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漢語是所有語言中最難學的?因為它的分類眾多,不僅有大眾語言,還有各種生僻字、白話文、文言文。它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成語、諺語、歇後語。很多詞語不僅讀音有四種,還分別有幾個釋義,這也是令很多外國友人學漢語頭疼的原因。
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中華文化的語言精髓—成語,淺析他們背後的歷史典故。
1、買櫝還珠
成語典故:
相傳楚國有位珠寶商人,他手上有一顆價值名貴的珍珠,為了能讓珍珠賣個好價錢,特意命人專門做了一個名貴的盒子,盒子外面鑲嵌了各種華麗珠寶。
有一天,一個鄭國人花高價錢買了這顆珍珠,可是第二天,他又把盒子裡面的珍珠還給了楚國人。他說他看中的是這個名貴的盒子,不是裡面的珍珠。楚國人內心竊喜,看出了鄭國人不是一個識貨的人,於是從鄭國人手裡接回了珍珠。
寓意:
如今買櫝還珠這個成語,表示買了木匣子,還回了珍珠。說明一個人沒有識貨的眼力,不會辨別好壞,取捨不當。
2、葉公好龍
成語典故:
春秋楚國時期,有一位名叫葉公的人,他自稱非常喜歡龍。在它看來,龍是一種非常英勇、神武的動物。於是他在自己家裡,畫滿了各種各樣的龍。連自己的衣服上面,都是繡龍的圖案。
有一天,葉公喜歡龍的這個消息,被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它想到人間去看看這個葉公,於是來到葉公家裡。當龍吐出舌頭,將長長的尾巴拖到客廳的時候,葉公被嚇壞了,急急忙忙逃了出去。
寓意:
葉公好龍表示一個人不是真的熱愛一種事物,只是表面上的喜歡而已。也用來諷刺那些表裡不一、言行不一致的人。
3、高山流水
成語典故: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俞伯牙,他非常喜歡彈琴,演奏的曲子非常動聽。有一位鍾子期很喜歡聽他彈琴,兩個人經常一起暢談音律。
有一天,伯牙演奏了一支曲子,子期便說:「聽上去好像屹立在巍巍河山中啊!」。伯牙很驚奇,又彈奏了一曲,子期便說:「悠揚的曲子就像綿綿不斷的流水啊!」後面伯牙依次演奏了狂風暴雨、小鳥鳴蟲等相似之音,子期都聽出來並描繪得逼真,伯牙不禁感嘆,真是我的知音啊!
後來,子期不幸病逝,伯牙也摔斷了琴弦,表示以後不再彈琴,也就是伯牙絕弦。
寓意:
現在高山流水指遇到了知音、或者心有靈犀,也指樂曲巧妙,聽上去如高山流水一樣宛轉悠揚。
4、樂不思蜀
成語典故:
三國末期,劉禪繼位後,蜀國很快就在他的治理下滅亡了,他也被魏國擄去成了戰俘。有一天,劉禪在魏國觀看蜀國表演,他的隨從看到故國風情時,不禁悲傷落淚,可是劉禪卻沉浸其中,樂此不彼。
這個時候魏國將軍問劉禪,你還想念你的蜀國嗎?劉禪一邊看著歌舞, 一邊高興地回答:「我在這裡生活的很快樂,為什麼還要想念蜀國呢?」
寓意:
現在指一個人到新環境中後,沉浸在新環境中流連忘返,不願意再回到曾今的環境中去。
5、拋磚引玉
成語典故:
唐代有一位詩人叫趙嘏,另一位叫常建。常建非常欽佩趙嘏,一直希望可以得到他的指教。
有一次,常建聽說趙嘏要去蘇州的靈巖寺遊玩,他便在必經之路上寫了半首詩。果不其然,趙嘏在看到未完成的詩後,馬上提筆完成了後兩句詩。完成後整首詩的意境已經出來了,可是前兩句很明顯沒有後兩句有意境,水平差很多。
寓意:
現在通常指自我謙虛,將自己粗淺的意見說出來,目的是為了引出高人的見解和指教。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裡只簡單的介紹了幾個成語典故,也只是拋磚引玉的粗略介紹。想要了解更多,趕緊打開書本看吧,祝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