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資訊,請及時關注微信公眾號(鄧州全記錄、行走在鄧州)
2020年春節來臨之前,新冠肺炎疫情突然降臨。鄧州作為毗鄰湖北的人口大市,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牽動了鄧州疾控每一個人的心!
戰必召,召必回。疫情就是命令!鄧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全體職工發出了抗擊疫情的動員令,中心慢病科的同志們立即響應,自覺取消春節假期,義無返顧的投入抗疫戰鬥!在平時,他們從事著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守護著群眾健康。在戰時,他們主動請纓,衝鋒在抗擊疫病的第一線,用擔當和奉獻履行著疾控人的光榮使命。
慢病科醫生在火車站卡點
率先垂範的大姐大
劉振霞,是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的「大姐大」,平時身體不好,血壓低,有眩暈症。在接到疫情的通知後,她聞令而動,立即於臘月二十九奔赴市陶營高速卡點。最初設置的交通卡點沒有帳篷,幾乎就是露天工作。白天溫度還高點兒,到了晚上,刺骨的寒風,讓人瑟瑟發抖,就是夾裹著厚厚的棉衣也難以抵禦。儘管這樣,劉振霞仍然對每一個過往的車輛、人員進行認真的排查、登記、測體溫,生怕漏掉一個。風雨中,劉振霞連續堅守了兩天兩夜,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給全科室的其他工作人員樹立了一位真正「大姐大」的風範。
巾幗不讓鬚眉的退伍兵
張小萍,是一名光榮的退伍軍人,幹起活來風風火火,更是擁有一股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氣。她一貫雷厲風行的工作態度使得大家這樣評價她:「張小萍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雖然她居家南陽,但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她一直堅守在鄧州火車站卡點,火車站卡點人流量大,每天的工作量也十分大。在南陽上班的丈夫也在南陽為疫情服務,兩個人都忙於工作,就留下了13歲的兒子獨自在家學習、做飯,像個頂天立地的小小男子漢。一想到兒子獨自在家照顧自己,張小萍的心裡就有說不出的心酸。每次和兒子通電話,兒子總說:「媽媽,你安心在鄧州工作吧,我會自己照顧自己的,我老爸的飯我也包了!」每每聽到兒子懂事的貼心話,張小萍總會熱淚盈眶,但那些柔然的兒女情長在嚴酷的疫情面前容不得她細細體味,一轉身,擦掉眼淚,她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去,她想只有堅守崗位,認真工作,才能使疫情早點結束,換得一家人的團圓。
主動擔當的小暖男
李世明,是科裡最年輕的小夥子,疫情當下,他主動請纓,到艱苦的地方去工作。在設置得疫情卡點,最苦最累的活,他總是搶著幹。他總是說:「我是單身,反正我是一個人,夜班我來上。」就這樣,李世明連續一個多月待在卡點,累了就在椅子上眯會兒,餓了就吃口泡麵。他甚至忘記了自己腰部剛做過手術,不能勞累,但是他卻為了照顧其他值班人員而忘記了自己。因為老吃泡麵,在他的朋友圈裡,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話:我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泡麵了……
舍小家為大家的男子漢
吳英俊和韓耀楠,他們倆的孩子都還不滿1歲,防疫中心通知去一線,疫情就是命令,軍人出身的他們二話不說就「赤膊上陣」了。從市裡設置的交通卡點到醫療單位的預檢分診再到應急辦,組織安排哪裡就積極補上去,因為疫情存在極大的傳染性,在他們換班的時候也不敢回家抱抱孩子,跟家人聚聚。長時間見不到孩子,孩子都忘了爸爸的樣子,隔著手機屏,孩子只能直愣愣的看著手機裡的這個陌生人。
吳英俊在鄧州市龍堰鄉高速卡點值班
在交通卡點,會遇到各樣各色的人,由於要詳細登記每個人的信息及體溫,有些人不配合甚至是謾罵,他倆總是耐心的解釋並及時宣傳新冠肺炎的知識,取得他們的諒解和配合。
慢病科同志們出色表現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大家風趣的說:「慢病科一點都不慢!他們的抗疫工作效率高著哩!」
慢病科群體只是鄧州市疾控中心的一個縮影,還有很多同事,像他們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怨無悔。大家有一個共同願望:冬去春回,勝利可期!春天來了,最終的勝利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