,只有自己的時候,你會不自覺地開始反思,開始回憶過去、暢想未來。

你不必考慮別人時,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生活,想到的也都是自己。這就是獨處的魅力,讓自己開始真實地認識自己,讓你慢慢懂得,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

獨處讓你遠離外界喧囂,不需要再被他人所左右,這時,你會發現自己真實的想法,從而堅定地走向這條路,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獨處,是中年人的必修課

張愛玲曾在《半生緣》裡寫道,「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的確,人到了中年以後,就無法再以「孩子」這個角色自居了。因為父母和愛人子女都在自己身邊,給自己帶來溫情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增加了許多的壓力。現在我們走出的每一步,都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身邊人。

也因此,在我們周圍,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生活好難啊,都沒有時間為自己而活。」

當我們把外界的壓力放在身上時,常常會忽略自己的需求,這種為了別人犧牲自己的付出,看似偉大,卻也在無形中訴說著自己的無奈。

每個人都有責任在肩,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要為了這份責任放棄自己的快樂。

生活已經很難了,哪怕是披荊斬棘的戰士,也需要適當停下來休息一下,更何況是我們呢?所以,請記得,哪怕生活有再多的任務,也要適當地留一些時間給自己。

獨處,是你留給自己的一份溫柔。

在這樣的時間裡,你可以暫時卸下擔子,享受片刻的放鬆。同時,你也可以在獨處的時光之中,發掘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然後試著讓生活做出改變,讓自己活得更舒服一些。

獨處不是逃避,而是短暫休息、調整狀態,當你經歷過一個人靜靜思考的時光後,你將蓄滿能量,以更好的姿態繼續前進。

如果要問人到中年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想一定是獨處的能力。

獨處能夠讓你建立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化無端的情緒。獨處可以讓你靜下心來,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繼而更努力地前行。

越是懂得獨處的人,越會發現自己最真實的樣子,越不會被外界的紛紛擾擾所影響。他們或許不會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在自己的認知裡,他們會做得愈加完美,不辜負時光,也不辜負自己。

懂得滿足自己,比單純的成功更重要,而在這其中,獨處就是基礎。

人到中年,懂得享受獨處時光的人,往往越有福氣。因為他們會發現內心的世界,讓自己充實而自在。

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相信他們都會守著這份美好,活成照亮自己的光。

如果覺得人生仍有遺憾,不如試著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光,相信你會過得更完美。

END

今日話題:

你喜歡獨處嗎?覺得獨處帶給你怎樣的體驗呢?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

相關焦點

  • 太宰治《人間失格》:那些越活越有福氣的人,都明白兩個道理
    主人公葉藏活得顛沛流離,連自己都無法拯救自己,很大程度上,和不具備這種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力關係巨大。 即使已經在這世間摸爬滾打幾十年,很多人仍做不到如此。 自持,自製,自律,無法以個人能力來做到一種自我約束,是很多人難以活得灑脫的一個重要原因。
  • 人到中年,越活越漂亮的女人,早就拋棄了這三種「執念」
    -01-人們對婚姻的評價往往兩極分化,有的人把婚姻當成是改變命運的一個契機,看得十分重要;而有的人把婚姻看作是愛情的牢籠,遲遲不開始下一步。就錢鍾書在《圍城》裡寫的那樣:「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 「越胖越有福氣」的3位生肖女,婚後的生活,神仙都「嫉妒」了
    「越胖越有福氣」的3位生肖女,婚後的生活,神仙都「嫉妒」了 生肖虎 屬虎的女人本身就是非常具有女強人特質的女子,對於老公的助運雖然不是表現在賢惠得體方面,反而是給予了很多勇氣和自信,而屬虎女如果發胖,自身顯得更加威嚴霸氣,對老公的運勢也有相當大的加持,在她們的幫助下也能進步連連
  • 人過中年,在這些地方越「小氣」,越有福氣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非常短暫的,我們的童年往往是矇昧無知,到了少年的時候,又往往在心中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當真正有所成熟時,卻又是時間追趕著人,生活中容不下一丁點的喘息。所以很多人的生活主題都是遺憾,遺憾沒有把握住命運的機遇,當有所清醒的時候,卻已經是「老冉冉之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所以說這個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庸無為的,但是卻還有有那麼的一些聰明人,他們能夠在時光荏苒中,抓取到屬於自己人生的機會,從而能夠在人到中年的時候,可以創作出一些成績,為自己的人生積攢下一些財富。
  •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因為作品太火?
    9日一大早,#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衝上了熱搜。一些網友感嘆村上春樹再一次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還有人曬出其作品中比較經典的句子。也有不少人在討論,村上春樹啥時候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獲獎的可能性有多大?「陪跑」文學獎的村上春樹最近幾年,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但基本次次落空。所以,也有人戲稱他為「萬年陪跑」。
  • 人到中年,越活越「窩囊」,十有八九身上帶這4個「樣」,要摒棄
    導語人活一輩子,其實就是為了爭一口氣。而人到了中年後,為了這氣,越來越順,我們最好要小心而行。而人到中年,那些自我感覺越活越窩囊或者被他人感覺越活越窩囊的人,十有八九都有如下的這四個模樣,而這幾個模樣一經發現,必須立刻摒棄和改正,否則就會越來越窩囊,越來越失去該有的尊嚴。而接下來,讓我們主要分析一下這四個"樣"。
  • 一人伴此一生,村上春樹的愛情比他筆下的故事更加浪漫
    讀過很多村上春樹筆下的愛情故事,故事不盡相同,卻都有著同樣的感動,無論那種感動來自於遺憾還是圓滿,感傷或者幸福,他都讓我們看到了愛情的樣子,哪怕僅僅是一點影子,也是讓人不由得新生感嘆。聽起來其實挺有趣,他並沒有「閱女無數」,他這輩子只娶一人,他也會「調侃」自己的妻子,但這並不妨礙他寫下那麼多經典的關於愛情的故事,蓋是因他對這一人足夠的愛,而這一人也願意陪伴著他總青春年少一起走入中年,然後再繼續走下去,給予他支持,帶給他靈感,這個人就是他的妻子——高橋陽子。
  • 喜歡文學之人,有時間一定要讀讀村上春樹的靈魂之作《1Q84》
    文|心靈餘白事物往往和它的外表不一樣。越長越大,竟然有一種模糊感,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出了偏差,還是說這個世界在無情地向我裸露著它本來就血淋淋的事實?-01-村上春樹的經典語錄吸引到我魚說,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淚,因為我在水中,水說,我能感覺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的心中 ——村上春樹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於是就有了所謂「村上現象」。在這個據說文學越來越低迷的時代,一個作家,尤其是一個日本作家能受到這樣的愛戴,實在是件稀罕事。    了解作家的最佳途徑是閱讀作品。如今村上春樹的主要作品幾乎都已譯成中文或正在譯介中。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譯文出版社陸續推出的17卷本《村上春樹文集》。
  • 《林少華看村上》:林少華帶你讀懂村上春樹作品的異質性
    日本著名小說家石田衣良曾經別出心裁地把小說家比作對症而下的藥:三島由紀夫專治憂鬱症,司馬遼太郎是一副漢方,川端康成是特效藥,卻並非對所有人適用。而村上春樹則是一種減肥藥,世上最受歡迎的減肥藥,人人都要吃。
  • 他把村上春樹的《1Q84》《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翻譯到美國
    《村上春樹和我》並不只是像書名那樣,講述一位原作者與翻譯者之間的交往友誼和互相成就,還有許多讓我們感到陌生卻新鮮的細節。比如,村上春樹作品如何風靡美國,畢竟身處中國,我們也一樣喜歡它們。傑伊·魯賓注意到村上春樹,是因為《尋羊冒險記》。
  • 村上春樹,諾貝爾文學獎的陪跑者,從自由營業者到著名作家
    村上春樹,聽到這個名字你的第一印象一定是「日本人」。村上春樹何許人也?了解日本文學史的人可能比較清楚,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夏目漱石、村上春樹都是日本非常有名的文學家,他們分別以《羅生門》《伊豆的舞女》《過了春分時節》《且聽風吟》等作品聞名。
  • 村上春樹:一個故事大王和半個通靈者
    《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1992)脫胎於《奇鳥行狀錄》(1995)定稿前被刪除的三章內容,村上春樹在此三章基礎上旁逸斜出了這個長篇 。這是村上春樹當時在寫實和寫虛兩個方向平衡(調配,混合)得最好的長篇。
  • 名著金句撈,聊聊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品讀書中13大金句
    今天我們名著金句撈,聊聊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品讀書中13大金句。小說故事梗概《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中,渡邊是東京一個安靜而異常嚴肅的年輕大學生,18歲從家鄉搬到東京,進入一所小型大學學習戲劇。他對戲劇沒有激情,只是簡單地在生活中走走過場。
  • 人到中年,最通透的活法,就這兩個字
    尊重他人,不揭人短《我們不是天使》裡說:「一個成熟的人往往發覺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難處。」可是,現實中真正成熟的人卻不多,有些人總喜歡揭人短處,不懂得尊重別人,不給別人留面子。視頻中,這位記者顯得很沒有修養,所問李子柒的問題不僅尷尬,還直戳別人短處,讓人看了特別不適。比如,記者問李子柒:「你也老大不小了,奶奶催你相親嗎?」此話一出,即便再有素質的李子柒也被氣得直接懟回去,李子柒直言她把天聊死了。
  • 村上春樹訪談錄 | 我最初也幾乎是不能寫的
    川上未映子:那麼,比如有想寫小說的人,說讀了自己非常喜歡的文章,就想這麼寫。可那還是絕對模仿不來的嗎?對不能寫文章的人來說。村上:想必是模仿不來的吧!威爾斯的電影《公民凱恩》裡邊,有個從義大利召來的聲樂教師,對想當歌手的凱恩的太太忍無可忍地說:「世界上有能唱歌的人和不能唱歌的人。
  • 河合隼雄:讓村上春樹扼腕悲嘆「再也找不到這樣能理解我的人了」的...
    作品遍及世界的文學大師村上春樹生活中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平素鮮少與人交往,至交知己更是甚少,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位,就是河合隼雄。 沮喪的河合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指導老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他:「你的日本靈魂到哪裡去了?」這句話猶如當頭一棒,令河合幡然醒悟——無論是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都不能丟了自己的日本靈魂。他按照日本人的文化習慣,重新給那位當事人寫了一封信,結果那個當事人真的就回來了。
  •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讀懂了這本書,就讀懂了村上春樹
    前言《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樹發表於1985年的長篇小說,與《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合稱為村上春樹的三大傑作。這本書展示了作者虛實結合,雙線敘事的寫作手法,是村上春樹作品中最典型的藝術風格。①美感在心理描寫中的體現村上春樹文字的美,我在讀《挪威的森林》中就頗有體會,他極擅長寫人的心理活動,尤其在細枝末節處寫的格外細膩動人。我不能拋棄心,我想,無論它多麼沉重有時候多麼黑暗,但它還是可以時而像鳥一樣在風中曼舞,可以眺望永恆。
  • 「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1961年,村上隨父母移居蘆屋市。在蘆屋市精道中學讀書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世界文學全集,為村上春樹日後文學成就的一塊奠基石。村上春樹與妻子高橋陽子相識於早稻田大學讀書期間,那時,村上春樹與高橋陽子相遇在學校的圖書館。22歲那年,還在讀大學的村上,和女朋友高橋陽子直接領證結婚,婚後,他們倆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館打工。隨後又在校外開了家爵士樂酒吧。
  • 村上春樹:廚房中誕生的作家
    1987 年,以代表作《挪威的森林》的問世為標誌,村上春樹完成了一場小說藝術的「個人革命」。村上文學被提升到「後戰後」的日本精神史的高度,受到了不同國別的讀者的廣泛關注,引發了久盛不衰的「村上現象」。村上春樹對戰後日本社會現存精神危機的藝術揭示,顯示出戰後日本、乃至整個文明人類的某種革命性的文學變革與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