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能力與實力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組成與彰顯,更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部分。
雖然我國的現代航天事業相比美俄等國起步比較晚,但經過我們中國幾代航天人的努力,我們正由追趕不斷變為超越。
今天的我們中國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級航天大國,新一代中國航天人正用技術創新、不畏艱難、勇於探索承擔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助推我們中國從世界級航天大國向世界級航天強國奮力前行、闊步邁進!
點擊播放 GIF 1.9M
從神舟到嫦娥,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從載人登月計劃到載人登陸火星計劃,從玉兔二號漫步月背到建設地月空間經濟區計劃,到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拉開序幕,等等,中國航天正用我們的絕對能力與實力不斷驚豔世界、璀璨四方。
近日,我國航天領域又傳來好消息,就是我國已實現金屬3D列印技術在運載火箭上的工程應用!
據央視新聞頻道10月17日的報導,由航天科技集團舉辦的第二屆創新科技創意大賽近日在廣州落下帷幕,一批航天前沿技術在大賽中集中亮相,目前我國已經實現金屬3D列印技術在運載火箭上的工程應用。
央視網打量視頻旗下新聞頻道,解析熱點,專注時事與思想。航天前沿新技術!金屬3D列印已應用於運載火箭產品中
▲視頻
據報導,「3D列印」,專業說法叫做增材製造。相對於傳統製造中由一個鑄鍛不斷「減材」進行加工的方式,增材製造通過直接生成數學模型,對零件進行逐層堆積,可以大幅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在這個基礎上,針對鈦合金等航天領域使用較多的高性能金屬材料的3D列印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這套加工裝備採用了「七軸聯動」的方式,相比較於以往「三軸」「五軸」的裝備水平,維度更多,也就能夠滿足更加複雜的加工需求。
報導稱,目前,該技術已經在部分運載火箭、太空飛行器中取得了應用。在未來運載火箭大型零部件製造,以及可回收太空飛行器中高附加值零件的修復中,也將進行推廣應用。
值得一說的是,這並不是我國首次把3D列印技術應用到航天領域,而是首次實現金屬3D列印技術在運載火箭上的工程應用。
據此前的報導,今年5月初,我國首飛成功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上搭載著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而實驗船上就首次搭載了一臺「3D印表機」。
我國首次完成了「太空3D列印」實驗,這也是國際上第一次在太空中開展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3D列印實驗,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支持未來空間站的長期在軌運行,以及發展空間超大型結構在軌製造和擴建。
點讚中國航天,點讚中國科技科研工作者!
中國空間站效果圖
今天的我們中國正不斷的崛起與強大,中華民族正邁著矯健自信的步伐在偉大復興的路上闊步前行。
今天的我們中國在科技、經濟、軍事等諸多層面與領域正不斷創造出越來越多的世界第一與世界前列,大國地位全球彰顯,大國實力舉世矚目!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砥礪前行,奮發圖強!
加油,中國!
文/深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