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內鬥再升級,CEO迪斯上書「出師表」

2020-12-14 汽車商業評論雜誌

撰文/ 馬曉蕾

編輯/ 溫 莎設計 /趙昊然來源 / Handelsblatt,作者:Stefan Menzel

75年前,大眾建立了所謂的「職工參加企業經營決策」系統,強大的工會就此誕生。

大眾集團工會副主席貝尼拉·拉瓦羅(Daniela Cavallo)在75周年慶典上針對迪斯指責工會阻擾改革進行申辯

11月27日,大眾集團工會75周年慶,在沃爾夫斯堡舉行了盛大的儀式,德國前總理施洛德(Gerhard Schrder)特地趕到沃爾夫斯堡參加慶祝活動。大眾集團董事長漢斯·迪特·潘師(Hans Dieter Poetsch)在慶典上稱讚了勞工代表在公司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一般情況下,CEO肯定會參加自己公司的工會紀念日慶典。但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並沒有出現在沃爾夫斯堡的活動中心,反而是人力資源總監克裡安(Gunnar Kilian)代表管理層前來。克裡安此前曾為工會主席奧斯特羅(Bernd Osterlo)工作多年。

儘管迪斯沒有親自出席儀式,但他當天在德國日報《Handelsblatt》自己的專欄中發表文章「無論有沒有大眾汽車,十年後必將發生變革」。文章中清楚地表明了目前大眾集團內部的矛盾線,抨擊了工會對公司的影響力,自己的改革計劃在公司內部阻力重重,進展緩慢,通篇傳達出了一種失望。

目前迪斯與工會的矛盾主要體現為他的主要訴求延長合同和提名新高管均被否決。

申請延長合同被拒,迪斯求助兩大家族

迪斯在文章中寫道,該公司受工會影響很大,工會有時與股東的利益不同。「當我在沃爾夫斯堡上任時,我曾堅定地決心改變大眾的體系。這意味著要打破陳舊的、龐大臃腫的結構,使公司更加敏捷和現代化。我和許多具有同樣積極性的同僚一起,在許多地方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但在位於沃爾夫斯堡的公司總部還沒有做到。

他指出大眾必須要提高效率,公司的規模、歷史以及在工程和製造傳統汽車方面的優勢甚至會在劇烈變革的時刻變成一種負擔。

迪斯與大眾工會積怨已深。早在今年6月份,迪斯就曾申請延長合同,被工會拒絕,在一次3000多名管理人員參加的內部會議中,迪斯當眾指責監事會成員中有內鬼,將大眾高度機密的軟體問題洩露給媒體,導致了鋪天蓋地的關於大眾高爾夫8和I.D3軟體問題的報導。

迪斯言辭過於激烈,徹底激怒了監事會,甚至考慮與迪斯終止合同,最終以迪斯的公開道歉、被剝奪大眾品牌的管理權雙方和解,在迪斯的落敗中告一段落。

平靜的日子過了才幾個月,11月份,迪斯與工會的矛盾再次升級,甚至可能會終結迪斯的大眾生涯。迪斯再次向大眾提出申請延長合同期限,被工會領袖再度否決。迪斯不得不向保時捷和皮耶希兩大家族求助,要求其支持他延長合同。

此次矛盾的起因是集團財務長弗蘭克·威特(Frank Witter)合同將於2021年中到期,到期後不再留任。迪斯提名了三個以上的候選人來接替弗蘭克,但在監事會投票之前,這些候選人均被大眾的勞工領袖所否決。

據知情人士透露,候選人之一奧迪財務長阿諾·安特利茨(Arno Antlitz)在此前擔任大眾品牌的財務總監時就與工會領袖發生過衝突。

此外,自今年6月宣布任職不到兩年的斯特凡·薩默(Stefan Sommer)離職後,大眾一直在尋找採購主管。迪斯提名的託馬斯·席幕爾(Thomas Schmall)也被工會否決。財務長和採購主管這兩個職位是迪斯削減成本和提高大眾汽車效率的關鍵,大眾汽車剛剛批准了一項150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

大眾或「成也迪斯,敗也迪斯」

迪斯在德國日報個人專欄發表文章「無論有沒有大眾汽車,十年後必將發生變革」

迪斯管理風格強硬,在電動汽車領域進行了積極的推進,分析人士認為這將成為大眾的競爭優勢,但也正是他一貫的強硬作風,引起了監事會的不滿。迪斯也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由於我偶爾會以對抗性的方式來處理和解決問題,因此我的職業生涯發生了很大變化,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我漸漸開始質疑我的管理方式,並將其改編為沃爾夫斯堡式的,以取得最佳效果。」迪斯於2015年被任命為大眾品牌負責人,2018年4月被任命為集團執行長,合約期為5年,他的合同將於2023年到期。

德國公司一般在合同到期前一年才對合同延期進行審議,但迪斯要求公司現在就續約,延長至2025年。「他現在需要確認監事會支持他的方針。」內部人士解釋說。由此可見,迪斯如此急迫地要求延長合同是他催促監事會表態的一種手段,讓監事會的支持他的改革。公司發言人拒絕對此發表任何評論。

大眾的工會主席兼監事會成員奧斯特羅11月25日在領英上發文稱,不存在有爭議,並希望繼續與迪斯合作,在未來幾年成功地進一步發展大眾汽車。

內部人士透露,大眾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召開會議。合同延期問題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個話題。迪斯合同延期可以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他的合同立即終止,之後立即籤訂一份為期5年的新合同;另一種是履行現有合同到2023年,然後再續約三年。

如果按照迪斯的要求進行合同延長,在延長任期結束時,他將年滿67歲。恰恰是這種情況,成為了迪斯的一大難題。因為只有在有特殊原因的情況下,CEO的年齡才有可能延長到65歲以上。根據大眾《企業章程》的規定,超過65歲限制的管理合同,就屬於工會的決議範圍。因此,工會領導奧斯特羅有權阻止合同的延長。

大眾工會為什麼不好惹

大眾的工會是由大眾總部沃爾夫斯堡所在的德國下薩克森州政府支持的,而該州政府是大眾的第二大股東,持有20%的股份,這也就是為什麼大眾也被稱為是德國的國企。根據大眾汽車的《企業章程》規定,下薩克森州有對重大事項決議的一票否決權。

大眾集團監事會共有19個席位,其中工會代表便佔了9席,接近一半,多年來,這些工會代表們左右了多名高管的下臺。即便持有53%投票權的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普遍支持迪斯的整改努力,但他們也傾向於避免與工會和下薩克森州的直接衝突。

伯恩斯坦分析師阿恩特·埃林霍斯特(Arndt Ellinghorst)11月底給兩大家族領袖沃爾夫岡·保時捷(Wolfgang Porsche)和潘師寫了一封公開信,敦促他們表態迪斯是否仍然享有他們的全力支持。

「看到工人委員會和管理層之間持續不斷的公開內鬥是非常令人不安的。」埃林霍斯特寫道,「當每一個有爭議的管理決定都受到來自組織內部的破壞時,是不可能經營一家公司的。」

大眾ID.3上市以來銷量迅速攀升,超越雷諾Zoe成為歐洲最暢銷的新能源車型。大眾為了挑戰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領先地位,已經在五年計劃中投入了730億歐元,這場內鬥可能會拖累整個進程。

相關焦點

  • 大眾高層內鬥 CEO迪斯向監事會施壓
    CEO迪斯與大眾監事會之間的矛盾已經上了臺面。據路透社報導,大眾集團CEO迪斯正謀求安插自己的兩位親信進入集團要職,據悉迪斯向監事會施壓的一種手段,以迫使後者同意自己的續約申請。大眾集團CEO迪斯計劃推舉奧迪財務長阿諾·安特利茨(Arno Antlitz)晉升為大眾集團財務長;推舉集團零部件業務負責人託馬斯·施馬爾(Thomas Schmall)晉升為大眾集團首席採購官員,推薦兩位自己人進入董事會還是為了拉票
  • 大眾迪斯:2020年最難的人
    11月28日,大眾集團掌門人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領英發布的長文中直言。這篇名為《我們如何改變大眾(How we transform Volkswagen)》的長文,像是這個62歲的男人,最後一次為挽回股東方的信任做出的努力——和諸葛亮呈上《出師表》一樣,戳了痛處,也表了決心。
  • 路透:大眾集團開緊急會議討論CEO迪斯未來
    來源:鳳凰網汽車路透社11月30日報導,大眾集團CEO迪斯(Herbert Diess)的命運再次未卜。知情人士透露,大眾集團監事會將在12月1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大眾集團CEO迪斯的未來。會議上將討論迪斯未來的各種可能性,但監事會會做何種決定仍未知。大眾集團新聞發言人拒絕對此進行評論。知情人士透露,大眾集團監事會和迪斯的鬥爭再起。此前,迪斯對大眾集團高管層大換血,但提名的財務董事和採購董事遭到了高管層內部的反對。同時,迪斯再次提起要延長自己的工作合同,得到大股東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支持,但遭到工會代表的反對。
  • 迪斯卸任大眾品牌CEO,或因大眾電動化轉型,激進與迷茫並存?
    一方面,迪斯帶領大眾豪擲160億成功入股江淮汽車、國軒高科,宣稱要將安徽打造成中國新的電動汽車中心。另一方面,迪斯申請延長工作合同到2025年,卻遭到了大眾監事會、保時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的明確拒絕。
  • 布蘭德斯塔特將接替迪斯 成為大眾集團CEO
    迪斯將專注負責大眾集團的管理工作,與此同時,大眾集團內部負責採購和零部件部門的負責人斯特凡·薩默斯(Stefan Sommer)也將離職,上述一系列人事任命將於7月1日起正式生效。據資料顯示,布蘭德斯塔特於1993年加入大眾集團,曾陸續在西雅特、大眾品牌擔任高級採購管理職位。2008年正式成為大眾品牌營運長。
  • 大眾CEO迪斯:蘋果造車給大眾帶來更大的挑戰
    12月23日,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斯(Hebert Diess)表示,手握重金的科技巨頭加入汽車行業,給大眾帶來的挑戰將比豐田等傳統競爭對手大得多。 大眾迪斯針對蘋果造車傳聞表示:「我們期待著新的競爭對手,它們肯定會加速我們行業的變革並帶來新的技術。令人難以置信的估值和實際上無限的資源獲取,這一改變非常值得尊重。由此帶來的真正挑戰要大於行業裡的傳統競爭對手豐田汽車。正如我以前說過的那樣,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業終將再次成為移動出行公司,它可以是特斯拉、蘋果或大眾汽車。」
  • 大眾CEO迪斯在權利鬥爭中勝出,兩位心腹升任大眾集團高管
    此前大眾集團CEO迪斯正謀求安插自己的兩位親信進入集團要職,據悉迪斯向監事會施壓的一種手段,以迫使後者同意自己的續約申請。經過一番內部鬥爭,迪斯曾推薦2名「心腹」升任大眾集團高管一事得以成功。大眾集團CEO迪斯計劃推舉奧迪財務長阿諾·安特利茨(Arno Antlitz)晉升為大眾集團財務長;推舉集團零部件業務負責人託馬斯·施馬爾(Thomas Schmall)晉升為大眾集團首席採購官員。
  • 保時捷家族力挺,大眾集團CEO迪斯和監事會表面和解
    德國《汽車周刊》6月9日報導,大眾CEO迪斯為失言向大眾監事會道歉,大眾監事會接受迪斯道歉,大眾大股東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介入紛爭支持迪斯。迪斯在上6月4日的大眾高管大會上公開指責監事會「犯罪」,但迪斯指責的其實是大眾監事會成員洩露隱私。早先德國媒體報導,迪斯希望延長工作合同但遭監事會拒絕,迪斯認為該消息被監事會洩露給媒體,洩露機密消息是非法的。
  • 大眾CEO迪斯:自動駕駛汽車將在2025年後上市
    易車訊  日前,我們從相關外媒處了解到,大眾汽車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預計,自動駕駛汽車將在2025至2030年間上市銷售。據了解,迪斯在接受德國媒體採時中表示,隨著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計算機晶片的性能不斷提高,同時人工智慧的發展也在加速這一進程,自動駕駛系統很快將能夠處理自動駕駛過程中遇到的複雜情況這點已經可以預見。
  • 改革成敗在此一舉 大眾集團CEO迪斯又跟監事會「幹」起來了
    日前,據路透社報導,大眾集團CEO迪斯正謀求安插自己的兩位親信進入集團要職,他推舉奧迪財務長阿諾·安特利茨(Arno Antlitz)晉升為大眾集團財務長;推舉集團零部件業務負責人託馬斯·施馬爾(Thomas Schmall)晉升為大眾集團首席採購官員。路透社認為,這是迪斯向監事會施壓的一種手段,以迫使後者同意自己的續約申請。
  • 3小時會議商討無果,大眾CEO迪斯能否續籤仍未知
    在此事之後,大眾高爾夫8和I.D3車型所涉及的軟體問題被大量曝光。對此,迪斯在內部會議上指責大眾集團監事會成員中有內鬼,稱其將大眾高度機密的軟體問題洩露給媒體。由於言辭過於激烈,迪斯此舉也激怒了大眾集團監事會,對方甚至考慮與迪斯終止合同。最終,該事件以迪斯公開道歉,並被拿掉大眾品牌CEO頭銜結束。
  • 大眾「宮鬥」告一段落:CEO迪斯遜位,電動化革命火種得以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迪斯卻贏得了自己一直堅持的戰略方向的勝利:確保了其「電動汽車計劃」的未來。大眾汽車集團監事會一致決定支持迪斯的電動汽車戰略,「在未來的幾年中,執行董事會將在迪斯的領導下實施這一戰略。」作為一名改革者,迪斯面臨著巨大阻力,而這場改革的成功與否很可能決定著大眾未來的生死存亡。而隨著迪斯的未能續約,其所提的戰略方向卻得到認同,大眾改革之路愈發變得撲朔迷離。
  • 大眾CEO迪斯:只有跟上特斯拉步伐 隨後才能超過它
    而此前在汽車電氣化時代準備不足的大眾汽車,在當下的市場中就顯得較為尷尬,已經開始追隨其特斯拉的腳步,艱難的向電氣化、智能化轉型。據外媒報導,近日,大眾汽車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向埃隆·馬斯克發出了一個信號:我們正劍指特斯拉。
  • 馬斯克密會迪斯!特斯拉結盟大眾?Model 3歐洲或遭大眾強力阻擊
    ID.3在承載著大眾電動化時代希望的同時,也得到了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親口褒揚:「對於非運動型電動車來說,它很好!」歐洲時間9月4日深夜,一架灣流G650商務機發動機的尖叫聲劃破了柏林夜空的寧靜。飛機上坐著的正是馬斯克。之前的一周時間內,馬斯克剛剛造訪了位於柏林郊區的特斯拉4號超級工廠。
  • 大眾在中國狂賺44億歐元!「成本殺手」迪斯的對與錯
    很顯然,迪斯和中國網友溝通的初衷,並非「共克時艱」,而是似乎對不久後中國輿論一邊倒的批評做的準備。 迪斯開通微博後不到一個月,大眾「帕薩特碰撞門」在網上發酵,中國人心中的「德國製造」,再一次從神壇跌落。大眾在中國遇到了堪比十年前變速箱事件同等級的危機。
  • 不顧前方酣戰,大眾集團內鬥再起?
    同時,現年62歲的迪斯再次提起要延長自己的工作合同至2025年(原合同到2023年),再次遭到監事會拒絕。監事會認為迪斯合同延期事宜塵埃已定,知情人士透露,大眾集團工會和迪斯的鬥爭再起,嚴重削弱了監事會對迪斯的支持。工會在監事會上控制著9個席位,往往跟第二大股東德國下薩克森州(持股20%)立場一致。
  • 迪斯的煩惱:狼堡的組織架構僵化了?|大眾|大眾汽車|高爾夫|沃爾夫|...
    因為議題就是大眾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本人。早在監事會大會召開之前的一周時間內,關於迪斯即將在會議上被解職的傳聞就已經見諸報端。以「一場政變」為標題的報導不約而同地大規模出現。
  • 獨行者迪斯,「大眾內部很多人希望他失敗」
    那天,為他站臺的有美國消費者科技協會CEO加裡·夏皮洛(Gary Shapiro)、Mobileye聯合創始人奧門·夏澍瓦(Amnon Shashua)、LG電子負責人Richard Seongho Choi,後兩位是大眾集團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的合作夥伴,他們都在幫助迪斯傳遞同一個信息:大眾正在改變、大眾與美國市場有很深的感情、純電智能是大眾的未來、「柴油門」不可能再發生了、環境不會汙染
  • 續約未果 迪斯與大眾內部衝突無疾而終
    如果找到妥協方案,可以在接下來幾天內討論,並在下周監事會會議中做出決定。  這並非迪斯首次與大眾衝突。  2020年上半年,迪斯突然提出將續約合同延遲至2025年。他在2018年4月成為大眾汽車CEO,合同籤約至2023年春季。按慣例,迪斯可以提前一年在2022年初提出續約。  這一打破常規的做法並未獲得監事會支持,也將此前積累的矛盾推至臺前。
  • 大眾集團上演「權力遊戲」 聖誕節前能否「大結局」?
    隨著事態的發展,媒體已經開始用內鬥(infighting)來定義這場交鋒。作為集團的最高決策機構,大眾集團監事會每周都在討論相關的議題,這場高層「內鬥」也正如歐美常見的周播劇一樣,一集一集的揭示著這家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在改革與轉型中遭遇的切膚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