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品鑑藝術
藝術
品鑑
作者:程義偉
王敬致,1943年出生於遼寧省遼陽市。1965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版畫系。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瀋陽市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文化部、教育部特聘中國關心下一代工程委員會書法部分評審委員。
王敬致書法
王敬致是我尊敬的女書法家,她是一個非常本色的人,生活環境的好壞,沒有影響到她的所為與所不為。她自愛、自尊、自信、永遠是不變的自我。
王敬致書法
近幾十年來,書法界出現很多「著名女書法家」,多少讓人感到有點虛浮。參加所謂展覽,並不能為這「著名」增添什麼,王敬致遠離書法展覽,也許人們識得她作品真正的美質,從而發現她作為書法家的價值。我認為,唯王敬致,仍躍馬攬轡,以奔逸沉雄的豪情,衝夷高曠的氣度書寫作品,她獨步於當代書法界,令後學心神馳蕩,雖不能至卻心嚮往之。
王敬致書法
王敬致最大特點是繼承了「私淑」。「私淑」一詞有兩個基本要義:一是學習者未能受業仍尊之為師,二是潛心研習,學有所成且能承傳乃師學術。其實,「粉絲」與「私淑」有相近之意,但遠不具備「私淑」一詞豐富深邃的文化內涵。
米芾書法
自「二王」成為正統後,「二王」一脈的書風幾乎主導了其身後的整個書法史,後繼者以此為法乳,又依憑各人的努力和稟賦,成就了一座又一座高峰。毫無疑問,「二王」成為了後代書法研習者最重要的「私淑」對象。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是王敬致「私淑」對象,王敬致研習米芾貼五十多年,她專程到安徽省無為縣米芾拜石處尋覓米芾的魂靈。王敬致研究米芾,不僅臨他的字,看他的書論,而且廣泛閱讀古往今來人們對米芾的評論。所以,王敬致把米芾書法精髓學到了家,即提按頓挫,點畫鋒勢勁利,結體左右搖曳。
米芾書法
王敬致的書法洋溢著濃鬱的剛健凝重氣息,看她的書法作品,絕對想像不到是女書法家所作,其字體神氣貫注,筆筆運轉自如,提按有力,結字跌宕多變,既表現了持久不懈的力量,又包孕著銳不可擋的爆發力,令人過目難忘。
王敬致在安徽無為縣米芾拜石處書寫作品,上圖右為李榮光先生彈琴
王敬致的書法,獨樹一幟,頗為世重。其書法風格是這個時代的社會狀況、精神文化、心理氣質、藝術能力等等因素的綜合表現和自然流露。其字體雄強奔突,字態奇矯。康有為有書法一聯:「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王敬致的書法就有這樣的視覺效果。同時,她的書法極具淡麗簡淨之美,生面別開,從不同層面形象化地展示了這位女書法家具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意蘊,從而開拓出一種藝術審美的新境界。
王敬致書法
王敬致以獨有的頗具個性色彩的書法表現出一個時代的精神風骨。從她的書法中,人們可以明顯地感悟到她的心畫印跡,她的書法達到了人格、修養、感情以及技巧的渾然一體,實現了線條墨韻的生命化。作為文人書法家的王敬致,似乎沒有像社會已經成「大名」的書法家那樣致力於外場氣勢的營造,也沒有在浮躁的社會裡搭建人際關係網,只憑藉著心靈內蘊的豐實與深邃所凝結起的沉雄蒼勁的書法,給觀眾以強烈的感染。
王敬致書法
王敬致常年臨習《苕溪詩帖》《篋中帖》《研山銘》《多景樓詩》《蜀素帖》等。王敬致書法完全繼承了米芾書法風格,跌宕奇肆。古人評論米芾以馬來形容,宋蘇軾說「風檣陣馬」,朱熹說「天馬脫韁,追風逐電」,宋高宗說「沉著痛快,如乘駿馬,進退裕如,無不當人意……。」桀驁不馴的駿馬特徵就是米芾書法的特徵,也是米顛形象的特徵。我認為,這樣的評語完全適用於王敬致書法風格。
本文作者程義偉(右)與李榮光(中)、王敬致伉儷在安徽當塗李白墓前
王敬致在書法傳承上有篳路藍縷之功。她秉持前賢的薪火,延續千年的米芾書法藝術,在這方面,王敬致就是私淑傳統最重要的弘揚者。
本文作者程義偉(左)與王敬致先生進行交流
文章作者簡介
程義偉,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遼寧社會科學院美術研究中心原主任。曾著《瀋陽當代美術史》《遼寧當代美術史》《韋爾申油畫創作研究》《遼海文化鏡像——遼寧當代文學美術研究》《遼寧文化藝術形態與精神重構——以宋惠民、韋爾申、白國文為例》《周衛油畫創作研究》《黑土畫魂——白國文的藝術與人生》《李連志藝術創作研究》《江山琴操——李榮光王敬致文化行旅》《張成思美術創作研究》《么喜龍論——從文化角度考察》《么喜龍書法藝術研究》等。編著《又見大唐——唐代文化藝術研究》。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來自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若侵權,請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