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紅高粱》:高粱地裡的野合電影,完美的東方含蓄藝術

2020-12-12 玖兒bethlyn

文|bethlyn

「我承認《紅高粱》是個雜種,屬於野路子,藝無定規、技無定法,電影怎麼拍都有它的道理。對於自己的創作,我也不想限於一個固定的模式,評論界也不要對我們第五代只寄予一種期望。」

(這是1988年《紅高粱》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後,張藝謀在接受採訪時對自己作品的評價)

國外的導演分派,國內的導演分代。中國最集中一批表達民族意識的電影大概都出自第五代導演之手,他們生於特殊的歷史時期,成長於農村環境,所以他們的作品也大多採用農村題材,用「黃土、腰鼓、紅高粱」把農村符號化,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展現民族的氣質和力量。

但一部電影的影響力往往無法脫離片內片外的社會環境獨立存在。拿《紅高粱》來說,它取得了中國電影的第一個殊榮是真,但其意識形態上的巨大革新也不假,所以當年的《紅高粱》成為了影視圈討論的焦點:

有人說它打開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大門,帶動了中國電影的國外市場;

有人說它的藝術手法太粗俗,甚至還有反動的意味。

不過眾說紛紜之下,《紅高粱》還是因其功大於過的藝術手法留在了中國影史。時隔多年,社會語境一變再變,再看《紅高粱》時,不僅沒有業餘影片的「鄉野味道」,反而覺得它把中規中矩的東方古典韻味發揮到了極致。

弱化敘事打造意境,全知式旁白呼應極簡對白

電影說到底是講故事的媒介,即便是商業電影中追求的「色與聲」,也不可能脫離電影敘事弧獨立存在。對於時代片和現實主義電影來說,更是需要敘事來表現人物關係,以人物關係的變異來折射社會。所以說,一部電影敘事弧的完整性直接影響著電影主題的表達效果。

然而作為戰爭文藝電影的《紅高粱》卻反其道行之,它除了最大限度的弱化了敘事,更是把一些情節信息隱藏到了電影的其他元素裡。但它的大膽構想不僅沒有破壞電影敘事的完整性,反倒是這一虛一實的結合,將電影的濃濃意境展現了出來。

「我給你說說,我爺爺和我奶奶的這段事,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還有人提起」

電影的開篇採用「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方式,畫面還沒出現,旁白就傳到了觀眾耳朵裡,直接交代了電影是回憶的敘事時態。全知式旁白最顯著特點就是幫助敘事,電影一開始就依靠旁白交代了人物和際遇,而精簡的旁白往往擁有巨大的張力,觀眾想了解個中寓意就需要含混且多元的想像,所以一個簡簡單單的旁白,就帶給了觀眾足夠的線索解讀空間

有了旁白的敘事框架,對白就自然可以減少,在對白上《紅高粱》採用惜墨如金的風格,減少任何不必要的甚至是一些必要的對白,作為主人公之一的久兒在電影的第一幕(大概30分鐘)快要結束的時候才有了第一句臺詞,而擁有夫妻之實的久兒與餘佔鰲在影片從頭到尾的對白都寥寥無幾,於是影片的臺詞反而成了虛化的成分。

久兒除了一開始與父親抱怨被嫁給麻風病人以外,再也沒有悲痛的臺詞出現,被假三炮叫到高粱地裡一言不發,對餘佔鰲的舉動一言不發,直到後來被真三炮擄走再被贖回仍是一言不發,但當羅漢大哥叫她看打酒的時候,她又能直接從恐慌中走出,滿懷開心的加入到大家的行列,由此便呼應上了久兒「奇女子」的設定。

再看餘佔鰲,她自始至終為了久兒做了很多事情,但面對久兒卻從未提起分毫,於是最直接的臺詞成為了反襯的工具,人物形象的深度被對比了出來,這便是電影的意境所在,也是中國電影中「含蓄」的重要體現。

留白鏡頭的含蓄表達,局部色相呼應主題

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鏡頭就成為了劇情發展的「潛臺詞」,類似於國畫中的「留白」,在《紅高粱》中採用「空鏡頭」的形式對劇情進行暗解,拿電影中最經典的野合場景來說,當九兒躺在紅高粱堆好的「床」上後,鏡頭一轉,觀眾只看到了隨風搖曳的紅高粱便知道了其後發生了什麼;不僅如此,電影中更用大量的遠景來表達人物的心境,比如騎著毛驢遠去的九兒,山丘上遠望酒坊的羅漢大哥,雖然沒有臺詞的支撐,可還是體現出了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複雜心境。

電影以「紅高粱」為題,「紅」是整部電影的色彩傾向,更是電影的感情基調,但這裡的「紅」代表的不僅是積極含義,電影幾乎表達了「紅」的所有寓意。

電影的開篇便出現了紅色——九兒的紅嫁衣,紅蓋頭以及被夾紅了的臉蛋,隨即一個匹配鏡頭,九兒來到了轎子裡,整個轎子的空間投影了篷布的紅色,在九兒被送往十八裡坡路上的所有紅色元素,代表的都是最基本的含義——喜慶,但是通過九兒的面無表情和整體紅色帶來的窒息感可以看出,它們在這裡的作用是為了反襯出這門婚事的悲劇色彩。

電影敘事的主體和核心是紅高粱酒,不管是導演賦予的特殊顏色還是真實還原,高粱酒的局部色相不僅沒有帶來任何不適感,反倒讓人在覺得奇怪的一剎那就全然接受了。

首先作為野高粱產的酒,與眾不同的顏色代表的是「野」;其次,十八裡紅能消千病百毒,紅色的莊嚴和神聖代表的是「藥」;然後是漢子們豆大的汗水澆蓋,烈日炎炎下燒酒,付出了全部的心血,這種骨子裡的勞作代表的是「血」;最後當侵略者破壞家園,漢子們揭竿而起以酒為誓,這時的刷碗就代表的是「壯」

從頭到尾的高粱酒,從頭到尾的紅色,不同的時候代表了不同的寓意,而這些不同的寓意又都符合人生的種種際遇,無形之下給影片添加了充分的真實感

當然除了局部色相以外,電影色彩傾向也偏向暖色調。在不同的地方更是有不同的隱藏信息,比如漢子們顛轎的膚色和汗水代表了年輕生命力的熱情似火,九兒回門的夕陽代表了內心的絕望,羅漢遠望酒坊代表了荒涼。

影片結尾,更是透過一個純色的鏡頭備顯豪壯,更是給人一種虛化感,火紅的太陽和背景將情感抒發達到最高峰,影片也是在這個最高峰落幕。但那種紅色帶來的血脈噴張卻讓觀眾久久不能釋懷。

「反臉譜化」人物塑造,追求人物真實立體感

說到《紅高粱》的革新之處,自然要提它「反臉譜化」的人物塑造方式。「臉譜化」是民間文學常用的方式,通過一個固定的模式塑造典型人物,即「一言以蔽之:忠奸善惡,涇渭分明」,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這個人物一出,就知道他是壞人好人,這樣的方式雖然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卻讓人物失去了個性,變得不鮮活。但在《紅高粱》中的「反臉譜化」則將人物塑造的立體又真實。

關於九兒其實也是電影中備受爭議的一個角色,她有悲慘的經歷不假,但作為抗戰背景下的一個女性角色,她的意識似乎過於前衛,在電影經典的「顛轎」場景中,九兒兩次掀開門帘盯著餘佔鰲布滿汗水的後背,通過一組「正反打鏡頭(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我們甚至能看到九兒此刻的心境,那是欲望最隱晦的表達方式。

直到後來的回門,面對餘佔鰲的窮追不捨,九兒自己躺在了高粱地裡任人宰割。如果在社會風氣的條件下看,九兒的所為確實不符當時的背景,但是出於人之常情,一個絕望的女人最終看淡了一切才是最真實的演繹,人物的好壞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再看餘佔鰲,姜文飾演的餘佔鰲有幾分粗狂的味道,但說到底他只是一個充滿野性的大男孩,所以他想要的就去追,覺得不舒服就要發洩,這才是一個大男孩最真實的狀態,也正因此這樣,讓關於他的傳說的真實度也越來越高。

到後來面對九兒不提及自己單槍匹馬報仇,當羅漢大哥被害後他又能帶著酒坊的人們打鬼子,這是他從大男孩到大丈夫的轉變。通過劇情分析,可能他眼中的「家園意識」遠超於「國家意識」,但這不也正是東方黃土地裡的野性嗎?不正是東方漢子的狂野生命力嗎?

甚至連電影中的「反派」都有值得挖掘的地方。在整部影片中,前期的控制力源於三炮,這個犯罪團夥中相對刻畫較深的就只有三炮,老屠夫和小屠夫三人。先是三炮,要贖金能看出他心狠手辣,最後放了餘佔鰲又顯出幾分仗義,直到最後被日寇俘虜,也多少看的有血有肉;老屠夫面對日軍的要求,用生命送了當家的一程,最後更是充滿血腥的破口大罵,也體現出了他的原則性,但是作為一開始就兇神惡煞的小屠夫,他面對日軍嚇破了膽,活生生剝了羅漢的皮,但好在最後瘋了的情節設定,也讓觀眾的心裡平衡了一下。

電影中配樂不多,兩次酒神曲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羅漢大哥起頭,代表的了漢子們的堅韌和腳踏實地,揮汗幹活,大口喝酒,是中華民族的家園意識;而第二次是餘佔鰲起頭,背後燃燒著熊熊烈火,當家園受到侵犯,他們就要用野性捍衛家園,漢子們的身軀代表了來自於土地的頑強生命力,是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

其實從電影的表面可理解性分析,餘佔鰲與羅漢大哥貌似是不合甚至是不能同時存在,但深入了解就能這樣的劇情安排是代表了一代代人的傳承,而且導演在很多地方都暗示了出來。

最淺顯是的兩次酒神曲,酒坊兩個男性主人公的替換,比較深入的是SVIP版「十八裡紅」的誕生,第一代十八裡紅是羅漢大哥掌舵,代表了傳統的技藝,是代代相傳的踏實肯幹,而SVIP版十八裡紅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入了年輕人的野性(也就是餘佔鰲的尿),這種野性代表了年輕的活力,但最重要的含義是遇到侵犯和傷害時的反抗,這種傳統與野性的結合才是民族骨子裡的強大力量。所以當羅漢發現最好喝的十八裡紅並萌生民族意識時,他選擇離開並開始為家國大義奮鬥。

人們常用野草來形容生命力頑強,但也常用它形容頑疾,不可救藥,作為一個不褒不貶的象徵物,其實一個民族也該如它一樣,落地就能生根,生根隨即狂野的生長,有好的環境就兢兢業業的發育,被拔掉就接著再發芽再生長,只要根在,長青就在!

或許用它來形容一個民族太過渺小,可它的力量又怎容小覷呢?所以民族,當有野性。

本文為原創,不喜勿噴

感謝閱讀,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二刷《紅高粱》:從視覺層面分析,電影畫面中的色彩與構圖
    交歡的場地被四周搖晃的高粱掩映著,中間圓形的野合地與圓房這一傳統相得益彰,人物主體處於畫面的中間,與陪體高粱形成了一種緊密的聯繫。當男主人公跪倒在九兒腳下後,畫面切換至隨風狂舞的高粱特寫鏡頭。紅高粱的隨風飄舞取代了直接的男歡女愛的場面,將不能直接表達的事情,採用象徵隱喻的方式含蓄地表達出來,這種方式留給觀影者足夠的想像空間的同時,帶給人以巨大的刺激。此處九兒的紅色衣服代表著偷情時難以隱忍的情慾,搖晃著的高粱代表著原始欲望的衝動與爆發,人性的解放與愛的覺醒。
  • 莫言是如何寫出《紅高粱》的
    所以《紅高粱》裡一開筆就是一場大霧」。如果光有戰爭新素材的獲得與戰爭感覺的把握,莫言的《紅高粱》還是難以完成對革命歷史戰爭題材「五老峰」的逾越。「五老峰」即老題材、老故事、老典型、老主題、老手法,在教條主義影響下,軍事文學創作一度呈現出歷史戰爭題材單一、主題思想淺顯、藝術手法陳舊的創作傾向。《紅高粱》的成功還得益於莫言對戰爭文學創作觀念的重新理解。
  • 《紅高粱》:血紅的屏幕感覺太美,精神飽滿的生活
    電影張藝謀《紅高粱》改編自莫言不足以將小說改編成電影,這部電影更多地依賴於導演自身對形象語言的掌握和藝術造詣,通過第二次創作升華主題,將小說的寫意與電影的現實主義相結合,為電影觀眾帶來一場視覺文化盛宴。
  • 《紅高粱》:血紅的畫面感太美,昂揚的生命,激情與仇恨都在其中
    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小說,從小說到電影的改編,單靠小說中的故事模來板抒發情懷是不夠的,電影更依賴於導演自身對影像語言的把握和藝術造詣,將文字語言轉換為影像語言,通過二度創作升華原著的主題,將小說的寫意與電影的寫實相結合,最終實現在電影院裡為觀眾奉獻一場視覺文化大餐。
  • 《紅高粱》中人們喝的什麼酒,它為何能得到莫言喜愛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著實又大火了一把,要說他寫的最著名的小說,應該是《紅高粱》。《紅高粱》是莫言在1986年於《人民文學》發表的中篇小說,在當時就引起中國文壇轟動。這篇小說以民間視角講述一群普通人的抗日故事,其中最讓我心心念念的,就是單家的「三十裡紅」酒,好喝到讓日本人都嘴饞不已。電視劇版《紅高粱》中,師傅羅漢發現單家三十裡紅品質極高,但沒有釀酒秘方,而是在釀造時加入鹼。且不說加入鹼會不會提升酒質,但那時的老酒無一不是好酒。說起這三十裡紅酒,它的原型莫言喜愛的「紅高粱燒鍋酒」。
  • 如詩如畫的《刺客聶隱娘》:淺析東方古典視覺美學
    如詩如畫的《刺客聶隱娘》:淺析東方古典視覺美學原創:海山嵐人 海山嵐人文/海山嵐人豆瓣7.3分的《刺客聶隱娘》,在一半掌聲中呈現「一幅驚世絕倫的山水畫」,在一半鼾聲中敲下「一組催眠版古典寫意風景幻燈片」。
  • 高粱地裡的科研路——記我國高粱育種專家牛天堂
    牛天堂在試驗田觀察高粱長勢。(資料圖) 牛天堂,我國著名高粱育種專家,我國雜交高粱育種現代化的開拓者和高粱雜種優勢固定研究領域的奠基人。 他先後主持育成晉雜5號、晉雜4號、晉雜1號、晉中405等高粱雜交種和晉粱5號、晉輻1號高粱恢復系;通過探索固定雜種優勢的途徑,與同事們一起選育成功高粱兼性無融合生殖系SSA-1、296B,使中國在這一研究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為中國的高粱生產作出了突出貢獻。
  • 山西衛視中途停播紅高粱,給出理由亮了,不知周迅莫言啥看法?
    躺在家裡看電視都能立功的日子裡,卻總有一些別致的消息跳出來搶奪眼球。今天,山西衛視的一則回復,就徹底顛覆我了的三觀。最近一段時間,山西衛視每天上午六集連播電視劇《紅高粱》,由於還沒播完,不少關注該劇的網友在微博上向山西衛視詢問,結果這家省級衛視頻道的回應,讓網友大跌眼鏡。
  • 李輝:回望《〈紅高粱〉西行》 |《孺子牛》文學副刊3則
    先以《黃土地》獲『金雞獎』最佳攝影獎,繼因《老井》獲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近日又執導了《紅高粱》。」 李彤是位善於提問的記者。他在此文後面寫道:「1987年12月23日中午,導演張藝謀攜他的新片《紅高粱》到人民日報社放映。我在看完後,請他到辦公室,談了一個小時,因成此篇。此文的發表,遠在電影《紅高粱》獲獎和公映之前。」
  • 獨奏欣賞|一管清笛,演繹九兒一生——《紅高粱敘事曲》
    《九兒》是電視劇《紅高粱》的片尾曲,這個曲子用竹笛演繹,清亮的笛聲帶著悠揚的旋律,會讓整個故事在原基調上更帶一種期望。 《紅高粱敘事曲》是四川音樂學院石磊老師根據《九兒》改編而來,全曲分為四個片段,運用變奏、轉調、伸展等方法,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 「一代謀女郎」鞏俐:靠《紅高粱》一炮而紅,拒絕在星爺電影扮醜
    1985年,鞏俐參加了第三次高考,遺憾的是這一次的分數與中央戲劇學院的錄取標準還差11分,正當要面臨高考第三次落榜時,鞏俐幸運地被當時的招生組老師寫了一份報告上交給上級主管——文化部藝術教育局,希望可以破格錄取鞏俐。此後,鞏俐在演藝道路上正式踏入了正軌。二.
  • 「小逄觀星」「地裡的活還等著我呢!」——憶莫言的父親管貽範
    十六年前,大眾日報為紀念中國電影百年策劃了一組主題報導——「作家與電影」。莫言與電影《紅高粱》被列入名單。我先是到北京採訪了莫言,接著來到高密,記得見到管貽範老人時,他正在炕上看書,看的是莫言女兒管笑笑寫的書,老人家說:「他(莫言)寫的東西,我都不屑看。我看著俺孫女笑笑寫的《一條反芻的狗》比他寫得好。」老人家上過四年私塾,愛看書,但「不屑」看莫言寫的書。
  • 《故事裡的中國》走進《紅高粱》,蔣欣挑戰鞏俐經典角色九兒
    《故事裡的中國》和央視主持人大賽是央視的兩檔」神仙綜藝「,董卿也參加了這兩檔節目的錄製。她同時也是《故事裡的中國》的策劃人,這檔綜藝的評價也極高。此前的節目《故事裡的中國》走進《林海雪原》、《渴望》、《人到中年》等經典作品。
  • 《紅高粱敘事曲》演繹九兒愛恨情仇故事
    11月13日晚, 「琴島四季·秋」音樂會在青島音樂廳舉行, 青島八駿室內樂團為觀眾表演了室內樂《紅高粱敘事曲》,演繹了《紅高粱》女主人公九兒愛恨情仇的家國故事。
  • 含蓄內斂、壓抑幽暗|淺談日本人偶藝術
    而在人口稠密區,最富盛名的木偶人發源地便是日本東北地區的宮城縣。在鳴子町,人們利用豐富的林木資源,製作了大量的木質生產生活用品和工具,其中就包括木製的人偶工藝品,這些人偶手工藝具有強烈而獨特的地域和時代特色。
  • 當年拍攝紅高粱,男主選了姜文,女主為何選鞏俐?
    1987年,張藝謀一個剛轉型的新導演,還沒有拍過作品,為了走出自己新職業的第一步,他找到莫言,買下了紅高粱的版權,準備拍成電影,這對於莫言來說並沒有什麼損失,拍攝成功,自己就有了名氣,不成功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 習酒有機高粱示範基地情況如何?這次調研成果豐碩!
    7月23日,習酒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鍾方達帶領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汪地強、胡峰、陳強、劉安勇、楊剛仁、李明光,總經理助理蔣茂平、謝遠東來到桃竹壩村習酒有機高粱示範基地、大灣村小丫口習酒有機高粱示範基地和徐家寨調研。習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習酒鎮黨委書記婁必華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