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貫徹落實自治區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
構建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貫徹落實自治區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四
桂紀平
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反腐敗是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政治鬥爭。近年來,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刻把握黨中央對反腐敗鬥爭形勢的重大判斷和要求,正確把握「不敢」「不能」「不想」內在聯繫,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持續深化標本兼治,持續統籌推進「三不」體制機制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必須把握大局大勢、保持冷靜清醒,堅定反腐敗鬥爭目標和決心,踩著不變的步伐,把握節奏和力度,堅持「三不」一體推進,不斷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自治區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在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中強調:「積極協助黨委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和完善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對此,我們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
持續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讓利劍高懸、震懾常在,營造不敢腐的氛圍。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嚴重阻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嚴重損害黨的執政根基,成為全面從嚴治黨障礙的腐敗問題從嚴查處,對主動投案者依規依紀依法從寬處理,對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的嚴肅處置,堅決斬斷「圍獵」和甘於被「圍獵」的利益鏈,堅決破除權錢交易的關係網。對威脅經濟社會穩定和可能誘發系統性風險的腐敗堅決亮劍,堅決查處各類風險背後的腐敗問題,開展建設工程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深化金融領域腐敗治理。強化國有企業海外投資經營領域廉潔風險防控,嚴肅查處國有企業存在的靠企吃企、設租尋租、關聯交易、內外勾結侵吞國有資產等問題。配合開展「天網行動」,一體推進追逃防逃追贓,緊盯重點個案掛牌督辦,切斷腐敗分子後路。
持續扎牢不能腐的籠子。準確把握四中全會關于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新任務新要求,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機制制度創新。要充分發揮紀委監委合署辦公優勢,一體推進「三項改革」。要健全協助黨委全面從嚴治黨制度。緊盯權力運行各個環節,圍繞權力配置和運行進行監督,加強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部門、行業和領域的監督,推動審批監管、執法司法、工程建設、資源開發、金融信貸、公共資源交易、公共財政支出等重點領域監督機制改革和制度建設。不斷健全紀檢監察法規制度體系,為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提供有規可依、有規必依的制度環境。
持續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必修課、常修課,把主題教育提振起來的精氣神和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轉化為堅定信念、修心養性、忠誠履職的思想自覺和實際行動。深入剖析腐敗問題發生特點,貫徹落實《自治區紀委監委機關關於做好案件查辦「後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促改工作辦法(試行)》,發揮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規範一方的治本作用。強化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開展「守初心倡清風、弘正氣踐廉德」廉政作品評選、警示教育片評選和「勤廉榜樣」宣傳,用好廣西紅色文化資源,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做實同級同類幹部警示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修身齊家、忠黨報國,培養現代文明人格。
持續推動「三不」一體貫通。推進「不敢」時,注重挖掘「不能」和「不想」的功能,從體制機制和制度漏洞中查找問題線索、提出紀檢監察建議,用理想信念和黨的政策教育轉化審查對象,使其真心認錯悔錯改錯。推進「不能」時,注重吸收「不敢」和「不想」的經驗做法,提升法規制度和監督措施的針對性實效性。推進「不想」時,注重發揮「不敢」的威懾和「不能」的約束作用,開展案例警示教育,用好懺悔錄等反面教材;通過相關制度固化教育內容、方式和成果,增強全黨全社會遵紀守法意識。同時,要注重因時因地制宜,哪方面薄弱就在哪方面下功夫,精準施策,靶向治療。(桂林市紀委監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