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藝術品時說不清道不明,但有情愫的湧動,那便是欣賞。
書中說,繪畫的本質就是表現與欣賞的用途。看畫的時候用感情欣賞這幅畫的美,不可以用知識去探究其實用,繪畫除了表現與欣賞之外沒有其他的用途。
2 書中說美感的重要性就是美感帶來的快樂與舒服,這種快樂與舒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都喜歡的。
3 美學的庫存,去接觸真實的有生命力的東西。子木說,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要去接觸大自然,儘量少去接觸那些塑料沒有生命的東西。我就是有時間會帶孩子去遊樂場,因為孩子有這方面的傾向,所以我就滿足他們,看到她們到遊樂場後的那種開心興奮,我也跟他會很開心。聽到子木說到這一點,我會去體驗帶著孩子去接觸大自然接觸有生命力的東西,多去看體驗美的東西,提升你的高級感,因為百無一用是書生,學以致用是關鍵!
我沒有接觸過藝術品,對這方面就是一名小白。但聽子木講解了這本書之後,我相信在未來的有一天,當我與一件藝術品相遇的時候,會想到這本書,回想到林書民老師!林書民老師說,一件藝術品的關鍵因素是看展人,因為當這個看著人看見藝術品的那一瞬間,這件藝術品就已經被重構了,他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我便知道怎麼樣與他進行交流。怎麼樣帶領我的孩子,與他進行溝通。
美術的繪畫其本質是美的,
美是感情的不是知識的,是欣賞的不是實用的。所以畫家在自然中發現了美,而不是教人知識,所以看畫的人只需用感情欣賞美,不可以用知識探究其實用。
4 資助有天賦的人,推動社會的發展!
5 一件作品可以呈現一個人的能量。這件作品可以是文字,可以是跳舞,可以是畫畫,可以是唱歌,可以是繪本朗讀……用一種你所喜歡的方式,去詮釋你的能量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從小到現在為止,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後來遇到子木,加入了up讀書會我將手寫在筆記本上的日記,轉到用手機來寫。剛開始的時候是有些不適應的,因為寫了這麼多年的日記就是寫給自己。寫的內容也只有自己知道,寫在手機上是別人可以看到的,這種突然將心門打開。開始的時候心裏面會有一些忌諱,在手機上寫,會想到是不是有些想法是不正確的,後來我就一直在復盤,復盤的過程中如果有所感觸我就會寫下來。這樣慢慢的,我的手機上的日記,我已經開始適應,已經開始能夠真實的表達我自己內心的想法。也可以將讀書會中書中學到的新內容注入到我的大腦裡。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幫助自己。以前寫在日記本上的那些日記,現在想想起來覺得自己是一種閉塞的,那麼多年一直在自己的這個圈子裡繞啊繞,轉了轉的。來回來去的總是自己的那一套思想吧,遇到事情處理事情的方法,當時的情緒,還有心裡的感受。寫日記裡面,總是用同一種狀態,去經歷生活中的這樣每件事情。 寫完之後也沒有人知道,然後就是將自己某種衝動的情緒釋放出去。這就是我多年來寫日記的一個效果。自從我開始慢慢的適應到,在手機上寫日記,有up讀書會的伴隨,我覺得我那個閉塞的圓圈有了出口。這個出口可以,像我的體內照進陽光。將我心裏面那些潮溼黑暗的地方,發黴的地方,消毒照亮,我的心裏面,比以前敞亮了!有up讀書會的陪伴,我每天也有新的能量不斷的注入,不斷的殺掉我身體裡的木馬病毒,我用文字這種方式來表達新的自己,文字中承載了我能量,這種能量明天都不一樣,每天都有變化,我改變著能量包,能量包也改變著我,我喜歡這個無形的包袱!我希望這個包袱在自己的實踐中自帶場域!首先能夠改變到我,感染到我的家人,滋養到我的孩子,幫助到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