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成語,很多人都會如數家珍地娓娓道來,耳熟能詳的有拔苗助長、坐井觀天、塞翁失馬、守株待兔、亡羊補牢、自相矛盾等等,伴隨著這一個個奇妙的四字組合,那些醍醐灌頂的經典故事,活靈活現的形象造型,便會一個接一個地在我們的眼前浮現開來,如綠波荷塘蜻蜓戲水活色生香,如青蔥發小久別重逢輕鬆自在。
中國人對成語的喜愛,不限年齡性別,不限背景學歷,幾乎人人都可以在餐飲聚會或者團隊聯歡時,爭先恐後、躍躍欲試地參與到一場熱火朝天的成語接龍,只要是首尾相連,哪怕是諧音,也都能得一個滿堂喝彩,贏一片歡呼雀躍。所以說,成語不僅僅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塊璀璨奪目的瑰寶,更是中國百姓日常生活中一個喜聞樂見的娛樂項目。
既然大家如此喜愛成語,那麼究竟什麼是成語呢?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曰成語。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四字居多,成語表達中很大的一部分內容,都是從古人生活的各種場景或典型事件中流傳出來的,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一個典故,可以說中華成語堪稱是中國人的啟蒙之學,是華夏文明的專屬文化,她如盛夏中一抹沁人心脾的清涼,如冬日裡一片晴空萬裡的暖陽,如絲如縷洋洋灑灑,飄散在我們那懵懵懂懂美好斑駁的童年時代,並在之後數十年的時光裡,陪我們走完柴米油鹽、苦辣酸甜的平凡一生,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生命中不可磨滅的文化基因和國學烙印。
而成語之所以能夠在星光熠熠的國學史冊中佔得如此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離不開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成語的表達內容包羅萬象、博古通今,其廣袤深邃,瀚海無疆,可囊括浩宇蒼穹,可追溯源遠流長,涵蓋五千年文明初始,通達盤古氏開天闢地,譬如我們表示「之最」的成語:
說最大的手是「一手遮天」,最高的人是「頂天立地」,最大的網是「天羅地網」,最全面的手術是「脫胎換骨」,最快的時間是「白駒過隙」,最綿長的口水是「垂涎三尺」……毫不誇張地說,成語在中國老百姓中,上至養老院,下至幼兒園,幾乎每個人都能隨口說上幾句,且常常見仁見智,妙語連珠。
第二、成語的表現形式相對固定,通常的四字結構一目了然,任何人都可以觸景生情,隨時隨地信手拈來,說的人合撤押韻朗朗上口,引經據典痛快淋漓;聽的人心領神會豁然開朗,譬如我們表述人生過程的成語:
形容一個人出生了說「呱呱墮地」、「牙牙學語」、「初生牛犢」;一個人上學了說「鯉躍龍門」、「懸梁刺股」、「業精於勤,荒於嬉」;一個人戀愛了說「一見鍾情」、「海枯石爛」、「如膠似漆」;一個人失戀了說「鬱鬱寡歡」、「心如刀割」、「才下眉頭,又上心頭」;一個人結婚了說「比翼齊飛」、「百年好合」、「白頭偕老」;一個人升官了說「走馬上任」、「雞犬升天」、「春風得意」等等……
是不是感覺別開生面、雅俗共賞?是不是感覺一石激起千層浪、四兩也能撥千斤?正是成語這種貼近生活、狠接地氣的語言特點,為成語的發展提供了豐腴肥沃的土壤,為成語的推廣和流傳奠定了堅實牢固的群眾基礎。
第三、成語作為一種個人的文化修養,其無出其右的實用性亦不言而喻。成語能夠為各行各業的職場精英打造高效快速的溝通能力,為塑造領導形象推波助瀾,為提升領導權威保駕護航。
組織會議時,你要提高會議效率、保障會議效果,成語能夠給予你隨機應變的邏輯表達並引發與會者高談雄辯的熱情和勇氣;
撰寫公文時,你要簡明扼要地亮明堅定的立場並確保執行剛性,成語能夠賦予你縝密連貫的思維和言簡意賅的生花妙筆;
當眾演講時,你要引發聽眾的情感共鳴並保持專注的精力,成語能夠幫助你提綱挈領、旁徵博引,讓你的演講從容淡定,更具魅力;
培訓團隊、布置任務時,你要清晰傳達課程重點,快速現場破冰、鼓勵學員或下屬積極互動與熱情反饋,成語能夠幫助你做出循循善誘深入淺出的感召與直抒胸臆通俗易懂的引領;
商務洽談時,你要拓展與對手互惠多贏、運策帷幄的格局,成語能夠幫助你展現出高屋建瓴的領袖風採與決勝千裡的豁達豪邁!
如果說,浩瀚之國學是中華兒女的靈魂家園,成語就如長姐,正用她端莊的明眸,鼓勵我們踏上回家的路途;如果說,泱泱之漢語是中華兒女的精神根基,成語就似長兄,正張開他強壯的臂膀,擁抱我們回家的隊伍,認祖歸宗。
也正是因為這一份對成語的痴迷與熱愛,我選擇在自媒體的文化領域分享成語,和大家一起在成語的世界裡深情沉醉,一起在成語的世界裡,仰望中國人古老的傳統文化。詩人艾青《我愛這土地》中有這樣一句: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而這,也剛好反映了此時此刻《海燕聊成語》新鶯初啼的激動心情。
2020年的這個春天,我們把心安下來,把目光收回來,把身體放鬆,讓精神內守,循著中華成語的脈絡與紋理,靜靜地回歸,回歸自然,回歸文化,回歸傳統,我們做回自己。
文末,海燕歡迎喜愛成語的好朋友們在評論區成語接龍,從成竹在胸,接到國泰民安,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