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我國九大古都之一,曾經是北魏的都城,遼、金的陪都,也是歷代兵家之地,一直享有「巍然重鎮」、「北方鎖鑰」的美譽。這兒每個古剎都有傳說,不過傳說大同的靈氣有七分都藏在華嚴寺裡。
位於大同古城內,華嚴寺始建於遼代,以大乘佛教經典之作《華嚴經》命名,是中國現存時間較早,保存較為完整的遼金時期寺廟建築群。分成上華嚴寺與下華嚴寺,實際上是連成一體,整體也不大。由於契丹人崇拜太陽「西行為尊」的習俗,所以坐西方向東。觀光點為上華嚴寺大雄寶殿和下華嚴寺薄伽教藏殿。
正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建築面積1559平方米,高四米多,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單簷木結構建築。兩個高度4.5米的琉璃鴟吻在正脊上,北面是金代遺物,南面為明代所制,比在故宮太和殿中所做的吻大。傳說龍之子九子,喜登高,能吞火,故古木製建築正脊兩側均端坐,保平安吉祥。最有傳奇色彩的是,整個大殿是遼代的基址,金代的殿堂,明代的雕像,清代的壁畫,四朝的合璧,全國僅此一處。
殿內採用減柱構造,四壁共有巨大清代壁畫21幅。長達875.2米,5000多幅釋迦牟尼自生自滅的傳記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大殿頂上的1012幅清代彩繪棋盤,一應俱全,令人嘆為觀止。
大殿為薄伽教藏殿,是華嚴寺最早的建築之一,遼代華嚴寺的藏經樓。儘管在規模上比不上大雄寶殿,但它在古建築研究者和愛好者心中佔有較高的地位。薄伽教藏殿建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殿內佛壇上布列遼代彩塑31件。
其中一尊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笑容滿面。這尊雕像高約兩米,赤足站立於荷花臺上,身形豐盈,上身薄挺,肘部懸帶,發束高冠,身形略側,頸微斜,雙目半睜,唇小開,兩手合攏,面帶微笑,被稱為「東方維納斯」。
寺內除應縣木塔外,還建有我國第二大木結構寺塔,對外開放,分地面三層,可登高遠眺,俯瞰古城全景。傳統與現代僅靠一道城牆就能登上塔頂,城內的古樸建築,拆建中的老屋,建造中的仿古建築,都讓人感受到古城的傳統魅力。但是,往遠處看,林立的各種現代建築又給您視覺上的衝擊。
地底下的第一層叫做千佛地宮,裡面的佛像都是純銅製成的,據說用了幾百噸銅。正中央的地宮供奉著一座舍利塔。金色的光芒,真叫人嘆為觀止。
寺廟牆外是店裡吵鬧的頭痛的街歌,牆內靜悄悄的只有屋簷上的鈴聲隨風作響,真鬧中取靜。也沒見過和尚,適合一個人坐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