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越讀越想讀的,作為最好的陪伴,拿起來就不想再放下!

2021-01-20 有一點距離

今天讀完了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跟隨著皮埃爾·阿羅納克斯先生、孔塞伊和內德·蘭德一起完成了長達幾個月的海底漫遊,離開鸚鵡螺號潛水艇上了岸。

在阿羅納克斯先生心裡艇長尼摩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學者,但他又接受不了尼摩復仇時的殘酷血腥,在他上岸醒來的時候,也還在擔心鸚鵡螺號上的人們經歷漩渦後是否安全,擔心艇長尼摩以後會怎樣。其實我們讀這本書的人跟主人公也是一樣的想法,在讀書的過程中尼摩艇長的神秘一直讓我想繼續讀下去,期望能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會對他有更多的了解,但是讀完後我並沒有完全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但是書中作者對海洋生物的描述,對海底世界的了解讓我嘆為觀止,據說這是迄今為止無人能超越的描寫海洋的書籍,由此可見作者對大海的熱愛,在他創作的鸚鵡螺號裡有陸地上的瑰寶,書籍、畫作、美食、機械、電力、科學實驗室,但卻沒有人類世界的各種準則,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嚮往自由,追求自由,不願被束縛,也希望人類都生活在自由不受束縛的世界裡,然而就他當時生活的年代,這恐怕只有寄希望於海洋,在遠離人世的海洋深處建立自己心裡的自由世界。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和《海底兩萬裡》是著名的凡爾納三部曲,準備開始讀另外兩本,到那兩本書裡尋找關於尼摩艇長那還沒有解開的疑惑!

相關焦點

  • 親子共讀養成「四好」習慣,想讓娃放下書都難
    一般都怎麼陪伴孩子讀書呢?」果然如我所想,這位媽媽說:「就是拿書來給孩子念啊!」隨著課改推行,大語文教育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父母注意到閱讀的重要性,希望能在早期就培養寶寶對閱讀的興趣,建立閱讀習慣。希望在工作室,能多讀點書,最好對閱讀產生興趣。像很多面臨「親子閱讀困難」的父母一樣,這位媽媽帶孩子讀書的方法,也是照本宣科,即看到什麼文字就讀什麼文字。這種親子閱讀的方式最大的問題,是閱讀角色的錯位。
  • 《心經》中的四大經典佛句,要反覆讀,越讀越開悟!
    也有人說,讀佛經,要像念佛那樣不間斷地讀,就能開悟。無論哪種說法,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大家都很喜歡《心經》,也喜歡讀《心經》。之所以如此喜歡《心經》,除了誦讀此經,能讓人獲得無量福報之外,還能讓人的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清淨。佛教中講究慧根,如果你具備慧根,甚至因為誦讀此經而開悟!想要開悟,說容易也容易,說困難也困難。
  • 書讀得越多,越容易「不孝順」?還真是
    有人說,學歷越高,書讀得越多,好像越容易不孝順。你別說,這是真的,比如我就是全村人眼裡的不孝女。不太會主動和長輩、親戚打招呼,也沒有活成大家期待的熱情開朗或者溫柔賢淑的樣子,最最最不孝的一點則是:大齡未婚。
  • 日本《枕草子》:寫盡美好事物,卻越讀越傷春悲秋
    《枕草子》的英文名是大白話的翻譯the pillow book,意思就是「枕邊書」,還是很溫馨的名字,和一個好天氣一樣可愛。一切都是最好的清少納言特別喜歡用一個句式,「最好的是」。但是美好的事物,好像真的無法永存一樣,我們越讀她的書,我們好像就越傷春悲秋。清少納言對自己的喜歡的事物從來不多說原因,她是有自己的倨傲在裡面的,但是也有一個很顯然的原因,因為喜歡有時候是沒有原因的。
  • 經典反思:遠古心法,越讀越優秀!
    原汁原味的華夏遠古典籍,越讀越通透。一、專心悟道,不偏不倚。《尚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單純從本心來判斷,很多人的心是十分危險易變的。可以稱為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啊。二、虛心待人,多聞多問。《尚書》: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好問則裕,自用則小。能夠虛心向人學習,自己找到好老師會變得強大,成為王者。
  • 為什麼說什麼書都要讀一點?
    原創 | 李小墨今天我想結合《越讀者》這本書聊一聊,為什麼我覺得什麼書都要讀一點,不要挑食。本文內容主要有:1 )我們為什麼要讀詩歌?2 )我們為什麼要讀哲學?3 )我們為什麼要讀小說?我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是讀《源氏物語》,源氏物語是日本的紅樓夢,但成書比紅樓夢還要早一千年好像。我看了三天三夜,除了吃飯,睡覺,所有的時間都在看,等到我讀到最後一頁,突然像是一場漫長的夢醒了,我抬頭看看周圍,我怎麼在學校的圖書館裡,有幾個相熟或不想熟的同學在邊上學習,那個瞬間,我覺得周圍的一切特別不真實。
  • 強推讀來酣暢淋漓的網絡小說:越看越上癮,熬夜看來不放手
    強推讀來酣暢淋漓的網絡小說:越看越上癮,熬夜看來不放手《一劍斬破九重天》作者:流浪的蛤蟆一本近期非常好看的蜀山流文。大神蛤蟆非常拿手的古典仙俠風,作者算是起點寫到現在最老的一批作者,在退休前想寫兩本讀者喜歡的書,於是就誕生了這本一劍斬破九重天。雖然本書編得有些小BUG但是腦洞依舊很大,作者的想像力可以說是汪洋肆意的。文筆也絕對是網文寫手裡一流的存在,文風幽默,和仙俠應該有的嚴肅絲毫不衝突,更有錦上添花之妙。
  • 我曾經1年讀100本書,卻越讀越困惑,直到掌握了這個秘密武器
    這兩個訓練營,讓我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前前後後讀了將近100本書,在認知上得到的提升非常大。但是現在回頭再看,我在書評私教班2個月時間內,只讀了8本書的收穫,卻遠遠大於之前的100本。第一個訓練營期間,我按照要求,讀了50本書。這和前年一整年,自己只讀了7本書比起來,算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啦!這個訓練營結束之後,大家還相約,繼續再去簡書上日更100天,每三天讀一本書,每天輸出一篇文章,所以後面陸續又讀了30來本書。
  • 《金剛經》中的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要想做到心無所住,就需要多讀此經,多理解此經中關於修行的經典名句。今天,就由本文為大家帶來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第一句: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作為修行的人,首先就要明白,如來對於修行的人,從來都是以「善」當頭,從來不計任何代價。為了眾生能離苦得樂,寧願自己置身苦海,卻毫無怨尤。
  • 年終薦書:多讀點書,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這些書有點多,一時也看不完,各位可以先點個收藏,等書荒的時候再來翻翻。為了方便各位的閱讀,我把書簡單做了個分類,我讀的時候不是按照這個順序讀的。第一類:暢銷書系列1、阿城《棋王》對於阿城的《棋王》,可以說是久仰大名,這次終於完成閱讀。
  • 《心經》:核心思想就是這兩句話,越讀越開悟
    人們可能覺得心經的篇幅短小,僅有260個字,其中蘊含的深意肯定不多,實際這樣的認識是不對的,心經可以說是字字珠璣,而其中的核心思想就只有兩句話,你只有讀懂了這兩句話,才能讓你越讀越開悟,甚至在你修行的道路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02第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麼是色
  • 心靈療愈的句子,每天讀一讀,很快有進步
    ,都會與你擦肩而去放下煩躁的心私下努力當你擁有了實力才能把握好每個到來的時機去體現人生自我價值生活才會富有意義.,就會越快樂.如今一些人的誤區談戀愛一是看長相二是看金錢和地位而忽略了一個人的內在再漂亮的容顏也不長久,終會老去再多的錢不會經營很快會耗盡
  • 讀再多的育兒書,也無助於培養出大格局的孩子
    客人拿了藥方,便去遊說吳王。越國興兵來犯,吳王派他擔任將領,冬天與越人水戰,(因為士兵有了不讓手龜裂的藥),大敗越人,並因而得到封地作為獎賞。同樣是用不讓手龜裂的藥,有人靠它獲賞封地,有人不得不繼續漂洗絲絮,這是因為所用之處不同啊!現在你有五石大的葫蘆,為什麼不把它作為腰舟而浮遊於江湖之上?只是擔擾它大得無處可容?可見先生的心思還是不夠通達啊!」
  • 2021床頭書推薦|《紅樓夢》是一本可以陪伴我們讀一生的書
    其實這是一本可以陪伴我們一生床頭書,因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讀它,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年輕人,嚮往的是寶黛純之又純的愛情;中年人,看到的是人情世故;老年人,明白的是人生修行。從此以後,他們再沒有吵過架,也不用再試探了,更無須多言,再也不是賈母眼中的一對「冤家」了。「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一個眼神就能知道對方彼此。但是造化弄人,即使彼此相愛,可又能抵擋住世俗的無情。
  • 讀什麼?怎麼讀?讓孩子學會閱讀,愛上母語
    母語教育應該讓孩子具備作為一個未來公民所必備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運用母語的能力。 ·母語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完整的人。 ·每個孩子都是母語學習的潛力,母語學習的內容和方式一定要和兒童的深層心理結構相對接。
  • 讀書,是讀有價值的書好,還是讀喜歡的書好?
    我覺得要結合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書,否則即便讀了很多書,也達不到閱讀的效果。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書呢?根據自己多年的閱讀經驗,我分享2個方法:一、初級閱讀者,先從自己感興趣的書讀起我們都知道閱讀的好處,而且閱讀也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學習方式,為了能讓自己快速成長,很多人都陸續加入了讀書的行列。同樣是閱讀一本書,為什麼有些人收穫非常大,有些人卻讀起來很費勁?
  • 用閱讀改變生活,如何把書讀薄
    如果我們沒有主人翁意識,都希望別人告訴自己書的意義在哪兒,那麼很有可能別人告訴你了,你還是不相信或者挑剔,所以沉浸式閱讀很重要,將書本中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最好的方式是講書,將對書籍的理解輸出,可以講給家人,朋友或者是自己做思維導圖,給自己講,讓知識和學習形成一個循環。在講書的過程中需要旁徵博引,而這種引證來自你現在的知識庫。
  • 姑蘇城外讀書去 | 2018「初拾」校長越讀會邀您一起花山靜讀度寒假
    攜書靜讀,以書會友 遇見讀書,預見教育 2018「初拾」迎春校長越讀會 將於2月7日-9日在蘇州舉行   2017年2月6日(正月初十),首次「初拾」校長越讀會在蘇州花山發起成立。越讀會主要面向中小學校長、教師,以「讀了,再說」為基本理念,注重創設「靜讀」之環境,搭建「越讀」之階梯,以閱讀之道支持校長、教師「堅守教育之初心,揀拾教育之夢想」。   2017年12月2日,第四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發布的「放大教育格局不可不讀」的年度10本書,一經推出,便引起廣泛關注。
  • 小學生讀課外書,老師帶著讀和自己讀,半年之後的差別有哪些?
    小學生讀課外書,老師帶著讀和自己讀,半年之後的差別有哪些1、關注教育的家長都知道孩子讀課外書的重要性。事實也證明,讀課外書的數量和質量,影響著孩子語文的成績和其他科目的成績。但是在讀課外書的方法上,我們一直處於散養狀態。我們認為讀課外書,留出時間讓孩子自己讀就行。結果是孩子只是看那些校園暢銷書:如《爆笑校園》《米小圈上學記》《尋寶記》等快餐讀物。孩子往往挑選自己讀得懂的書,有趣、搞笑的、刺激的書。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去讀了原書,把表單裡的書都給讀一遍的,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這樣的表單可不少。我想,其主要原因,可能還在於大家的業餘時間並不多,精力有限,以及快節奏的時代特點。再加上進入大學或出了大學,漸漸感覺到讀書並非那麼迫切了。反而是賺錢養家,學技能,以及積累社會經驗等等,這些才更為急需要解決。2.