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十三講:商容之死是商朝士大夫最後的尊嚴

2021-01-17 文史客棧店小二

親愛的讀者,你好。我是自嗨小文章。我們每天解讀《封神演義》,了解一下封神背後的故事。

在第七講我們說過,商容在維護失敗杜元銑和梅伯失敗後,心生退意,選擇了退休這條路。當時我們分析過,商容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是有難言之隱的。

作為士大夫的領袖,也是商朝文官階級的代表,商容既沒有匡君得失,也沒有做到下御群臣,所以選擇了退休。與其暫時的努力沒有結果,還不如退一步靜觀其變。

在準備充足時,商容也是必須要登場的。

商容畫像

(一)

在第十二講我們說過,紂王派雷開、殷破敗繼續追趕殷郊殷洪。在押解二人回朝歌的旅途中,正好路過商容的宅邸。商容是殷破敗的授業恩師,在等級森嚴的社會,殷破敗是必須要去拜訪恩師的。

殷破敗畫像

殷破敗向商容詳細述說了眼下朝歌的形勢和緝拿二位皇子的原因。商容有感於朝政動亂,卻暫時也沒有任何辦法。二位皇子在見到商容苦苦哀求商容,原文是這樣:

老丞相不必大怒,殷將軍即是奉旨擒拿,料此去必無生還之理。

商容聽完除了大罵就是無奈。殷破敗見事情不對,也生怕怕恩師張嘴求情。便說道:

丞相聽啟:卑職奉命來請殿下,可同殿下先回,在朝歌等候。丞相略後一步。見門生先有天子而後有私情也。

商容也是人精,一聽就知道是推脫之詞,免得承擔辦事不利的責任。商容說:

賢契,我響噹噹的殿下交於你。你莫望功高,失了君臣大義。

商容寫一段話給殷破敗挖了一個坑,警告殷破敗不要貪功,私下處理殷郊,我商容就是見證。如果私下用刑,一定誅殺。

不能不說,政治家說話都是暗藏機鋒,一正一反,一高一低,刀光劍影都在隻言片語之間。

(二)

商容回到朝歌,當即擊下玉磬,上朝面君。以紂王的聰明,當然知道首相回來要幹什麼,便聽從費仲尤渾的計策,要先聲奪人,趁大臣沒說話之前先定罪。紂王開口便說:

卿即歸林下,復往都城,不遵宣召,擅進大殿。何不知進退於此?!

這句話中,不遵宣召是罪名,擅進大殿是罪名,不知進退是警告。意思就是說你想要來幹什麼我已經知道了,要是胡攪蠻纏,我就以抗旨欺君的罪名處理你。

紂王劇照

要麼說商容是商朝士大夫最後的尊嚴,面臨紂王的頓頓愛人,商容擲地有聲:

臣昔居相位,未報國恩……,陛下荒淫酒色,道德全無,聽信讒言,殘害忠良,顛倒五常,泯滅人倫,君道有虧,禍亂已伏……。

商容說的句句珠璣,字字在理,可此時紂王已經被千年狐狸迷惑心智,忠言不聽,善語不進,當即惱羞成怒:

將這老匹夫拉出午門,金瓜擊頂!

此時的商容徹底展現了士大夫死於社稷,死於江山,一心為公的道德品質,不懼死亡,正色道:

昏君!你心迷酒色,荒廢國政。……不敬上天,拋棄宗社。……信讒殺戮,殘害忠良。阻忠殺諫,炮烙良辰,殺妻誅子,敗壞綱常。……成湯百年江山不久被你斷送的乾乾淨淨!老臣今日有負社稷,不能匡救於君,實在有愧先王。你這昏君!

一代忠臣良相撞死在白玉階下,腦漿蹦出,血染皇城!

(三)

在紂王的暴行愈演愈烈的時候,百官沉默不言。商容作為已經退休的丞相,依然冒死直諫,將生死置之度外,一心為社稷。撞死在九間殿,也是維護了商朝最後一點尊嚴。因為在此之後,再也沒有大臣願意為紂王出力,都只剩下唯唯諾諾,一點一點把商朝天下禍害的體無完膚!

錦繡江山

我是自嗨小文章,我們每天推送封神背後的故事。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封神十四講:四大諸侯進京,說明了有背景真的很重要
    我們每天解讀《封神演義》,了解一下封神背後的故事。上一講我們說道,商朝首相商容撞死在九間殿,是商朝士大夫的最後尊嚴之所在。在此之後,百官鉗口,莫不傷懷。但是在商容死節之後,又發生了一件事,將會徹底斷送成湯江山。那究竟是什麼事呢,我們來看一下。
  • 封神第九講:姜皇后的悲劇始於後宮幹政
    我們每天解讀《封神演義》,了解一下封神背後的故事。封建王朝從夏啟開始,到清溥儀結束,歷經三千餘年。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各色任務你方唱罷我登場,偌大的舞臺,也是精彩紛呈。朋黨之爭、專制之爭、帝後之爭等此起彼伏,而在封建時代,永遠不可琢磨而又不可駕馭的一股勢力就是後宮。後宮或牽連外戚、或牽連內臣,始終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 《封神榜》誤人,亙古忠臣比幹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封神演義》就是其中之一,《封神演義》之所以能夠被人們所熟知,還得益於現代影視劇《封神榜》。演員們出色的表演以及《封神榜》劇組所有人的努力,讓《封神榜》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封神演義》又名《武王伐紂外史》,它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商末周初,以武王伐紂為總的故事脈絡,其中摻雜了作者的歷史觀念和政治觀念,讓歷史與神話結合,給人閱讀體驗的同時,也了解了武王伐紂的歷史。
  • 《封神演義》中,商朝重臣聞太師聞仲為何不直接擊殺了蘇妲己
    通讀整部《封神演義》的時候,聞太師聞仲一從邊境平亂歸來,作為先帝託孤之重臣,聞太師立刻整頓商朝朝綱朝紀,幾乎是逼著紂王改變,紂王很怕這位先帝留下的重臣,只敢答應,不敢反抗。
  • 中國商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漫談商朝的國號和姓氏制度
    其種種舉措既在統治集團內部引發矛盾,也動搖了商王朝的統治基礎。牧野之戰,商軍被周武王所率諸侯聯軍擊敗,帝辛身死,商朝滅亡。在傳統史學敘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是與夏桀並稱「桀紂」的典型暴君,終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相關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雞司晨等。帝乙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一奶同胞。老大微子啟,老二微仲衍,老三就是紂王了。
  • 商朝之後,「商」字為何沒再被用作國號?古人:改了,看著不舒服
    武王伐紂之後建立了周朝,但是他沒做多久天子就死了,繼位的是他兒子周成王。成王當時還是個孩子,於是武王的弟弟周公就在左右輔佐他。可是武王的弟弟不止周公一個,武王其他三個弟弟蔡叔、霍叔、管叔在外帶兵,他們三人當時在商朝的地盤監視紂王的兒子武庚,而周公就在中央發號施令。
  • 《封神演義》封神榜五個版本,你最喜歡哪個版本?哪個妲己?
    最後,商朝被推翻,周朝建立,姜子牙完成封神。2001年TVB版封神榜《封神榜》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40集古裝神話劇。由劉仕裕執導,張華標、朱鏡祺編劇,陳浩民、葉璇、溫碧霞、錢嘉樂、李家聲、苑瓊丹、元華聯袂主演。紂王終日沉溺酒色荒廢朝政,在奸臣鄧九公唆擺下四出搜獵美女荒淫無道,更為一睹美女柳琵琶及妲己,竟派靖出兵活捉二人。
  • 姜子牙為什麼最後沒有被封神?
    姜子牙在商朝時當過官,商末民不聊生,紂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辭官離開商都朝歌,隱居於蟠溪峽。據說曾在磁泉邊以長杆、短線、直勾、背身的奇妙方式釣魚,因而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之說法。最後率軍3萬大敗商軍於牧野,為武王奠定周朝。姜子牙被分封於齊,是齊國的始祖。 姜尚之所以能成為滅商的功臣,與其在商朝做過官不無關係,正如反應篇裡所言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姜子牙有智謀,且紂王也給他封了官,但其為什麼一定要離開紂王,轉而投向弱小的姬昌呢?今天我們用鬼谷子內楗篇的思想,給你看背後的故事,絕非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是商朝太師聞仲師叔,是從哪裡論的輩分?
    《封神演義》中,聞仲是商朝太師,地位顯赫。姜子牙是周軍統帥,他們在兩個陣營中的地位相當。他們一個保商,一個助周。聞仲雖對商朝忠心耿耿,但還是敵不過天數提,最終戰死於絕龍嶺。封神榜是三教聖人所共同籤壓所定,三教聖人分別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而三教聖人又都是鴻鈞道人的弟子。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他修道雖難得大道,但是他順應天數,是輔周滅商之人,同時又是主持封神榜之人。
  • 《封神演義》中為什麼紂王會懼怕聞太師,第一回就告訴我們答案
    《封神演義》可能很多人不熟悉,那電視劇《封神榜》應該人人都知曉吧,以武王伐紂為背景的神魔小說,是繼《西遊記》之後最好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裡頭,紂王是一個很鮮明的形象,他暴虐無道,寵信奸妃奸臣,濫用酷刑殘害忠良,在他的統治之下商朝百姓民不聊生。
  • 商朝人起名拾趣
    其種種舉措既在統治集團內部引發矛盾,也動搖了商王朝的統治基礎。牧野之戰,商軍被周武王所率諸侯聯軍擊敗,帝辛身死,商朝滅亡。在傳統史學敘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是與夏桀並稱「桀紂」的典型暴君,終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相關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雞司晨等。帝乙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一奶同胞。老大微子啟,老二微仲衍,老三就是紂王了。
  • 封神榜中商朝名將有多強?孫悟空去也只能排第四,誰是第一人?
    導語:封神榜中商朝名將有多強?孫悟空去也只能排第四,誰是第一人?看過封神榜的小夥伴都知道周武王姬發陣營裡面可是有無數員猛將,他們每一個都身懷絕技,而商紂王這邊則是一群酒囊飯袋。其實殷商將士的戰力絕不亞於周武王陣營,甚至令人聞風喪膽。
  • 封神演義中,商朝太子殷郊的命運如何?有多麼的悲催?
    封神演義裡的殷郊,他是商朝太子。 那麼殷郊作為商朝太子,他的命運如何呢? 殷郊的命運是悲催的,而且相比較殷洪,他的命運更加悲催。
  • 姜子牙揭秘:狐族為封神大業付出努力,為何最終遭受神族背叛
    但是電影有些虎頭蛇尾,即使到最後也沒說明神族為何背叛了為封神大業作出巨大貢獻的狐族,所以今天優漫菌就在此分析一波。,因商紂王迷戀聖人女媧娘娘美貌,以淫詩以調戲之,惱怒的女媧娘娘想要除掉紂王作為報復,可惜殷商尚有氣運,女媧不想逆天而行,恰逢天下大劫,於是聖人們約定發動滅商之戰作為封神的契機。
  • 狐族為天庭打工滅商,為何會被神族背叛?揭秘姜子牙背後的故事
    但是電影有些虎頭蛇尾,即使到最後也沒說明神族為何背叛了為封神大業作出巨大貢獻的狐族,所以今天優漫菌就在此分析一波。首先談一談狐妖妲己因為什麼原因去禍害殷商:根據封神演義所言,因商紂王迷戀聖人女媧娘娘美貌,以淫詩以調戲之,惱怒的女媧娘娘想要除掉紂王作為報復,可惜殷商尚有氣運,女媧不想逆天而行,恰逢天下大劫,於是聖人們約定發動滅商之戰作為封神的契機。
  • 封神演義:2個商朝不忠之臣身上,竟隱藏著一部大秦帝國興亡史?
    #封神演義#成書於明朝時期,作者一直存在爭議。呼聲最高的有兩位,一是許仲琳,二是陸西星。但無論封神作者是誰,都應該對歷史有深刻的研究。在此前的文章中,咱們從北海七十二路諸侯造反分析到,其首領袁福通應該就是元朝末代,『乞顏氏』改漢的姓氏之一,袁氏。聞仲帶兵平定北海之亂,暗示著朱元璋徹底消滅漠南陰山的蒙元殘餘勢力。
  • 在《封神榜》裡面,紂王殘暴不仁,歷史上真的如此嗎?
    名受 (或名受德),公元前1105年出生於沫邑(今河南淇縣),是商朝的最後一任君主,帝乙的兒子,世人稱其殷紂王、商紂王。,國力不斷下降,帝乙死後,帝辛繼位,把國都定於其出生地沫邑,並且改名為朝歌(封神榜裡就叫朝歌),其實商紂王在真實歷史上並不是那麼無能,他不僅容貌俊美,而且力大無窮,是一個帥哥猛男。
  • 《封神榜》中,軒轅三妖禍亂商朝本應有功,她最終的結局如何?
    《封神榜》中,妲己等三妖禍亂商朝本應有功,她最終的結局如何?《封神榜》中妲己奉女媧之命消耗紂王氣數,為何最終卻被處罰?《封神榜》的凡間導火索,是紂王女媧宮進香,在牆上題字,褻瀆女媧聖容。但女媧娘娘畢竟是聖人,雖然怒從心起,但她的心性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她到商朝後,看見兩道紅光攔路,掐指一算,原來是商超氣數未盡。作為聖人,她雖有能力教訓紂王,破去這小小的保護之氣,但作為天道的守護者,她也不能逆天行事,否則就會沾染因果,得不償失。畢竟紂王也是一代人王,三界的重要人物。
  • 封神大結局:楊戩妲己封神,紂王人頭落地,狐妖子虛永無翻身之日
    封神大結局:楊戩妲己封神,紂王人頭落地,狐妖子虛永無翻身之日由王麗坤,羅晉主演的新版《封神演義》正在熱播中,該劇雖然改編自經典,但是寡淡蘇妲己
  • 封神演義中,楊戩實力高超,為什麼殺不死聞仲?原因很簡單
    在《封神演義》中,可別以為是誰死了,沒魂飛魄散就能直接上榜了,可不是這麼回事!在封神之戰前,闡截二教是先把一眾弟子的名字寫到榜上,然後死了的自然會真靈上榜,成就神位,沒死的自動消掉姓名,繼續做有道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