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21日訊2月21日下午,黃陂區姚家集街木蘭花鄉山水酒店,石帆起得很早,和工友們一起整理行裝準備回家。他難掩內心的興奮:「出來這麼多天,我現在最想回家抱抱我的兩個孩子」。石帆是參加搶建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64名黃陂建築工中的一員,今日隔離期滿,他們終於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
黃陂64名建築工請纓參戰搶建武漢雷神山醫院
37歲的石帆是黃陂區姚集街石橋村人,在武漢萬中集團當了近5年建築工人。1月25日晚10點,集團董事長葛天才在接到中建三局建設雷神山醫院的任務後,緊急聯絡管理人員,並在工作群內招募工人。一聽到消息,石帆自告奮勇報了名。他還召集了7名工友,其中包括他64歲的父親。當晚不到11點,64人的「萬中鐵軍」集結完畢。
26日下午一點,64名工人乘車前往雷神山醫院項目。當晚,工人們進場連夜施工,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開叉車、升降車、電焊、氧割、電工、木工、鋪地板膠、防水、裝鋼樓梯、貝雷片安裝、抹灰……一切為保證醫院建設順利進行。工地的夜晚總是燈火通明,機器聲隆隆作響。石帆說,在工地奮戰的13天裡,每晚他們都是近凌晨1點才吃晚飯,吃完飯便又是一個通宵。什麼工作缺人就做什麼,他只有利用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給妻子打個電話報聲平安。
搶建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64名建築工凱旋
石帆的工友、今年33歲的姚剛也是黃陂姚集街人。當初家人怕他感染極力反對,但他仍然堅持報名去援建。每天只能趁吃午飯的時間在草皮上躺兩三個小時,通宵施工已是家常便飯,有時午飯就是一碗泡麵。「雖然大家都很累,也冒著感染的風險,但能儘自己的一份力,我們都覺得值!」姚剛質樸地說。終於在1月30日,萬中工人負責的約4000多平方米的建設區域基本成型。
2月1日,火神山醫院工期將至。此時雷神山醫院的活動板房已經吊裝了一小半,石帆便自告奮勇和公司的12名工人前去支援,連續幾天,從雷神山奔赴火神山,一到現場就火速開工。石帆坦言,施工常常要爬10米的梯子,風險很大,有時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但是工人們都沒有退縮。直到2月8日,雷神山醫院正式投入使用,64名工人才凱旋,回到黃陂。
為了64名工人的安危,8日當天,葛天才便安排他們入住木蘭花鄉山水酒店進行安全隔離。隔離期間,工人們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由公司派專業的醫護人員對所有工人定期檢查發熱、乏力、乾咳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工人們在酒店接受安全隔離,每日都有專人測體溫
14天的隔離期,石帆和父親住在一間房,因為過於疲憊,容易失眠的他一沾枕頭就睡著了。睡了將近兩天,疲憊不堪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才恢復過來。隔離期間,石帆沒事就寫寫詩,學學抖音上的舞蹈,對著麥克風唱唱跳跳,發了近百條短視頻分享每日的生活。他說:「我想讓那些在隔離的人看到,隔離不可怕,生活也可以很充實。」工友們都說,石帆性格開朗,總是愛講故事、講笑話,讓大家都感到心情放鬆。
20日,在公司的組織下,工人們集體做了核酸檢測、拍了肺部CT、做了血檢。21日檢查出結果,64人全部健康,無一人感染。石帆開心地說:「離開家人快一個月了,回家首先要抱抱孩子們,再做些家務。」
石帆表示,「疫情沒有結束,我們仍需努力。」他已經決定回家後就到街道報名當志願者,加入新的戰鬥。
(記者王晶 見習記者餘金蘭 劉娜 通訊員邱舒)
【編輯:劉明 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