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說起漫改真人劇,幾乎百分百是雷區。
特別是,越火爆越經典的漫畫大IP,改成真人版演出後就越雷人。
比如,尷尬到摳出三室一廳的《網球王子》,
違背牛頓定律的騷操作,不符合想像的各主角,
漫畫看著多熱血,現實演出來就真雷人。
豆瓣評分5.6,完全沒有動漫熱血內味兒。
再說說,國內動漫大IP《秦時明月》,
你純當古裝劇看看倒也還行,可要說是漫改真人版,
對不起,那是真的爛到沒邊。
即便是,實力派健將陸毅、陳妍希上場,也沒能挽救大眾4.9分的差評。
所謂漫改劇,講究的是一個真,一個還原,
你可以為了貼合實際演出,做出適當性調整,但劇中的精華和精神,可不能胡亂改編演繹。
可惜的是,往往手握大IP改編權的片方,很少會考慮這點,
總是將改編走向極端,更有甚者,改得面目全非,無非是,利用原著知名度圈一波熱度。
一個個憑白糟蹋了原作,惹得粉絲們憤慨。
這不,聽說國內要漫改真人劇《棋魂》時,幾乎所有粉絲內心都是拒絕的。
每個人心裡想著的是,怕是又要毀一部經典。
奇怪的是,這次《棋魂》真人劇,
從無人看好,眾人皆嘲的「爛劇預定」,一點點逆風翻盤,
無數支自來水軍,自發為《棋魂》宣傳,真香預警越來越多,
至此,在豆瓣評分高達8.2。
那這部真人劇的魅力,到底在哪裡?憑什麼贏得如此多人喜歡?
02
原作《棋魂》有多經典,用一句話形容,
是日本國民番,遠銷海外的佳作,幾乎是每個人童年必備的熱血競技番。
因為《棋魂》的出現,幾乎整個東南亞地區,掀起過一場狂歡的「圍棋」浪潮。
日本當地,圍棋人數直接飆升百來萬,
我國圍棋大神柯潔,也曾直言:「我希望自己成為佐為那樣的人。」
這部動漫故事線,說來也簡單。
少年小光,某天遇見平安時代的棋士,藤原佐為的靈魂,
在他的帶領下,一路開掛,也一路成長,開啟升級打boss的圍棋冒險。
雖說原作早已完結十幾年,但在豆瓣評分,仍然高居9.2。
足可見,要想將這樣一部知名度甚廣的動漫,拍成好的真人劇,
其實是有難度的。
而中國本地化《棋魂》的成功,主要離不開三點。
第一,準確貼合原作下的改編,不魔改。
開篇故事時間線設定在,香港回歸的年代,主角換成了熊孩子小光,和南梁棋士褚嬴。
兩人的相遇,是意外中的意外。
當時的小光著迷《四驅兄弟》,到處攢錢想買最新款的四驅車。
哪個男孩能擁有一輛新款玩具車,誰就是班級人人豔羨的存在。
不得不說,劇組精心挑選了那年代,小孩子童年回憶加入,
比如,《柯南》、《數碼寶貝》等,讓觀眾下意識帶入本土的情感,直接收割了一波好感。
把原作的定位,恰當自然地嫁接在中國土地上。
甚至不惜斥巨資購買原作片尾曲版權,改編成人人可以傳唱的國語版本,
很難不勾起一波美好回憶殺,能感受得到劇組滿滿的誠意。
第二,人物設定合理,過渡自然。
作為熊孩子,小光一開始是個沒有責任感,沒有擔當的調皮小孩。
一來對圍棋不感興趣,二來任性妄為,幾次三番闖禍。
他的身上,是有一條明顯的成長線的,
你明眼可見,他是一步步從熊孩子,蛻變成為圍棋付出熱愛與心血的少年郎。
說實話,前三集看小光,我一度對他很討厭。
說話不知分寸,做事三分鐘熱度,以自我為中心。
六年前沒長大的他,就和生活中遇到撒潑打滾的熊孩子沒啥區別,
六年後經過時間沉澱,他開始漸漸懂得何為棋士精神,對圍棋技藝有了探求,變得重視。
小光雖然手握起點爽文男主的劇本,但爽和現實的佔比,拿捏得恰到好處。
很顯然,小光是個有點天賦,卻並不完美的孩子。
為了凸顯他孩子心性,長大後的小光,中間也沒少犯過混。
可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小光人物形象更真實親切。
他與褚嬴的感情,也是如此一步步建立起來,深厚起來的。
大雨下,他為幻影的褚嬴撐傘,訓練營中,不滿別人貶低褚嬴的嗆聲,
以及,為了讓褚嬴揚名四海,拖著病體都要幫他網上下棋的決心等等。
無一不在側面突出,似師徒又似朋友的兩人,漸漸成為了離不開的光和影。
不用假大空的臺詞明說,而是在細節處顯真章。
再者,與亦敵亦友的對手俞亮之間的戲份,也是讓一群人尖叫不已。
「光亮cp」之間若即若離、你追我趕的感情線,
兩個熱血少年相互追逐的友情,真是讓人看著熱血澎湃!
更別提,劇中關於群像的描寫,也堪稱一絕,
比如何嘉嘉、吳迪、穀雨、沈一朗、洪河等。
這些少男少女的加入,讓主角的青春更加真實有力量。
他們共同經歷的煩惱,面臨過的衝突,以及面對夢想時的迷惘與拼搏,都讓人感同身受。
那些名為夢想與友情的故事,往往最容易打動人。
真人版《棋魂》,每一筆改寫,每一個劇情的編排,都因赤誠而收穫觀眾好感與口碑。
第三,必須得誇一句,《棋魂》的選角,也是讓劇情真香的一個點。
特別是,胡先煦飾演的小光,少年氣息滿滿,又富有煙火氣息。
他就像鄰家那個調皮男孩,慢慢的,蛻變成了熱血兒郎。
熟悉親切,令人鼻酸眼酸。
而張超飾演的褚嬴,老練中不乏活潑,誇張的眼影下,蓋不住性格的討喜,
他表現出的對圍棋的熱愛,對新時代的好奇探索,
每一處的演繹,都踩到點上,讓人很難不喜歡這樣俏皮的竹林棋士。
劇中用唐朝詩人張喬,一首《詠棋子》,道盡褚嬴的一生追求:
黑白熟能入玄門,千回方圓生死分。
空門說的恆沙劫,應笑終年求一真。
記得擔任編劇的動漫原作者崛田由美,看完劇後直接寫了親筆信支持:
「原來真人版是這樣的有表現力比原作更具衝擊力、更嚴格新棋魂讓我心生雀躍。」
說實話,《棋魂》故事不複雜。
它想講的不過是,圍繞圍棋夢想下發生的故事,卻總讓人不知不覺間,被圍棋燃動了心。
《棋魂》也沒有很多大道理。
鏡頭卻總在不經意間,透露出世界的複雜規則,與成人社會裡的艱難選擇。
把少年青春裡,所有明朗與陣痛,辛酸與振奮,都攤在鏡頭前任人賞析,
不點破,不點評,交給看客自己體會。
雖整部劇刻畫得不算深刻,細節處也稱不上不完美,
但精準有效,正中紅心。
這或許,就是《棋魂》之所以,能在漫改劇裡獨佔鰲頭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