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林: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020-12-19 海外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新發展階段和國際形勢複雜深刻變化作出的重大抉擇,標誌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新發展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與取得的輝煌成就,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始終堅持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市場經濟,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斷深化對市場和政府關係的理論認識並在實踐中更好地處理兩者關係。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此後,從黨的十五大到黨的十七大,我們沿著這一方向不斷從理論和實踐上把市場化改革推向深入,基本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市場競爭機制和市場價格機制對調節產品供求、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得到充分發揮,對增強經濟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總結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黨中央明確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論斷,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認識的新的飛躍,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要求,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使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得到明顯增強。

  實踐充分證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能夠滿足10多億人口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創造出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重要原因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煥發出的神奇力量。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在一些方面仍存在束縛市場主體活力、阻礙市場規律充分發揮作用的弊端,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形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體制保證。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意義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了迫切要求。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迫切需要完善相關體制機制。比如,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需要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激勵企業更加重視技術創新。在要素市場體系建設方面,需要深化土地、戶籍等制度改革,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需要進一步突破制約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造更有效激勵科技創新、更有利於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的體制環境,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在監管體制方面,要完善市場準入和監管方式,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此外,還要加快形成有利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辦法等。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無論是暢通國內大循環,還是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激勵機制和要素保障體系,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加快形成高效規範公平開放的國內統一大市場,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社會再生產各環節、區域和城鄉間的流動。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前提下,加快推動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形成一整套既符合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和國家根本利益,又具有高度開放性、能夠推動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體制機制。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需要。世界現代化進程的歷史表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是全面完整的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國能否順利實現現代化的關鍵因素和必要條件。建立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其中的關鍵內容。比如,在微觀主體方面,要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現代科研院所制度、現代大學制度等;在宏觀治理方面,要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推動統計現代化改革等。總之,必須適應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求,以更大的決心和魄力推進改革攻堅和制度型開放,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

  準確把握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任務

  總的來看,《建議》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對「十四五」時期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了明確要求。

  第一,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建立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核心和關鍵在於進一步從理論和實踐上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使作為國民經濟細胞的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一方面,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激發國有企業活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切實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另一方面,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權益,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激發民營企業活力。

  第二,完善宏觀經濟治理。科學有效的宏觀經濟治理是實現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適應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完善宏觀經濟政策制定和執行機制,提升宏觀經濟治理能力,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預期管理,完善逆周期調節,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第三,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必須建立現代財稅體制,更加彰顯統一完整、權責對等、高效公平、公開透明等特徵,更好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重點是要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健全政府債務管理制度,更好發揮現代財稅體制在貫徹國家戰略、資源配置、財力保障和宏觀調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撐。金融是現代經濟體系的血脈,必須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保障金融穩定和國家安全。現代市場經濟,不僅表現在商品市場組織結構、經營業態、交易方式等方面的不斷創新,更突出地表現在生產要素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高度發展和不斷深化,需要大力發展組織嚴密、結構完善、運作規範、監管嚴格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第四,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市場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運轉的基礎。要圍繞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健全市場體系基礎制度,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體制,著力疏通堵點,暢通市場循環,努力形成市場準入暢通、開放有序、競爭充分、秩序規範的市場體系。關鍵是全面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和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夯實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石,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企業優勝劣汰。要大力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既包括促進土地等傳統要素在城鄉之間的統一融合、價格市場決定、自主有序流動和高效公平配置,也包括增強數據、知識、技術等新型要素活力,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添油助力。

  第五,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要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要求,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資源配置和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幹預,強化政府在戰略規劃、宏觀調控和鼓勵競爭、反對壟斷、產權保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政府的服務功能,建設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放管服」改革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活力的戰略舉措,要持續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全面實施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評估和事後評價制度,著力營造更加完善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昌林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


責編:秦雅楠

31940125,.王昌林: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20-12-16 16:00:01,.204306,.秦雅楠

相關焦點

  • 張有立: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全會這一論述為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從而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出了改革的目標和方向。
  • 王一鳴:新時代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賦予改革開放新的時代內涵和時代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新時代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做出全面部署。
  • 如何抓好七個方面的改革任務,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編者按: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擘畫。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何要點和要求?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為您梳理。
  •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再提速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稱《意見》)公布,為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行動指南。《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有哪些重大考慮和主要內容?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納入基本經濟制度的深刻意蘊
    一、深入領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納入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大意義這是市場經濟體制日臻成熟的一條重大標誌舉措。改革開放已經走過42個年頭。42年的改革開放史,實際上就是一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探索到建立,從完善到成熟,不啻為一場前無古人的偉大革命。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系列解讀④|專訪馬曉河: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文/本刊記者 馬玉榮事實證明,我們有能力在經濟體制的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上實現突破和創新。《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簡稱《意見》)發布,這是又一次改革創新。「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意見》,是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戰略部署,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 每日一詞∣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發布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旨在構建更加系統、成熟和完善的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意見指出,我國將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聚焦完善產權制度,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
  • 凝心聚力 乘勢而上 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
    新的一年,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凝心聚力、乘勢而上,確保「十四五」開好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會議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會議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的八項重點任務,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不久前,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相關部門籤署協議,共同推進長三角新型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會議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
  • DRC專家系列解讀①丨王微:新時代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三大基礎性...
    ,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大改革舉措,對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進新時代經濟體制改革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及重要意義。
  • 從中國傳統治國理政思想深刻認識新型舉國體制的時代意義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創新領域,要「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新型舉國體制在諸多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體現在科技創新領域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
  • 人民日報評論員:把握重點任務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確了重點任務,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著力點。
  • 《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印發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2020年3月30日)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
  • ...全會精神】深入調查建言獻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大家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高建言獻策質量,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力量。
  • 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發力點
    新發展格局的內在邏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黨對發展問題的經驗總結與理論提升,是發展理論的又一次重大創新,為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戰略指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
  • 習近平:堅持系統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 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原標題: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系統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障做好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把國家安全貫穿到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同經濟社會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堅持系統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促進國際安全和世界和平,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障。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袁鵬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提出了工作建議。
  •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稅務力量
    《建議》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動指南。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與時俱進作出的戰略抉擇。《建議》具體闡釋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任務和關鍵問題,為我們全面理解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提供了根本指導,更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指明了主攻方向和重要著力點,必將推動我國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 深度|彭堅:芻議深圳40年及未來發展中的社會主義
    但是,有了歷屆建設者特別是老一輩拓荒牛們艱苦卓絕的奮鬥奉獻,有了貫穿建設發展史、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敢為人先」「拓荒牛」的特區精神,有了國家綜合實力的背書呵護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了全國支援特區由行政方式向市場方式的轉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深圳從無到有建立起來,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結合的持續突破具備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