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代考證,一般認為中國的漢字起源於距今5000年左右的中國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時期」,先人將其當作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因此產生了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書法。
這是一種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漢字的筆法、結構和章法進行書寫,營造一種美感。
實際上,書體、字體以及書法字體,都指傳統書寫字體、字形的不同形式、區別。傳統意義上,書法體有5種形式,包括行書體、草書體、隸書體、篆書體和楷書體。中國書法歷史悠久,經過3000年的積累與創造,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書法俞發藝術魅力。
我們在學習書法時,第一步可以臨摹字帖,然後不斷修正臨寫,形成自己的書寫習慣和書寫風格,之後再選擇書寫內容,書寫出新作品。
書法發展到現在,包括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書法一般指的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書法,即軟筆書法。其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布局等內容。例如,執筆指實掌虛,五指齊力;運筆中鋒鋪毫;分布錯綜複雜,疏密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