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致書法藝術

2020-12-21 醉牛堂

點擊藍字

品鑑藝術

藝術

品鑑

作者:程義偉

王敬致,1943年出生於遼寧省遼陽市。1965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版畫系。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瀋陽市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文化部、教育部特聘中國關心下一代工程委員會書法部分評審委員。

王敬致書法

王敬致是我尊敬的女書法家,她是一個非常本色的人,生活環境的好壞,沒有影響到她的所為與所不為。她自愛、自尊、自信、永遠是不變的自我。

王敬致書法

近幾十年來,書法界出現很多「著名女書法家」,多少讓人感到有點虛浮。參加所謂展覽,並不能為這「著名」增添什麼,王敬致遠離書法展覽,也許人們識得她作品真正的美質,從而發現她作為書法家的價值。我認為,唯王敬致,仍躍馬攬轡,以奔逸沉雄的豪情,衝夷高曠的氣度書寫作品,她獨步於當代書法界,令後學心神馳蕩,雖不能至卻心嚮往之。

王敬致書法

王敬致最大特點是繼承了「私淑」。「私淑」一詞有兩個基本要義:一是學習者未能受業仍尊之為師,二是潛心研習,學有所成且能承傳乃師學術。其實,「粉絲」與「私淑」有相近之意,但遠不具備「私淑」一詞豐富深邃的文化內涵。

米芾書法

自「二王」成為正統後,「二王」一脈的書風幾乎主導了其身後的整個書法史,後繼者以此為法乳,又依憑各人的努力和稟賦,成就了一座又一座高峰。毫無疑問,「二王」成為了後代書法研習者最重要的「私淑」對象。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是王敬致「私淑」對象,王敬致研習米芾貼五十多年,她專程到安徽省無為縣米芾拜石處尋覓米芾的魂靈。王敬致研究米芾,不僅臨他的字,看他的書論,而且廣泛閱讀古往今來人們對米芾的評論。所以,王敬致把米芾書法精髓學到了家,即提按頓挫,點畫鋒勢勁利,結體左右搖曳。

米芾書法

王敬致的書法洋溢著濃鬱的剛健凝重氣息,看她的書法作品,絕對想像不到是女書法家所作,其字體神氣貫注,筆筆運轉自如,提按有力,結字跌宕多變,既表現了持久不懈的力量,又包孕著銳不可擋的爆發力,令人過目難忘。

王敬致在安徽無為縣米芾拜石處書寫作品,上圖右為李榮光先生彈琴

王敬致的書法,獨樹一幟,頗為世重。其書法風格是這個時代的社會狀況、精神文化、心理氣質、藝術能力等等因素的綜合表現和自然流露。其字體雄強奔突,字態奇矯。康有為有書法一聯:「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王敬致的書法就有這樣的視覺效果。同時,她的書法極具淡麗簡淨之美,生面別開,從不同層面形象化地展示了這位女書法家具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意蘊,從而開拓出一種藝術審美的新境界。

王敬致書法

王敬致以獨有的頗具個性色彩的書法表現出一個時代的精神風骨。從她的書法中,人們可以明顯地感悟到她的心畫印跡,她的書法達到了人格、修養、感情以及技巧的渾然一體,實現了線條墨韻的生命化。作為文人書法家的王敬致,似乎沒有像社會已經成「大名」的書法家那樣致力於外場氣勢的營造,也沒有在浮躁的社會裡搭建人際關係網,只憑藉著心靈內蘊的豐實與深邃所凝結起的沉雄蒼勁的書法,給觀眾以強烈的感染。

王敬致書法

王敬致常年臨習《苕溪詩帖》《篋中帖》《研山銘》《多景樓詩》《蜀素帖》等。王敬致書法完全繼承了米芾書法風格,跌宕奇肆。古人評論米芾以馬來形容,宋蘇軾說「風檣陣馬」,朱熹說「天馬脫韁,追風逐電」,宋高宗說「沉著痛快,如乘駿馬,進退裕如,無不當人意……。」桀驁不馴的駿馬特徵就是米芾書法的特徵,也是米顛形象的特徵。我認為,這樣的評語完全適用於王敬致書法風格。

本文作者程義偉(右)與李榮光(中)、王敬致伉儷在安徽當塗李白墓前

王敬致在書法傳承上有篳路藍縷之功。她秉持前賢的薪火,延續千年的米芾書法藝術,在這方面,王敬致就是私淑傳統最重要的弘揚者。

本文作者程義偉(左)與王敬致先生進行交流

文章作者簡介

程義偉,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遼寧社會科學院美術研究中心原主任。曾著《瀋陽當代美術史》《遼寧當代美術史》《韋爾申油畫創作研究》《遼海文化鏡像——遼寧當代文學美術研究》《遼寧文化藝術形態與精神重構——以宋惠民、韋爾申、白國文為例》《周衛油畫創作研究》《黑土畫魂——白國文的藝術與人生》《李連志藝術創作研究》《江山琴操——李榮光王敬致文化行旅》《張成思美術創作研究》《么喜龍論——從文化角度考察》《么喜龍書法藝術研究》等。編著《又見大唐——唐代文化藝術研究》。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來自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若侵權,請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感謝!

相關焦點

  • 當太極拳碰撞書法藝術……
    自成藝術、引人入勝者,在文則有如書法,在武則有如太極拳也。觀乎拳術與碑帖,一動一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雖形象迥異而理趣會通。一. 同源異流中華民族文化哺育了太極拳和書法,一文一武在相似的環境與文化氛圍中萌芽、發展、成熟。它們之間有著許多相似甚至共通的地方。古老的中國漢字源於八卦、易學。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形式論,書法的視覺藝術
    本文乃作者美食界的小阿哥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書法是視覺藝術,人們的視覺所能感受到的,都是它的形式。人們感受書法的美是以書法的直觀形式為根據地。書法是視覺藝術事實是:書法作為造型藝術,它的構成的一一切方面都通向精神,反映精神,作用精神。
  • 當代書法文化,書法藝術的發展,書法的特定文化背景
    ;他們也從姊妹藝術中廣泛汲取營養,強調自己的創作意識強調個人的藝術感覺,他們並非反對繼承傳統的基本美學思想,(他們同樣重「工夫」、求「天然」、重「神採"、講「格調」等),而是決心擺脫某些非關本體的傳統定勢。
  • 書法藝術有哪些分類?
    據近代考證,一般認為中國的漢字起源於距今5000年左右的中國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時期」,先人將其當作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因此產生了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書法。
  • 北宋米芾的書法風格及藝術魅力
    書法藝術遵循美的創造規律, 探求漢字書寫的藝術表現。莊子曰:「樸素乃為天下之大美。」老子曰:「道法自然。」書亦有道, 大道自然, 樸素與自然乃美之至高境界。米芾集傳統與創新於一身, 其書法藝術及書學思想充滿樸素色彩, 其獨特的藝術思想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
  •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書法藝術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內蘊,與中華民族的內在生命精神血脈相連,融為一體。書法不僅僅是「技」,是「藝」,更是「道」,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裡,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
  • 中國書法藝術有哪些分類?
    據近代考證,一般認為中國的漢字起源於距今5000年左右的中國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時期」,先人將其當作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因此產生了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書法。實際上,書體、字體以及書法字體,都指傳統書寫字體、字形的不同形式、區別。傳統意義上,書法體有5種形式,包括行書體、草書體、隸書體、篆書體和楷書體。中國書法歷史悠久,經過3000年的積累與創造,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書法俞發藝術魅力。
  • 「書界」——劉祖鵬藝術工作室同仁書法藝術品鑑
    歷史上,畫家稱自己的書法作品優於繪畫的不在少數,從中可見書法在畫家心中的地位。「書畫同源」,大家諳熟,然知易而行難。今天這個「書界」展,是我們工作室同仁在繪畫的同時,作一次書法藝術的小型交流。共同切磋書法藝術的審美和價值,包括章法、氣韻、線條的質感、虛實和尊重文字內容下的變形與抽象等,我們應該不懈地學習書法藝術的精華,並將其融進我們的畫界之中。
  • 書法史|中國書法藝術及理論為什麼很玄妙?如何理解?就靠這個字
    中,我們闡述了中國書法理論內涵與架構中的第二部分內容「技貴通神」,並且將如何達到書法藝術「通神」境界的途徑做了歸納,這就是通過「言」、「意」、「象」、「勢」、「法」等元素體現書法藝術的神氣、風採和精神,但是也會有不少的書法人士覺得依然很難理解和把握,因為這些幾乎都是很抽象的涵義,沒有一套很明確的和可操作性的途徑來實現書法的「通神」,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書法是小眾藝術」觀點之我見(師彥偉)
    二從傳承方式看,舊社會的書法教育多是拜師學藝、口口相傳,能夠尋拜到名師門下的人更是少數。三從自身條件看,除了個人確實愛好書法、刻苦臨帖、終身堅持之外,還要求有書法藝術悟性。 「小眾藝術」的書法之魂在於文化   分析青史留名的書法家,沒有一個不是學富五車的「文化人」,他們之中沒有一個是單純的「寫字匠」。
  • 黑白的藝術——折服日本的漢字書法
    書法和山水畫的演繹工具都是毛筆。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文字尚未誕生時,毛筆的藝術之旅就已經開始了。早在石器時代,人們就通過毛筆的雛形來進行彩陶製作,也就是畫畫。「書畫同源」的客觀因素之一,都是通過毛筆來創作。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書法和山水畫,都是通過具象來營造意境。意境,是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的最大區別。中國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描繪的對象都是自然景觀。
  • 東方談書法藝術與視知覺
    那麼書法藝術到底有沒有審美標準?到底什麼樣的書法作品才是美的好的藝術作品?首先放棄一切高深的GP理論,視知覺告訴你的真實感受是什麼。其次通過不斷的訓練臨帖而獲得的視知覺感受。視覺思維是形象思維,看到的只有直接的關係,那種不用叫出名字的關係,視覺關係確定,目的就達到,不需要精確的位置關係,根本無用藉助「上下左右」這些方位詞來確定這種關係,所受過訓練臨帖的人,可以既快又準,一般籠統地說這人藝術感覺準確。
  • 在欣賞筆者三幅書法拙作的同時淺談毛筆字與書法藝術有何不同
    目前許多朋友經常向筆者提到一個比較常見的話題,那就是搞不清楚毛筆字到底是不是書法,筆者今天就想針對這個問題粗淺地談談毛筆字與書法藝術到底有何不同。因為毛筆字與書法藝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毛筆字只要好看、整齊就可以了,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修為,而書法是一門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歷史傳統的獨門藝術,它講究的是富有創造性、具有獨特個性的境界和靈魂,藝術的東西是不可複製的,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就像畢卡索的畫一樣,時間愈久而彌足珍貴。
  • 一座神聖的書法藝術殿堂——拜讀《紀君書法新作》一書有感
    當我打開這部典籍拜讀時,如同進入了一座神聖的書法藝術殿堂。翻開書中的每一頁,都是光彩奪目的書法藝術珍品,刺激著我的視覺,震撼我的心靈,深深地被紀先生的書法藝術魅力所折服!以前我看過不少名家書法集,但像這樣大開眼界的別開生面的還是不多的。 首先我被其宏大的氣場深深感染。
  • 新疆書法博士牛子老師,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單字放大筆法漂亮!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的漢字也被古代眾多書法家寫出了藝術美,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
  • 如此前衛的日本書法藝術,你能理解嗎?
    日本書法家和田浩志(Hiroshi Wada)出生於1967年,小時候因為喜歡寫字,所以在他五歲時被父母送進學校學習日本傳統書法。三十歲時開始在日本展出書法作品,並獲得日本藝術獎,然後到了五十歲開始參加國際展,現在活躍在國際藝術界。
  • 渭南文壇|楊安強: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藝術
    它不僅是經濟領域中不可缺少的等價物,同時也是中國古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錢文書法上,前人們發揮了無限的創造力,精工細作,構成了一個無比瑰麗的書法藝術世界,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史上的一朵奇葩。古錢幣產生於原始社會後期,主要以天然的骨製品為主。隨著銅的出現和應用,古錢帛也隨之進入輝煌的青銅文明時代。
  • 《書法問集》633、書法藝術要表現殘缺美嗎?
    誰的書法有殘缺美?真正的藝術家,或者說追求完美的人,都會儘量的追求完美,而不是刻意製造一個不完美的東西。為什麼總有一些人喜歡用西方藝術中的詞,解釋我們的書法。可是雕塑的這樣的殘缺美,能夠用到書法中嗎?或者說西方的有些藝術審美理論,可以用到書法中嗎?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字殘缺了還美嗎?現在有些書法家想要創新,想要改革。
  • 女神韓雪喜歡書法,「瘦金體」寫出藝術美!終得宋徽宗書法精髓!
    文 / 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如果你是一名書法愛好者那肯定也體會到了中國書法文化的博大精深吧?要想把中國的書法學好,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得耐心臨摹書法名家的作品,當你臨摹到一定的境界以後才可以創新,說到古代書法創新最為成功的書法家應該就是宋朝皇帝宋徽宗了,宋徽宗那對藝術非常的痴迷,特別是書法更是寫出了自己的風格,宋徽宗打破了傳統書法的束縛,把中國的漢字寫出了自己的風格,所以宋徽宗的書法字體也被稱為是「瘦金體」。
  • 當今書法成為純藝術,怎麼理解「純」字?
    書法是以漢字書寫為條件創造的藝術。作為藝術,的確要創造形象。但它不能丟了漢字去作形象創造。而只能以漢字諸體作有意味的形象創造書法有象,但不是據自然之象立象,而只是按自然規律立象,所以是抽象。世上一切藝術,都有其為一定藝術的特點。任何一種藝術都會為豐富自己的藝術創造,從別的藝術中汲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