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小的孩子越難講通道理,教育女兒,可以從改編童話故事開始

2021-01-20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前幾天看了電影《誤殺》,男主角的大女兒為了參加夏令營跟爸爸生氣發火,爸爸趁女兒睡覺後,將自己籤了字的同意書偷偷放在女兒枕邊,沒想到,這竟是一個幸福四口之家噩夢的開始。女兒在夏令營被官二代看中,下藥後被侵犯,事後官二代還來繼續騷擾,卻被大女兒和妻子誤殺。

電影完畢,坐在後排的觀眾說了一句:「哎,生個女兒真操心!」

這也是很多有女兒家庭的擔心。怕她不會保護自己,被壞人侵犯,怕她看不準人,被渣男騙……

早前我有看過一位寶媽分享自己是如何教女兒保護自己的。

她在觀看過電影《美麗人生》後,產生了靈感。

電影中一家人被抓到納粹集中營,爸爸為了不給孩子的童年造成陰影,就對兒子說,集中營裡發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遊戲,只要不違反遊戲規則,就能獲得一部坦克。

就這樣,孩子在恐怖的集中營中生活,卻依然快樂,直到獲救時,心中都充滿愛和希望。

所以,這位寶媽沒有用直白的方式告訴女兒社會的危險,沒有直接告訴女兒如何保護自己,而是通過改編童話故事的方式讓女兒學會保護自己。她說自己不知不覺中,改編了十幾部童話。

第一次嘗試,《新白雪公主》

寶媽發現女兒對公主的故事尤為喜愛,於是就決定對各種公主「下手」。

她告訴女兒:「做公主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她們必須遵守芭比學校的公主守則。否則就算穿得再漂亮,也不是真正的公主。」

這句話勾起了女兒的興趣,順勢就為女兒講了《新白雪公主》的故事。

她說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別。

即使跟七個小矮人住在一起,但是白雪公主洗澡、換衣服時都會關好門窗,每天晚上都會回自己的房間睡覺……

她並沒有真吃下巫婆給的毒蘋果,因為她知道公主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所以她趁巫婆不注意,偷偷換了一個好蘋果,然後假裝中毒了。

當時小矮人又都不在家,她怕如果揭穿巫婆,會跟巫婆另起衝突。不然真吃了毒蘋果的公主怎麼會醒過來?

她說講完之後,女兒還回應道:「我就說嘛,公主不可能那麼笨,不然王子怎麼會喜歡他?」

後來這位寶媽還分享了《灰姑娘》等童話故事的改編版:

「灰姑娘12點回家,不僅僅是因為漂亮的衣服鞋子會消失,更是因為她是一個好姑娘,知道女孩不能在外面待到太晚。後來王子被灰姑娘的堅持打動了,覺得灰姑娘是個自尊自愛的好姑娘,所以才大費周章的找灰姑娘,並且娶了灰姑娘。」

教育孩子時,講道理是一種很蠢的方式。

①孩子沒有概念

講再多「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小女孩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這些是沒有意義的,怎麼保護?什麼是陌生人?他們沒有概念。

②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是「反道理」產物

越小的孩子越難講通道理,因為道理是邏輯思維的產物,每一個道理的誕生,都是經過無數經歷後通過冷靜思考總結出來的經驗。對於一個沒有多少人生閱歷,並且邏輯思維還不強的孩子來說,道理就像天書。

跟孩子少講大道理,多講小故事

前面提到的那位寶媽的方法非常值得學習,對於孩子的性教育,很多家長都很頭疼,有種難以啟齒的感受,而安全教育更是說了無數遍,孩子要麼聽不進去,要麼不會應用,並不是真的了解危害。

跟孩子說一些事情,不講大道理,多講小故事。編一些她們喜歡的故事,這就是帶孩子的智慧。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喜歡榜樣,喜歡模仿。

就拿最近的《冰雪奇緣2》來說吧,看完一部動畫片後,一個班級裡,15名學生把英文名改成了艾莎。

還記得那位在地鐵上抱著孩子看書的外國寶媽說的一句話:「孩子不聽我們的,但是喜歡模仿我們。」

他們天生都喜歡模仿,不管是身為父母的我們,還是童話故事中的主角。

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不僅能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還能明白很多生活中的道理。

如果爸爸媽媽發散思維的能力有限,可以試試帶孩子讀一些相關的繪本,同樣可以教孩子很多安全知識,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保護孩子一時,但不能時時刻刻保護孩子,尤其女孩子,自尊和自愛是一門必修課,如何讓她們明白,還要看爸爸媽啊如何用她們喜歡的方式來教她們了。

相關焦點

  • 從凱叔講故事《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讀懂教育的本質
    而「打不倒」精神的提出,也切合了2020年的時代精神——面對任何事情拼盡全力,但可以接受任何結果。《人民日報》1月4日刊文點讚「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寫到——與孩子在童話與魔術中度過新年第一天,也是解鎖假期的一種方式.......既有不同風格的原創歌舞,也有詩詞詠唱與搖滾樂結合的創新演繹,精妙的魔術穿插其中,成為兒童跨年節目的創新嘗試,「凱叔講故事」也因此出圈。
  • 如何讓孩子主動整理玩具?「戲精」姑姑哭著求侄子,溝通技巧滿分
    聽到這裡真是笑得不行了,侄子先開始不願意,但是姑姑一直強調「馬桶大哥很餓很難過,以後家裡沒有馬桶怎麼辦」,結果小傢伙終於說「那好吧」,然後就去了衛生間。這雖然是個有點重口的故事,但是起作用了呀。孩子的成長需要鼓勵,需要被肯定,但是很多父母卻很吝嗇表達。一位網友曾經分享了一個他身邊發生的真實事件明明這位母親覺得自己的女兒很優秀,明明在別人面前也很自豪,但是卻從來沒有在女兒面前表現出對女兒的讚賞,最終導致了這樣的人間悲劇。
  • 詳解格林童話,內容細思極恐!這幾則童話故事,不適合學齡兒童!
    像《白雪公主》和《沒有手的姑娘》其實都是在暗示著美麗女兒和父親之間的不尋常關係,《藍鬍子》講的是一個殺妻成性的男人的故事……對於《格林童話集》的初版,當時許多歐洲讀者與書評家都認為格林兄弟的這些故事中充滿了太多不道德、殘酷有『色』的情節,因為這種故事,人們很難想像一個母親能淡定地將它講給自己的女兒或是兒子們聽,所以,第一版格林童話遭受到了歐洲吃瓜群眾的一致指責。
  • 是否應讓孩子少接觸童話故事,因為很多故事會誤導孩子的思維?
    剛開始我也有這樣的想法:童話太虛幻,不現實。孩子讀慣了童話,對他們認識現實世界會不會有影響?而且很多故事,比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都太強調運氣和美貌了。很長一段時間,我不給孩子讀童話故事,只讀有教育意義的繪本。
  • 經典童話《海的女兒》被批三觀不正,但我還是建議你給孩子讀童話
    但是最近我看到了有很多家長抵制童話故事的現象,他們認為童話故事大多三觀不正,不適合給孩子閱讀。確實,現在的家長不僅重視孩子的學習更加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希望孩子形成好的人生觀,有的家長在孩子剛剛會認字讀書時就給孩子買歷史書、詩歌等等文學素養較高的書,而很少讓孩子看童話類的書,家長們不光抵制童話還抵制動畫片,認為這些大多會給孩子帶來壞的影響。
  • 龍珠戰士戰力越強,卻對周圍環境破壞越小的原因?
    龍珠戰士戰力越強,卻對周圍環境破壞越小的原因此外,鳥山明在訪談裡也說過,肉體的強度在物理上是有極限的,所以要超越那個屏障就要靠氣,通常氣越強控制起來就越難由此可以得出,
  • 童話故事孩子不能看?別讓小紅帽給孩子帶偏了,經典名著更有料
    「David媽咪育兒」原創小時候聽大人講童話故事,不知怎的故事裡的主人公給我留下的印象總是很奇怪,長大後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從思想上認同似乎還是有些困難,即便是童話故事也有水土不服。
  • 「怪奇物語003」童話原本就是成人向的?是什麼讓童話變得骯髒?
    就在疫情最嚴重的那一段時期,家裡的小孩子沒辦法去學校上學,老師就給孩子布置下各種任務,其中就有讓家長給孩子讀童話故事的任務。我由此想到,網上流傳的各種關於童話故事的言論,比如童話故事本來就是成人向的,其中包含大量的不適合孩子看的描寫,是後來才改成現在的樣子。
  • 孩子的啟蒙教育難?這兩點是關鍵:科學的方法與優質教育資源!
    這個現象在教育行業也非常普遍。近年來,我們會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那些參加詩詞歌賦等教育節目選手、那些各省文理科狀元、那些有幸能在海澱區讀書的孩子,他們大部分都出生在高級家庭,他們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非常嚴格,並且懂得用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自主產生學習興趣!
  • 媽媽在以下3件事上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獨立,未來更有出息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如果家中有12歲以下的孩子,媽媽在以下3件事上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獨立,未來更有出息!學會三「忍」,孩子更優秀:一、「忍」住催孩子我發現了一個現象,性格慢的媽媽,有了孩子以後也變成了一個急性子。從早上一睜眼開始,媽媽就開始催孩子洗漱、穿衣、吃飯,放學後又開始催孩子寫作業、上床睡覺。
  • 星太奇:神級改編版童話故事,成了童年陰影
    不過在爆笑漫畫《星太奇》中,它對我們傳統美好的童話故事進行了很有意思的修改,以至於結局和我們所知的可謂是背道而馳,但是看起來是真的很下飯啊!但在改編後的故事中,七個小矮人竟然只是七個提線玩偶,而且還淪為了人販子的騙人工具!不過還好我們的白雪公主比較「特殊」,最後把這兩位不法分子折騰得哭爹喊娘,直接不需要王子出場的節奏呀!
  • 心理學家用童話故事治癒孩子的尿床,親子交流三原則,你也可以藉由...
    改編過的童話故事能夠治癒孩子的尿床,是不是很神奇?德國心理治療師,「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伯特海靈格,在實際臨床中,曾經通過講故事來治療孩子尿床:「有一位父親問海靈格,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女兒不再尿床。海靈格說,他可以告訴女兒,和他母親結婚的時候自己是多麼高興,不要鄭重其事地,只使用一些平常的句子,很隨便地從其他話題中轉入。
  • 「童話大王」鄭淵潔:兒子小學輟學,女兒全額獎學金被6所名校錄取
    特別的是,鄭淵潔用童話人物做主人公串聯起知識點,用講故事的方式給兒子授課。比如,在科普法律知識時,最初鄭淵潔買了一本《刑法》,一條條給鄭亞旗講,顯然孩子是根本聽不進去的。於是鄭淵潔將《刑法》中的419個罪名,編成了419個故事,名為《皮皮魯和419宗罪》。
  • 北大教授陳平原:教育改革後,孩子可能連審完題都困難
    原來,距離收卷只有10分鐘了,他還沒開始寫作文……這個孩子一下子讓我想到了北大中文系的陳平原教授提過的一個觀點: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尤其是教育改革後,無論是數理化、還是文史地的題目都變長了,如果沒有強大的語文基礎和閱讀量,孩子可能連審完題都困難
  • 該不該打破孩子的童話世界?家長鬚知:孩子再造想像力發展需童話
    3、 營造孩子美好的心靈很多童話故事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主人公一開始十分不順利,在生活中會遇到重重困難裡面,但通過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到最後也成功過上了美好的生活。這些故事都是可以潛移默化地讓孩子知道擁有一個好的品格,自然生活就不會差的道理。
  • 8個著名童話故事背後隱藏的小細節
    我們很少考慮通常的童話故事中隱藏著什麼含義,因為看起來簡單易懂,為了讓人看懂,這樣的設定似乎也是理所應當。但是,如果你深入研究情節,你可以會發現不一樣的童話故事,例如,長髮公主是一個關於不幸的愛情的故事,白雪公主沒有繼母,匹諾曹應該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結局。如果你越深入研究歷史,就會變得越有趣。而今天,安迪就將為你介紹,8個著名童話故事背後隱藏的小細節。
  • 給周星馳帶來靈感的童話故事,卻被批三觀不正,還能給孩子看嗎
    《美人魚》這個故事被人們所熟知,甚至還曾被著名導演周星馳拿來拍成電影,一度熱賣,很多家長直言給孩子買的第一本童書,就是《安徒生童話》,甚至連小學課本裡,都會詳細介紹童話故事於孩子們成長的意義,以及每一種童話不同的特點。
  • 《隱秘的角落》你可以選擇相信童話 可是成人的世界沒有童話
    笛卡爾的故事無疑給該劇提供了方向引導,而這個故事的講述者是兩個有著相同境遇、愛好的人,一個是張東升,一個是朱朝陽。張東升將這個故事講給了同學們,但是在黑板上畫的是心形坐標。朱朝陽將這個故事講給了母親,但是鏡頭卻給到了王瑤。從這時起,張東升開始去掩蓋真相,而朱朝陽開始去編織童話。
  • 鹹素媛給孩子講童話故事,中國婆婆極力配合表演,孩子的表情亮了
    做好三點,孩子聽童話不會覺得「無聊」看到婆媳倆講童話故事的情景,你有沒有發現可以改進的地方呢?沒錯,想讓孩子愛上聽故事,就要將「大人講、孩子聽」的單向過程變成「大人孩子共同參與」的雙向過程。可以設計提問,讓孩子回答。鹹素媛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只是一味照本宣科,卻忽視了和孩子的互動,時間一長,孩子難免會無聊到犯困、睡著。為了避免出現同樣的情況,我們在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的時候,可以根據故事內容設計一些有趣的提問環節。
  • 那些細思恐極的童話故事
    小時候,買了本安徒生童話,津津有味的讀著。有一篇故事叫《玫瑰花精》,大致的意思是一個姑娘愛一個青年,但這段愛情不被姑娘的哥哥接受,用劍殺了這個青年,將他的頭埋在土裡,這一切都被一個玫瑰花精看到了。他在夜晚悄悄告訴了這個姑娘。姑娘很傷心,將戀人的頭挖出,栽在家裡最大的花盆裡,不久,姑娘抑鬱而亡。姑娘的哥哥將花據為己有,也包括埋著姑娘戀人頭的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