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志怪故事:第一個故事中古人的信義之舉,今人恐怕很難理解

2020-12-15 堃哥我是文化人

別處讀來的三則民間志怪故事,頗為有趣,整理出來,以饗讀者朋友。俱是無稽村言,讀者不必深究。

1、菊花之約

很久以前有一個書生叫範臣卿,上京趕考,不想忽染重病,躺在客棧裡動彈不得。店中主人怕他瘟疫過人(傳染),對他不聞不問。

幸好客店裡住了另一個趕考的書生,名叫張元伯,他說:「生死有命,安有病能過人之理?」於是他親自為範生精心調理醫治,不久範生便痊癒了。不想此事卻耽誤了二人的考期,範生對此甚為內疚,二人因此結為兄弟。

後來範臣卿辭別張元伯返回故裡,當時黃花紅葉裝點秋光,正是重陽佳節。於是二人便定下菊花之約,約定來年今日再相聚,把酒賞菊。

轉眼一年過去了,又到九月九。

一大早起來,張元伯便打掃草堂、遍插菊花、宰雞備酒。家人說不必著急,路途遙遙必不定期而至,來了再殺雞也不遲。

張元伯不聽,從早上等到中午,從中午等到下午,直到太陽落山了還不見範臣卿的影子。家裡人都以為範臣卿不會來了,勸他吃了早點歇息。張元伯仍是不聽,獨自等到半夜。

不久範生真的來了,二人相聚甚是歡悅,只是範生面對酒菜,卻不食不語。張元伯問其緣由,再三之下,範臣卿才說出實情。

原來此時的範生已經是鬼。去年範生回到故鄉,因考試未成,便做起生意,日日繁忙,竟忘了約會之事。到了九月九想起菊花之約,已經遲了。因聽古人說,人不能日行千裡,但鬼可以。於是,範生便拔劍自刎,乘陰風前來赴約。

2、鍾馗出世

一偏僻小村,有野鬼食人之事,道士和尚均無良策。常有惡鬼襲路人,破其髒,食其心,村子日漸蕭條。

一日,一外地人入村,其貌甚醜,軀如猛虎。聞村中事,不但不懼,反而大喜。村中人皆以為癲,卻不想那外地人說:「若我除之,須答應我一事!」村人以為笑耳,允諾。

外地人說:「我要娶村中最美女子鍾氏!」村人嬉笑應之。當晚,外地人獨自走入林中,幾個大膽村人尾隨其入林。

突然林中狂風四起,鬼哭狼嚎,良久方才靜了下來。那幾人好奇前去觀察,皆大驚。只見此外地人頭上長角,血盆大口,竟然在津津有味地吃鬼,一副羅剎模樣。

幾位村人被那羅剎發現,他大喝道:「村中承諾勿忘!」

幾人屁滾尿流跑回村中,訴說其事,眾人大驚,便收拾細軟準備逃亡。哪知那羅剎竟至,大怒要屠全村。

便在此時,村中女子鍾氏突然大喊:「此事我一人當之!」

羅剎大喜,一股黑風將鍾氏捲走。

村中人人悲痛。月餘,鍾氏竟隻身一人回來,然已有孕在身。足月產一子,樣貌甚為醜陋,表情似極飢餓,哭聲猶如「快喂,快喂!」

母鍾氏視嬰孩良久,說道:「既如此,就叫你鍾快餵吧!」

村中長者撫須道:「甚好,這孩子,以後就叫鍾馗了!」

3、人面惡瘡

話說宋朝有一人名喚李宛。

一日早晨起來,忽覺右臂奇癢。不久竟生一瘡,人面,鼻目俱全,看了幾個名醫,卻皆無辦法根治。

又過了幾天,人面瘡竟然睜開眼睛,神態頗惡。李宛懼之,卻又無法。

又過了幾天,那人面瘡竟開口說話,言語奸劣,遇到漂亮女子,淫語調戲。因其是在袖中觀察,人皆以為是李宛所言。

李宛大窘,不敢出門,其瘡便以惡語嘲諷李宛。李宛怒極,欲刀斷其右臂,被家人攔住。

一日,一僧尋來,稱與李宛有緣。李宛見之,大驚,此僧面目竟與那人面瘡一模一樣。

此僧便道出惡瘡來由:原來,此僧修煉多年,惡穢之氣已離其身,化作一毒草,落於路邊。那日李宛行路內急,方便時不小心右臂被此草劃傷,被其趁虛而入。「我聽說你生此病,料到必是那穢氣寄生於你身上,今天來便是與它作個了斷!」

李宛大喜,忙伸出右臂,見那人面瘡正在酣睡,口水直流。

此時僧人大吼一聲,驚得那人面瘡咳嗽幾下,僧人忙用刀割破自己中指,滴血入那人面瘡之口。人面瘡似極痛苦,不久,竟化作一灘血水流到地上。

李宛激動,欲重謝此僧。然僧人婉言謝絕,深鞠一躬,逕自離去了。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骷髏鬼
    前言: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小故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討論,甚是開心。既然在民間有故事流傳,那就有寫故事書的人,清代的紀昀就是其中一位,他的著作是《閱微草堂筆記》,今天的這個故事就取材於此。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講講骷髏鬼的故事。
  • 民間志怪故事:第二個故事,莫名讓人想起了被各種惡搞的貞子
    別處讀來的三則民間志怪故事,頗為有趣,整理出來,以饗讀者朋友。俱是無稽村言,讀者不必深究。第一個故事一偏遠小村,人丁興旺。然而不久之前,一夜間全村男女老少皆化作殭屍,有路人經過,則群起襲之,若抓住路人,殭屍則食其肉,屍首無存。即使不死,只要受傷,不到半個時辰便也化作殭屍。
  • 民間故事:陰間判官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17期,陰間判官的一問一答,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在《子不語》中記載了一則小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謝鵬飛雖然在人間是一個小官,但是當地人都知道他在陰間是個判官,於是就有人來問他關於陰間的事,他也回答了。
  • 民間故事:神志清醒,鬼慚而去
    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朋友聊一些志怪故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故事。因此,古人對民間故事很是感興趣。既然有故事,那就有相關書籍,《閱微草堂筆記》就記載了很多民間故事。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講講鬼不足懼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這本書。
  • 民間故事:為鬼作證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13期,秀才去城隍廟為鬼魂當證人,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中國民間故事,獻給中國人的「東方夜譚」
    《顧爺爺講中國民間故事》的作者顧希佳是著名民俗學家,潛心研究民間文學四十餘年,迄今已出版著作60多部,多次獲得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齊名為我國文藝界最高獎項)。《顧爺爺講中國民間故事》全套共六冊,以年代順序呈現了從上古時期到清代的200個中國民間故事,體量巨大,題材豐富。
  • 《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古人憑空異想出來?
    《山海經》是我國一部志怪古籍,其內容包羅萬象,卻又光怪陸離,荒誕不經。也是一部很有科研價值的地理著作,是世界上有關礦物記錄的最早文獻,是風物誌,是神話故事,還是古人的食譜。其具體的成書年代及作者已無從確證,已知的最早是由劉向、劉歆父子編校而成。 劉向何許人也?漢高祖劉邦異母弟劉交四世孫,屬漢宗親。
  • 民間故事:盜墓賊心存僥倖,貪戀古墓中的財寶,結果竟遇到了殭屍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12期,盜墓賊心存僥倖,貪戀古墓中的財寶,最後竟被殭屍害死,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耗時三年 金職院老師把「信義金華」故事畫成了漫畫
    捐贈儀式現場如果把「信義金華」的故事畫成漫畫,閱讀起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今天(10月20日)上午,弘揚優秀地方文化、傳承經典信義精神——「讓孩子讀信義金華」公益繪本捐贈儀式,在金華市少兒圖書館舉辦。捐贈的,是一本名為《流淌著的信義金華》的冊子,它就是一本動漫繪本。
  • 這200個經典中國民間故事,你都聽過嗎?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中華文明五千年,你可曾想過,什麼樣的故事才能穿越這漫長歲月,經歷世世代代而流傳至今?由青豆書坊和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顧爺爺講中國民間故事》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顧爺爺講中國民間故事》全套共六冊,以年代順序呈現了從上古時期到清代的200個中國民間故事,體量巨大,題材豐富。
  • 民間故事:鬼燈籠之爺爺的風流債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短片鬼怪小說系列。作品名稱:《鬼燈籠》第五章原創作者:半杯水「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前文回顧:小文從黃泉路回來之後變成陰命之人,不知是福是禍。據太爺爺所講,用李家後人命格壓制住這屋中墳的主人,因此,李家凡是100年整出現的後人必定出現意外,直到出現陰命之人方可化解。然而小文不幸正是這第一百年的李家後人。這屋中墳中女主人名為巧靈兒,擁有千年道行。爺爺為保住小文,不得不讓小文與巧靈兒成婚。
  • 「怪談文學獎」:當代小說家怎樣寫志怪小說
    頒獎禮上,捧讀文化創始人、「怪談文學獎」發起人張進步談及:「『怪談文學獎』是國內的第一個怪談類文學獎項,傳承發展到今天的怪談文學,不但是最具有想像力的文學,而且還最具有中國文學的純粹性。因為它是在中國神話、志怪、傳奇、筆記這棵巨大的樹上發出的新芽。」
  • 信義集團再施大愛之舉! 李賢義捐贈善款500萬助力龍崗抗疫魔
    下午2時許,龍崗區委副書記、龍崗區區長代金濤代表龍崗區委區政府現場接受了全國政協委員、信義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賢義捐贈的善款500萬元。此項善款將專項用於龍崗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據悉,此次捐贈是信義集團繼1月31日向湖北襄陽老河口市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善款之後的又一大愛之舉。
  • 《興安嶺獵人傳說》開機 東北民間志怪奇異來襲
    最後一代皇圍獵人探秘深林未知生物影片的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的最後一代老獵人身上。孤僻山村發生一家三口接連慘死案,在村民們的懇求下,深山中最後一名老獵人下山,在查明村民慘死真相過程中遇到的奇異怪事,等待著記者和老獵人的,是眼前那些奇異的民俗傳說,還有那些生於荒山密林深處,鮮為人知的神秘生物。老戲骨搭檔青年演員演繹民間志怪傳奇除劇情引人期待之外,演員陣容也是影片的一大看點。
  • 古籍中的志怪故事:如果這些故事是紀實而非傳奇,細思極恐
    今天的兩則故事,一篇來自於《太平廣記》,一篇來自於《搜神記》。《太平廣記》是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及道經﹑釋藏等。注意,是紀實,我們能不能理解成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 民間故事:孫生遇小人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95期,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今天給大家講的故事依舊來自民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故事非常有趣,還請大家細細品味!話不多說,這就開始講故事。以前在廬江有一個孫生,他很有學問,也算考取了功名,孫生當時正準備去吏部候選官職,但是因為家裡貧困,沒有足夠的錢財,在半路上沒有路費了,無奈之下只能僱驢趕路。一日,孫生來到河間,但是沒能僱到驢,而天卻下起了大雨,他只能跑到一個百姓的屋簷下避雨。
  • 民間故事:狐仙情緣
    志怪小說中對於鬼狐的記述非常之多,其中的狐狸多以美貌女子現身示人,或迷惑眾生,吸取陽氣,謀求成仙之道;或痴情人類,為了所愛戀之人身雖遭劫在所不惜。諸多故事,雖不知真假,但是在讀者內心,無不將許多感人至深的人與狐仙的故事當作是真的。
  • 專家稱《山海經》並非志怪典籍,原來裡面的異獸,其實是這些動物
    談到《山海經》這部奇書,古今中外對其抱有濃厚興趣的人不在少數,這部充滿神話色彩的先秦古籍,讓無論是民間愛好者還是權威專家都摸不著頭腦,似乎又有幾分道理,卻又更像子虛烏有的杜撰。就連魯迅先生在年幼時期也對其中記載的珍禽異獸也是好奇不已,國內外不少專業人員也在研究中逐漸發現:山海經並非胡編亂造!
  • 《朱子家訓》解讀二:古人對家內事務的要求,今人從中學到了什麼
    昨天整理出了古人對生活習慣方面的要求,定時發布了《朱子家訓》解讀一:古人對生活習慣有哪些要求?今人該注意什麼以後,有一定數量的分享、收藏和轉發,你的分享、收藏和轉發會讓更多的朋友看到,在此先感謝各位網友的厚愛。今天,我們再接再厲,整理一下家訓中古人對家內事務有什麼要求,現在的我們遺失了什麼?
  • 從劉邦斬白蛇的傳說中看袁枚的《子不語》,志怪奇談皆有出處
    話說乾隆年間,臨平有個叫沈昌谷的青年,生得英俊不凡,他敏而好學,少年時就已中舉,正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前途無限。有天沈昌谷在路上遇到個行遊僧人,看了他半晌,硬要塞給他三顆藥丸,憂心忡忡地說道:「你大難將臨,吃了這個藥丸將有所緩解,到時候我再來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