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原因總結,為何DC的《小丑》,不需要蝙蝠俠的出現?

2021-01-08 小希撩影視

《小丑》由好萊塢著名男演員傑昆·菲尼克斯主演,講述了哥譚市的亞瑟·弗萊克,是如何一步步的變成了犯罪王子小丑。雖然小丑是蝙蝠俠漫畫中,最出名的反派,但是這是一部明顯缺乏蝙蝠俠元素的電影。在此之前,DC的許多《蝙蝠俠》電影中,都會有小丑的身影,畢竟這兩個角色一直在漫畫和影視作品中,被描述為一枚硬幣的兩個面。那麼這次的DC為何做出了一個如此大膽的選擇,不讓蝙蝠俠出現在《小丑》的電影當中呢?

《小丑》電影的時間軸,不適合蝙蝠俠的出現

《小丑》這部電影,深受好萊塢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作品的影響,他曾一度是這部電影的製片人,只不過後來他要拍攝《愛爾蘭人》這部電影,而把《小丑》的製片和導演工作交給了託德·菲利普斯。這部電影敘事的靈感,來自於這位電影大師的兩部電影:1976年的《計程車司機》和1983年的《喜劇之王》。電影中的小丑和《喜劇之王》的男主角一樣,最開始他們都是一位失敗的喜劇演員。只不過,《小丑》電影中的亞瑟·弗萊克最後變得非常瘋狂。

因此,《小丑》的故事,是發生在一個非常復古的世界裡。這部電影以1981年為背景,背景是一個骯髒和黑暗的高譚市,在視覺上比以往任何一部電影都更容易讓人聯想到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的紐約。畢竟,讓一個擁有著高科技現代裝備的蝙蝠俠,出現在這部70年代的《小丑》電影當中,是非常不合適的。

小丑和蝙蝠俠之間的關係,已經被探討過很多次了

在某種程度上,導演託德·菲利普斯不想讓《小丑》電影中出現蝙蝠俠,是避免了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相對比。在諾蘭的這部《蝙蝠俠》電影中,小丑和蝙蝠俠之間的對決,已經是非常完美的了,偉大的希斯·萊傑甚至因為小丑的表演,奪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演員傑昆·菲尼克斯自己也曾說過,他自己也並沒有從希斯·萊傑的表演上獲取靈感。因為他沒必要研究以往有關於小丑的電影,畢竟在1989年的《蝙蝠俠》電影和《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最大的敵人都是蝙蝠俠,而且除了這兩部非常著名的電影之外,許多有關蝙蝠俠的故事,都會有小丑的出現,要是《小丑》電影中仍然有蝙蝠俠,那麼就和其他DC的影視作品沒有什麼區別,大同小異。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繼承了馬丁·斯科塞斯「新好萊塢」的表現風格,讓《小丑》成為了DC獨一無二的好電影。

《小丑》不是一部為蝙蝠俠設計的電影

《小丑》能在威尼斯電影節奪得金獅獎就足以證明,導演託德·菲利普斯當初製作這部電影的想法是正確的。他一直都堅持這是一部獨立的DC電影,只將目光聚集在小丑的身上,讓觀眾們用一個獨特的視覺,來觀察DC這個最著名的反派。

根據導演託德·菲利普斯的說法,小丑的演員傑昆·菲尼克斯一開始甚至對任何提及韋恩家族的事情都很謹慎。因為沒有了蝙蝠俠,就不會讓傑昆·菲尼克斯分心,一心想著如何和蝙蝠俠對弈,他所要做的,只是演好自己的角色,僅此而已。畢竟這就是《小丑》這部電影的特殊之處,一個特殊的視角,獨立的電影,沒有蝙蝠俠和小丑之間複雜的故事。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十分的「簡單」,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來了解亞瑟·弗萊克的內心世界,了解小丑眼中的哥譚市。

相關焦點

  • 為何DC的小丑,對於蝙蝠俠面具底下的真實身份,顯得漠不關心?
    在DC製作的諸多與蝙蝠俠有關的電影中,都會出現非常著名的反派小丑。對於隱藏在面具之下的蝙蝠俠,許多哥譚市的反派都想揭開他的面具,探尋他面具底下的真實身份,但是為何小丑這個反派,卻不關心蝙蝠俠的真實身份呢?
  • DC漫畫《蝙蝠俠:三個小丑》解密:「蝙蝠俠」與「小丑們」的共生
    這角色被創造將近80 年,有非常瘋狂且難以理解的多元個性,當時基本上所有粉絲都認為「小丑」個性捉摸不透,認為他的人物個性隨時在變動,但若是有複數的「小丑」 ,就能解釋為何每一段時間都讓這位蝙蝠俠死敵看起來不一樣的原因。 為此,這篇文章就來從頭到尾徹底解析「三個小丑」的謎團!
  • DC漫畫《蝙蝠俠:三個小丑》解密:各有特色的「小丑」由來與謎團
    DC 漫畫正史宇宙近年來最神秘的設定,就是「三個小丑」究竟真相為何?這角色被創造將近80 年,有非常瘋狂且難以理解的多元個性,當時基本上所有粉絲都認為「小丑」個性捉摸不透,認為他的人物個性隨時在變動,但若是有複數的「小丑」 ,就能解釋為何每一段時間都讓這位蝙蝠俠死敵看起來不一樣的原因。
  • 《蝙蝠俠:三個小丑》劇情前瞻,第四位小丑可能也會出現?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關於漫畫《蝙蝠俠:三個小丑》的最新消息。 1.三個小丑的起源: 自從小丑第一次出現在蝙蝠俠的漫畫之中,他們之間的戰鬥就從未停止過
  • 《蝙蝠俠:三個小丑》劇情前瞻,第四位小丑可能也會出現?
    1.三個小丑的起源:自從小丑第一次出現在蝙蝠俠的漫畫之中,他們之間的戰鬥就從未停止過,在將近80年的時間內,他一直是DC宇宙中最黑暗,也是最神秘的存在,蝙蝠俠能找到擊敗達克賽德的辦法莫比烏斯之椅知曉整個多元宇宙的秘密,而蝙蝠俠根本安奈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因為只要坐上它,就可以知曉所有問題的答案,然而由反監視者親手打造的莫比烏斯之椅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好用,因為它告訴了蝙蝠俠小丑有三個,但是卻沒有告訴他原因。
  • 哈莉又和小丑分手了!這次與DC最強人類組隊
    《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和已經成為黑歷史的《自殺小隊》一樣,還是以哈莉與小丑分手作為故事基礎,與《自殺小隊》不同的是,這部電影中的哈莉完全脫離了小丑,因為萊託版小丑已經和《自殺小隊》一樣,成了dc電影的黑歷史,而華納並沒有給dc宇宙物色新的小丑演員,因此《哈莉奎茵與猛禽小隊》並不會又小丑出現,同理,也不會有蝙蝠俠。
  • 大家為什麼喜歡小丑,我找到了這幾個原因——《小丑》
    2019年,距離諾蘭版本的蝙蝠俠上映已經過去了十一年。當年《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後,除了克裡斯蒂安貝爾飾演的蝙蝠俠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之外,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更是風靡全球。以至於後來當他自殺後,全世界的影迷們都為他感覺到悲憤,且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深入角色不能自拔的真正的藝人。
  • DC漫畫《蝙蝠俠:三個小丑》解密:各有特色的「小丑」由來與謎團
    DC 漫畫正史宇宙近年來最神秘的設定,就是「三個小丑」究竟真相為何?這角色被創造將近80 年,有非常瘋狂且難以理解的多元個性,當時基本上所有粉絲都認為「小丑」個性捉摸不透,認為他的人物個性隨時在變動,但若是有複數的「小丑」 ,就能解釋為何每一段時間都讓這位蝙蝠俠死敵看起來不一樣的原因。
  • 為何DC沒有讓反派「黑面具」在電影中存活?——《猛禽小隊》
    黑面具又名羅曼·西恩尼斯,他是《蝙蝠俠》漫畫中的一大經典反派。在《猛禽小隊》這部電影中也有提到,黑面具是哥譚市令人害怕的黑幫老大。考慮到DC日後還會繼續製作《蝙蝠俠》電影,再加上在漫畫中,黑面具和蝙蝠俠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恩怨,這也讓人好奇,為何DC不將黑面具留到日後的電影中呢?
  • 《小丑》主演傑昆·菲尼克斯,為何當初被DC拒絕扮演蝙蝠俠?
    1998-2004對蝙蝠俠來說,是一個奇怪的過渡時期。在《蝙蝠俠和羅賓》這部電影遭遇了慘敗之後,這對蝙蝠俠這個漫畫角色是一個狠狠的打擊。這也是為何,華納兄弟迫切想要在電影的大銀幕上,重新找一個蝙蝠俠男演員,重塑這個一個角色。
  • 蝙蝠俠太過聖母?小丑實名反對
    對於dc漫畫的粉絲而言,蝙蝠俠的不殺原則一直都為人津津樂道。不過當我們接觸dc的時候,想必也都曾聽過這麼一個言論,那就是蝙蝠俠實在是太過聖母了,正是因為他一次次的放過那些超級罪犯,才使得哥譚的罪惡永無止境。
  • 小丑受歡迎的原因——只因他就是蝙蝠俠。
    而DC最新電影小丑的橫空出世更是讓不知道有多少人迷上了這個瘋狂的象徵,那麼小丑為何會如此受人歡迎呢?很簡單,因為他與蝙蝠俠密不可分,甚至更進一步——他就是蝙蝠俠!小丑一直都信奉一個理念:只要經歷極度絕望的一天,每個人都會成為小丑。那麼誰最符合他的理念呢?是被背叛毀容後的雙面人還是永失所愛的急凍人,亦或是說每一個哥譚反派?都不是,是蝙蝠俠!
  • 為何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不屬於DC宇宙?
    諾蘭並沒有籤訂蝙蝠俠三部曲的製作合同,但他想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決定再拍一部電影不知為什麼,蝙蝠俠迎來了第3部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製作的方式在一個擴張的宇宙中行不通,所以對於宇宙系列電影和電影來說,電影在上映前幾年需要劇本除此之外,還有如何與其他電影產生關聯性的問題克里斯多福?
  • 為何說羅伯特·帕丁森主演的是一部與眾不同的DC《蝙蝠俠》?
    dc漫畫的時候,看起來像一輛蝙蝠車,1939年出生,開著普通汽車回家當時蝙蝠俠駕駛的車並不是黑色的,而是一輛紅色的坐上蝙蝠俠駕駛的車,直到1941年,屏幕上更頻繁地出現了一輛帥氣的蝙蝠車從導演馬特?帕丁森在影片蝙蝠俠中,是一位外表出眾,但實際上更像汽車的「平凡」蝙蝠俠馬特·裡夫斯正式開拍蝙蝠俠前,他是偵探電影展示的「蝙蝠俠的技巧這讓人聯想起一本dc蝙蝠俠漫畫萬聖節的長』馬特·裡夫斯數,是導演的電影蝙蝠俠的基調和黑暗的任何影迷都會告訴你,20世紀40年代是黑色電影最受歡迎的時代,蝙蝠俠功不可沒,電影經典不斷,但蝙蝠俠電影的基調卻很陰暗但從馬特
  • 《蝙蝠俠:三個小丑》DC公布九張變體封面,小丑可能不止三個?
    DC黑標作品,大神級編劇傑夫·瓊斯的填坑之作,《新52正義聯盟》最後一個謎團,漫畫《蝙蝠俠:三個小丑》已經確定在8月份正式上線,而這次DC終於不再跳票了,這意味著DC的粉絲們又迎來了一場新的狂歡。然而另一種傳言卻說這是DC的內部紛爭,其根源在於傑夫·瓊斯在漫畫《末日警鐘》中的設定和《正義聯盟V4》產生了嚴重衝突,這不僅導致了末日警鐘的最後一期漫畫瘋狂跳票,甚至還影響到了《蝙蝠俠:三個小丑》這本漫畫的上線日期,而最終結果是傑夫·瓊斯選擇了妥協,我們最終看到了現在的版本,但這本漫畫在當時的發售日期並沒有確定。
  • 《蝙蝠俠》哈莉·奎因的情敵出現,小丑將會有一位新的助手!
    這個角色的出現是DC編輯部的決定,和Tom King還有新編劇沒有任何的關係,但是沒人能夠想明白為何他們要將小丑的新任女友引入到這場哥譚市的戰爭之中,唯一的答案就是哈莉·奎因要徹底斬斷過去,和小丑一刀兩段了。
  • 《蝙蝠俠大戰超人》是一部生不逢時的電影,為何有人一直看不懂?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蝙蝠俠大戰超人》這部電影。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bvs這部電影原本不應該被拍攝,因為在扎克·施耐德導演的設計中,應該先拍蝙蝠俠的獨立電影,奈何當時華納想要讓大本來自編自導自演《蝙蝠俠》,而《超人:鋼鐵之軀》之後的電影就被定為了《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
  • 從他者視角到自我價值:DC「小丑」影視形象的構建
    在他者視角下的小丑以對象「我「而存在,而不是真正的自我,其角色的塑造是被」凝視「的過程,是在主角蝙蝠俠的」凝視「下被客體化的對象化的敘述。在這樣」凝視「下的敘述,往往是」他者「眼中的小丑,由於」他者「的先進性,這樣的」小丑「形象往往是更加客觀的,不帶有」小丑「主觀情感的塑造。而在」凝視「的整個過程中,實際上又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的建構。
  • DC《蝙蝠俠:三個小丑》終於要來了
    早在DC漫畫進入重生時期前DC官方便宣布將針對蝙蝠俠中的「三個小丑」創作文章。自「達克賽德戰爭」事件後,DC漫畫逐步進入重生階段,官方也決定將《蝙蝠俠:三個小丑》的編劇任務交給DC漫畫的著名編劇Geoff Johns以及Jason Fabok完成。
  • 為什麼評價說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是最好看的蝙蝠俠電影?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這種種的深度,又完全是由反派「小丑」這個前所未有的反派所帶來的。(1):蝙蝠俠成為超級英雄打擊罪犯的合法性這在電影開場第一段後馬上提了出來,大家都知道第一段是小丑出場,他戲弄般的玩死了一堆隊友,搶走了大量的黑幫錢財。第一段是戈登和手下談蝙蝠俠會不會出現,緊接著上部的反派稻草人和人交易,一群蝙蝠俠先出現,再到真的蝙蝠俠出現打擊了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