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臨海憑風
在北疆嚴寒且漫長的嚴冬的夜晚,總要用長長的電視劇打發時間,每天在電視機前打盹且昏昏欲睡的人們,這幾天格外的精神,被央視一套節目播映的電視連續劇《裝臺》弄得興奮起來,大街小巷都在熱議著《裝臺》這部長篇小說的作者陳彥,這位1963年出生於山西省鎮安縣的一級編劇,中共十七、十八大代表……他把裝臺人寫活了。
並且稱讚著電影人張嘉譯、閆妮、李傳纓、陳小藝等眾多名演員又把刁順子、蔡素芬、疤叔等眾多名普通的裝臺人和小村鎮演活了,在這個年末歲尾因為電視劇《裝臺》而給影視界刮來暖流。
電視連續劇《裝臺》,說的是47歲的刁順子帶領一群漢子在西安從事舞臺演出的裝臺工作,既有本地秦腔劇團、也有各色歌舞演出、婚喪嫁娶的表演,因此也遭遇了五行八作、各色人等。
無論他人怎麼看待、但順子他們始終認為這是一份和老祖宗留下的傳統藝術有關的工作,盡心盡責、吃苦耐勞,並最終隨秦腔團進京匯演大獲成功。電視劇剛剛開始,人到中年的刁順子,在前妻跑了以後,又因為騎車撞傷了閆妮飾演的蔡素芬,因為無錢看病,將蔡素芬領會了家自己治療,結果這兩個同病相憐人走到了一起,領了證成為了夫妻。但是,正當他們信心滿滿地開始新生活的時候,又遇到了前妻所生的潑辣任性的長女菊、同在屋簷下發生著牴觸和糾結。
還有陳小藝飾演的小賣店的老闆娘和疤叔離了婚,但是依然住在一個屋簷下。電視劇正是在裝臺人在裝臺演出了一臺劇後老闆裹錢跑了緊張的氣氛中開始的,激烈的場面,吸引了人們眼球,吊起了觀眾的胃口。裝臺人交織在搭臺、架燈、布光、裝箱的忙碌生活中,苦辣酸甜、鮮活熱鬧……隨著晨曦開始新的一天,隨著太陽落山送走一日,生活在繼續,不變的是順子們做人做事的責任和擔當……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熱鬧鬧的場面,繁忙的小鎮,接地氣的表演,樸實且有個性的人物,各種矛盾的糾葛吸引著觀眾,觀眾開始抱怨起每集電視劇太短了,看著不過癮,而且好評如潮,是許久許久未曾發生的事情了,尤其是對於電視連續劇來說。
筆者覺得電視連續劇《裝臺》之所以受到青睞和好評,有如下因素:
首先是劇本要好要經典。《裝臺》在情節的跌宕起伏中塑造了一群生活在城市底層的邊緣人物,他們因自身生存屬性的邊緣化,過著謹小慎微的生活,這些邊緣人物並未作為弱勢群體而被額外施加恩惠,城市生活在這群人身上呈現出更具普遍意義的苦難記憶。「城裡的人」一邊縫合著傷口,一邊將鮮血融入這座城市,此時,苦難賦予人們的不是逃避而是說服,每個人都在說服自己努力生活,平凡的人無法抵抗世界施加於個人身上的重壓,滑稽的眾生相背後是象徵著生命存在的強烈欲望。當前幾年小說《裝臺》一經和讀者見面,就受到了好評,並且多次獲獎,也是作家陳彥嘔心瀝血的力作。
其次作品反映接地氣的小人物。觀眾和電視機前的人們最關心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裝臺》所承接的傳統中,人頭攢動、擁擠熱鬧。《裝臺》的人物眾多,大大小小,各有眉目聲口。大致上是以刁順子為中心,分成兩邊,一邊是他在裝臺生涯中所交道的五行八作、人來人往,另一邊是他的家庭生活,特別是通過他女兒菊花牽出的城中村的紛繁世相、形形色色。兩邊加在一起,真稱得上是呈現了小人物的生活。
要有一批受人喜歡的戲骨。其實一部電視劇受到觀眾歡迎和喜愛,不但要有好的劇本,還要有好的演員,把作者嘔心瀝血寫出的作品演出來,把塑造的人物立起來。電視劇《裝臺》正是這樣,像該劇的張嘉譯、閆妮、宋丹丹、陳小藝等一大批深受群眾的喜歡的演員。他們有著深厚的演技和感情,憑著自己的洞察力,對人物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因此受到群眾喜愛和歡迎。
張嘉譯飾演的刁順子有著濃鬱的當地人的氣息,在觀眾眼裡他就是刁順子,觀眾隨著他的喜怒哀樂而心情發生著變化。閆妮飾演的蔡素芬一改過去風格,少言寡語,符合人物性格。還有裝臺的那些人被演員演得惟妙惟肖。
不再說演員演出的多麼好了,反正我感到劇中演員在劇中根本看不出是在演戲,就是發生在裝臺人中間的那些人了,還有他們的生活。
《裝臺》故事主角是祖祖輩輩生活在西京城的刁順子,靠著肯出力吃苦,性格厚道又兼具一點處世必要的圓滑,順子逐漸組建起了自己的裝臺班子。演員刻畫人物手法細膩,故事跌宕起伏,命運看似無常又有常,以一個裝臺人的視角,描寫西京城裡的人生百態,看下去,會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感動。
2020、12、1
#追劇#
感謝瀏覽,感謝關注,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