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上將司令親自上前線用大炮打坦克:因敗仗被抓,卻得貴人救命

2020-12-19 騰訊網

科涅夫是二戰蘇軍的著名將領,在戰爭中後期,科涅夫指揮的部隊在許多戰役中建立了功勳,如庫爾斯克戰役的反攻階段、1943年底的烏克蘭戰役與解放基輔、1944年2月的科爾孫戰役、1944年夏天的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1945年解放波蘭的戰鬥和攻克柏林。但這位元帥卻很少提到他在戰爭初期的活動。因為科涅夫在戰爭初期打過大敗仗,要不是有貴人相助,恐怕早就被槍斃了。

1941年6月,德國發起突襲。蘇軍部署在國土西部的部隊遭遇慘重打擊。到9月底,德國已經佔領了斯摩稜斯克,並在明斯克、烏曼和基輔以三次大規模合圍消滅了上百萬的蘇軍部隊。橫亙在德軍與莫斯科之間的只有由一群殘兵敗將把手的脆弱防線。

就在這個時候,科涅夫被晉升為上將,指揮西方面軍作戰。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是把手莫斯科門戶維亞濟馬地區的最重要作戰力量。不過科涅夫一點都感受不到升官的輕鬆,而是整天憂心忡忡:手下的部隊缺槍、缺炮、缺坦克、缺補充兵,甚至缺乏防禦工事。只要德國人的坦克集群發起突擊,防線是萬萬守不住的,只能快點後撤避免被包圍。但面對一次次大敗,史達林對撤退問題愈發敏感,並對一線指揮進行不切實際的幹預。

蘇軍慘敗

科涅夫想法設法地加強西方面軍前線的防禦,在重要地帶好歹組織起了兩道防線,並補充了一部分反坦克炮,但這只不過是杯水車薪。1941年10月2日,德軍以兩個裝甲集群為先導對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發起進攻,意圖完成縱深合圍,並突向莫斯科!到10月15日,德軍兩支鐵鉗已經洞穿蘇軍脆弱防禦,在維亞濟馬會師完成合圍。蘇軍陷入兵敗如山倒的境地。

蘇軍45毫米反坦克炮

科涅夫和他的方面軍指揮部也在口袋中,但最高統帥仍舊不許撤退。在德軍空襲和炮擊之下,方面軍司令部遭到重創,喪失了與下屬部隊的聯繫。心急如焚的科涅夫只能帶著幾個參謀和警衛到處聯繫部隊,而德國人的坦克正在蘇軍後方橫衝直撞!一次,科涅夫的汽車與德國人的坦克在路上遇了個正著。幾個人匆匆棄車逃命,但科涅夫卻發現了一門被遺棄的反坦克炮和炮彈。科涅夫年輕的時候幹過炮兵,後來也和炮兵打過很多交道,自己會用炮,就操作火炮向德軍坦克開火,讓警衛員幫裝彈,打傷了敵人坦克。上將司令親自在前線用大炮打坦克,這也是戰爭史的奇聞了。

晚年的朱可夫和科涅夫

維亞濟馬戰役中,西方面軍遭遇毀滅性打擊,20天內損失了30萬兵力。科涅夫和一部分部隊逃出了包圍圈,但他本人和一眾軍官被立即逮捕。史達林認為他對這場慘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就在這時,接手西方面軍的朱可夫救了科涅夫一命。他認真聽取了科涅夫對戰役指揮的說明,意識到他在戰役指揮中並無大錯,實在是戰鬥力對比太懸殊。朱可夫向史達林求情,稱危難時刻,將才難得,希望讓科涅夫戴罪立功。最終,史達林繞了科涅夫一命,還讓其以加裡寧方面軍司令的身份參與了莫斯科戰役。

相關焦點

  • 一次誤讀電報,導致蘇軍損失2648輛坦克,慘痛的杜布諾反擊戰
    但正是由於他的人間蒸發,各個機械化軍都聯繫不上方面軍司令,所以作戰部隊回復給司令部的電文裡,只有「我們正在反擊」的簡短電文,而西方面軍司令部(戰前的西部軍區)也只能以同樣的方式回電蘇軍總參謀部。於是基爾波諾斯上將果斷向蘇軍總參謀部發出了求援電報,告知總參謀部當前的局勢並請求派出足夠的增援部隊加強烏克蘭方向的作戰力量。
  • 被神話的「骷髏」裝甲師,其實讓蘇軍打得屁股尿流
    所以他們不得不用反坦克炮攻擊盟軍士兵,但是火力覆蓋範圍太小,完全招架不住盟軍的攻勢。就在生死存亡之際,德國空軍前來解圍才把盟軍擊退。 後來骷髏師繼續前進,在奪取拉巴塞(LaBassée)運河中也同樣被盟軍打得找不著北。在進攻法國貝蒂訥(Béthune)和勒帕拉迪斯(Le Paradis)都遭到盟軍的強烈抵抗。
  • 差點把美軍上將趕下大海,打敗德軍沒問題
    朝軍畢其功於一役,投入全部主力部隊向防守釜山的韓軍和美軍第8集團軍發起連續進攻,差點把美軍上將,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趕下大海。沃克指揮美韓聯軍拼死抵抗,還出動航空兵轟炸朝軍的坦克和後方補給線。最終,朝軍的攻勢撐不住了,美韓聯軍轉守為攻。從6月25日戰爭爆發,到7月底美韓聯軍退守釜山防線。
  • 衛國戰爭蘇軍裝甲骨幹,簡陋但好用,T-34坦克和巴甫洛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最著名的中型坦克T-34坦克,它是蘇軍裝甲的中流砥柱,也是赫赫有名的裝甲炮灰,它不僅是一款設計簡單粗糙的坦克,更是一款成功設計了蘇聯戰時需求的坦克,而這款坦克的研製竟然與巴甫洛夫將軍有關。
  • 諾門坎戰役日軍輸得很慘
    諾門坎戰役日軍輸得很慘。這場戰役一開始雙方都沒當回事,沒想到越打越大,日本把能用的兵力無乎用了個遍,最後,打光了關東軍的精銳,輸掉了戰役;這場戰役還有個弔詭的地方,就是雙方都沒有宣戰,但卻打得難解難分,讓美國人樂開了花、笑歪了嘴;也正是這場戰役,讓日本下決心調整戰略方向,轉過頭和美國人在太平洋上死磕,讓蘇聯人高興了許多年。
  • 朱可夫最大敗仗怪間諜?完美的火星計劃,為何折損百萬蘇軍?
    終於,有一個步兵師在50輛坦克的支援下,衝過了冰封的瓦祖扎河,在河對岸建立了一個橋頭堡,準備將德軍防線撕開一個缺口。這時,蘇軍馬上投入第2波攻擊力量,一個步兵軍,一個坦克軍和一個騎兵軍,全部奮力湧入這個缺口,企圖將其擴大。而德軍以連營級為單位,將步兵、炮兵、坦克組成的戰鬥群,散布在瓦祖扎河西岸積雪的村莊中,頑強阻擋蘇軍的進攻。
  • 二戰曼施坦因反攻日託米爾得手,蘇軍為何失而復得?輸光了本錢
    首先,基輔戰役,蘇軍收復日託米爾,曼施坦因和希特勒因主次方向意見不和1943年11月3日,蘇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在司令員瓦圖京率領下,對德軍曼施坦因指揮的南線第4裝甲集團軍發動了基輔戰役。這場戰鬥打得非常凌厲,僅10天時間,蘇軍就收復了基輔,11月13日,瓦圖京趁勝收復了烏克蘭交通重鎮日託米爾。
  • 這位德軍上將很狡猾,黨衛軍和蘇軍恨得要死,美軍卻無比尊重
    巴爾克對軍事有著相當驚人的天賦,第一次接觸坦克時,當時的坦克與後來所向披靡的德軍坦克部隊還是兩碼事,但從這些笨重的「水箱」身上,巴爾克就敏銳地嗅出了它們日後的發展方向,更是堅信這種武器會成為未來戰爭的主流。1940年5月10日,法蘭西戰役爆發後,巴爾克以國防軍第1裝甲師摩託化步兵團團長的身份在古德裡安麾下效力,古德裡安對於裝甲部隊的嫻熟指揮,更是深深地影響到了他。
  • 「虎豹」坦克耀眼光環下:三號坦克黯然離場!結果扛了門大炮歸來
    而在戰爭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新式的「虎豹」坦克。特別是戰爭後期,德國的「虎豹」一度打得對手聞風喪膽,後來只不過因為產量的局限,最終功敗垂成。 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軍起初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所以那時的三號坦克,依舊可以高歌猛進,所向披靡!甚至還創造了1:6的輝煌交換比。不過好景不長,不久蘇軍的T-34大量出現,三號坦克只能欲哭無淚了:無情地被T-34按在地上「摩擦」。
  • 韓先楚:唯一沒打過敗仗的開國上將,本應授中將,毛主席破格提升
    引言1955年,在授銜的所有高級將領中,有一位將軍由於職務以及戰功,應該只能授予中將軍銜,最後卻在毛主席專門的批示破格晉升為了上將,而這位上將就是有著旋風司令之稱的韓先楚,他的晉升所有人都為之信服,沒有人對此提出疑惑。畢竟韓先楚上將是這一次授銜所有的將軍中唯一一個從未打過敗仗的將軍。
  • 被神話的「骷髏」裝甲師,曾被蘇軍打得屁股尿流,其戰爭罪行累累
    所以他們不得不用反坦克炮攻擊盟軍士兵,但是火力覆蓋範圍太小,完全招架不住盟軍的攻勢。就在生死存亡之際,德國空軍前來解圍才把盟軍擊退。後來骷髏師繼續前進,在奪取拉巴塞(LaBassée)運河中也同樣被盟軍打得找不著北。在進攻法國貝蒂訥(Béthune)和勒帕拉迪斯(Le Paradis)都遭到盟軍的強烈抵抗。
  • 副司令說,新坦克給司令坐,我坐舊的,結果,司令被俘了
    1948年12月15日下午,在雙堆集的一間民房內,國軍第12兵團司令黃維中將、副司令胡璉中將、副司令兼第八十五軍吳紹周中將,參謀長肖銳少將,副參謀長:韋鎮福、劉文修少將等一眾高級將領,面色緊張地聚在一起開會。為啥要開會?
  •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德軍第216突擊裝甲營蘇軍T34坦克噩夢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期間,德軍可謂各路精銳部隊,群英匯集,準備跟蘇聯打一場決定東線戰役未來兩年局面走向的戰役,按照德軍設想庫爾斯克戰役德軍一旦取得勝利,那麼戰役就會到1941年一樣,德軍百萬大軍再一次兵臨莫斯科城下,但如果德軍失敗的話,那麼具備戰略優勢庫爾斯克突出部,將會變成蘇聯紅軍進行戰略大反攻的跳板
  • 衛國戰爭中蘇軍用軍犬來對抗德軍坦克
    二戰有很多冷知識,用狗來對抗坦克應該算其中一個。蘇聯方面稱,在整個衛國戰爭中,蘇軍軍犬累計摧毀德軍300多輛坦克。 當時,德軍以閃電戰進行攻擊,隆隆的機器聲晝夜不息,3000多輛坦克和眾多的飛機很快將蘇聯逼退了600公裡。蘇聯方面,一則沒有做好準備,很多蘇軍還沒集結就被包圍;二則蘇軍技術裝備不足,有限的武器在戰爭中損壞嚴重。蘇聯不缺人員,也不缺狙擊手,但缺少可以對抗坦克等裝甲的重型武器。
  • 二戰蘇軍步兵班火力配置如何?憑什麼在反攻戰中打得德軍一潰千裡
    蘇軍狙擊部隊,用的半自動狙擊步槍即便如此,下半年裡又進行了改編,取消了迫擊炮班,改成營屬重武器連,單獨配備重機槍和迫擊炮,這樣雖然能夠將種武器集中起來使用,但是對於步兵班而言就失去了及時的重火力支援蘇軍迫擊炮班到12月時情況繼續惡化,原本一個排4個步兵班中,只有2個班裝備輕機槍,他們用火力掩護另外兩個班進行迂迴穿插等行動;就算有機槍的步兵班裡,也只計劃裝備2支半自動步槍,一支衝鋒鎗
  • 蘇軍天才自創坦克戰術,重創德軍傷亡比1:7,戰後差點錯失元帥
    而西南突擊集團不僅是德軍的勁旅,其主力的第二坦克集群更是由閃電戰之父古德裡安親自指揮,而卡圖科夫正是要在姆岑斯克將這支勁旅攔下。懸殊的力量對比讓卡圖科夫明白:硬碰硬是絕不可能的,要贏得此戰,就必須利用蘇軍以逸待勞、掌握地利的優勢。於是,一個退敵的妙計在其腦海中逐漸成型。 蘇軍抵達戰場後,為了創造準備防守的有利條件,卡圖科夫迅速向奧廖爾方向派出兩支偵查隊伍。
  • 火力強勁可以點名,防護卻奇差:德軍靠蘇軍反坦克炮打穿蘇軍戰車
    但1號的威力還是不足,而且數量太少只有一個連,無法扭轉反坦克戰的頹勢。1942年初,裝備有「黛安娜」坦克殲擊車的第3反坦克排抵達北非,隨後納入第605反坦克營麾下。擁有PAK36(R)76.2毫米炮的「黛安娜」展現了非凡威力,但畢竟是一個臨時用半履帶車加了幾塊鋼板架上大炮的趕工產物,在機動能力、視野上都有很大缺點,而且數量還是太少。
  • 自稱近600年對外沒有打過敗仗的日本,二戰中損失慘重的六大敗績
    二戰爆發前,日本人曾自稱近600年對外沒有打過敗仗。窮兵黷武的日軍由此妄自尊大,大肆對外擴張,先是發動了侵華戰爭,並向蘇聯挑釁,接著在東南亞挑起事端,繼而在太平洋與美軍拼殺……然而,回顧日本軍隊二戰時期的作戰史,其敗績紀錄卻給了狂妄的軍國主義者一記記沉重的耳光。
  • 1944年庫爾蘭戰役德軍第14裝甲師虎式坦克最後一場勝利
    日是蘇聯紅軍針對東線德軍10次打擊中的第八次打擊,戰役構想一舉解放蘇聯最後領土庫爾蘭地區,消滅德軍北方集團軍殘部結合處,為柏林戰役解除掉後顧之優,但從戰役開打的那一刻開始一場原本的順風戰役,一瞬間就變成了一場階段性戰役的拉鋸戰,德軍以三集團軍為主力進行重新動員和整編其人員數量加在一起大約有70萬人左右,進行了有組織性的兩翼集結,正面防禦,進行東線地區最後一次反包圍反擊戰部署,該戰役的反擊構想由德國北方集團軍群最新上任的司令隸舍爾納上將策劃
  • 柏林戰役時,蘇軍為何不直接把帝國大廈轟平,而是派士兵攻進去?
    這些外籍黨衛隊也知道自己一旦被俘,將是一個什麼樣的下場,人類對於敵人可比對叛徒寬容多了,所以這些背叛了自己祖國的人,在面對蘇軍時打的特別的猛。 4月29日,蘇聯人以第79軍的第150步兵師和171步兵師以及配屬的23坦克旅,向國會大廈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