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例行的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邀請信徒善度逾越節三日慶典:仰望苦架上的耶穌並默觀《福音》章節,這兩個舉動是在家庭裡紀念基督聖死的「重大禮儀」。
(梵蒂岡新聞網)在家庭裡善度逾越節三日慶典有兩大禮儀舉動,分別是: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穌,以及誦讀《福音》。教宗方濟各4月8日在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為我們指引了如何在當前困境中活出基督信仰高峰時刻。面對疫情,人人心中都有許多疑問,有些疑惑涉及天主,例如:「在我們的痛苦前,天主會怎麼做?天主在哪裡?為什麼祂不趕快替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教宗指出,耶穌的受難史有助於找到答案。
耶穌周圍的人也提出過類似的問題:祂是否真的是要來解救子民的那一位?耶穌並不符合百姓的期待,因為百姓「等待的是一位強而有力的默西亞、佩帶利劍的勝利者。然而,來的那一位卻良善心謙,勸人改過向善及慈悲為懷」。因此,百姓認為祂不可能是默西亞,在祂死亡之際捨棄了祂。
教宗指出:「然而,我們若是誦讀耶穌受難史,就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耶穌死亡的那一刻,羅馬帝國的一個百夫長看到祂在十字架上受苦,聽到祂寬恕眾人,親手觸摸了祂無盡的聖愛,於是說:『這人真是天主子!』(谷十五39)」
百夫長的這番話跟其他人說的大不相同。那麼,哪個是天主的真實面容呢?教宗表示,我們「竭盡所能」在天主身上投射自己的樣貌,天主卻截然不同。為了讓人認識自己,天主「前來與我們相遇,並在逾越節完全揭示自己」。教宗強調,天主是在十字架上全然啟示自己,十字架有如祂的講道臺。「在靜默中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穌,認識我們的上主,將對我們有所裨益」。主耶穌「從不指責任何人,卻向眾人,包括釘死祂的人,張開雙臂;祂沒有以自己的光榮來擊潰我們,卻為我們赤身露體;祂對我們的愛不是空口白話,卻為我們默默地獻出生命」。
因此,注視著十字架上的耶穌,能幫助我們擺脫對天主的先入為主觀念。此外,我們還要打開《福音》。教宗說:「這幾天,大家待在家裡隔離防疫,讓我們善用兩個物件:仰望十字苦架,並打開《福音》。這可稱為一個重大的家庭禮儀,因為我們這幾天無法進堂。」我們必須誦讀福音,「因為耶穌不願意被人曲解,不希望人們把真天主與假的神相混淆;真天主是謙卑的愛,假的神則是世俗的神,善於表演」,引人注目。
百夫長雖然是外教人,但他的一句話點出了耶穌的真實身份。那一刻,人們在愛中看見了全能的天主。天主的本質是愛,「現世的權勢總會消逝,愛卻永垂不朽」。「天主的聖愛在逾越節以祂的寬恕治癒了我們的罪過,使得死亡成為生命的過渡階段,把我們的恐懼化為信任、焦慮化為希望。逾越奧跡教導我們,天主能把一切變成善的;與祂在一起,我們能確實相信一切都會好轉。正因如此,在復活主日那天上午,我們聽到那句:『你們不要害怕!』(參閱:瑪廿八5)」
耶穌「親近我們」,從而改變了歷史,以他的聖死與復活戰勝了死亡;同樣地,「我們也能藉由親近祂來改變自己的歷史」。教宗最後邀請眾人接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注視,好能明白「我們並不孤獨,卻是深深被愛,因為上主絕不捨棄我們,絕不忘記我們」。
教宗方濟各接受專訪,談疫情下的生活
在新冠疫情的危機中,教宗方濟各過著怎樣的生活呢?他對當前的緊急狀態有什麼看法呢?教宗接受英國記者艾夫賴格的採訪,談論他這幾天的生活。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日前接受英國記者艾夫賴格的電話專訪,談論他在新冠疫情下的生活。採訪的內容同時發表在英國天主教《平板》周刊以及美國天主教《公益》周刊上。耶穌會《公教文明》期刊刊登了義大利文版本。
教宗首先談到聖座的輪值和遠程工作,並提及自己的靈修生活。他說:「我更熱切地祈禱,因為我相信必須這麼做,而且我牽掛著人們,為百姓憂心忡忡。想著那些給我傅油的子民,對我有益處,令我擺脫自私。顯然我也有自私的一面:星期二來了個聽告解司鐸,當時我表明了這類型的事。我想到自己當下和往後的職責。在疫情過後,作為羅馬主教、教會的領導者,我將提供怎樣的服務?疫情的後遺症早已開始展現出它的悲慘痛苦,因此我們最好此刻著手探討。通過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來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它會向我匯報。」
教宗繼續談論他的深切擔憂,說:「我在祈禱中至少察覺到一大擔憂,就是如何陪伴天主子民,更加親近他們。這是每天早上七點直播彌撒的意義所在,很多人密切關注並感受到陪伴;我的若干講話,以及3月27日在聖伯多祿廣場的禮儀也是如此。而一項具有臨在意義的工作,是透過教宗賑濟所來陪伴飢餓和患病的人。我此時此刻感受到莫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是個發揮巧思創意的時刻。」
提到各國政府應對危機的政策,教宗讚許某些政府的措施堪為榜樣,「把保護人民明確列為首要之務」。同時,教宗也擔心眾人過於注重經濟層面,導致「丟棄文化的政策」。舉例來說,教宗日前看到一張拉斯維加斯的照片:無家可歸者依然流落街頭,他們被要求在停車場裡隔離防疫。教宗說:「旅館空無一人,但是無家可歸者不能住進去。這裡我們看到丟棄的理論付諸實踐。」
為了預防疫情擴散,許多國家禁止群聚活動,教會暫停公眾彌撒和禮儀。於是,「家庭教會」的課題再次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教宗表示,「我們必須竭力發揮創意來應對『待在家裡』的政策。在家裡,我們需要使徒工作的創意,放下無用的事物,同時懷念著以天主子民身份在團體中表達信仰」。換句話說,強制離群索居的現況激發思念和盼望,期待著走出當下的隔離狀態。
教宗逾越節三日慶典禮儀實況直播首次增添手語解說
梵蒂岡新聞網與多納泰洛修女合作,在逾越節三日慶典之際創建一個特別頻道,為聽力和溝通有障礙的人士提供手語同步實況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