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成績在強基計劃中的作用以及強基計劃的入圍條件:
1、對於以高考成績入圍高校考核的,有關高校在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下同)上,按照在生源所在省份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以考生高考成績從高到低確定參加高校考核名單。
2、對於符合高校破格入圍條件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績應達到高校招生簡章確定的要求,且原則上不得低於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3、高考成績在強基計劃錄取中將起到兩方面重要作用:一是作為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強基計劃取消了競賽證書、論文、專利等作為入圍高校考核條件的做法,以學生高考成績作為依據。二是作為錄取的重要依據。強基計劃改變原自主招生「降分錄取」的做法,高校將考生的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折合成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綜合地評價。其中,高考成績的佔比不得低於85%。
二、強基計劃與自主招生的區別:
1、是選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而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2、是招生專業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專業範圍;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而且不得轉專業!這也與大多數自主招生錄取的專業可以轉專業不同。
3、是入圍校考的依據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圍依據主要是考生的申請材料;強基計劃的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布。
4、是錄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採取降分錄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線;強基計劃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於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5、是培養模式不同。相關高校對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將實行小班化、導師制,並探索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暢通學生成長發展通道,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
三、對各省高考志願填報及錄取時間會有一定的影響。
往年的全國各省高考志願填報時間,很多省份早於當年的7月5日,
比如北京本科志願填報時間:2019年6月25日8:00——6月29日20:00;
吉林本科志願填報時間:2019年6月24日——6月28日;
江蘇本科志願填報時間:2019年6月27日——7月2日
河北是6月24日18時--6月27日18時填報一本志願。
這樣,為保證強基計劃在提前批的正常錄取,必須把各省高考志願填報時間後移,具體在什麼時間,還待觀察,起碼要在7月23日24點後。
四、強基計劃的具體實施流程及時間節點圖:
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