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裡希親自設計,誘騙史達林除掉功勳元帥,還有大批高級將領

2020-12-15 千古之客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軍事計劃,僅僅開戰六個月,蘇聯便損失了大片的國土,其中包括農業、工業等諸多的重要基地,蘇聯人民也在二戰中付出了最慘烈俄代價,當然事實上就在戰爭爆發前幾年,蘇聯就曾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清洗活動,包括蘇聯功勳赫赫的元帥圖哈切夫斯基在內的諸多高級將領被送上刑場,似乎也是為蘇聯二戰前期失利埋下伏筆。

毫無疑問圖哈切夫斯基是被冤枉的,1956年以後,有很多有關圖哈切夫斯基當年冤案的材料被披露出來,才使得當年這些被冤殺的將領進行了名譽恢復,並在1988年徹底平反,承認了他們歷史上所做出的的貢獻,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了史達林對這些人下殺手呢,除了史達林個人原因外,很大程度上還和當時納粹德國有關。

為了策動戰爭的爆發,當時德國保安處長海德裡希在1935年就秘密建立了一個反蘇組織,他們通過一部分在巴黎的沙皇時期的官員保持著聯繫,這些官員仍然對已經過去的沙皇政權抱有留戀,也因此大量源源不斷有關蘇聯情報都送到了海德裡希的手上,而直到1936年年底,海德裡希得到了一份有分量的情報。

這份情報是反應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為首的高級將領,準備發動反對史達林的行動,並暗中與德國諜報機關保持聯繫的消息,事實上這份情報根本是無稽之談,也應該是蘇聯方面有意放出來的煙霧,然而海德裡希卻開動腦筋,怎樣才能使得這份情報上的內容更加逼真,然後假借史達林之手,除掉這個元帥呢?

海德裡希是一個偽造文件的高手,很快他就從蘇聯的官方檔案中,偷出來圖哈涅夫斯基的材料,並做了偽造,同時又偽造了一兩封十分逼真的信件,在與捷克斯洛伐克駐柏林的大使在談話中,若有若無的透露出德國正在和蘇聯一個反史達林的高層組織秘密商談,因為捷克斯洛伐克與蘇聯交好,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回蘇聯去。

為了讓蘇聯相信這件事情,海德裡希還故意和蘇聯情報機構接觸,並將所謂有價值的情報以高價賣給了蘇聯,並放出了很多的煙霧,這樣一來,等於說坐實了圖哈涅夫斯基真的有可能反史達林,加上這一時期史達林的疑心病很重,圖哈涅夫斯基很快被捕下獄,從審判到被槍決,前後僅有一個月的時間,包括蘇軍中3萬多名將領,隨後也遭到了清洗。

相關焦點

  • 德國的「斬首行動」,明目張胆的反間計,將蘇聯元帥輕易除去
    因功於1935年成為蘇聯五大元帥之一,他根據一戰期間的經驗和教訓,預見性的總結了未來戰爭的性質和特點,寫下了當時最著名的分析德國軍事的文章《 目前德國的軍事計劃 》,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希特勒政府將要對西方各國展開軍事報復計劃,並將形成對蘇聯的巨大威脅。
  • 這三位紅軍高級將領,如果沒有壯烈犧牲,後來可能會成為開國元帥
    文/歷史人物趣事這三位紅軍高級將領,如果沒有壯烈犧牲,後來可能成為開國元帥在我國幾十年的革命歷史中,湧現出不少為革命犧牲的人,我國為了紀念他們特地在天安門廣場上為這些英雄建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在革命道路上,無數愛國將士為了心中的信念和理想流血犧牲。
  • 從囚犯晉升元帥僅用7年,蘇聯這位「監獄英雄」,曾令史達林敬佩
    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了六年,這六年間發生了無數場大大小小的戰役,也湧現了無數傑出的將領,這些人中有一位蘇聯將領,被德軍將領稱為蘇聯最傑出的戰地指揮官,還曾令史達林感到敬佩,這位將領就是——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 戰功赫赫的蘇聯元帥朱可夫為何在其人生巔峰後鬱鬱而終?
    朱可夫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將軍,他一生功勳卓著。尤其是在二戰期間,朱可夫率領蘇聯紅軍同德國法西斯浴血奮戰,成為了二戰時期蘇聯最高副統帥。他幾乎策劃和指揮了蘇聯所有對德戰爭,包括著名的列寧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和攻克柏林戰役等等。
  • 哪位國民政府的軍長,卻成南昌起義的功勳?新中國的開國元帥!
    在腥風血雨中,是一位高級將領挺身而出,他力挽狂瀾,成為南昌起義的功勳,但那時他竟不中共黨員,他究竟是誰呢?南昌起義劇照(來自網絡)位高權重的軍長這位南昌起義的功勳,就是時任國民革命軍二十軍軍長的賀老總。
  • 史達林:一位孤獨的獨裁者,締造了強權政治和東方鐵幕
    此時的史達林已經今非昔比,由於調停了羅斯柴爾德家族,諾貝爾家族的矛盾,一直受到兩大世界級財團的支持,布爾什維克政權是離不開史達林的,一山不容二虎,除了列寧的政權外還有其他多股勢力在蠢蠢欲動。因為大家都不知道,俄羅斯的未來到底是什麼樣?這時候 列寧就開始出來畫餅了,他看出來工農佔了一個國家公民的百分之70,為何不利用這股力量呢?
  • 紅二軍團十三位高級將領,後來的情況都是怎樣的
    那麼,紅二軍團初成立時的十三位高級將領都是誰,他們日後在人民軍隊中的發展都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紅二軍團軍團長兼紅二軍軍長賀老總,是南昌起義的總指揮,又是湘西蘇區的開創者,他指揮紅二軍團南徵北戰,開創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並成功指揮了紅二、六軍團的長徵,堪稱是紅軍時期的一位名將。
  • 希特勒用史達林兒子交換德軍元帥,史達林大喊9個字,字字戳心
    史達林是蘇聯第二位最高領導人,僅次於列寧。在2008年俄羅斯評選的「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中,史達林超越了列寧,高居第三位,前兩位分別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和斯託雷平,第四至第六位分別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寧。由此可見,史達林對蘇聯的影響是巨大的。
  • 開國將領中,擔任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第一人的將領是誰
    那麼在這千餘名將領中,能夠在自己所受軍銜中擔任第一人的又是誰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品讀一下。 十大元帥之首朱德 對於朱德元帥大家恐怕都不會陌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者,新中國的開國元勳之一,畢業雲南講武堂,從紅軍時期就擔任司令員,指揮粉碎了國民黨的多次圍剿。
  • 蘇軍連長拼死下令毀掉的史達林的寶貝,竟無意中影響了二戰走向
    1940年6月,在蘇軍一次重要的軍事演習中,一款神秘武器引起了諸多高級將領的注意。這款武器當時還沒有被命名,只印著代表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兵工廠的字幕「K」。這款武器憑藉著其洶湧的氣勢與火力贏得眾人喜愛,連見慣大場面的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和時任蘇軍總參謀長的朱可夫當場都激動得說不出話。
  • 史達林戰爭生涯中的滑鐵盧:70萬人在戰線消失,一度看不到希望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史達林本人對於這場戰役過於自信,越級指揮,不聽從當時的總參謀長的意見,甚至臨場換帥,戰場瞬息萬變,臨場換帥是兵家大忌,由於史達林的獨裁決定,導致了基輔戰役全盤皆輸,此後,史達林就甚少再指揮軍事,國內的工作成為了他的重心。
  • 逃脫史達林魔爪的方法?
    史達林是前蘇聯領導人,在列寧逝世之後,統治蘇聯長達三十年。而在這三十年中,史達林領導蘇聯參與瓜分世界的行列,打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擁有很多功績,然而他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則是他為了鞏固權力,對蘇聯國內進行的大清洗運動。
  • 紅軍犧牲的26位高級將領,如果不犧牲,五五授銜時會是大將嗎
    我們說,革命先輩在參加革命時,就做好了流血犧牲的準備,為了勝利,他們不懼犧牲,勇往直前,自1921年起,一直到新中國建立,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革命勝利拋頭顱灑熱血,很多人成了革命烈士,在這其中,有很多高級將領,很多人都是師級甚至軍級以上的職務,如果能夠不犧牲,到了五五授銜時,他們都是有著大將甚至元帥的資格的,筆者就把這些犧牲的高級將領歸納一下
  • 可怕的上司,舒倫堡與海德裡希的相親相殺
    這次見面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舒倫堡首次見識了海德裡希的陰損可怕,另一次與海德裡希單獨相處,是一次異常壓抑的晚餐。1938年2月,海德裡希準備搞掉陸軍總司令弗裡契,他依據梅辛格提供的一份報告,指控弗裡契是同性戀,並把這份報告上報給希特勒,當報告交上去之後,海德裡希立即意識到梅辛格所提供的證據存在重大錯誤,他把弗裡契與另一個同樣姓名的奇兵軍官搞混了。
  • 死有餘辜,細數在抗戰時期,被我軍民擊斃的日軍高級將領
    經過14年的艱苦抗戰,在付出了無比慘重的代價之後,犧牲了200多位高級將領及無數官兵,終於將日本鬼子打出了中國,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在戰爭過程中,在中國戰場上也有很多日本的高級軍官被我英勇的軍民擊斃,落得個死有餘辜的下場,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我軍民共擊斃了日軍高級軍官達80多位,包括大將、中將、少將,聯隊長以下的不計其數。
  • 史達林二戰時的四任總參謀長,各有千秋卻只一人敢以下犯上!
    憑藉著自己獨有的人格魅力、溫和的處事作風,沙波什尼科夫成為了史達林與軍隊在戰時的潤滑劑,史達林喜歡傾聽沙波什尼科夫的意見。因此,史達林個人在二戰中的成長,對現代戰爭指揮藝術的理解離不開沙波什尼科夫的幫助,沙波什尼科夫也算蘇聯扭轉衛國戰爭局面的幕後功臣。但是這位老帥的性格又過於綿軟,不敢直接反抗史達林的意見,因此在史達林提出1942年夏季反攻計劃時,不贊成計劃的沙波什尼科夫選擇了告病退隱。
  • 5名元帥3名被害,57名軍長50名被殺,蘇聯大清洗對軍隊影響多大
    基洛夫被殺後,史達林對蘇聯黨內開始進行肅反,說黨內有敵人滲入進來。這次肅反被稱為蘇聯大清洗運動。這次運動的影響超出我們想像,非常殘忍。我們今天不看其他方面,只看一下蘇聯大清洗對軍隊的影響。蘇聯建國之初,封了五個元帥,分別是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伏羅希洛夫、葉戈羅夫、布瓊尼。
  • 蘇軍上將司令親自上前線用大炮打坦克:因敗仗被抓,卻得貴人救命
    科涅夫是二戰蘇軍的著名將領,在戰爭中後期,科涅夫指揮的部隊在許多戰役中建立了功勳,如庫爾斯克戰役的反攻階段、1943年底的烏克蘭戰役與解放基輔、1944年2月的科爾孫戰役、1944年夏天的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1945年解放波蘭的戰鬥和攻克柏林。但這位元帥卻很少提到他在戰爭初期的活動。
  • 史達林為什麼發動大清洗?蘇軍軍官層幾乎全軍覆沒!
    「大轉變」的政治後果和黨內溫和思潮的抬頭 史達林把反「右傾」勝利後開始的轉折——轉向超速工業化和強制集體化道路,稱作「大轉變」。在當時蘇聯的特定條件下,這條道路雖對國家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有其可肯定的一面,但其負面作用和政治後果也是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