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建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64名建築工今解除隔離回家,他們說要繼續戰...

2020-12-18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21日訊2月21日下午,黃陂區姚家集街木蘭花鄉山水酒店,石帆起得很早,和工友們一起整理行裝準備回家。他難掩內心的興奮:「出來這麼多天,我現在最想回家抱抱我的兩個孩子」。石帆是參加搶建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64名黃陂建築工中的一員,今日隔離期滿,他們終於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

黃陂64名建築工請纓參戰搶建武漢雷神山醫院

37歲的石帆是黃陂區姚集街石橋村人,在武漢萬中集團當了近5年建築工人。1月25日晚10點,集團董事長葛天才在接到中建三局建設雷神山醫院的任務後,緊急聯絡管理人員,並在工作群內招募工人。一聽到消息,石帆自告奮勇報了名。他還召集了7名工友,其中包括他64歲的父親。當晚不到11點,64人的「萬中鐵軍」集結完畢。

26日下午一點,64名工人乘車前往雷神山醫院項目。當晚,工人們進場連夜施工,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開叉車、升降車、電焊、氧割、電工、木工、鋪地板膠、防水、裝鋼樓梯、貝雷片安裝、抹灰……一切為保證醫院建設順利進行。工地的夜晚總是燈火通明,機器聲隆隆作響。石帆說,在工地奮戰的13天裡,每晚他們都是近凌晨1點才吃晚飯,吃完飯便又是一個通宵。什麼工作缺人就做什麼,他只有利用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給妻子打個電話報聲平安。

搶建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64名建築工凱旋

石帆的工友、今年33歲的姚剛也是黃陂姚集街人。當初家人怕他感染極力反對,但他仍然堅持報名去援建。每天只能趁吃午飯的時間在草皮上躺兩三個小時,通宵施工已是家常便飯,有時午飯就是一碗泡麵。「雖然大家都很累,也冒著感染的風險,但能儘自己的一份力,我們都覺得值!」姚剛質樸地說。終於在1月30日,萬中工人負責的約4000多平方米的建設區域基本成型。

2月1日,火神山醫院工期將至。此時雷神山醫院的活動板房已經吊裝了一小半,石帆便自告奮勇和公司的12名工人前去支援,連續幾天,從雷神山奔赴火神山,一到現場就火速開工。石帆坦言,施工常常要爬10米的梯子,風險很大,有時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但是工人們都沒有退縮。直到2月8日,雷神山醫院正式投入使用,64名工人才凱旋,回到黃陂。

為了64名工人的安危,8日當天,葛天才便安排他們入住木蘭花鄉山水酒店進行安全隔離。隔離期間,工人們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由公司派專業的醫護人員對所有工人定期檢查發熱、乏力、乾咳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工人們在酒店接受安全隔離,每日都有專人測體溫

14天的隔離期,石帆和父親住在一間房,因為過於疲憊,容易失眠的他一沾枕頭就睡著了。睡了將近兩天,疲憊不堪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才恢復過來。隔離期間,石帆沒事就寫寫詩,學學抖音上的舞蹈,對著麥克風唱唱跳跳,發了近百條短視頻分享每日的生活。他說:「我想讓那些在隔離的人看到,隔離不可怕,生活也可以很充實。」工友們都說,石帆性格開朗,總是愛講故事、講笑話,讓大家都感到心情放鬆。

20日,在公司的組織下,工人們集體做了核酸檢測、拍了肺部CT、做了血檢。21日檢查出結果,64人全部健康,無一人感染。石帆開心地說:「離開家人快一個月了,回家首先要抱抱孩子們,再做些家務。」

石帆表示,「疫情沒有結束,我們仍需努力。」他已經決定回家後就到街道報名當志願者,加入新的戰鬥。

(記者王晶 見習記者餘金蘭 劉娜 通訊員邱舒)

【編輯:劉明 戴容】

相關焦點

  • 廣西民族醫院6名援湖北醫療隊員解除隔離回家歸隊
    6名隊員合影同事們熱情迎接隊員回家  4月12日,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當天,崇左市第一批馳援湖北抗疫醫療隊、來自廣西民族醫院的6名「白衣戰士」——林幼珍、陳宥霖、藍露瑩、盧肖美、王超賢、陳凱返回廣西後,經過14天的醫學觀察和休整,解除隔離,回家歸隊。  離開醫院已近兩個月,再次回到工作的地方,看到熟悉的環境和同事,還有家人和朋友,看到這樣溫暖的場景,6名隊員們熱淚盈眶,分別與前來迎接的同事和家人擁抱。
  • 古代的「火神山」「雷神山」
    為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武漢在短時間內迅速建起專門醫院「火神山」和「雷神山」。在古代對突發性疫疾也採取隔離治療,並且建有類似「火神山」「雷神山」式的醫院。秦朝時就設有癘遷所,是當時專門收容麻風病人的隔離治療醫院,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應該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風病隔離醫院。
  • 畫「方艙大白」, 暖心插畫師解除隔離回家了
    3月12日,黎婧(圖右)解除隔離回家。    2月26日,濟南時報·新時報報導了武漢80後插畫師黎婧創作卡通版「方艙大白」,記錄方艙醫院醫護日常的故事。3月12日,黎婧解除隔離回家。「3月10日所有的方艙醫院都封艙了,我作為從方艙裡面出來的痊癒者,非常激動,感覺春天真的來了。」黎婧說,回到家裡心裡終於踏實了,她會繼續用畫筆記錄這段不同尋常的經歷。「現在治癒出院的朋友越來越多,希望不久之後,所有人都能平安回家。」  3月12日一大早,在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康復驛站的85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結束14天醫學觀察,解除隔離,黎婧就在其中。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新華社武漢4月2日電題: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新華社記者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落成,他們是「中國速度」創造者。「兩山」醫院運行近兩個月,收治5000多名患者,他們是「中國奇蹟」貢獻者。
  • 田兆元:「雷神山」「火神山」兩所醫院的命名來自中國傳統
    「火神山」「雷神山」,兩所醫院不同尋常的霸氣名字立刻引起關注,網上很快流傳起頗有樂觀精神的段子:——「你知道為啥武漢第二個應急醫院叫雷神山嗎?」——「第一個叫啥?」——「火神山,因為這個病毒怕熱。但是雷神山你知道為啥麼?
  • 火神山雷神山,為何醫院要取這名?《易經》中雷火交加有什麼寓意
    2020年一場病毒流感的爆發,讓龍的傳人,華夏兒女眾志成城,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順勢而生,僅用10天就建成的火神山醫院,中國速度舉世矚目,振奮人心!火神山雷神山,為何醫院要取這名?《易經》中雷火交加有什麼寓意呢?火神是道教神明之一,全名南方火德星君,火乃是炎熱,能燒灼不祥。
  • 肩負責任和使命 「中國速度」築起雷神山、火神山
    中建深裝紮根深圳多年,對於他們而言,馳援武漢義不容辭,在接到負責兩家醫院內裝工作的任務後,企業領導班子迅速部署相關工作,任劉鋮為總指揮,企業兩級部門作為保障組的團隊火速馳援。1月30日,接到任務後,劉鋮帶領第一批管理人員到達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當天下午,23名管理人員陸續到場,當天晚上完成人員進場。
  • 歷時67天,火神山、雷神山病人清零,官方:消殺備用,暫不會拆除
    歷時67天,火神山、雷神山病人清零,官方:消殺備用,暫不會拆除4月14日上午,雷神山最後一批患者轉院。從2月8日開始收治轉院病人至今,歷時67天,雷神山患者將於今天清零。4月14日,武漢雷神山醫院醫務人員送一輛載有重症患者的救護車離開,雷神山醫院最後4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救護車接出,他們將轉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繼續接受治療。據了解,雷神山醫院運轉兩個多月來,共收治2011名新冠肺炎患者。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稱:15日前要把這"兩山"醫院的病人清空,現已圓滿完成。"
  • 搶註「火神山」「雷神山」 國家知識產權局說「NO」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嚴薇 2月27日,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截至目前,商標局已對「火神山」「雷神山」等近600件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商標註冊申請實施管控。 記者登錄國家商標網進行商標檢索發現,商標局有近30家企業或個人註冊了「火神山」商標,涉及化學工業品、藥物、遊戲器具和玩具、廣告、印刷品等多個品類,多達43件商標。 對此,商標事務所相關人士表示,我國商標法有關條款對禁止註冊為商標的情形做出了明確規定,其中第十條第八項表述為: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
  • 火神山、雷神山名稱被搶註為商標?敢問底線在哪裡
    隨後,武漢開啟「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造。目前,兩所醫院都已經投入使用。而這邊兩所醫院才投入使用,另一邊就有人搶註了「火神山」、「雷神山」商標。在國家危難關頭,竟還有人有心思搶註商標?有關「火神山」的商標是在2020年2月3日申請的,一共10件,目前在國家商標局還不能查到相關信息。
  • 約4萬名建設者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兩山速度...
    為了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4萬多名醫護人員逆行出徵,約4萬名建設者從八方趕來,並肩奮戰,搶建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  他們日夜鏖戰,與病毒競速,創造了10天左右時間建成兩座傳染病醫院的「中國速度」!  他們不畏風險,同困難鬥爭,充分展現團結起來打硬仗的「中國力量」!  武漢不會忘記,歷史終將銘記這個英雄的群體——火線上的建設者!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姚樹青說,要把紀律挺在前面,協助做好上千名員工的生活保障和通勤運送工作,順利完成援建任務,「關鍵時刻,黨員幹部就應該衝在最前面。」高水平設計與科技運用,是兩座醫院高效建設、運行的「硬核」實力支撐。你們兩個多月沒回家了,舍小家,顧大家,守護我們這些患者……你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醫護人員能順利展開救治工作、免除後顧之憂,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維護保障人員功不可沒。他們全天候響應院方和醫護人員需求,確保醫院正常運轉。從2月8日進駐到現在,39歲的鄧新祥始終堅守在火神山醫院。
  • 中國建築:在「雷神山」淬鍊初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原北京小湯山醫院院長、現雷神山醫院建設專家顧問張雁靈也表示,「雷神山」建設標準高於「小湯山」。如果說北京當年是一場「遭遇戰」,如今的武漢打的則是一場「阻擊戰」。 在一次次攻堅克難的過程中,中國建築將士再次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臨時黨委、臨時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突擊隊時時衝在前、事事作表率,再度完成一次對初心使命的大考。
  • 「雷神山」援建英雄歸來,歡迎回家!
    記者從合肥高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獲悉,前往武漢援建雷神山醫院的35名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員工,在圓滿完成「雷神山」援建全部任務後,將於2月13日晚返回合肥,並按照相關要求,在合肥高新區進行隔離醫學觀察。對於35名安徽抗疫英雄,合肥高新區也精心開展了關懷活動,要讓英雄們感受「家」的溫暖。
  • 一組來自火神山醫院的戰「疫」面孔
    不打緊,端起繼續開吃!火神山醫院藥房每天承擔著醫院1000餘名患者的臨床用藥供應,同時保障1400名。人命關天,哪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24小時服務,季波和11名戰友每天三班倒。藥房組建的時候,工作千頭萬緒,從各單位抽調而來的12名醫務人員,不要說熟悉藥房,就連彼此之間也都相互不認識。
  • 逆行者——火神山、雷神山生死時速
    2020年1月23日下午四點半,中信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建築師湯群接到擔任武漢火神山醫院項目技術總負責人的任務,20分鐘內趕到了中心設計研究總院,1小時內集結60餘名設計人員。同事說,湯群坐在會議室裡,如同穩坐「中軍帳」,「不動如山」地向一撥撥陸續趕來的設計師們分派任務。
  • 朋友圈裡火爆的美軍醫院船,「神話」又破產了
    「仁慈號」上的重症監護病房。所以,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方面,美國醫院船與我國專門建造的重症傳染病隔離治療醫院「火神山」「雷神山」,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無腦吹捧背後是矮化中國抗疫的努力這些無腦吹捧他國、矮化中國抗疫努力的造謠言論,躲不過中國人民雪亮的眼睛。網友們紛紛擺事實,打臉「無腦吹」。
  • 疫情基本控制,不能忘記「火神山」「雷神山」名字的功勞
    這兩天,「火神山」「雷神山」兩所醫院的名字,引發網友熱議,且大家觀點一致:名字起的好! 且一篇《從易經角度分析一下此次疫情,增強我們戰勝病毒的信心》小短文,在各個群瘋傳,這裡面也有涉及「火神山」「雷神山」兩所醫院的名字問題: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的馬邊「父子兵」
    「我要去支援武漢,你去嗎?」「去!」2月1日,原本已收拾好行李,打算回家團年的荍壩鄉東升村2組盧定根、盧乾寨父子倆,意外在微信群中看見火神山醫院急需工人的消息後,便毅然放棄回家團聚的念頭,迅速收拾工具,踏上了前往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的徵程。
  • 周口淮海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解除隔離回家
    4月8日下午,周口淮海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的7名隊員解除14天隔離,終於可以回家和親人團聚。當日下午4時,周口迎賓館院內,迎接他們的家人和同事見到分別多日的隊員們都興奮不已,喜極而泣。美麗的鮮花、熱情的擁抱、親切地問候,讓隊員們感受到與親人、同事重逢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